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子植物起源包括起源的时间、地点和祖先的来源等问题,其中祖先来源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是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将会帮助我们去发现祖先的渊源。长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摆脱了过去的偏见,重新研究和评价了过去的工作,使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一)起源的时间早在一百余年前,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被子植物在白垩纪时突然出现,认为是一个可疑的秘密,当时他归结为“地质纪录不完全”的结果。一百余年后的今天,有关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问题,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可靠的化石证据不多,大多数的结论仍然是推论性的,粗略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古生代起源说 这是一个较老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坎普(Camp)、汤姆斯(Thomes)、埃姆斯(Eames)等学者主张被子植物起源于古生代。突出的例子是Plumstead在南非二迭纪地层中发现的舌羊齿(Glossopleris),具有两性的结实器官,被认为是被子植物的祖先,以此认为“被子植物发生于南半球西南太平洋地区”,并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二迭纪。上述的论断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反对,但它给被子植物的发生和发展提出了新的线索,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最近拉姆肖(Ramshaw)等人通过对被子植物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顺序的研究,发现凡是系统上亲缘关系近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似,关系远的,排列顺序相差很大,并提出被予植物起源于4到5亿年前,支持被子植物起源于古生代的奥陶纪到志留纪。他们还认为,象胡麻(Sesame)、苘麻(Abutilon)和卷心菜(Cauliflower)这些较特化的植物群,在白垩纪之前(2×108年)就存在了。由于这些结论和大量的形态学和古植物学的证据相矛盾,因此,很少有人支持这样的解说。但这方法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被子植物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2.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或晚侏罗纪。例如,从印度侏罗纪地层中出现的印度同型木(Homoxylon rajmakalense Sahmi),次生木质部由梯纹管胞组成,与木兰目中的昆栏树属(Trochodedron)、水青树属(Tetracentron)和Winteraceae 的木质部的结构相近,曾被人视为可能是原始被子植物化石,但后来查明属于本内苏铁科(Bennettitaceae)植物的次生木质部的化石(Hsü.J et M.N.Bosa);最近,在黑龙江北岸晚株罗纪到早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一种名为喙总穗(Dirhopalostachys rostrata)的植物化石,它的生殖枝上螺旋排列着稀疏而成对的蒴果,这种蒴果有反卷的顶喙,腹缝线开裂,内生一颗扁平的种子;花粉粒呈单沟椭圆形。它可能和金缕梅科有亲缘关系,Krassilox认为是一种前被子植物,但它是否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又如,在英国苏格兰、瑞典和德国的侏罗纪地层中,都发现过一些单沟花粉,曾认为是被子植物的,并与莲属和睡莲属花粉十分接近,休斯(Hughes)和Coupr查明为裸子植物的花粉。
被子植物化石,只有在早白垩世的上半期,在北半球的北美、葡萄牙、远东等地,才出现无可置疑的双子叶植物的叶痕化石,而木材、花和果实化石甚为罕见。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早白垩世欧特里夫期(距今约1.2亿年)地层中,发现被认为是最早的较为可靠的被子植物果实化石——加州桐核(Onoana callforn1a)。我国早白垩世地层中的被子植物化石,近年来发现于吉林蛟河和延吉大拉子组的木患与延吉叶。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早白垩世地层中,也有一种被子植物果实(Kenella harrisiana)和叶片化石的发现。欧洲早白垩世的山龙眼叶、楤木、木兰和月桂等属发现于葡萄牙,共同发现的还有可能是已知最早出现的单子叶植物化石——细弱早熟禾(Poacites tenellus)。英国的早白垩世地层,则还有被子植物木材化石的发现。最近多伊尔(Doyle)和马勒(Muller)根据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地层之间孢粉的研究,支持被子植物最初的分化是发生在早白垩世,大概在侏罗纪时期就为这个类群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这一观点也为沃尔夫(Wolf)从美国弗吉尼亚的帕塔克森特岩层的早白垩世的叶化石证据所支持。这些叶化石中木兰型的特征占优势,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是:在白垩纪木兰目的发展先于被子植物的其他类群。
综上所述,被子植物最古老的原始类型到底是什么样子,依然是个未解之“谜”。但是,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似乎可以肯定,是在白垩纪以前的某个时期。
(二)发源地 被子植物的发源地也存在着十分对立的观点:即高纬度——北极或南极起源和低纬度——热带或亚热带起源说。
1.高纬度起源说 希尔(Heer)根据对北极化石植物区系分析的基础上,较早认为被子植物是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所谓北极大陆上首先出现,他的观点,曾得到不少古植物学家和植物地理学家的支持。按照这个假说,认为植物通过三个方面向南分布:(1)由欧洲向非洲南进;(2)从欧亚大陆向南发展到中国和日本,再向南伸展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3)由加拿大经美国进入拉丁美洲,最后扩散到全球。这一观点的支持者,常常引证北极的“早”白垩世植物区系的证据。可是通过对北极被子植物化石植物区系的研究,认为早白垩世的北极区系并无被子植物的踪迹,因此,现在看来,这种主张证据是不足的。
2.中、低纬度起源说 目前,大多数学者支持被子植物起源于热带。近数十年来的资料表明,大量被子植物化石在中、低纬度出现的时间实际上早于高纬度。如美国加利福尼亚早白垩世发现的被于植物果实化石——加州洞核,同一时期,在加拿大的地层中却还无被子植物出现,加拿大直到早白垩世晚期,才有极少数被子植物出现,其数量仅占植物总数的2一3%,而在美国早白垩世晚期发现的被子植物,已占植物化石总数的20%左右。在亚洲北部和欧洲,被子植物出现的时代都比较晚。以上事实表明,被子植物是在中、低纬度首先出现,然后逐渐向高纬度地区扩展。
