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大会20个分论坛,行业大佬都谈了什么

世界互联网大会20个分论坛,行业大佬都谈了什么,第1张

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行。期间,大会围绕数字经济、前沿技术、互联网与社会、网络空间治理、交流合作五大板块,精心设置了分享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精准扶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数字丝绸之路、国际合作等20个分论坛。

来自腾讯、卡巴斯基、谷歌、百度、搜狗、小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围绕各个行业先锋话题展开讨论与分享。那么,行业大佬们都谈了什么?有哪些什么言论值得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呢?

                              互联网之父罗伯特-卡恩:我们应创造数字物体的社会

在开幕仪式上,互联网之父罗伯特-卡恩发表讲话。他称,互联网各种物体能够连接一起,把数据从一台电脑到另一台电脑,开始使用的是数据包,一个基本单位,另外还使用了IP的地址,我们让电脑通过互联网来互动。互联网强调的是互动,所以有各种产品、各种服务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

罗伯特-卡恩表示,物联网的核心,在过去一直保持着不变,上层技术的发展非常快,未来甚至是一万倍,但基础的核心一直没变。技术的可获得性不断提高,另外也需要增强安全性。就像互联网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寻找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腾讯马化腾:未来互联网企业将给各行各业赋能 解决痛点

在全体大会上,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融合而不是替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帮助线上线下打通成为一体。过去互联网企业是解决个人用户的痛点。未来,互联网企业将给各行各业赋能,解决痛点。

马化腾认为,腾讯需要通过智慧连接,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让各行各业最终能够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

                                   搜狗王小川:AI将为大连接时代重新赋能

在人工智能分论坛上,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小川表示,连接的传统定义是连接人、交易、服务,目前已非常充分。下一步需要用到人工智能技术。在连接人和人、人和信息、连接设备三个维度上,AI能为识别,生成和决策重新赋能。

在王小川看来,连接服务非常重要。目前搜狗可以连接医疗服务和法律服务,只连接医生、律师不能满足庞大的需求,AI的作用就是部分取代他们,对于样本学习可以实现人机对话,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猎豹傅盛:数据化和大连接让很多行业有10倍增长机会

在大数据时代分论坛上,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傅盛表示,数据化和大连接让很多行业都有10倍增长的机会。在傅盛看来,区别于当前连接,大连接时代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是全球化连接更深入更广泛,全世界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像。第二是超强AI连接无处不在。

傅盛透露,下一阶段猎豹想做的是人工智能。在他看来,中国人的连接数远超于其它任何国家这是巨大优势。数字化以后就像摩尔定律一样,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意味着传统行业都是机会。

                         小米雷军:国际市场充满机遇 中国品牌已在全球范围崛起

在“数字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分论坛上,小米科技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经过多年探索,发现国际化充满复杂性,又没有那么可怕,要认真研究当地市场,研究之后还是充满机遇。

小米走向国际化开始于四年前,刚开始推进城市太多,发现困难重重。后来聚焦在印度市场,打造一个样板。这样慢慢做了3年多,小米进入了60多个国家。谈及国际化战略,雷军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印度和印尼投资了10几家公司,让中国优秀的模式在走遍国家复制,来构建整个生态系统

无论是互联网连接各种产品各种服务创造数字物体的社会、腾讯连接线上线下解决行业痛点、还是搜狗利用AI技术连接三个维度、猎豹准备超强AI连接计划、小米在全球范围内连接起来的生态系统,我们都可以看得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数字化连接。

  鸭梨小程序连接线上线下,赋能零售行业转型升级

随着数字经济的强势崛起,各行各业都期望通过与互联网的加速融合,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数字化革命由此掀起。正是看到这样的变化,鸭梨科技凭借对数字经济及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提出了针对数千万中小企业的智慧零售营销解决方案,赋能终端门店、商家转型升级。

鸭梨科技以鸭梨小程序为核心,通过鸭梨营销平台、营销工具、粉丝管理、交易管理、数据分析等,帮助商家打通不同的销售场景,搭建自主运营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与深度融合。

                         图:鸭梨科技企划运营中心与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合影

值得关注的是,鸭梨科技在本届大会上重点展示了旗下智慧零售营销工具——鸭梨拼趣,这是首款针对个体工商户、零售门店的轻应用小程序拼团工具。借助微信社交平台,通过分享转发功能,实现粉丝传播、裂变推广、用户沉淀的目的,达到品牌推广与精准销售的有效转化,有效解决门店获客成本高、运营效率低、营销推广难等终端门店难题,给商家轻松玩转数字化管理、线上线下渠道连接提供了重要的产品与技术支撑。

                                     图:在场参观者纷纷抢先体验鸭梨拼趣

互联网技术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大连接时代,彼此拥抱与融合,才是行业变革的主要方向,同时也将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物联网其中的的一个概念是“万物互联”,试想一下,当我们身边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完成网络的接入以后,我们可以便捷的对这些设备进行 *** 控,也可以及时获取方方面面的数据信息。这些所有的一切,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

