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达指纹锁红灯一直闪

光速达指纹锁红灯一直闪,第1张

正在检验中。
指纹锁一直闪红灯这是因为你这个指纹锁它可能是需要正在检验。
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结晶。
指纹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 指纹的一性和安全性决定了指纹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较为的锁种。

杭州网讯 12月18日-20日,2020网易未来大会在杭州盛大举行。大会以“洞觉·未见”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最强大脑,期盼以远见超越未见,去寻找打开未来的钥匙。

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5G及6G总体专家组专家张平做了《5G创新应用为产业发展使能》主题演讲。张平提出5G对我们带来的变化,如5G的驾驶车、远程医疗等。目前,中国的5G建设位于世界第一梯队,表现在我们的标准和专利都是三分之一以上,我们的市场非常辽阔,我们的产业链关键环节有自己的完整产业链。

张平表示,5G为各个行业和全 社会 的拓展发展了新的空间:一是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二是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三是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他畅想,未来6G技术将会使能智慧世界。未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靠的就是信息智慧。

总得来说,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人类 社会 ,未来6G将会改变世界,为我们改变世界进一步使能。

以下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5G及6G总体专家组专家张平演讲的部分内容:

各位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块分享网易的盛会,今天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5G创新应用为产业发展使能。

会议的题目很好,对未来有洞见。首先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在做什么,未来是什么?这样的话就比较清晰了,所以过去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未来怎样?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

首先大家比较感兴趣就是5G是用来改变 社会 的,像4G是改变生活一样,我们有了4G所以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了,人与人的交互网络非常方便,5G为我们带来什么值得期盼一下,我们看看古人怎么说的。我们都看过《西游记》,《西游记》描述了四个场景,一个是腾云驾雾,一日要游遍从北海到南海,像飞机、火箭;千里眼是雷达电视;顺风耳电报、电话,我们下面“72变”是什么?怎么做这件事?我们真的应该想想。

5G给我们带来什么?5G是多面手,我们可以看到5G用AR、VR、MR的技术,把远在千里的事情,非常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像我们送一个玫瑰花,我们网络上送一个玫瑰花,传统就是平面的图像。我们古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香味能不能传过来,还有我们嗅觉能不能传过来,味觉能不能传过来。我们远在千里的大夫对我们动手术,我们的感受能不能让远在千里的大夫感觉出来,这里面的千变万化都需要我们通过5G展现出来。

还有我们5G的驾驶车,我在想再过十年以后,我们驾驶 汽车 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我们可能要想做的是我们的虚拟空间或者我们智能代理,告诉我们好了以后,我们可能一出门,车就来了把我们载到我们需要的地方。这个车没用就载货,跑来跑去,无人驾驶就起这么一个作用,我们现在逐步在朝这个方向走。

我们可以通过5G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教育资源不均的例子。有一个例子很简单,通过5G网络,把远程大夫和本地大夫接起来,像我们在2019年7月17日湖北武汉,武汉和咸丰首个5G网络下的远程手术,这个手术是一个老人颈椎有了问题,需要动手术,咸丰和武汉比起来还有一些差距,需要武汉大夫进行指导,双方要对病例进行分析,进行确认,确认以后远方的大夫带上MR眼镜指导咸丰大夫进行手术,这个手术在大夫面前,浮雕起这么一个三维图像,非常真实的感觉,这个图像的传递就是通过5G的网络传的,我们4G做不到的,没有那么宽的速率,这样我们完成了很好的手术。