现代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情况,同样说明植物可能起源于中、低纬度地区。在现存的400余科被子植物中,有半数以上的科依然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特别是被子植物中的那些较原始的木兰科、八角科、连香树科、昆栏树科、水青树科等等更是如此。贝利(Bailey)、史密斯(Smith)、塔赫他间(Takhtajan)以现代被子植物科的分布以及化石证据的分析,发现西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原始毛茛类型(广义的木兰目)分布占优势,认为这个地区是被子植物早期分化和可能的发源地。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教授,从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整个被子植物区系早在第三纪以前,即在古代‘统一的’大陆上的热带地区发生”,并认为“我国南部、西北部和中南半岛,在北纬20度-40度间的广大地区,最富于特有的古老科属。这些第三纪的平原地区热带雨林中植物十分丰富,并有许多接近于原始类型的被子植物,而且被子植物可能起源于这一区域热带平原四周的山区。由此可见,中、低纬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确实象是被子植物的起源中心,并从这里,它们迅速地分化和辐射,向中、高纬度发展而遍及各大陆”。
根据现有地理学和生物学证据,都支持板块学说。因此,在讨论被子植物早期演化时,必须考虑在地质时期大陆的相关位置。根据板块学说,在白垩纪时,地球可分为三个大陆板块:(1)劳西亚板块,包括现在的欧亚和北美;(2)西冈瓦纳板块,包括现在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并通过非洲直接同欧洲大陆连接,(3)东冈瓦纳板块,包括现在的大洋洲和南极大陆,并通过南极大陆和拉丁美洲而与西冈瓦纳板块接近,因此,当时的南美、非洲和欧洲南部都是相连的。而且延至东南亚都属热带。雷文(Raven)和阿克塞尔罗(Axelrod)等人根据板块学说和古植物的证据,主张被子植物可能起源于西冈瓦纳板块,并认为由于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变迁,干旱扩展而引起非洲植物大量绝灭,使很多早期“原始”的被子植物从非洲消失。因此,原始被子植物最初可能扩展到这种气候均匀的亚热带高地。东南亚和大洋洲就成为保存原始被子植物最好的避难所。
总之,被子植物起源的地区依然是处于推测的阶段,由于化石植物缺乏和对过去发生的地质、气候变化还不十分清楚,虽多数学者赞同低纬度起源,但确切回答被子植物的起源地点是有困难的,有待今后更深入的研究。
(三)可能的祖先 被子植物的属种十分庞杂,形态变化很大,分布极广,粗看起来,确实很难用统一的特征将所有的被子植物归成同一类群。因此,对于被子植物可能的祖先,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假说,有多元起源说、二元起源说和单元起源说。现分别介绍于后:
1.多元论(Polyphyletic=Pleiophyletic Theory)认为被子植物来自许多不相亲近的 类群,彼此是平行发展的。维兰德、胡先骕、米塞(Meeuse)等人是多元论的代表。
维兰德(G.R.Wieland)于1929年提出了被子植物多元起源的观点,他认为被子植物发生于遥远的中生代二叠纪、三叠纪之间,一方面可上溯到亚苏铁之 Williamsoniella与Wielandiell,一方面与其他的一切裸子植物如科达树(Cordaites)、银杏类、松杉类、苏铁类皆有渊源。
胡先骕在1950年《中国科学》上发表了一个被子植物多元起源的新系统,他认为双子叶植物从多元的半被子植物起源;单子叶植物不可能出自毛茛科,须上溯至半被子植物,而其中的肉穗花区直接出自种子蕨部髓木类,与其他单子叶植物不同源。
米塞是当代主张被子植物多元起源的积极拥护者。他认为被子植物至少从四个不同的祖先类型发生。例如,他提出单子叶植物通过露兜树属(Pandaus)由五柱木目(Pentexyloles)起源;他把双子叶植物分为三个亚纲,各自从不同的本内苏铁类起源。
2.二元论(Diyhyleti Theory)认为被子植物来自两个不同的祖先类群,二者不存在直接的关系,而是平行发展的。兰姆(Lam)和恩格勒(A.Engler)均为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兰姆从被子植物形态的多样性出发,认为被子植物至少是二元起源的,在他的分类系统中,把被子植物分为轴生孢子类(stachyosprae)和叶生孢子类(phyllosporae)二大类。前者的心皮是假心皮,并非来源于叶性器官,大孢子囊直接起源于轴性器官,包括单花被类(大戟科)、部分合瓣类(蓝雪科、报春花科)以及部分单子叶植物(露兜树科),这一类起源于盖子植物(买麻藤目)的祖先。后者的心皮是叶起源,具有真正的孢子叶,孢子囊着生于孢子叶上,雄蕊经常有转变为花瓣的趋势,这一类包括多心皮类及其后裔,以及大部分单子叶植物,起源于苏铁类。
恩格勒认为,葇荑花序类的木麻黄目及荨麻目等无花被类,是和多心皮类的木兰目是缺乏直接的关系,二者是平行发展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F.Ehrendofer(1976)通过对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包括葇荑花序类植物)的染色体研究,认为二者显著相似,支持了二者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也冲击了对这些古老的被子植物提出多元发生的观点。
3.单元论(Monophyletic Theory) 现代多数植物学家主张被子植物单元起源,主要依据是被子植物具有许多独特和高度特化的特征,如雄蕊都有四个孢子囊和特有的药室内层。孢子叶(心皮)和柱头的存在,雌雄蕊在花轴上排列的位置固定不变;双受精现象和三倍体的胚乳;花粉萌发,花粉管通过脱化的助细胞进入胚囊的微妙的超微过程以及筛管和伴胞的存在,为此,被子植物只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另外从统计学上也证实,所有这些特征共同发生的机率不可能多于一次。
哈钦森(Hutchinson.J)、塔赫他间和克郎奎斯特等人是单元论的主要代表,他们认为现代被子物来自一个前被子植物(Proangiospermue),而多心皮类(Polycarpicae),特别是其中本兰目比较接近前被子植物,有可能就是它们的直接后裔。被子植物如确系单元起源,那么,它究竟发生于哪一类植物呢?推测很多,至今并无定论。其中包括有:藻类、蕨类、松杉目、买麻藤目、本内苏铁目、种子蕨和舌羊齿等。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本内苏铁和种子蕨这二种假说。
塔赫他间和克郎奎斯特从研究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或活化石中,提出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可能是一群古老的裸子植物,在这个祖先类群的早材中,必须具有梯状纹孔的管胞;具两性、螺旋状排列的孢子叶球,大孢子叶(心皮)和小孢子叶为叶状的特征;胚珠多数,具分离的小孢子囊。并主张木兰目为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伊尔、马勒和佩克托瓦(Pacltova)对孢粉研究的支持。最近,佩特-史密斯(Bate-Smith)和拟桃叶珊瑚甙等有机化合物在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分布,也支持木兰目为被子植物原始类群的观点。
