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各家银行铺天盖地狂推ETC!背后原因是什么?

一夜之间,各家银行铺天盖地狂推ETC!背后原因是什么?,第1张

作为一个 财经 工作者,这个问题我有一定的感受,就在几天前我的一高中同学的妹妹就给在微信上给我留言,让我到工行办一张ETC,我对她说我已经在建设银行办了,她说把建行的销掉,到工商重新再办一张。碍于面子,我答应了她,我回家跟我妻子说了一声,妻子表示同意,因为妻子对我说建行过去在ETC管理上存在不少让客户不满意的地方,换一家试试。可能近几天,我就会要去工行办理ETC了,毕竟是同学的妹妹嘛,能做到就一定做到,她不容易,也有任务,这个我非常理解。

至于各家银行铺天盖地的狂推ETC是什么原因,我想不外乎如下几方面:一是5月下旬,交通部又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未来跨省收费站取消,无障碍通行将成主流,没有ETC显然不方便,而且安装ETC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尤其,交通运输部在通知中指出,“按照计划,到2019年底,各省(区、市) 汽车 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二是现在ETC全国用户有几亿户,是一个巨大市场,哪个行多挣到ETC,就会多有存款,这对经营必然带来很大的益处。三是安装ETC,通行费至少优惠5%,这对很多有车族来说,也具有巨大的诱惑力,目前还有不少用车族没有办理ETC,所有各行正是看到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才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夺这个市场的。

一切皆为利而来,各银行狂推ETC,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银行都是追求利润的经营特殊业务的企业,是不变的企业竞争法则!
其实,各大银行或者金融平台狂推ETC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最早参与的有华夏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如今基本上四大及四小基本都已经推出了相关业务。

那为什么银行要开始疯抢这个市场呢?
原因有三:

2019年两会期间,交通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专门针对收费公路的通行问题进行了阐述,要求尽快取消省界之间的高速收费站,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与此同时,要加快电子收费的普及,减少人工收费通道。同时,使用ETC可以通行费打95折,这种优惠无疑更是市场的引导政策,为ETC收费的推广提供了政策背书。
随着电子支付在我国的普及,无现金支付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普遍。很多城市均已经实现了公交出行、停车、加油的电子计费方式,使得交通出行更加的便捷、高效。

人工收费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正在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趋势。今后,随着车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车辆的保险、养护等等,均将可以实现无货币支付。因此,ETC这种电子标签计费的通行方式,必然会成为主流。
每一个ETC设备,均意味着至少要绑定一辆机动车、一个车主信息和一张yhk。

这些信息本身从大数据角度来说,就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吸引着各大银行纷纷愿意为用户免费办卡、甚至给予补贴来吸引用户绑定或者办卡。

同时,对于银行来说,无论用户是使用xyk还是借记卡,ETC的频繁使用,都可以在银行端实现稳定的现金流,而银行利用与客户及高速公路公司结算的时间差及价格差,无疑可以建立间接的资金池,制造利润。
因为银行遇见了史无前例的超大大大大利好政策,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再不抓紧万一又被“二马”给拿走市场占有率就麻烦了!看到有些回答说是国家要求银行推广ETC,其实更多的是银行主动借势营销。
这项超大利好新政是这样描述的:

国家发改委联合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18亿,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全覆盖,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90%以上。

也就是说,以后是个车主,都要装ETC,刚需!

你说,当已经在做ETC业务的银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不是简直要从椅子上激动地跳起来。
银行xyk业务竞争如今已是红海,而且还备受不良率的困扰。
我国截至2018年,全国xyk大约68亿张,这其中还有6成左右是非活跃用户(不使用授信),算下来也就3亿左右的人在使用xyk——所以突然来了18亿的潜在客户,你说是不是很激动?

办理ETC业务势必需要办理xyk,而且这张卡客户必然使用,是有效卡。办理了xyk之后,就有二次营销的机会,客户的手机都有了,平时发发优惠活动信息,总有机会让客户心动刷卡消费,甚至也会办理分期,是不是美滋滋呢。
哪怕银行之间不争,也有来自跨界的第三方支付来势汹汹。

本人所在的杭州,阿里技术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许多市内停车场,都用了支付宝的“无感支付”技术,车主无需携带安装任何设备,系统识别车牌后,就会从车牌对应捆绑的支付宝账号内扣款,而微信也有此类技术。

所以无论如何,银行都要抓紧政策风口,全力抢占布局高速通行支付市场。现在是“得用户场景得天下”,谁触达用户的机会越多频率越大,占据用户的流量入口,谁就有机会逆袭。

这个问题啊,涉及面很广,大体分四个层面来说。

1、从国财财政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政府每年的财政开支是有额度的,往往都是开源节流,省下来的钱用来搞建设,投入民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而高速公路收费这一块呢,人工收费需要支出的财政开支比较大,如果改成了ETC自动计费,那么就可以省下一大笔的财政开支,毕竟机器和电脑的维护费用相对比较低廉。