(1)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
(2)主要面向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目前通信网络发展中就业前景看好。创客学院的老师带你轻松入职场,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前不久,谷歌停止了在亚马逊 Echo Show 上提供 Youtube 视频,而亚马逊也一直在其商店里封杀谷歌的多款智能硬件(包括 Google Home)。
然而无论是苹果的 HomePod、谷歌的 Google Home、亚马逊的 Echo,还是三星传言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布的 Bixby 智能音箱、阿里在双十一砸钱赚吆喝的天猫精灵,抑或是生态链完整的小米推出的小爱同学,大佬们意欲通过智能音箱作为抢占未来物联网流量入口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从左至右:苹果 HomePod、谷歌 Google Home、亚马逊 Echo
当然,物联网的概念被业界大佬如此看重是有原因的。
据美国 IT 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 Gartner 发布的数据预测,到 2020 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 260 亿台
而在普通大众的眼中,今天的物联网可能是这样的:
▲扎克伯格展示他开发的人工智能家居系统 Jarvis
这样的:
▲苹果的 Apple TV 和智能家居互联
或者是这样的:
▲手机 *** 控室内的灯光
虽然看上去很酷,但是相比将来庞大的市场规模,从上面一系列的产品不难看出当今物联网产品的发展还都停留在较为简单的手机/智能音箱与智能家居产品之间的互联上,无论是距离人本身与物的联接还是未来物联网的终极形态——「万物互联」都还比较遥远。
比如这个自动跟随行李箱,自己「长了腿」会跑,使用者就能很轻松地腾出两只手做别的事;
近来越来越成为热点的自动驾驶技术自然也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人们开车时享有的自由度将得到极大地提升;
能自动跟踪、自动感应开关的电风扇、水龙头瞬间就将现在的产品化为古董;
在图书馆找书的时候,书能自己跳出来的感觉不要太好;
想当辣妈?自动跟随的婴儿车足够满足这个愿望;
感应式的路灯不仅关心你的路途,同样关心节能环保的路途。
当然,物联网的应用不仅能让个人的生活变得简单、自由、舒适,城市的管理同样将变得更加高效可控。
当你没有在规定位置停车,会被及时告知,城市也将不会有偏差,变得更加规范;
当路面出现障碍物,车主同样会受到提醒,城市将不会有危险;
当出现走失儿童,位置信息同样也会被捕捉到,城市将不会有意外。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相比目前在几乎都位于室内的物联网智能家居这种单一形态,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实现更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接,并在提供更多使用场景的同时简化人们的生活,消灭「不确定性」。
而要想实现上述的确定及可靠的转型升级,高精度的位置服务将成为其中一个关键的变量。
具体来说,如果未来物联网仍采用 GPS 十米级别的定位精度,那就意味着上述的电风扇和水龙头将不能精准地「找到」用户所在的位置,水乱流、风乱吹将成为常态;无人驾驶汽车在某些路况下也许就不能一直沿着既定道路行驶,更别提去精准躲避马路上的玻璃渣了。
▲无人驾驶汽车在没有道路标线的情况下大概只能依靠高精度导航了
同样地,今天我们或许都不会去想身边出去旅行能有一个自动跟随的旅行箱,这是因为定位的精度达不到要求,与其带着一个「不认主人」还「满地乱跑」的旅行箱,还不如老老实实自己拉着。
以上由物联传媒提供,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当物联网这个名词被创造出来时,物联网之父Kevin Ashton大概没想到18年后的今天,这个Internet of Things居然成了后PC时代的救世主。从市井小民到科技新贵,从厂商到国家,从贩夫走卒到学者政客,莫不引颈企盼这物联网能带领大家走出经济泥淖,再造一次PC荣景。但是,这个泡沫吹得起来吗?
然后,许多人开始讨论究竟要作“物联网”还是“联网物”,物联网的核心价值到底在于“物”还是“联网”,日前科技业大佬纷纷表明,物联网真正的价值在于“联网”,背后的服务与智慧才是一门大生意,但是许多厂商都将重点放在硬件,并做出一个个的联网“物”,最后变成价格战,产品与服务不知不觉间也偏离消费者需求。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企业从产品面(如冰箱、空调或洗衣机等)切入想象对象连网后该有的功能,却忽略了两个本质问题:什么是消费者觉得通过“联网”才能解决的问题?对象联网后,带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或价值又是什么?在物联网的“硬件结构”中,大概可以分成前端的物,串接的网,最终是统合的应用。许多人认为,只要把侦测器、设备、设备连上网,就是物联网。错了,那只是“联网物”,可以联结网络的物!而串接这些设备的各种网络(没错,我用各种,因为网络不是只有Internet,在地球上,可以叫网络的东西,多不胜数,电力网?地下水道网?电信网?这些都是网络!更别提一堆封闭性的网络!),我们可以叫它是“联物网”。但这就算是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了吗?真正的物联网,应该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所有的事物,都能串接,都能交流,都有智能,更能提供解决人们问题的创新应用!
许多业界的前辈们,都对这个议题发表过意见,物联网确实是好机会,所有的大咖,都告诉我们:▲物联网有许多应用,物联网产品多,只是将以渐进式稳定发展,不像手机很快跳上去。
▲我们要扭转产业的最后一次机会,是把握物联网,但不是把握硬件,这不是意味着要放弃硬件,而是要把握硬件可以发展的智能服务。
▲物联网是大事,但联网物,是小事,硬件这一块很小,下一波真正大的生意,是在服务与智慧。明眼人其实不少,但是人常说,听其言观其行。讲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而且言简意赅:物联网的产业价值在于服务、在于应用、在于智能。可是,为什么这些大厂、大人物,或者是投身物联网事业的好汉们,却仍旧在想:我要“设计”个智能结局的“产品”?我要设计传感器能把信号传出来?明明物联网就不看重硬件啊,而我们仍有许多人一窝蜂投入硬件制造和设计?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要学的不少。
设备方面比如网络,仪表,通讯协议,接口等。编程方面要学C#语法,网络编程,通讯如SOCKET。桌面程序开发,WEB程序开发。VS使用方法。甚至算法知识,HTML,JavaScript,数据库等。反正很多,用到哪儿都得学。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美国早在2000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79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 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