那么,木兰目又是从哪一群原始的被子植物起源的呢?莱米斯尔(Lemesle)主张起源于本内苏铁。认为本内苏铁的孢子叶球常两性,稀单性,和木兰、鹅掌揪的花相似,种子无胚乳两个肉质的子叶;次生木质部的构造等亦相似。提出被子植物起源于本内苏铁。有人甚至把本内苏铁称为前被子植物。近年来,主张本内苏铁为被子植物直接祖先的渐趋减少。塔赫他间认为,本内苏铁的抱子叶球和木兰的花的相似是表面的,因为木兰属的小孢子叶象其他原始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叶一样,分离、螺旋状排列,而本内苏铁的小孢子叶为轮状排列,且在近基部合生,小孢子囊合生成聚合囊;其次,本内苏铁目的大孢子叶退化为一个小轴,顶生一个直生胚珠,并且在这种轴状大孢子叶之间还存在有种子间鳞,因此,要想象这种简化的大孢子叶转化为被子植物的心皮是很困难的。另外,本内苏铁类以珠孔管来接受小孢子,而被子植物通过柱头进行授粉,所有这些都表明被子植物起源于本内苏铁的可能性较小。塔赫他间认为被子植物同本内苏铁目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有可能从一群最原始的种子蕨起源。
那么,究竟哪一类种子蕨是被子植物的祖先呢?有些学者曾把中生代种子蕨的高等代表开通尼亚目植物作为原始被子植物看待,这类植物具有类似被子植物的“果实”,但从开通尼亚目为单性花、花粉囊联合等形态特征来看,它和被子植物还有相当大的差别,为此,它也不可能是被子植物的祖先,而是被子植物远的一个亲族而已。
至于被子植物怎样从种子蕨演化来的呢?这方面也有不同的假说,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幼态成熟。阿尔伯(Arber)、塔赫他间、Asama等人,把动物界系统发生的幼态成熟说,应用于解释植物界的系统发生,就是说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个体发育的幼年阶段,可以突变为具有成年期成熟形体,而成年期的植物体,也可具有幼年期的构造。依此说法,被子植物的具有孢子叶的幼年期短枝(生殖枝)生长受到强烈的抑制和极度缩短,而变为孢子叶球,然后再进而突变成为原始被子植物的花;这种花也不停地经受幼态成熟的突变,使幼苗阶段的花轴(花托)和花器官(花被、雄蕊、雌蕊)更紧密地靠拢,最后就可以演变成为进化的被子植物的花。按照幼态成熟学说,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来源于种子蕨的雌配子体的游离核阶段突变而成的新型雌配子体。依此类推,被子植物的心皮是原始裸子植物大孢子叶的幼态成熟,掌状叶脉则是羽状叶脉的幼态成熟,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幼态成熟等等。但是,这一系列的突变不可能是齐头并进和同时发生的,而可能是发生在各个不同的地质时期的各种不同植物、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或各种不同的器官上,并且在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之下,才能产生形形式式的突变。凡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性状就出现、发展,不利的就受到抑制和退化,这就是植物系统演化的途径,这也可能就是由某类较原始的种子蕨的幼态个体,经过多次幼态成熟和多方面的突变、演化,最后繁衍成为最早的原始类群;被子植物的大致过程,亦可能是现代被子植物形体、结构多样化的基本原因。
梅尔维尔(Meville)强烈支持被子植物起源于舌羊齿的观点。他的主要依据是在一些被子植物中。发现了舌羊齿类的叶脉类型,以及基于舌羊齿的结实器官所推理的“生殖叶”理论。而Alxin和查洛纳(Chaloner)研究发现舌羊齿类型的叶脉,还存在于另外几个近缘的有关类群中,并指出,我们不能单独采用叶脉作为判断被子植物祖先的基础,而叶脉的类型可以作为进化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一点得到了多伊尔和希基(Hickey)的支持。
(四)单子叶植物的起源 前面所述的有关被子植物起源的各种假说和科学推论,一般都指双子叶植物而言的。关于单子叶植物的起源问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更原始、更古老,单子叶植物是从已绝灭的最原始的草本双子叶植物演变而来的,是单元起源的一个自然分枝(哈钦森、塔赫他间、克郎奎斯特、田村道夫)。然而单子叶植物的祖先是哪一群植物,现存单子叶植物中哪一群是代表原始的类型,意见亦不一致。
1.水生莼菜类起源说 塔赫他间和埃姆斯(Eames)认为,绝大多数的单子叶植物具单沟型花粉,因此,单子叶植物的花粉粒比之具有三沟、散沟和散孔的毛茛目及其邻近科的花粉类型更为原始,因而认为单子叶植物与毛茛目在演化上关系不大。又由于单沟花粉仅在双子叶植物中的木兰目、睡莲目、胡椒目的部分植物中,以及马兜铃科的马蹄香属(Saruma)中见到,因而认为单子叶植物由具有单沟花粉的双子叶植物发展而来的。
贝利(Bailey)和奇德尔(Cheadle)认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导管分子是独立发生的,他们根据导管分子在单子叶植物各科中分布的情况,认为导管首先发生在根的后生木质部中,以后才出现茎和叶的部位,还发现根的后生木质部具有最原始的梯形穿孔的导管分子,应从具导管和单沟花粉的类群中寻找可能的祖先,他主张单子叶植物起源于水生的、无导管的睡莲目(狭义)的代表,即通过莼菜科的可能已经绝灭的原始类群进化到泽泻目,再衍生出单子叶植物的其他各个分枝,从而提出单子叶植物起源的莼菜-泽泻观点。
克郎奎斯特并没有接受奇德尔的观点:他认为单子叶植物有一个水生的起源,来自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并认为单子叶植物的形成层的完全缺乏,导管分子的退化和失去,均因适应水生习性的结果,因而提出泽泻亚纲是百合纲进化线上近基部的一个侧枝。
2.陆生毛茛类起源说 哈钦森在哈利叶(Halller)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多心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特性,其中双子叶植物最原始的木本群为木兰目,最原始的草本群是毛茛目,而单子叶植物的最原始类群是花蔺科(Butomaceae)、泽泻科(Alismataceae)、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等具离生心皮的雌蕊群类型,因而提出:单子叶植物起源于毛茛目。
科萨贝(Kosabai)、莫斯利(Moseley)和奇德尔最近指出,在花蔺科和泽泻科根的后生木质部中,具有进化的导管分子。根据导管分子演化的过程,支持泽泻亚纲从陆栖类型起源,并不支持单子叶植物有一个水生“毛茛型”的祖先。
日本田村道夫(1974)提出一个被子植物的新系统。他认为单子叶植物的祖先是毛茛目,由毛茛科衍生出百合目,再发展形成单子叶植物的各个支系,明确提出单子叶植物的祖先是毛茛-百合起源说。我国杨崇仁和周俊(1978),通过对单子叶植物、毛茛科以及狭义睡莲目植物中生物碱、甾体化合物、三萜化合物、氰甙和脂肪酸等五种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比较,认为毛茛与百合目有着密切的亲密关系,支持了单子叶植物毛茛-百合起源的主张,不赞同苏联学者塔赫他间关于单子叶植物莼菜一泽泻起源的观点。
上述的单子叶植物起源的观点,主要是根据现代植物的比较形态解剖等综合研究推测出来的,还缺乏可靠的化石证据。最近研究了在美国科罗拉多晚三叠纪地层中发现的一种叫沙米格列叶(Sammtwlla lewlisi)的植物化石认为,单子叶植物中棕榈类类藜芦属(Veratrum)的叶子和它最为相似。假若这种看法无误,则主张单子叶植物是由双子叶植物演化而来的看法得重新考虑;同时,被子植物最早出现的时间至少要提前到晚三叠纪。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至今为止在太阳系内一共已经发现了约70万颗小行星,但这可能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数这些小行星的直径大于100千米。到1990年代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带内发现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径比谷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发现的伐楼拿(Varuna)的直径为900千米,2002年发现的夸欧尔(Quaoar)直径为1280千米,2004年发现的2004 DW的直径甚至达1800千米。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于古柏带以外,其直径约为1500千米。