2、从交通便捷的角度来说:相信大家都要这样的体验,车流量一大,高速出口处就拥挤不堪,排气来长队,这样对司机来说,浪费宝贵时间,对公路来说,运输效率低下,而使用了ETC之后,能很快捷的通过出口并实现计费,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输效率。

3、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大家都知道,银行系统在整个金融系统中的重要性。金融系统的运作也是要成本的。如果高速公路是人工计费,收了现金然后再交到银行,中间环节太多增加金融成本,而ETC基本都是绑定yhk的,直接出口处扣费然后通过网络划入银行,方便快捷没有中间环节,为银行系统节省大量金融流通成本。

4、从其他角度来说:使用ETC后属于数字计费,避免了纸币交易,高速公路就规避了收到假钞的风险。同时ETC出口一车一杆,也避免了有车子尾随大车不付钱冲卡的风险,另外夏季冬季,司机也不在需要打开车窗取卡缴费,避免了冬天开窗受寒夏季开窗热浪铺面的痛苦。

总之呢,ETC四个好东西,对司机、对高速公路、对银行提供的只有便捷和好处,却不会带来什么麻烦和不便。
第一:国家政策的原因。今年国家出台了相关的计划和目标,要求今年年底全国车辆ETC安装率超过80%,ETC使用率要达到90%,正是这样的政策让银行看到了商机。因为过了今年将不会再有这么多的客户了,正是这样的机会让银行大肆推广ETC。 第二:为银行带来更多的资本流动。办的人越多代表银行的发卡量越多,银行也就有更多的有效和潜在用户,也意味着沉淀更多的资金。 交通运输部下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就是要加快取消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便捷收费,到2019年底全国ETC用户新增1亿以上, 汽车 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且加大ETC车辆通行优惠力度。 科技 发展,手机支付、无感支付都有了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和经过大批量的饱和性测试所以对于消费者和大规模商业化来说没有问题了。同时,连无人驾驶技术都开始普及了,人工收费的必要性和效率就值得商榷了,毕竟什么开始AI化了。 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针对各家商业银行,通知指出,将“优化银行账户绑定,允许ETC用户绑定既有银行账户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

银行大力推广ETC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交通运输部正在大力推广ETC收费设备在高速路口的配置。在今年五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做出了一个目标规划。

这个目标一出,各大银行就嗅出了商机所在,甚至是危机所在。

一方面,国家通过政策鼓励或是高速限制会激发很大一群人来装ETC,银行这个时候不积极主动,可能会拱手送出到手的肥肉。

另一方面,年底之前,如果自家的ETC不能占领市场,那以后的市场可能就只有每年的新增车辆,没有存量了。这对银行来说比较紧迫。

1、ETC是拉动银行存款的重要武器 。

ETC要绑定银行的xyk或储蓄卡。绑定xyk,可以增加银行利润,这大家都知道。

绑定储蓄卡,首先要求储户的卡内要有1000元的保证金,还要适当留存够扣的资金。一个客户的存款不算多,一千个,一万个客户存款数量就非常可观了。

存50000块,银行高速通行费打九折,客户为了这个不大不小的便宜,也会在银行存款。

2、ETC是个非常好的获客渠道。

银行通过ETC能够获取大量中高端客户。一般有车的客户,资金实力都不会太低在银行都属于中高端层级。

银行在为客户安装ETC的时候也会在后台记录客户的车型。有好车的客户自然就会成为银行的重点营销对象。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

其实扫描车牌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高速费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因为利益集团权利的强大,所以用权利强推etc,etc的缺点有很多,绑定xyk容易被盗刷,银行不赔,etc设备脱落需要去银行从新激活。5年后etc设备普遍开始老化出问题需要更换设备,etc扣款普遍需要等一天或几天累计扣而导致人们不实时了解扣费。而采用支付宝或微信绑定车牌的方法,这些问题都没有,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套牌问题,你敢套牌,刚上高速,车牌主的支付宝就会发来一条信息:您已从xxx入口驶入高速,如果是套牌,马上报警,没下高速就给抓到了,这么方便先进的方式却被落后的etc取代,大家想想是为什么吧