古人通信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通信是非常困难的,“羲和催日升扶桑,击鼓骇骇旗央央”这是一个击鼓传令的,还有一个烽火台那是无线的,但是传的信息非常少了,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讲,就传了一比特的信息,这个比特就表示有和无,敌人来了没有,来了就冒狼烟,没有来就不冒狼烟,敲鼓可以把鼓点变得不一样,信息就多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鼓声做相应的动作。还有我们家书传信,古人说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846年首次提出来这么一个猜想,认为光是电磁波的一部分,而且电磁波是以光束传递的,发表了三篇论文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七年以后,德国人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确实存在,而且以光速运行的。再过了几年意大利工程师做到跨越大西洋2700多米的无线电的传输。过去我们传这么一个信息需要多少天?现在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就完成了,这样开启了我们一个电磁波无线通信的时代。有了这个以后,后面就顺理成章了,我们就有了1G、2G、3G、4G、5G一步一步实现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我们所处的位置,还要讲讲5G怎么做起来的?5G最早大家提出一个愿景:“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从A到B,两个地方因为它的不对称性,所以它对这件事情理解不一样的,但是我通过信息的交流可以消除,对它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信息需要传递的基本原理。

5G提出不光人和人之间的通信,还加了和机器的通信叫MMTC。大规模物联网的,物的连接,还要跟我们的机器、工厂这些连接。以及URLLC三个场景。我们在5G以前就是这么一个场景叫MBB,没有E,或者BB。频率越来越宽,功能越来越复杂。2017年完成了第一个标准,然后到2018年又完善化了,到2020年开始往垂直行业发展,然后到了2021年,明年我们提出6G的需求。

整个行业就是按照这样的迭代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我们中国进步是非常大的,中国从5G进入世界第一梯队,表现在我们的标准和专利都是三分之一以上,我们的市场非常辽阔,我们的产业链关键环节有自己的完整产业链。这里面,在全球5G市场里面,红颜色是表示用了5G的,很多国家还没有用,我们国家是全部已经标红了,我们去年是5G的元年,现在我们在中央部署下已经加快5G全力建设,总书记在很多场合说了要加快5G的建设,这里面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电信合起来了,我们现在基站数目,2020年全国已经部署70万个,现在发展还是很快的,按照指数性的发展。

这个发展带来什么问题?与我们数字经济是什么关系?数字经济讲得很清楚就是我们的新基建,新基建就是我们提了几个方面,一个是信息基础设施,从网络的使能技术就是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等,新技术就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算力就是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然后我们要对基础行业进行支撑转型。还有一些公益性的创新事业,像国家实验室、国家创新中心,这是发改委给我们画的蓝图了。

在这个蓝图下,我们要能够支撑垂直行业的发展,为什么支撑垂直行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5G为各个行业和全 社会 的拓展发展了新的空间,统计信息显示2035年全球驱动12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其中智能制造,就是工业互联网占比达到28%,将近4万亿美元,成为5G最大的行业应用场景。这里面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第一是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因为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对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受益不是很高及毛利率很低,这是我们基本的现实情况。

第二我们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因为我们中国多数企业,虽然很全,但是我们基本上都是处在中低端的,附加值比较低,需要通过我们注入ICT技术,提升产业价值。

第三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利润低更需要将自身的能力融入我们 社会 体系里面,全国七百多万中小制造型企业,他们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资本的压力、成本的压力以及人力的压力,所以我们做的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便宜,企业用得起。第二好使,做得好用一点。

这里面工业互联网的基本诉求第一作为网络要做成全部的连接,作为平台要把海量的工业数据集成处理和分析,作为新模式新业态实行智能化的生产、网络化的协同以及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的延伸。这是我们的基本诉求。

这里面我们的网络也可能变成私有的,通过接入5G,接到我们的城域网,5G核心网,最后形成IP网,最后和IDC接起来以后形成我们的知识层面,像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就在这里面做了。网络可能是私有的,也可能是公有的,至于怎么做,我们可能需要研究它。

对我们实体企业面临着基本的难点,就是把IT技术、OT技术和CT技术联合起来,CT把原来的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网络连接,把信息传过去,我们的OT技术、管理技术以及IT技术通过CT做出来。所以CT通信技术还在这里面是比较热的技术。5G正好是恰逢其时了。