根据估计,小行星的数目大概可能会有50万。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也只有1000 公里左右,微型小行星则只有鹅卵石一般大小。
直径超过 240 公里的小行星约有 16 个。它们都位于地球轨道内侧到土星的轨道外侧的太空中。而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其中一些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曾有某些小行星与地球发生过碰撞。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天体,那它的直径只有不到 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小行星是一些围绕太阳运转但因为太小而称不上行星的天体。小行星可大至如直径约1000公里的Ceres 小行星,小至与鹅卵石一般。有16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 240公里。它们位于地球轨道以内到土星的轨道以外的空间中。而大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有些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有些小行星还曾与地球相撞。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剩余物质。一种推测认为它们是一颗在很久以前一次巨大碰撞中被毁的行星的遗留物。然而这些小行星更像是些从未组成过单一行星的物质。事实上,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独的天体,它的直径还不到1500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由于小行星是早期太阳系的物质,科学家们对它们的成份非常感兴趣。宇宙探测器经过小行星带时发现,小行星带其实非常空旷,小行星与小行星之间分隔得非常遥远。在1991年以前所获的小行星数据仅通过基于地面的观测。1991年10月,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访问了951 Gaspra小行星,从而获得了第一张高分辨率的小行星照片。1993年8月,伽利略号又飞经了243 Ida小行星,使其成为第二颗被宇宙飞船访问过的小行星。 Gaspra和Ida小行星都富含金属,属于S型小行星。
我们对小行星的所知很多是通过分析坠落到地球表面的太空碎石。那些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称为流星体。当流星体高速闯进我们的大气层,其表面因与空气的摩擦产生高温而汽化,并且发出强光,这便是流星。如果流星体没有完全烧毁而落到地面,便称为陨星。
经过对所有陨星的分析,其中 928%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岩石),57%是铁和镍,剩余部分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含石量大的陨星称为陨石,含铁量大的陨星称为陨铁。因为陨石与地球岩石非常相似,所以较难辨别。
1997年 6月27日,NEAR探测器与253 Mathilde小行星擦肩而过。这次机遇使得科学家们第一次能近距离观察这颗富含碳的 C型小行星。此次访问由于NEAR探测器不是专门用来对其进行考察而成为唯一的一次访。NEAR是用于在1999年 1月对Eros小行星进行考察的。
天文学家们已经对不少小行星作了地面观察。一些知名的小行星有Toutais、Castalia、Vesta和Geographos等。对于小行星Toutatis、Castalia和Geographos,天文学家是在它们接近太阳时,在地面通过射电观察研究它们的。Vesta 小行星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小行星的发现同提丢斯- 波得定则的提出有密切联系,根据该定则,在距太阳距离为28 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1801年元旦皮亚奇果真在该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在随后的几年中同谷神星轨道相近的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相继被发现。天文照相术的引进和闪视比较仪的使用,使得小行星的的年发现率大增,到1940年具有永久性编号的小行星已经有1564颗。其中,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和汉森因长于轨道计算,沃尔夫和赖因穆特在观测上有许多发现而贡献尤大。
小行星的命名权属于发现者。早期喜欢用女神的名字,后来改用人名,地名,花名乃至机构名的首字母缩写词来命名。有些小行星群和小行星特别著名,如脱罗央群,阿波罗群,伊卡鲁斯,爱神星,希达尔戈等。按轨道根数作统计分析,轨道倾角在约5 度和偏心率约017处的小行星数目最多。柯克伍德缝是按小行星平均日心距离统计得到的最著名的分布特征。小行星数N 与平均冲日星等m 之间有统计关系logN=039m-33,小行星直径d 同绝对星等g 之间满足统计公式logd(公里)=37-02g。小行星数随直径的分布在直径约30公里附近出现间断。
编辑本段研究
1760年有人猜测太阳系内的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字系列。按这个系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空隙,这两颗行星之间也应该有一颗行星。18世纪末有许多人开始寻找这颗未被发现的行星。著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就是其中一例。当时欧洲的天文学家们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的科研项目,在哥达天文台的领导下全天被分为24个区,欧洲的天文学家们系统地在这24个区内搜索这颗被称为“幽灵”的行星。但这个项目没有任何成果。
1801年1月1日晚上,朱塞普·皮亚齐在西西里岛上巴勒莫的天文台内在金牛座里发现了一颗在星图上找不到的星。皮亚齐本人并没有参加寻找“幽灵”的项目,但他听说了这个项目,他怀疑他找到了“幽灵”,因此他在此后数日内继续观察这颗星。他将他的发现报告给哥达天文台,但一开始他称他找到了一颗彗星。此后皮亚齐生病了,无法继续他的观察。而他的发现报告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哥达,此时那颗星已经向太阳方向运动,无法再被找到了。
高斯此时发明了一种计算行星和彗星轨道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只需要几个位置点就可以计算出一颗天体的轨道。高斯读了皮亚齐的发现后就将这颗天体的位置计算出来送往哥达。奥伯斯于1801年12月31日晚重新发现了这颗星。后来它获得了谷神星这个名字。1802年奥伯斯又发现了另一颗天体,他将它命名为智神星。1803年婚神星,1807年灶神星被发现。一直到1845年第五颗小行星义神星才被发现,但此后许多小行星被很快地发现了。到1890年为止已有约300颗已知的小行星了。