为何各家银行都铺天盖地的疯狂推广ETC呢,说的比较简单一点儿,就是因为一个:利,ETC是一个高速通行不停车收费系统,它是关系到钱的设备了。

高速的ETC收费系统,简单来讲就是扣费系统,当 汽车 在高速上行驶之后,是要有一个收费扣费账户的,而要做到不停车,这个扣费的账户就要预先设置好,所以银行就会比较努力了,希望司机都把扣费账户放到自己的银行,这可是比较优质的客户呀,有车一簇,不说车好与差,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了,也是未来成为大客户的基础,并且把这个扣费账户放到自己的银行,客户再有相关的财务业务,也一样会选择这家银行,因为都在一家银行办业务才相对方便一些呀。

同时因为这个ETC是一个扣费系统,那么一般都是需要这个账户里有可扣的资金的,而银行提供给客户的最佳的方案就是使用xyk账户绑定,因为它是可以不存钱就可以扣的,是先消费行为,当然了,现在也是可以使用借记卡来办了,但是从方便的角度来说,xyk还是方便一些的。所以这就为银行带来了一个xyk的用户,这就是一个长期的可增值的客户了,所以银行就会非常努力的来推广ETC,主要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部分要求ETC进行普及,这个是一个蛋糕呀,不积极就会被别家银行给抢走了。

这就是我认为的,现在ETC这么火的主要原因了,也是银行努力推广的主要原因了。对不对呢,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这也算是一个跟 汽车 领域相关的问题了,因为在5月初的时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提出了2019年底前将基本取消29个联网省界收费站,同时全国高速出口收费通道将实现ETC通道90%的覆盖率,届时可能只会留下一个人工收费的窗口,所以如果没有安装ETC车主高速通行将会比较麻烦。
5月21日,交通运输部下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就是要加快取消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便捷收费,到2019年底全国ETC用户新增1亿以上, 汽车 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且加大ETC车辆通行优惠力度。
由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交通部都明确了要大力发展ETC,所以这个任务也就分配到了各大银行的身上,由于我国的ETC实行国家统一标准,并且目前大部分的安装渠道都是通过银行安装,这也是有一定的利益关系的,对于银行来说,推广ETC可以增加银行的用户数量,因为办理ETC需要绑定xyk,对于用户来说,通过银行办理ETC可以免去ETC设备的费用。
由于未来很快就会取消省界收费站,并且将会大量取消人工收费窗口,所以如果还没有办理ETC的车友最好也是趁此机会办理一下,现在各大银行之间都在抢夺ETC用户,所以优惠力度也是很大的,不仅不需要设备费用,还会赠送不少礼品。

最近确实是随处可见的银行在推ETC,不仅是银行, 汽车 4S店也是在疯狂推广。

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国家公布的那份关于ETC的文件,要全面加速ETC的推广。我印象中还有公众号说,如果没有办ETC,将来节假日就不享受高速免费的福利。这个我个人就不知道真假。

后来听说是免费的,我就有点奇怪,银行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后面银行的朋友和我说,其实就是要你开卡罢了。毕竟办ETC需要绑定一张yhk,一有yhk你就要存钱,这个对各家银行来说可是一块大肥肉。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真理。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随了银行的意呢?很多人觉得这样就办了,太吃亏了,感觉被被人占了好大便宜。其实,我觉得,如果你确实跑高速还是挺多的,那乘早办一个,因为ETC确是方便很多,过路快还有打折,何乐不为呢?而且从发布的文件上看,也是大势所趋,早晚的事。
如果你还不急着办,你可以再等一等,估计过多几天,银行该送东西办理ETC了。这样可以多领一份小礼品。

ETL以太永恒具有以下特点:                              中国区最高对接:isacce2018

1 智能合约协议交易,大大提高效率。智能合约帮助在 ETL以太永恒 上的交易方省去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让双方支付交易通过点到点的方式快速、自由地完成。只要交易方满足支付事件描述信息中包含的触发条件,从智能合约自动发出预设的数据资源,来完成整个交易。不仅如此,因为区块链安全、透明、低风险的特性,还可提高支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跨境汇款中),并加快支付、结算与清算速度,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

2  ETL以太永恒 实现全范围内实时交易,跨领域结算。在 ETL以太永恒 可直接使用数字资产进行结算清算,实现投资者跨所交易、跨所结算、不同币种和资产之间的存取。所有的清算都在以太永恒系统通道中进行,从而同时还能全天候结算、实时到账、提现简便且没有隐性成本。

3 引入代币机制,激励各环节用户共同参与。代币(Token)是在共同维护区块链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的可以流动的加密的数字权益证明,是对系统中参与者的酬劳和激励,它随时随地可被验证、被交易、兑换,在以区块链为交易和流转的基础设施中,也具有无缝的流转性、快速交易、可跨国交易的特点。用户在每次使用以太永恒进行支付后有机会“挖矿”得到代币激励,数次积累的代币可以帮助用户购买更优质的支付服务,甚至是兑换成法币提现,不受国家地区的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综上,以太永恒有助于快速建设金融支付信用体系,来有效分化传统金融体系面对的系统性风险,同时提升结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构建智能化支付生态体系,同时也让用户通过代币奖励机制更好地享受支付环节的服务便利。