我们整个网络构成分两个部分,一个2C,一个2B。2C是需求驱动下的应用,所以有杀手级的应用,因为我们所有人的应用都一样,只要做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应用大家就都来用的,像微信,就是杀手级应用。但2B不行,2B是场景下驱动的,每个工厂,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要求不一样,参数值不一样,所以你很难找出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出来,可能也做不出统一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既可以解决 汽车 的,同时也解决别的工厂。所以对垂直行业这块儿,我们现在还正开始做,没有完全出来,实际上工信部也说了,5G的话,20%给红色(2C),80%是给蓝色(2B)用的。我为什么用蓝色,其实2C已经成了红海市场,但是2B还是一个蓝海市场,还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到现在为止,只不过是讲很多事情,但是你真正把做的东西,工厂能用了,产生了价值,我们可能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案。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将来的趋势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工厂就是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通信(5G)全面的融合,将来虚拟的工业,虚拟的车间和虚拟的工厂,可以在虚拟空间里面编排,我们把所有的流程规划都编排好了以后,到实体企业做,这样可以做到零库存,零库存可是很好的事情,大家做企业都知道,所以产业升级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来做,IT和CT完全统一起来?在OT做主导的情况下,统一起来,OT我觉得肯定是未来的工业互联网的主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工业,为我们的企业来做的,我们可能需要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

下面讲讲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我们先看一下十年以前做了什么,现在做了什么,未来做什么?首先我们提出一个愿景出来。十年前就是4G,人和人的。5G变成了三个场景,人、机、物都要通信,6G的话,我们说第一要有智能的,另外我们觉得可能跟时延不敏感的业务有一些关系,像卫星网等。当然这没有形成定义,是我自己想的。

1G到4G讲通讯速率,从1G、2G、3G、4G网络越来越快,带宽越来越宽,1G是模拟信号,2G就是每秒10k,4G我们到了100兆,5G通信速率只是一方面,还增加了另外两块,变成一个面了。

那对于未来T比特概念,我们需要再扩展,这种扩展从通讯速率仍然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需要做的,变成T比特,比原来的G比特增加一千倍,但光这个还不够的,我们把过去在陆地这块儿往天上扩,往海洋里扩。处理的方式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有了机器学习,有了这么多先进的技术,我们可能要往通信智慧的空间上发展,所以未来的除了提高我们的通信速率,还要拓展通信的空间,完善通信的智慧,主要是研究智能通信与人类未来相互关系的新体制,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其实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我们过去人在网络外面,现在人在网络里面,我们人对网络具有了支配作用,是意识驱动的网络,这里面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我这儿画了一个大脑的图像。国际上大家也都在做,像芬兰提出了6G 智慧, 社会 智慧化,它要往 社会 智慧化上发展,同时很多国家也都在做,大家都在纷纷做这件事。

我们想象一件事情关键是看能够支撑它的真实的基础是什么东西,中国移动也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表示,我们的4G改变生活,5G改变了 社会 ,通过改变实体企业改变了 社会 ,6G要改变世界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感知泛在,真正的物理世界,我们的智能泛在,数字世界通过我们的抽象和映射、交互做出这样一个数字孪生世界,这种孪生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孪生,而是更大意义上的孪生。比如一个足球赛,大家把实力参数输出,大家在虚拟世界里踢看看谁赢谁输,那基本上能够参照,如果不服的话就真踢一场,打仗也一样。

所以未来我们6G技术,将会使能我们智慧的世界,我们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我们的工具,蒸汽机大动力的,然后往自动化方面,再往计算机方面,使我们的体力越来越大。未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靠的是什么?就是我们信息智慧,靠信息指导下的智慧,当然这种讲起来可能又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了,所以我今天就不用再讲详细了。