1890年摄影术进入天文学,为天文学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推动。此前要发现一颗小行星天文学家必须长时间记录每颗可疑的星的位置,比较它们与周围星位置之间的变化。但在摄影底片上一颗相对于恒星运动的小行星在底片上拉出一条线,很容易就可以被确定。而且随着底片的感光度的增强它们很快就比人眼要灵敏,即使比较暗的小行星也可以被发现。摄影术的引入使得被发现的小行星的数量增长巨大。1990年电荷藕合元件摄影的技术被引入,加上计算机分析电子摄影的技术的完善使得更多的小行星在很短的时间里被发现。今天已知的小行星的数量约达22万。
一颗小行星的轨道被确定后,天文学家可以根据对它的亮度和反照率的分析来估计它的大小。为了分析一颗小行星的反照率一般天文学家既使用可见光也使用红外线的测量。但这个方法还是比较不可靠的,因为每颗小行星的表面结构和成分都可能不同,因此对反照率的分析的错误往往比较大。
比较精确的数据可以使用雷达观测来取得。天文学家使用射电望远镜作为高功率的发生器向小行星投射强无线电波。通过测量反射波到达的速度可以计算出小行星的距离。对其它数据(衍射数据)的分析可以推导出小行星的形状和大小。此外,观测小行星掩星也可以比较精确地推算小行星的大小。
现在也已经有一系列非载人宇宙飞船在一些小行星的附近对它们进行过研究:
1991年伽利略号在它飞往木星的路程上飞过小行星951,1993年飞过小行星243。
NEAR号于1997年飞过小行星253并于2001年在小行星433登陆。
1999年深空1号在26千米远处飞掠小行星9969。
2002年星尘号在3300千米远处飞掠小行星5535。
由于小行星是从早期太阳系残留下来的物质,科学家对它们的构成非常感兴趣。宇宙探测器在经过小行星带时发现,小行星带其实非常空旷,小行星与小行星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1991 年以前,人们都是通过地面观测以获得小行星的数据。1991 年 10 月,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访问了 951 Gaspra 小行星,拍摄了第一张高分辨率的小行星照片。1993 年 8 月,伽利略号又飞临 243 Ida 小行星,使其成为第二颗被宇宙飞船访问过的小行星。Gaspra 和 Ida 小行星都富含金属,属于 S 型小行星。1997年 6月27日,NEAR 探测器与 253 Mathilde 小行星擦肩而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使得科学家们第一次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这颗富含碳的 C 型小行星。由于 NEAR 探测器并不是专用对其进行考察的,这次访问成为至今对它进行的唯一的一次访问。NEAR是用于在 1999年 1 月对 Eros 小行星进行考察的。
天文学家们已经对不少小行星作了地面观察。一些知名的小行星有 Toutais、Castalia、Vesta 和 Geographos 等。对于小行星 Toutatis、Castalia 和Geographos,天文学家是在它们接近太阳时,在地面通过射电观察研究它们的。Vesta 小行星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编辑本段命名
C-类小行星253 Mathilde小行星的名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的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的一部分是一个名字。每颗被证实的小行星先会获得一个永久编号,发现者可以为这颗小行星建议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要由国际天文联会批准才被正式采纳,原因是因为小行星的命名有一定的常规。因此有些小行星没有名字,尤其是在永久编号在上万的小行星。假如小行星的轨道可以足够精确地被确定后,那么它的发现就算是被证实了。在此之前,它会有一个临时编号,是由它的发现年份和两个字母组成,比如2004 DW。
第一颗小行星是皮亚齐于1801年在西西里岛上发现的,他给这颗星起名为谷神·费迪南星。前一部分是以西西里岛的保护神谷神命名的,后一部分是以那波利国王费迪南四世命名的。但国际学者们对此不满意,因此将第二部分去掉了。因此第一颗
小行星的正式名称是小行星1号谷神星。
此后发现的小行星都是按这个传统以罗马或希腊的神来命名的,比如智神星、灶神星、义神星等等。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行星被发现,最后古典神的名字都用光了。因此后来的小行星以发现者的夫人的名字、历史人物或其他重要人物、城市、童话人物名字或其它神话里的神来命名。比如小行星216是按埃及女王克丽欧佩特拉命名的,小行星719阿尔伯特是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命名的,小行星17744是按女演员茱迪·福斯特命名的,小行星1773是按格林童话中的一个侏儒命名的,等等。截至2007年3月6日,已计算出轨道(即获临时编号)的小行星共679,373颗(查询),获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共150,106颗(查询),获命名的小行星共12,712颗。
对于一些编号是1000的倍数的小行星,习惯上以特别重要的人、物来命名。(但偶有例外)例如:
(1)编号为1000的倍数的已命名小行星
1000 皮亚齐
2000 赫歇尔
3000 达芬奇
4000 喜帕恰斯
5000 国际天文联会
6000 联合国
7000 居里
8000 牛顿
9000 HAL(例外)
10000 Myriostos(例外)
15000 CCD
17000 Medvedev(例外)
20000 伐楼拿
21000 百科全书
25000 天体测量
50000 夸欧尔
56000 美索不达米亚
71000 Hughdowns(例外)
由于永久编号已超过100,000,一些原来应付5位编号的程序便无法支援,因此出现了一些在万位采用英文字母的编号表示方法,即A=10、B=11……Z=35;a=36……z=61,在此安排下,619,999号以下的小行星仍然可以用5位表示。
(2)部分与华人有关的著名小行星
第一颗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小行星:139 九华星(Juewa)(发现者JC Watson)
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1125/3789 中华(China) (发现者张钰哲,后1125更改为3789)
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802 张衡(Zhang Heng)(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小行星:2045 北京(Peking)(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县名命名的小行星:3611 大埔(Dabu)(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台湾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2240 蔡(Tsai)(蔡章献)(发现者哈佛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太空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256 神舟(Shenzhou)(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为表扬香港中学生陈易希在发明上的成就命名的小行星:20780 陈易希星(Chanyikhei)(发现者LINEAR小组)