ETL以太永恒 将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打造世界级,无需兑换,可全球自由买卖,涵盖生产企业、国际贸易、物联网、医疗领域、融资投资、证券交易所等等领域的数字支付服务,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跨业态、跨境支付机制,大幅度地降低支付成本,显著提升交易效率,进而成为数字货币时代的支付基础设施,甚至彻底改变当今世界支付系统面貌。

ETL以太永恒发行计划

ETL以太永恒发行情况如下:

1  代币(token)名称:以太永恒

2  代币(token)英文名称:Eternal

3  代币(token)英文名称简称:ETL

4  代币(token)发行价:0011$

5  代币(token)总发行量:8657亿枚。

a 对外发行比例:43%,共计372251亿枚。其中3%的25971亿枚已发行完成。

b 首次发行数量:ETL 25971亿枚,有锁仓计划,ETL在募集结束后将全部冻结,自登入交易所后1年后开始逐年解锁,每年解锁部分不超过30,00万个ETL。

c 流通数量40%共计34628亿枚,正在发行中。

d 总发行量的57%约493449亿封存。

6  启动时间:2018年03月07日

7  代币发行时间:03月07日

8  募集对象:仅面向特点海外购买者(非中国大陆居民)开放

ETL以太永恒三大收益

一、币值增长收益:

以太永恒开盘价007元/币,列如:购买10万枚需要7000元,每天增值,增值到07元时翻10倍、7元翻100倍、、、、、、、、、、。币值无限增长,单边阶梯式上扬,只涨不跌,保值增值,赚百万千万定能成为现实。

二、智能算力:

持币产生利息,日复利,每天币生币。

持币量      机型       算力/日      挖币量

3万以上    微型矿机    015%        45枚/日

5万以上    小型矿机    02%         100枚/日

10万以上中型矿机    025%250枚/日

30万以上   大型矿机    03%         900枚/日

100万以上  巨型矿机    035%        3500枚/日      

列如:

持币100万个,所投资本金为7万元整。

100万币每天产币比列035%。

每天挖币100万个×035%=3500枚币/天X1年(365天)=12775万枚币(矿机开采出来)

母币100万+开采出来12775万币=22775万币。

一年后按保守涨到05元/币

05元/币X22775万币=113875万元。除去本金7万元=113875万-7万=106875元

三、链接算力:

1、可以获得小区持币总量按照相应算力匹配所得币量。

 持币量       算力/日           小链接总持

币量100万枚

3万以上      005%             500枚/日

5万以上      01%              1000枚/日

10万以上     015%1500枚/日

30万以上     02%              2000枚/日

100万以上    025%             2500枚/日
举例:自己账户持币100万枚。

小链接持币量100万。100万X025%=2500枚/天。7分一枚。007X2500=175元/天。 

小链接持币量1000万。1000万X025%=25万枚/天。7分一枚。007X25000=1750元/天。

小链接持币量1亿。1亿X025%=25万枚/天。7分一枚。007X250000=175万元/天。

小链接持币量2亿。1亿X025%=50万枚/天。7分一枚。007X500000=35万元/天。

小链接持币量2亿枚封顶。每天链接收入50万枚封顶。

以上收益是不涨价按照7分钱来计算。如果涨到07元。7元那么每天的收入就很可观的。

2、节点算力:

每天可以获得直接分享链接人动态收益(链接算力)的1%。

举例:直接分享的朋友链接算力按1%计算,

如:分享的A朋友每天动态收益1000枚,按1%计算1000001=10枚/天。

   分享的B朋友每天动态收益10000枚。按1%计算10000001=100枚/天。

  以此推如果有十个直接分享人。可每天享受10人动态收益的1%。

交易规则

1随时可以买卖,投资自由,多重资金出口,兑现灵活!

2智能算力持币量按每天释放1%~3%,且智能算力每天产出的利息随时可以提到“外盘”(交易所)或“内盘”交易。

举例:1、购买巨型矿机,赠送100万枚币,每天产生3500枚币利息,3500枚币随时可以交易或继续复利滚存;

2、购买巨型矿机,赠送100万枚币,假设每天按本金释放1%,即每天释放1万枚币可随时交易

节点算力(动态收益)不受限制,产生多少卖多少!

3链接算力每天最高封顶50万枚,挂卖交易大盘最多30万枚;

4 节点算力交易不受限制,产生多少卖多少!