总得来说,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人类 社会 ,未来6G将会改变世界,为我们改变世界进一步使能。我在非常严肃的刊物上发表发表了一些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2020网易未来大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网易公司联合主办,杭州市商务局、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北京网易传媒有限公司以及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移动总冠名。大会将进行三天的头脑风暴、涵盖了预见未来、新基建、人工智能、区块链、潮商业、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论坛。

中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属于第二代系统)。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如果能造出来,那么无论是对军事,还是对航天,还是对于尖端科技发展,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绝对是颠覆性的。

第一、造出这种飞碟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经获得了一款极其耐热,同时及其坚固的材料。关于这点,看一下当时苏联设计的米格31截击机。为了保证飞机在高速运动的状态下,不会因为高温而损坏,干脆使用了大量的不锈钢来代替普通的航空铝合金。这还仅仅只是数倍因素,并不是光速。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起码再也不用担心航空工业“心脏病”的问题了。

其次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经获得了一种能够持续性、高效率的提供和生产能量的方式。起码常规的喷气式发动机是无法达到这样的能量产生和转化效率。而且就光速飞行的飞碟来说,消耗的能量绝对是数以万计。我个人感觉,只有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才能做的足够小,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如此大的能量。

最后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飞碟这种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设计。而且不仅仅是掌握,更是掌握成熟。在人类历史上,其实有人也曾经尝试去这样设计,但是最终的效果都不理想,所以也就没有继续发展。而且速度超过光速,那么必然需要相当强大的计算机,起码是类似“贾维斯”的人工智能才可以轻松驾驭飞行,靠人是完全不可行的。

第二、哪些技术是可以放在什么地方。

让我们大胆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有这样的技术,那么起码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的军事威慑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因为这种飞行器的存在,我们可以直接采取核武器轰炸的方式对敌人进行打击。而且完全不需要担心导d的拦截,因为任何导d和高炮都追不上你。同时任何国家向我国发射的核导d都可以轻松拦截,这个飞行器的速度这么高,完全可以在核武器刚刚发射的时候,就直接跑过去把核武器摧毁。

其次,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将达到颠覆性的发展。星际之间的移民,往返将不再是问题。如果未来有一天,人类在火星建立了宇宙前进基地,那么或许需要人们将其

最后,在目前我们的认知体系中,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甚至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距离单位:光年。所以就目前我们的认知来看,如果能够做到让宇宙飞行速度超越光速,那么在飞船上的人将会觉得时间过的很慢。当然这也是科学家的猜想,不过科学家也指出,速度只是时间的快进键,所以速度达到光速并不能把你送到小时候,然后怂恿家人去买马云的股票。

不过按照目前人类的科技发展水平,不要说五年了,五十年之内能不能造出突破光速的飞行器,尚且是个极其不确定的因素。因为要突破极限的方面太多了,首当其冲就是材料学,随后还有功能方式,同时还有人工智能等大方面。不过如果真的能够做到,那么绝对是改变世界的新发明。

这个问题下真的是汇聚了各路“大神”,引力波的速度就是光速,哪里来的比光速快10000倍的结论?

万有引力定律最早由牛顿提出,但是牛顿并没有从本质上对引力进行解释。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出发可以推出来引力是超距作用的,这一点牛顿自己也表示怀疑。

什么是超距作用哪?

举一个简单例子:对于太阳和地球天体系统,如果太阳因外力瞬间消失,那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的引力也就瞬间消失了,地球会立刻脱离原有轨道。

目前只有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是超距作用,这个也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这个速度是远超光速的。

爱因斯坦对于引力的解释

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并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这是广义相对论洛伦兹不变性的结果。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就是时空弯曲,而引力只是时空弯曲的外在表现。 简单的理解就是:质量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质量如何运动。

这意味着天体的存在可以引起时空弯曲,如果天体加速运动那么就会产生时空涟漪,这种时空涟漪的传播速度为光速。也就是引力的相互作用是有速度的, 即使是太阳突然消失,时空弯曲会以光速消失,大约八分半钟之后地球才会脱轨。