为纪念北京奥运会而命名的:2008北京奥运星
编辑本段形成
爱达小行星一开始天文学家以为小行星是一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行星破裂而成的,但小行星带内的所有小行星的全部质量比月球的质量还要小。今天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形成行星的残留物质。木星在太阳系形成时的质量增长最快,它防止在今天小行星带地区另一颗行星的形成。小行星带地区的小行星的轨道受到木星的干扰,它们不断碰撞和破碎。其它的物质被逐出它们的轨道与其它行星相撞。大的小行星在形成后由于铝的放射性同位素26Al(和可能铁的放射性同位素60Fe)的衰变而变热。重的元素如镍和铁在这种情况下向小行星的内部下沉,轻的元素如硅则上浮。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小行星内部物质的分离。在此后的碰撞和破裂后所产生的新的小行星的构成因此也不同。有些这些碎片后来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
编辑本段结构
通过光谱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可以证明小行星的表面组成很不一样。按其光谱的特性小行星被分几类:
C-小行星:这种小行星占所有小行星的75%,因此是数量最多的小行星。C-小行星的表面含碳,反照率非常低,只有005左右。一般认为C-小行星的构成与碳质球粒陨石(一种石陨石)的构成一样。一般C-小行星多分布于小行星带的外层。
S-小行星:这种小行星占所有小行星的17%,是数量第二多的小行星。S-小行星一般分布于小行星带的内层。S-小行星的反照率比较高,在015到025之间。它们的构成与普通球粒陨石类似。这类陨石一般由硅化物组成。
M-小行星:剩下的小行星中大多数属于这一类。这些小行星可能是过去比较大的小行星的金属核。它们的反照率与S-小行星的类似。它们的构成可能与镍-铁陨石类似。
E-小行星:这类小行星的表面主要由顽火辉石构成,它们的反照率比较高,一般在04以上。它们的构成可能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另一类石陨石)相似。
V-小行星:这类非常稀有的小行星的组成与S-小行星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它们含有比较多的辉石。天文学家怀疑这类小行星是从灶神星的上层硅化物中分离出来的。灶神星的表面有一个非常大的环形山,可能在它形成的过程中V-小行星诞生了。
地球上偶尔会找到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陨石,HED-非球粒陨石,它们的组成可能与V-小行星相似,它们可能也来自灶神星。
G-小行星:它们可以被看做是C-小行星的一种。它们的光谱非常类似,但在紫外线部分G-小行星有不同的吸收线。
B-小行星:它们与C-小行星和G-小行星相似,但紫外线的光谱不同。
F-小行星:也是C-小行星的一种。它们在紫外线部分的光谱不同,而且缺乏水的吸收线。
P-小行星:这类小行星的反照率非常低,而且其光谱主要在红色部分。它们可能是由含碳的硅化物组成的。它们一般分布在小行星带的极外层。
D-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与P-小行星类似,反照率非常低,光谱偏红。
R-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与V-小行星类似,它们的光谱说明它们含较多的辉石和橄榄石。
A-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含很多橄榄石,它们,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带的内层。
T-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也分布在小行星带的内层。它们的光谱比较红暗,但与P-小行星和R-小行星不同。
过去人们以为小行星是一整块完整单一的石头,但小行星的密度比石头低,而且它们表面上巨大的环形山说明比较大的小行星的组织比较松散。它们更象由重力组合在一起的巨大的碎石堆。这样松散的物体在大的撞击下不会碎裂,而可以将撞击的能量吸收过来。完整单一的物体在大的撞击下会被冲击波击碎。此外大的小行星的自转速度很慢。假如它们的自转速度高的话,它们可能会被离心力解体。今天天文学家一般认为大于200米的小行星主要是由这样的碎石堆组成的。而部分较小的碎片更成为一些小行星的卫星,例如:小行星87便拥有两颗卫星。
编辑本段轨道
(1)小行星带的小行星
约90%已知的小行星的轨道位于小行星带中。小行星带是一个相当宽的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地带。谷神星、智神星等首先被发现的小行星都是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
(2)火星轨道内的小行星
火星轨道内的小行星总的来说分三群:
阿莫尔型小行星群:这一类小行星穿越火星轨道并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其代表性的小行星是1898年发现的小行星433,这颗小行星可以到达离地球015天文单位的距离。1900年和1931年小行星433来到地球附近时天文学家用这个机会来确定太阳系的大小。1911年发现的小行星719后来又失踪了,一直到2000年它才重新被发现。这个小行星组的命名星小行星1221阿莫尔的轨道位于离太阳108到276天文单位,这是这个群相当典型的一个轨道。
阿波罗小行星群:这个小行星群的小行星的轨道位于火星和地球之间。这个组中一些小行星的轨道的偏心率非常高,它们的近日点一直到达金星轨道内。这个群典型的小行星轨道有1932年发现的小行星1862阿波罗,它的轨道在065到229天文单位之间。小行星69230在仅15月球距离处飞略地球。
阿登型小行星群:这个群的小行星的轨道一般在地球轨道以内。其命名星是1976年发现的小行星2062阿登。有些这个组的小行星的偏心率比较高,它们可能从地球轨道内与地球轨道向交。
这些小行星被统称为近地小行星。近年来对这些小行星的研究被加深,因为它们至少理论上有可能与地球相撞。比较有成绩的项目有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计划(LINEAR)、近地小行星追踪(NEAT)和洛维尔天文台近地天体搜索计划(LONEOS)等。
(3)在其它行星的轨道上运行的小行星
在其它行星轨道的拉格朗日点上运行的小行星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最早被发现的特洛伊小行星是在木星轨道上的小行星,它们中有些在木星前,有些在木星后运行。有代表性的木星特洛伊小行星有小行星588和小行星1172。1990年第一颗火星特洛伊小行星小行星5261被发现,此后还有其它四颗火星特洛伊小行星被发现。
土星和天王星之间的小行星
土星和天王星之间的小行星有一群被称为半人马小行星群的小行星,它们的偏心率都相当大。最早被发现的半人马小行星群的小行星是小行星2060。估计这些小行星是从柯伊伯带中受到其它大行星的引力干扰而落入一个不稳定的轨道中的。
柯伊伯带带的小行星:全称为艾吉沃斯-柯伊伯带(英语:Edgeworth-Kuiper belt;EKB,一般简称作柯伊伯带,或译作古柏带、库柏带等) 点环为柯伊伯带(Kuiper Belt)
外海王星天体及类似天体:半人马小行星
外海王星天体
柯伊伯带
类QB1天体
类冥天体
2:1共振天体
黄道离散天体
欧特云 Oort
海王星以外的小行星属于柯伊伯带,在这里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最大的小行星如小行星50000等。
水星轨道内的小行星(水内小行星)
虽然一直有人猜测水星轨道内也有一个小行星群,但至今为止这个猜测未能被证实。集成灶10大品牌排行榜 集成灶十大品牌有哪些?