5限价:交易平台挂卖价格每卖出50万~100万枚价格上涨001分的单边上扬机制,保值增值,最高5%天涨幅。只涨不跌模式。

以太经典(ETC)是以太坊(ETH)的原链,ETH是从ETC硬分叉出来的。分叉起源于一场意外的盗币事件。The DAO计划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建立一个众筹平台,于2016年5月正式发布,截止当年6月,募集资金超过16亿美元。
此后,The DAO被黑客利用智能合约的漏洞,转移了市值五千万美元的以太币,为了挽回投资者资产,以太坊社区投票决定将更改以太坊代码, 并在以太坊第#1920000区块进行硬分叉,回滚所有以太币(包括被黑客占有的),挽回损失。
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以太坊这种做法违背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精神,坚持在原链上挖矿,从而形成两条链。一条为不承认回滚交易的原链-以太经典(ETC),一条为承认回滚交易的新链即以太坊(ETH),各自代表不同的社区共识以及价值观,分叉时持有以太币的人在分叉后会同时持有ETH和ETC。

最近“闹”得比较火的一件事是ETC的安装。而根据交通运输部的《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截至12月18日,全国安装ETC用户已经累计达到1922344亿,ETC发展推广终于告一段落。

本来是件好事,但是中国的事情历来都是喜欢搞“突击”,唯上是从。反映到基层,对于未安装ETC的车辆,许多高速收费站的态度都不太友好。就像有媒体报道的,甚至有收费站工作人员这样说:“现在就说不办ETC就让他堵,就这么说的。我们多开了(通道),我们要担责任呀,谁来担这个责任?”

本文并不讨论这些ETC安装执行过程中的社会话题。我们关心的是,ETC背后反映了哪些技术和标准问题。因为,就在12月12日,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对于这场未来的技术之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让我们嗅到了5G大战的气息。

ETC背后的C-V2X

实际上,我们回顾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的发展历程就能看到,从2007年交通运输部启动示范工程,到2015年ETC全国联网,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而后ETC加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这个进程和执行力度在全球来看,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要知道,虽然最初中国的ETC技术标准是基于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短距离通信技术),但是中国已经慢慢走出了自己的标准之路,并且在5G时代即将来临时走在了应用前列。

当然,这就涉及到了近几年很热门的V2X(vehicle-to-everything),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物互联”。

V2X早期主要是基于DSRC。而DSRC最初正是欧美主导的通信技术,并且在美国已经经过多年开发测试,只是随着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才出现了C-V2X(Cellular V2X,即以蜂窝通信技术为基础的V2X技术)。

就在我们国人狂欢购物的12月12日,美国通信领域的最高管理机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一锤定音,将应用的天平倾斜向了C-V2X。换句话说,原本20年前划分给DSRC的带宽75MHz的无线电频谱资源,这次被一分为三,其中最下层的45MHz向全社会开放,上层的20MHz给了C-V2X。而DSRC能分配到的只剩下10MHz。

实际上,早已风闻FCC态度摇摆的DSRC支持者们,一直在观望。今年4月,丰田就宣布暂停从2021年开始为美国市场车型搭载DSRC的计划。而在中国以“更福特,更中国”开始反攻的福特早已坚定地站在了C-V2X阵营中。一贯很保守的通用汽车,得知FCC的决议后保持了沉默(通用汽车是美国唯一实现DSRC技术量产应用的车企,但搭载此功能的CTS车型并未能实现大规模销售,这时候听到这个消息必定很纠结)。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欧洲还在摇摆,但至少DSRC在美国大势已去。而整个美国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通信技术与标准格局,也正在被改写。

说起来,之前DSRC有美国和欧盟撑腰,但是C-V2X背后的3GPP最终在移动通信5G时代获得了主导,包含华为、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等成员的3GPP力量越来越强大,包括奥迪、丰田等车企都在这个阵营中。

2017年,3GPP宣布了第一套使用与IEEE 80211p技术不同的V2I和V2V通信的C-V2X物理层标准。随后,C-V2X在产业化进程方面与DSRC的差距快速缩小。2018年6月14日,3GPP全会(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这也标志着,5G第一个版本标准出台。而2020年5G实现商用也即将成为现实。

而且,随着蜂窝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在LTE布局多年,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LTE市场,如果5G通信2020年开始商用,那么,无论从从技术持续迭代性、可靠性和信号传输迟滞性等来说,C-V2X都有较大优势,应该在中国市场有更广阔的前途。而美国FCC的选择,可谓无奈而又明智之举。

5G时代之争

DSRC是如何逐渐式微的呢?有其天然的短板。

拿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WiFi来说,DSRC是与之同源的技术,都是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定义的标准。