引力波在前两年也已经被发现了,发现者获得了诺贝尔奖。发现者之一是霍金的好友,也是《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索恩。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来源网络侵删。

据目前所知,引力波的速度并没有超光速。

这从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证实。引力波是爱因斯坦于100多年前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存在的,并从引力场方程中推算出引力波的速度为光速。2016年和2017年人类两次探测到引力波,特别是2017年10月16日从13亿光年外首次探测到了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其速度为光速。

爱因斯坦认为带质量物体加速度运动就会产生引力波。实际上爱因斯坦并不喜欢“引力波”这个叫法,是个“波”不假,但严格说起来,它并不是“引力”的波动,它是时空变化的振荡传播,所以引力波被称为时空的涟漪。按照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说法,引力是时空弯曲的几何效应,“引力”和时空是有联系的,弯曲的时空就是引力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引力的传播是弯曲时空自身的传播,而引力波是时空 变化 的传播,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它们的传播速度应该是一样的,即都是光速,而非10000倍光速。

既然引力波是时空变化的传播,下面我们就再从时空的特性方面加以分析。

我们知道所有物体的运动都是在时空中的运动,都是以时空为背景,运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速度的大小是时空的度量。光的运动也不例外,光速再快也是在时空里的运动,跑不出时空。

时空具有相对性,光速的不变正是时空都具有相对性的体现,光和光速可以说是时空的本质属性,代表着时空自身的东西,因此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会超过时空就不会超过光速,光速成为物体运动的最高速。引力和引力波也是与时空有关,因此它们的速度理论上也只能是光速,不可能是10000倍光速。

对引力波速度的一点质疑

上面已经讨论了,引力波既然是时空的涟漪,那它的速度必然与时空的特性有关,时空不但是弯曲不均匀的,而且还是膨胀的。不但是膨胀,还是超光速膨胀。那时空的膨胀是否能影响引力波的传播速度?是像光速一样一直不变?还是随着超光速膨胀的空间而自然超光速传播?还尚未可知。

根据哈勃定律中的哈勃常数可计算出星系相互之间超过多大距离,相互退行(空间膨胀)的速度就超过光速了。2018年最新的哈勃常数为7352千米/秒·百万秒差距,即每相距326万光年,星系的退行速度就增加7253千米/秒,用光速除以这个哈勃常数,很容易就算出大约距地1329亿光年处,星系所在的空间膨胀速度就超过光速了。目前相对于地球来说,可观测宇宙的直径为930亿光年,即以地球为中心,半径为465亿光年的球形区域。

按照上面算法,在465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边缘处的空间膨胀速度大约为35倍光速。也就是说即使引力波的速度跟随空间膨胀变化,它的速度也只是35倍光速。这当然是可观测宇宙大小范围内的,随着以后科学水平和观测水平的提高,可观测宇宙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当然有一些星系我们永远也不会看到,我们当前的理论除了量子力学,其他的包括相对论都是定域化的,即影响不到我们的东西可以认为它不存在。这样有科学家计算宇宙的真正大小为2250亿光年,

即使按这个尺寸算,引力波的速度也不会超过17倍光速,离着10000倍光速差的太远。

在宇宙中“引力波”比光速快10000倍你相信吗?

我当然不信,凭什么?

如果你自己相信引力波比光速快10000倍,依据又是什么,哪来的底气?

我相信全世界没有一个科学家认为引力波超过光速,你这个超光速10000倍是哪来的呢?科学最反对神秘兮兮,任何发现和理论都要把它晒出来,让全世界科学界用科学的方法验证。相信这种胡说八道的可以把依据拿出来晒晒吗?