02-17 15:14北京怡生乐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灶相信大家都有了解,集成灶是最近几年厨房电器中比较出类拔萃的电器,它超高的吸烟效果和节省空间的属性,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众多集成灶品牌中,如何选择优秀的集成灶品牌呢?下面我们根据网络投票、网民口碑打分,综合了多家机构媒体和网站排行,评选出最新的集成灶十大品牌排行榜,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集成灶十大品牌--培恩集成灶
培恩集成灶在集成灶十大品牌排行榜中,被同行业给予很高的评价,因其培恩集成灶具有很高的产品质量,培恩集成灶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拥有完整的企业生产链,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集成灶十大品牌中的佼佼者。
2、集成灶十大品牌--火星人集成灶
火星人集成灶外形设计美观,侧吸面板是帆船造型,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时,采用了一体式设计,完美的将灶具、油烟机、橱柜以及消毒柜等穿产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组高效、低能、环保的厨卫电器产品。
3、集成灶十大品牌--美大集成灶
在集成十大品牌中,美大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一个品牌。它是浙江品牌,在集成灶领域中获得了许多项专利,并且也成功解决了一直以来厨房油烟污染和装修设计的难题,并且给千家万户的家庭营造出了一个健康的厨房,所以它已经是行业内领先的品牌了。
4、集成灶十大品牌--尊帅集成灶
合肥尊帅电器有限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团队、超大型生产基地、全国一流生产线及国外先进产品检测设备,主要研发、生产绿色环保整体厨房电器产品。产品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厨电行业知名品牌。
5、集成灶十大品牌--牛魔王集成灶
牛魔王集成灶特点在于高科技新创意,因其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同时具有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所以成就了科技、时尚、前卫之美,赢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此外牛魔王集成灶的性价比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值得选购。
6、集成灶十大品牌--森歌集成灶
森歌集成灶的产品特点,首先是外观非常有欣赏性,与其他品牌相比也非常突出;其次是它 设计非常人性化,且生产的工艺也很精致、优美、时尚、环保、健康。
7、集成灶十大品牌--美多集成灶
美多集成灶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式厨房空间小的问题,实现了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偏爱下厨的人,对厨房的装修是极为讲究的,而开放式厨房是现在年轻人颇为喜欢的一种厨房展记忆女神的女儿们
XEBEC原作企划的动画《记忆女神的女儿们》(日文名:《Mnemosyune -ムネモシュネの娘たち-》)将与2008年1月播放,全6话,每话预订1小时。Mnemosyune即墨涅莫辛涅,是希腊神话故事中出现的记忆女神,她与宙斯剩下了九位缪斯女神,欧特碧(音乐)、卡莉欧碧(史诗)、克莉奥(历史)、埃拉托(抒情诗)、墨尔波墨(悲剧)、波莉海妮娅(圣歌)、特尔西科瑞(舞蹈)、塔利娅(喜剧)、乌拉妮娅(天文)。而这个动画故事则是以东京新宿为舞台,围绕谜一般的少女麻生只磷发生的,少女与青山狭山研究所的所长(山之边沙耶罗)以及被人雇佣,欲杀掉麻生只磷的赤发女性(ローラ)之间有何关系?而重要人士的连续被杀事件,生物兵器的恐怖活动又与她的秘密有什么联系动画将由制作过《武器种族传说》的えだしげる监督,《水神世纪》的大野木宽将负责脚本,人物原案则是Nitro+曾做过享有盛名N18游戏《沙耶之歌》的中央东口负责,而能登麻美子将担任主役,大原さやか和田中理惠都将加入演出阵容。动画将先在收费频道AT-X放送无修正先行版,之后可能在地上波放送修正版。
STAFF:
企画 原作 动画制作 XEBEC
监督 うえだしげる
脚本 大野木宽
人物原案 中央东口
CAST:
麻生只磷 能登麻美子
ローラ 大原さやか
山之边沙耶罗 田中理惠
A boss 石田彰
来自:太平洋游戏网
麻生只磷:能登麻美子
外观是20多岁、将近30岁的样子,实际年龄不明,独身,在西新宿古旧的大楼营业着叫「麻生只咨询」的事务所。外表粗野,其实性格意外地纤细,不抽烟,非常爱喝酒,平素都穿套装,戴着眼镜。
咪咪:钉宫理惠
外表大约10多岁,在磷事务所做助理,总是催促着磷工作,管理事务所的财务,拥有超一流的黑客身手。
罗拉:大原沙耶香
看起来和磷差不多年纪的女性,作为本领高强的狙击手,擅长q和各种兵器的使用,对磷非常执拗地追击,究竟是受到谁的委托还不明。
A BOSS:石田彰
长相俊美的少年,倒错人间的伦理、不正常的美学意识,在异世界中生存着。
沙耶罗:田中理惠
青山制药狭山研究所所长,在研究所进行非法技术的实验,自尊心极高的虐待狂。
动画制作人员们都表示,这不仅是一部既有打斗、又有情色的刺激作品,内容也非常复杂,希望观众能够在欣赏着美女和血腥场面的同时,用心体会其中的内涵。监督上田繁说:从一开始,我们就打算做一部帅气女主人公的故事,是一位即使被打也不会哭、但会为了逝去的人而悲伤,也不是什么正义使者,但会和邪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女性。磷不是背负着什么了不起宿命的角色,但只是站在那儿就会成为一幅画,拥有很大的存在感。
staff:
企画·原作:XEBEC·GENCO
角色原案:中央东口 (《天使的二把手q》、《沙耶之歌》)
角色设定:石原満 (《爆走兄弟LET'S GO!!MAX》、《地球防卫企业DAI·GUIDE》)
脚本:大野木寛 (《超时空要塞ZERO》、《机动战士GUNDAM SEED》)
监督:うえだしげる (《武器种族传说》、《永恒传说》)
动画制作:XEBEC (《武装炼金》、《苍穹的FAFNER》)
制片方:GENCO (《一骑当千》、《妖精的旋律》)
cast:
麻生只燐:能登麻美子
咪咪:钉宫理恵
罗拉:大原さやか
エイBOSS:石田 彰
沙耶罗:田中理恵