我们平时所用的WiFi,遵循的是8021a、80211ac等一系列协议。而DSRC遵循的是80211p。虽然它们的优势都在于通信时延低且质量稳定,但是,由于它们本质上都是局域网,这也就决定了它们的信号范围有限。

此外,基于IEEE 80211p的DSRC的弱点在于,组网需要新建大量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这种类基站设备的新建成本较大,其硬件产品成本也比较高昂。而C-V2X直接利用现有蜂窝网络(就是手机用的网络)即可,使用现有基站和频段,组网成本明显降低。这也决定了在ETC应用上DSRC必将被淘汰的命运。

从C-V2X的首字母Cellular(蜂窝网络)就知道,C-V2X与我们的手机所使用的通信技术,同属一个体系。这也是C-V2X在4G网络实现部署之后才开始崛起的原因所在。所以,随着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C-V2X就显出了强大的潜力。

而且,DSRC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不能向5G平滑过渡。这是因为底层通信协议不同,DSRC如果想与5G共存,除了必须建设两套基础设施,必须在一辆车里面搭载两套车端通信单元,切出两个互不干扰的频谱……

在5G时代快速到来的时刻,大规模部署DSRC,然后再向5G下的C-V2X硬切换的路线,肯定是件把自己拖向死亡深渊的傻事。美国交通运输部曾估算,实现DSRC的规模化部署,至少需要数十亿美元的基建支出。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则计算出车辆端的DSRC部署成本为大约300美元/车。这也是美国FCC逐渐倒向另一边的原因所在。当然,FCC还是给DSRC留了那么一丝丝机会。

而C-V2X可以更顺利地向5G过渡,并被吸纳为5G技术的一个子集。事实上,C-V2X从4G步入5G时代的路线图——从LTE V2X到LTE eV2X再到NR V2X,就是这么干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加速推广C-V2X,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将取得5G时代的先发优势。

所以,中国原本可能在DSRC这条路上走得更久。但当4G网络在中国大规模铺开之后,中国迅速投入到C-V2X的阵营中。

2017年的“2017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基于C-V2X的商业应用开始演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推的就是LTE-V(基于4G的C-V2X)。”2018年,工信部出台《车联网直接通信使用5905~5925MHz的管理规定》正式发布,明确规划59G频段作为基于LTE的C-V2X技术的车联网直连通信的工作频段。自此,C-V2X在中国取得了压倒性的地位。

未来属于C-V2X?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ETC所代表的ITS(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对热衷于做多选题的车企和行业来说,面对一项技术选择旗帜鲜明地站队,此前并不多见。这是因为,C-V2X拥有强大的推进组织,就是2016年9月成立的5G汽车朕盟(5GAA)。

而在2018年4月的5GAA会议上,福特汽车发布了与大唐、高通的联合测试结果,对比DSRC和C-V2X(LTE-V2X)实际道路测试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通信距离在400米到1200米之间时,LTE-V2X系统的误码率明显低于DSRC系统,而且C-V2X的通信性能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明显优于DSRC。

正是有了如此一个测试结果,才促使福特公司最终放弃DSRC而选择了C-V2X。事实上,高通曾经也支持过DSRC,直到2017年高通还在技术方案中寻求DSRC与C-V2X的兼容。不过最终倒向了C-V2X阵营。如今,5GAA联盟成员覆盖全球主要车企、运营商、芯片商、汽车电子企业及信息服企业等,包括华为、大唐等我国主要的系统厂商及运营商也是其成员,成员数量已经超过100家。

而从1999年分配频谱,到2004年首次确立标准,到如今放弃DSRC选择C-V2X,美国在这场标准竞争中明显落了下风,即使美国交通运输部已经为DSRC的推广支出超过7亿美元,也阻挡不了趋势。

此外,虽然欧洲目前还没有表明态度,保持着中立。但是在趋势到来之际,大概率地不会逆势而为。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经咨询有限公司去年8月发布的《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全球车联网V2X市场规模将突破6140亿元,中国市场将达到2000亿元。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