持有这种说法的只有那位卖肝卖肾争诺奖的哥们,他提出的所谓“全新的理论”,即“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速度可以极大极大地超光速。如果你信,你可以找他去探讨。因为这位民科大侠哥们的理论全世界所有科学家都看不懂,因此无人问津。

实际上,所谓看不懂只是客气,因为这些民科的一些所谓“理论”与胡说八道无异,他们都是随意拿来一些科学大师的理论名词当虎皮,胡乱串起来,凭着吃饭拉屎的生活逻辑,凭空想象出来的一些东拉西扯的东西。事实上这类“理论”既没有数理逻辑论证,也没有观测发现实验证据支持,甚至这些人连这些科学名词本身都没有弄明白,就拿出来唬人。

科学界如果搭理这种人,就会被胡搅蛮缠上,不但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还会徒增许多莫名其妙的烦恼。因此,主流科学界的引力波速度就还是光速,这是经过观测发现和论证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何谓引力波。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但牛顿只知道万有引力与质量的关系,没有深究万有引力的本质是什么,因此认为引力作用是瞬间产生的,没有速度或无限速度,引力是一种超距作用,无论多远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引力都是瞬时发生的。

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揭示了引力的本质是时空弯曲的表现,是由于物体将空间压弯了产生的几何效应。我们可以这样通俗的理解:将一张绷紧的床单比喻为时空,当在这个床单上丢下一个重物时,就会围绕着重物产生一个凹坑,附近的物体在这个凹坑影响范围,就会掉入这个坑中,这就是引力现象。

而引力波就是当这个重物掉到床单时,会引起的波动。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物体在空中加速运动时,空间的曲率也就是时空弯曲的程度会不断发生变化,从而辐射出时空涟漪,这就是引力波。这是一个突破,因为引力波不可能被牛顿的经典引力理论所包容,这样广义相对论打破了引力传播速度是瞬时无限的概念,预言引力波的速度为光速。

引力波被证实存在正好是爱因斯坦预言后的100年。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哪怕这个引力波只将LIGO的4公里长臂移动了1个质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就是000000000000000000016米,还是被这台精密仪器敏锐的捕捉到了。

引发这次引力波事件的,是两个距离我们13亿光年的黑洞发生碰撞,巨大的引力扰动形成的时空涟漪,经过13亿年的传播,于2015年9月14日抵达地球,被精密仪器所侦测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于2015年完成,2016年正式发表,里面预言了引力波存在,科学家们经过100年孜孜以求,终于证实了这个预言。观测结果显示,引力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当。

2017年,科学家们又观测到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引力波事件,这次是距离我们13亿光年的两颗中子星相撞,被命名为GW170817事件。这次事件之所以具有重大意义,是被全球许多科学家观测并证实,时空涟漪先后抵达了若干个设置在世界不同地域的引力波天文台,所发生的时间延迟效应,让科学家们能够测算出波源准确的方位。

GW170817事件让引力波得到了更为准确的测量。

老美的LIGO 拥有两台联合运作的设备,一台在华盛顿的汉福德,另一台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而位于意大利比萨附近更先进的VIRGO干涉仪,于2017年也与LIGO两个探测器开始了联合搜索行动。

2017年8月17日,这3台设备几乎同时收到了GW170817事件的引力波信号,但由于这三台引力波探测器所处的位置差异,引力波到达的时间出现了短暂的时间差异,信号首先到达VIRGO探测器,22毫秒后到达利文斯顿的LIGO探测器,又过了3毫秒才到达LIGO汉福德探测器。通过到达不同位置的三台设备时间延迟效应,科学家们准确的测定了引力波来自太空的方位。

正在地球轨道运行的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Fermi)与国际伽玛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INTEGRAL),也侦测到短暂的伽马射线暴“GRB 170817A”,其发生在并合事件后的17秒时刻。而世界上许多光学、射线、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根据引力波源发出的准确方位,在以后几周追踪到了这次事件的余晖。