2008年2月3日(日)24:00~オンエアスタート
毎月第1周日曜日1时间枠にて放送、全6话(本编45分)予定
リピート放送:2月9日(土)より毎月第2周土曜日18:00~
6月のみ第1周土曜(6/7)放送水岛大宙
日本男性声优
隶属于AXL-ONE事物所。
2002
炎之蜃气楼(某路人)
朝雾的巫女(天津忠寻)
彩梦芭蕾(ミーアキャット郎)
神奇宝贝超世代(フウ)
2003
一骑当千DragonDestiny(张辽文远)
宇宙星路(音山光太)
SDガンダムフォース(ブルードーガ)
废弃公主(克里斯多福阿马赖特(克里斯))
天使怪盗(艾立欧特)
真珠美人鱼(天城理人)
2004
阴阳大战记(香美屋龙治、柊のトウベエ)
这丑陋又美丽的世界(竹本健)
沙漠神行者 (砂ぼうず)(水田渡)
龙族传说(ビリー)
火之鸟(アダム)
2005
魔法少女加南(ハヅナ)
全金属狂潮2校园篇(小岛)
2006
学园天堂BOY'S LOVE HYPER!(小泽渉)
女子高生GIRLS-HIGH(下高谷孝则)
驱魔少年(ボブ)
TOKYO TRIBE2(东京暴走族)(书记长)
爆球HIT!轰烈d珠人(美吉数马)
调酒师(佐佐仓溜)
2007
绝望先生系列(久藤准、御宅族B)
濑户的花嫁(満潮永澄)
天元突破 红莲之眼(テツカン、ギンブレー)
工作狂人(编集者B)
罗密欧与茱丽叶(罗密欧)
君吻(相原一辉)
2008
CODE GEASS反叛的鲁鲁修R2(洛洛·兰佩鲁奇ロロ·ランペルージ)
我家有个狐仙大人(高上升)
地狱少女三鼎(犬尾笃志)
幻影少年(立山红叶)
闪电十一人(基山广)
2009
棒球大联盟第五季(笠仓[第5话])
Axis Powers ヘタリア(芬/兰)
地下城与勇士(阿尔贝特)
名探侦柯南(レスキュー队员 376集) (屋田诚人)
2010
一骑当千XtremeXrcutor(文远)
逆转监督(椿大介)
Angel Beats! (高松)
世纪末超自然学院(裸の男、内田文明)
天籁之音(横山雪平)
2011年
魔王的父亲(古市贵之)
GOSICK(樵夫)
纯白交响曲(瓜生新吾)
白兔糖(吉井正子的男友 第05话结尾首次登场)
滑头鬼之孙千年魔京(沼河童雨造)
罪恶王冠(寒川谷寻)
HIGH SCORE(柴田秋良、眼镜君、空手部员A)
电波女与青春男(中岛)
黑塔利亚(芬/兰)
2012年
妖狐×仆SS(童边步梦)
足球骑士(八云高次)
魔王的父亲(古市贵之)
罪恶王冠(寒川谷寻)
恋爱与选举与巧克力(辰巳茂平治)
心连·情结(八重樫太一)
OVA
天罚エンジェルラビィ☆(ルカ)
ねとらん者 THE MOVIE(ひろゆき)
洗涤屋 (大桥信二)
木岛宇太名义:
魔王的父亲/べるぜバブ(古市贵之)姉、ちゃんとしようよっ!(柊空也)
春恋乙女 ~乙女の园で逢いましょう。~(早坂章仁)
ジオグラマトン(御堂恭介)
游戏
机动戦士ガンダム スピリッツオブジオン~修罗の双星~
修业旅行~古都迷走地図~(南部)
少年阴阳师 翼よいま、天に还れ(越影)
日在校园L×H(桂明博)
SIMPLE2000 THE推理~そして谁もいなくなった~(カッパ)
lamento (托奇诺)
DUEL SAVIOR DESTINY(赦尔比姆博特)
ベルセルク 千年帝国の鹰编 圣魔戦记の章(セルピコ)
星色のおくりもの(稲船隆志)
洛克人Zero系列(エックス)
洛克人ZX(X型)
美少女梦工厂5(金发王子)
圣恩传说(Wii) 修拜特·奥斯威尔
苍天的彼方(朱伟)
绝対迷宫 グリム 七つの键と楽园の乙女 (路德维希·艾米尔·格林(Ludwig Grimm))
WHITE ALBUM2 -introductory chapter- (北原春希)
心灵传说(阿梅斯)NDS
Fate/EXTRA(セイバー)
アルコバレーノ!(早乙女仁吉)
绝対迷宫グリム ~七つの键と楽园の乙女~(ルートヴィッヒ · グリム)
カヌチ 白き翼の章(イズサミ)
姉恋模様(远藤大辅)
IZUMO零(永峰和人)
IZUMO2 -学园狂想曲-(ニニギ)
VAMPIRE SWEETIE(アロン)
カラフルアクアリウム(大木亮)
きっと、澄みわたる朝色よりも、(祟笹丸)
黒と金の开かない键。(莲井智臣)
潮风の消える海に(宫地进)
尘骸魔京(九门克绮)
すみれの蕾(ユキ)
圣なるかな -The Spirit of Eternity Sword 2-(ソルラスカ)
天空のユミナ(グヌマイオ)
桃华月惮(守东春彦)
FairChild -フェアチャイルド-(高见沢莲)
Flyable Heart(皇奏龙)
Flyable Heart (冰川京一郎)
ラヴァーズコレクション(小林悟)
Lamento -BEYOND THE VOID-(トキノ)
Cross Days(远山)
——————————————————————————
以上参考度娘~有售后电话的,中广欧特斯空气能维修欧特斯空气能售后服务电话(中广欧特,深圳欧特斯空气能维修热水器专家精修空气能多年经验师傅专业服务技术过硬。专注太阳能热水器维修、空气能锅炉清洗、欧特斯空气能热水器售后、壁挂炉售后服务电话、空气能热泵售后维修站、这个。欧特斯空气能售后维修电话(欧特斯空气能)24服务中心,欧特斯空气能售后维修电话:400658,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欧特斯空气能、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中央、空气能热水器、手机。中广欧特斯空气能售后维修电话全国统一点400客户服务中,南京中广欧特斯空气能售后(特约维修)报修维修服务电话400278中广欧特斯空气能热水器好不好1、磁化水体系:经权威审定普通水经磁化后水分子变小水的活性加强氧含量浸透溶解。
欧特斯空气能维修电话
欧特斯空气能维修便民服务,维修保养保修时间1年保外维修保修期3个月是否开票是可售卖地全国联系我们:400660欧特斯空气能售后维修电话售后维修介绍:1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保修期内造成的质量问题实行免费维。欧特斯空气能维修电话400512知识名师课堂爱奇艺,以上:gzouteswhtml491615html广州欧特斯空气能维修价格。
中广欧特斯官空气能热水器空气能地暖空调一体机全屋,中广欧特斯5C舒适家专注于空气能热水器地暖空调一体机净水器新风系统!中国航事业战略合作伙伴空气能热泵领导品牌空气能热水器十大品牌空气能行业标准主笔起草单位连续十年蝉联行业领军企。
欧斯特空气能售后服务电话
中广欧特斯空气能售后电话24故障维修处理中心丁丁,欧特斯空气能维修中心客服电话400625提供欧特斯空气能维修400667、欧特斯空气能不开机、不启动、400858温度偏高偏低等各种问题维修!接受电话。欧特斯空气能售后维修电话(故障报修24)受理服务热线,中广欧特斯空气能维修400287摘要中广欧特斯空气能维修提问中广欧特斯空气能维修40028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