而从DSRC和C-V2X的对决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唐、华为等中国企业在这场面对未来的竞争中正在快速发力,已经站在了标准队伍的前列。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是从汽车行业整体而言,还有很多缺憾,并没有掌握真正的技术主导权,需要放弃“弯道超车”这种投机取巧的思维,要像曾国藩那样“扎硬寨,打硬仗”,砥砺前行。所以,以5G为鉴,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们没有理由不奋进。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BTC:数字黄金
2、 ETH:智能合约和电子现金
3、 BCH:比特币克隆版
4、 XRP:企业转账网络
5、 LTC:更快版本的比特币
6、 DASH:隐私性更强的比特币克隆版
7、 NEO:中国版以太坊
8、 NEM:新经运动数字资产
9、 XMR:匿名数字现金
10、ETC:以太坊克隆版
11、IOTA:物联网转账
12、QTUM:智能合约
13、OMG:银行业、汇款、交易所
14、ZEC:匿名数字现金
15、BCC:类似麦道夫的投资基金
16、LISK:用JAVA编写的分布式APP
17、ADA:分层的数字现金和智能合约
18、TETHER:1美元
19、XLM:数字现金的IOU
20、EOS:在WEBASSEMBLY上的分布式APP
21、HSR:区块链交换器
22、WAVES:分布式交易所和众筹
23、STRATIS:C语言版本的分布式APP
24、KMD:分布式ICO
25、ARK:区块链交换器
26、ETN:克隆版门罗币
27、BCN:匿名版数字现金
28、STEEM:用代币投票的REDDIT
29、ARDR:可以生成区块链的母链
30、BNB:抵偿币安交易费
31、AUGUR:分布式预测市场
32、PPT:区块链的票据金融系统
33、DCR:拥有自主管理机制的比特币
34、PAY:数字货币支付卡
35、MAID:出租硬盘空间
36、BITCOINDARK:克隆版XZC
37、BTS:分布式交易所
38、GNT:出租计算机计算能力
39、PIVX:不会通货膨胀的克隆版DASH
40、GAS:支付NEO的转账费
41、TRX:APP内支付
42、VTC:克隆版比特币
43、MONA:日本版狗狗币
44、FCT:分布式数据记录
45、BAT:分布式广告网络
46、SALT:基于数字货币的抵押网络
47、KNC:分布式交易所
48、DOGE:可爱版比特币克隆币
49、DGD:由公司管理的黄金数字货币化
50、WTC:物联网区块链
51、韭庄BCBOT

约1亿高价值用户让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成为备受关注的“风口”。

从交通运输部相关政策的发布,到银行热火朝天的营销大战,再到微信、 支付宝 入局抢地盘,ETC背后也衍生出越来越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与ETC市场热度同频共振的还有资本市场,近期,包括万集科技(300552)(300552,SZ)、金溢科技(002869)(002859,SZ)在内的ETC相关个股表现强劲,并带动了部分个股概念炒作。

作为高速公路上的“宠儿”,ETC并非新产业,更换ETC让车辆平均通过收费站的时间从原来的29秒减少到3秒,并因支付场景兼具高频应用、客群价值高、交通支付重要场景等特点成为资本和行业高度关注的焦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头部企业已经占据了8成左右的市场份额,焦点之下,ETC产业究竟暗藏哪些危与机支付场景“新战役”

近期,一张照片在银行从业者的朋友圈里广泛流传:炎炎烈日下,一名身着白衣黑裤的人俯身向一辆车窗紧闭的汽车前排窥探。照片的配文是:“如果近期有人趴在你的车窗上瞄来瞄去,请不要报警,这是银行客户经理,只是想看看你装没装ETC。”

ETC被称为“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通过路侧单元(RSU)与车载电子标签(OBU)之间传送专用短程通信,通过高速公路时不用停车可实现自动缴费,大幅提升通过效率。

“ETC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之前就有朋友让我办,但最近连银行的客户端都开始推广这个业务了。”北京市民李艾觉得ETC突然像天气一样热起来了,但至于为什么他很困惑。李艾的感触仅是目前银行ETC争夺战的一个缩影,此前,上海地区某国有大行一支行客户经理称,其所在网点ETC推广指标为1700个。

经过走访多家银行发现,ETC也成为各大银行网点的一门“新生意”。“大家都在抢市场,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取消了人工收费站,ETC就是未来的刚需了,未来市场份额是比较大的,银行发力ETC争夺也是为了抢占这个支付入口,在未来衍生更多的支付场景和产品。”7月10日,北京一位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商业银行对于ETC白热化的推广现状,上游财经专家顾问江瀚表示,随着移动支付的崛起,传统 yhk 面临激烈的竞争,各家商业银行遭遇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快速渗透,多项传统支付服务被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所取代,商业银行发行的yhk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一种“沉睡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够提升自己服务的活跃度,让自己的用户不再变成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用户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而ETC无疑让商业银行看到新的机会,有助于其打开新的活跃用户交易入口,为未来银行拓展新的场景。
1亿用户的市场“新蛋糕”

ETC的争夺战不仅在银行掀起营销热潮,也蔓延至其他支付机构。

今年6月,中国银联发布消息称,在云闪付APP上线了ETC记账卡线上申请和绑定扣款服务。7月1日之后,支付宝宣布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推出免费办理ETC业务。7月1日,微信方面也宣布,在ETC助手、高速ETC办理等小程序上就能直接申办ETC。