GW170817事件在天文学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世界超过70台路基或空基天文台望远镜对这个事件进行了观测,由此比较完美的观测并描述了这次事件,这其中也有中国的贡献。如这是两颗总质量约太阳273~329倍的中子星,以三分之一以上光速相撞的事件,光球半径达到40亿千米,也就是两个约10千米半径的中子星撞出了40亿千米的大火球,相当太阳膨胀到了海王星位置,光球膨胀速度达到光速的30%。

GW170817事件为引力波速度为光速提供了铁证。

我们知道,可见光是电磁波谱里面一小段波谱,整个电磁波,包括不可见光的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以光速传播,因此在侦测到引力波的同时,我们可以同时观测到波源发出的可见光和迸发出的伽马射线等电磁波,这就印证了引力波速度与光速是相等的。

这次观测到的引力波到达后,γ射线暴延滞了17秒。在引力波的时空涟漪和γ射线暴经历了13亿年的旅途才到达我们地球,相差仅17秒,这已经足以证明引力波等于光速了,但为什么伽马射线暴会延滞17秒才到达呢?

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引力波与伽马射线暴发生的机制不一样,很可能是这种延滞的主要原因。引力波是两颗中子星相撞开始时就发生了,因此先一步形成时空涟漪,而伽马射线暴产生的机制比较复杂,很可能会在相撞后到达能量极限时才爆发,这期间就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

中子星的合并不是瞬时完成的,它需要一定时间,这样中子星的物质相互发生高能碰撞后才会产生伽马射线暴;另外很可能中子星表面物质碰撞开始时能量相对还较小,碰撞深入到内部,能量极高时才迸发除了伽玛暴,这样必然有一个延滞效应。

这次的引力波信号持续了100秒,频率从24Hz逐步增加到几百Hz,也可以印证碰撞的能量是逐步增大的。

综上所述,引力波不可能发生比光速快10000倍的现象。

迄今为止,这个世界所有物质运动速度都严格遵守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给出的限制,就是光速极限、光速不变。世界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几种超光速现象,如宇宙膨胀速度、量子纠缠超距作用、虫洞穿越、曲速航行等,都不携带信息和能量,不属于物质运动。这些问题时空通讯在过去多有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过去发表的文章或回答,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在这个宇宙中,那就是说引力波,比光速快10000倍,如果我说有的活谁能知道。都谢悟空。

首先我不否认,宇宙中存在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例如说宇宙暴涨的速度,但宇宙暴涨并不传递信息,所以它并不违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其次引力波的速度是光速的10000倍,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就目前的科学研究来看,引力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它们都接近于每秒30万公里。

然后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引力波是由时空的弯曲引起的,且它的速度等同于光速,因为在爱因斯坦看来,光速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物理常数。

这个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可测的物理量了,然后根据洛仑兹变换的场微扰方程的推导,就可以得出引力波的速度就是光速。

当然了,既然引力波的速度和光速是一样,我们就可以大概进行一些推理,比如说太阳如果突然消失,地球并不会马上脱离轨道,

地球会继续公转8分多钟之后,太阳的引力才会消失不见,这个时候地球会沿着一个方向飞出去,彻底成为一颗流浪地球。

最后引力波的发现,还要归功于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1916年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人们并未发现引力波的存在,一直到2016年的时候,引力波才正式被人类捕捉到,所以爱因斯坦的思维和眼光,可以说跨越了一个世纪

爱因斯坦说,没有其它物质能超过光速。目前科学界对万有引力一无所知,很难解释引力波。

我们的宇宙中确实有超过光速的现象存在,比如宇宙膨胀和量子纠缠,但题主所说的“引力波”却不在此列


光速不变定律和光度不可被超越已经成了基本的科学常识,严格来说就是“有静止质量的物体不能达到或超过光速,信息的传递速度不能超过光速”,然而宇宙空间膨胀并不传递信息,量子纠缠也不能传递信息,因此量子纠缠可以达到光速的上万倍。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天文现象,由于广义相对论将时空看成一个充满d性的整体,因此大质量天体会在时空中造成“凹陷”这种凹陷便是引力的来源,引力波就是指大质量的中子星或者黑洞碰撞时所生成的“时空涟漪”,其性质类似于小石子造成的水面波纹。

