eSIM卡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是一种特殊的sim卡。
eSIM卡在中国还不适用,目前中国只是在小部分地区投入适用。
eSIM卡的一些介绍:
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如同早年的小灵通。这一做法将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当然,这一概念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业内通用的eSIM标准,并为普通消费者、企业用户节省更多移动设备使用成本,并带来更多的便利、安全性。
物联网卡是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针对物联网、特别是M2M领域的SIM卡,满足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行业对设备联网的需求。相比手机等使用的现有SIM卡,由于卡号需求量大、工作环境苛刻、资费和管理要求独特,各移动通信运营商均推出了专门针对物联网市场的SIM卡,即物联网卡。1物理形态目前分为插拔式MP卡和贴片式MS卡两种。插拔式MP卡就是目前手机等普遍使用的SIM卡,贴片式MS卡则属于嵌入式SIM卡(eSIM)。具体分类和尺寸如下表:
MP卡(M2M Plug-In卡)包括普通级MP1卡和工业级MP2卡,根据不同等级采用普通芯片和普通卡基材料,或是采用能够适应特殊环境要求的特殊芯片、特殊卡基材料。外观和管脚定义与普通SIM卡相同。
MS卡(M2M SMD卡)则直接焊接在M2M模组上,以实现紧密牢固的物理连接和可靠的接口通信,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和传输协议方面与普通SIM卡相同,该种卡片在某些物理性能如附着力、抗振等方面更有优越表现。也分为普通级MS0卡和工业级MS1卡。
无论是MS还是MP卡,在工作环境(温湿度,振动,干扰等)、寿命(读写次数等)方面相比手机等使用的普通SIM卡均有优势。
2号段以中国三大运营商为例,为便于区分管理,使用了专用前缀以及普通和特别两种长度的卡号,具体如下:
3功能
针对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场景和特点,分为带[流量+短信+语音]功能的13位号段卡,和带[流量+受限短信]功能的11位号段卡,具体如上表。
4资费
计费方式灵活,降低客户的总体成本,具体资费标准见各运营商官网上的介绍。此外,以中国移动为例,在整个计费环节新增测试期和沉默期,满足客户测试期需求,并为客户免费提供测试流量及短信。
5申请和使用
物联网卡一般不针对普通消费者开放,而是以实名方式批量销售给企业用户;同时,物联网卡有专用的APN(服务接入点)。正是由于物联网卡在流量资费方面一般有优势,所以网上出现了大量针对普通消费者兜售物联网卡的情况。
6服务和运营
国内三大运营商均提供了物联网卡管理平台,给企业用户分配专用帐号或开放API,提供如空中写卡、位置定位、流量管理等服务。
eSIM卡,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eSIM的优势:
便利性
由于不再需要为设备设置一个独立的SIM卡槽,未来采用eSIM设计的设备将拥有更轻、更薄的机身,消费者则可以出于成本和运营商优势的考虑随时切换运营商。对于那些拥有多个手机号码的用户来说,eSIM卡的设计则更具吸引力,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多部手机来进行切换,企业级用户也可以大大减少自己的设备购买成本。
成本
由于消费者可以更加轻松的切换运营商,因此那些传统的计费方式和长期合约已经开始从市面中消失了。坊间甚至还有消息称,已经有公司在开发一款可以根据资费和网络速度帮助消费者自动切换运营商网络的应用程序。
出行
移动设备用户在今后出国旅行的时候无需再花费时间选择目的地运营商了,因为eSIM的设置完全可以帮助用户避免天价流量账单的出现。举例来说,当设备检测到用户正处于另一个国家的时候,其内置的eSIM便会自动切换运营商网络。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出国旅行和出差的大型企业用户来说,这一设计不仅十分便利,同时还大大减少了自己和企业之间的通讯成本。
安全性
由于手机不再需要实体SIM卡,因此今后黑客想办法破解被盗手机已经变得没有必要。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完全可以通过eSIM卡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来允许访问企业网络,并在雇员设备丢失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solutions)对设备数据进行远程删除。
更为重要的是,eSIM卡的普及将促使移动运营商更加注重自己的信息和隐私数据保护工作,因为今后的消费者将可以非常轻松的切换运营商,所以后者势必需要在实时信息保护和隐私保障方面花费更多功夫。
了解更多服务优惠请关注“安徽电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