能够获得银行和各大支付机构青睐,和政策红利密不可分。此前,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指出,2019年7月1日起,严格落实对ETC用户不少于5%的车辆通行费基本优惠政策。

5月1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力争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加快ETC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的推广应用。

政策的背后是约一亿户的市场空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发布的文件,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要突破18亿户,而目前全国的ETC用户为8000万户左右。

华创证券的研报测算,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46亿辆,已经安装ETC的用户约8073万户,如到今年底ETC装载量达到90%,则需要安装ETC车载终端的新增车辆总数会超过14亿辆。

除了个人用户,公务车辆也是此次推广ETC的重点。7月10日,贵州省交通运输部门发布消息,贵州省正大力全省公务用车安装ETC,以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通行费支付方式。目前,全省各地方已就公务用车安装ETC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其中,黔东南州将确保全州公务用车在今年7月安装ETC率达100%。头部企业的“压力”

从目前的市场现状看,ETC市场的集中度较高。民生证券相关研报显示,金溢科技、万集科技、聚利科技三家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其中聚利科技是华铭智能(300462)(300462,SZ)目前的收购对象。根据方案,华铭智能拟作价865亿元购买聚利科技100%股权。聚利科技承诺,2019年起未来三年的扣非利润分别为6500万元、7800万元、8970万元,累计超过23亿元。

政策的暖风让企业有了更多期待,“政策红利让市场蛋糕有了实实在在扩充的可能”,一位ETC企业业务人员对记者表示。民生证券研报显示,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2019年全国ETC市场将超过100亿元,增长近5倍。从竞争格局上看,集中度高、壁垒高,未来强者恒强。

政策暖风频吹,部分企业已率先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订单。7月10日,金溢科技公告称,公司正式成为“江苏联网高速公路ETC门架系统及车道路侧单元(RSU)天线及控制系统设备采购项目标段一和标段二”的中标单位,中标金额共计277亿元,占2018年营业收入的4586%。

不过,订单背后压力不小。一位经营ETC业务的上市企业相关业务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用户增量压力很大。

从销售单价的变化,也可以看出近几年ETC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据相关资料披露,聚利科技主要产品车载电子标签(OBU)平均销售单价逐年下降,2016年-2018年分别为10223元、8423元和7846元。
谁会是搅动市场的鲶鱼

一亿用户的大市场无疑为金融支付服务商、银行等提供了一片新的蓝海。除了已经在市场上征战多年的舵手,也有很多新的入局者想要进入这个市场,但前路挑战重重。

一位ETC概念股负责人表示,行业发展多年,ETC在技术层面已经比较成熟,并没有形成技术壁垒。但在资质方面有较高的门槛,以高速公路ETC设备为例,该细分市场实行产品资质准入制,企业的产品只有通过交通运输部授权的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检测后,才能参加各地高速公路ETC建设的招投标。

新的入局者不仅面临资质准入门槛,还将面对行业内包括价格在内的全方位激烈竞争。2017年11月27日,金溢科技向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称聚利科技及刘颖侵害其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要求聚利科技及刘颖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青岛中院一审驳回了金溢科技的诉讼请求。金溢科技提出上诉,截至目前,该案目前正在审理中。

江瀚表示,从整体支付效率提升的角度来看,推广高速ETC的这种支付方式能够极大的节约社会成本和社会资源,能够有效地降低我们通过高速闸机口的时间,可以让整个市场变得更加方便便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ETC技术能否与时代技术发展相匹配需要深思。虽然ETC相比于人工收费是一种比较便捷和先进的支付方式,但ETC支付方式需要安装非常复杂的ETC读卡器,还要安装专用的ETC卡,这与人们日常所习惯的移动支付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江瀚表示,ETC本身也面临“无感支付”的竞争,谁会是搅动市场的鲶鱼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所谓“无感支付”,采用的是“车牌付”的形式,需要事先将支付宝、微信账户与车牌绑定,车辆经过收费站时摄像头识别出车牌号,自动从对应账户中扣除费用。不用线下办理,不用安装硬件,人们似乎已经从“车牌付”中看到了“不停车、不取卡、快速通行”的美好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教授朱涛说:“无感支付的出现,是对现有ETC业务的补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竞争,但只要能给车主带来便利,使高速通行变得顺畅,就是正确的方式。”

不是。
etc是物联网应用入口,不是终端。
ETC系统是采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完成车辆与收费站之间的无线数据通讯,进行车辆自动感应识别和相关收费数据的交换。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不停车、不设收费窗口也能实现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79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 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