人类于2016年2月11日第一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它是两个黑洞融合碰撞时产生的,2017年又探测到了两颗中子星合并时的引力波信号,可以说引力波的发现又一次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引力波的速度其实就是引力的速度,引力的速度是光速,因此引力波的传递速度也是光速,并不存在引力波信号超光速的现象,未来的人类可能会利用引力波进行通信也说不定。

引力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而不是超光速。认为引力波可以超光速,可能是把引力波与宇宙膨胀两个概念混淆了。引力波被誉为“时空的涟漪”,是一种时空震动,即时空的运动。宇宙膨胀同样是一种时空的运动。既然宇宙膨胀可以超光速,为什么引力波不能是超光速的呢?因为概念不同,成因不同。

什么是引力波?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而广义相对论不可能预言一个超光速的物理现象。这样的回答可能让你并不满意, 但它确实是事实。

为了便于理解,大多数科普人解释的科学理论往往都仅限于定性描述,但能在国际上受到认可的一些理论预言,实际都是有定量物理公式支撑的。而这些物理公式的计算结果决定了一些理论预言的物理性质。引力波就是如此,它虽然脱胎于相对论场方程,但推导思路来源于电磁波理论。

1916年在普鲁士科学院会议上,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引力波的概念,但当时论述不够明晰且存在计算错误,直到1918年《论引力波》的论文发表,才重新界定了引力波的性质。

关于什么是引力波?完全可以用熟悉的电磁波来类比。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而引力波则是引力场的传播。

引力波与电磁波的异同

电磁波是由电荷的加速运动导致的,电荷无论是直线加速度,还是向心加速度,都会产生电磁波。同理,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则会产生引力波。

在相对论中,引力场等同于时空弯曲。作为引力源的物质如果有加速运动,将使周围的引力场发生变化,即时空弯曲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无法瞬间就能在整个时空中发生,而是以光速从变化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这就是引力波。

为什么是光速?是在公式推导中决定的,不方便展开。当然你可以说你说的引力波,并不是爱因斯坦定义的引力波,那就无法讨论了,毕竟只有在同一定义下,才有讨论的必要。

引力波与电磁波的概念很像。电磁波由交变的电场和磁场组合而成,而引力波由交变的空间与时间曲率组合而成。你可以把空间和时间的曲率起伏变换理解为一种相互影响的场。

引力波与电磁波都是横波,即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电磁波是矢量波,即电场和磁场方向是固定的,不随波的传播而变化;引力波是张量波,即时间与空间的起伏是随着波的传播而不停变化的,就像一个螺旋旋转的电钻头。

总之,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将电磁波的概念,拓展到了引力场,解决了牛顿遗留下来的引力传播问题。引力靠引力波传播而不是瞬时的超距作用。它的“电钻头”属性也让它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当然这些都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引力波是由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产生的。

从理论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产生引力波,只是微乎其微。就连太阳系行星之王的木星绕日公转产生的引力波功率也仅有约5 kW,根本不可能探测到。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引力波,大都仅指像超新星爆发、双脉冲星运动、双中子星合并以及黑洞合并等剧烈天体活动时产生的时空涟漪效果。

宇宙膨胀

20世纪20年代,一个叫哈勃的人观测到,我们四周的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且他还总结出了一条非常简短的定律:星系距离我们越远,其远离我们的速度就越快。以地球为坐标,星系的距离每增加100万光年,则它远离的速度就增快了每秒21千米,这个规律以哈勃常数来表示,不过这个常数随着我们的观测手段的进步一直在变化。

这一现象结合相对论直接导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不是星系在倒行,而是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试想我们的宇宙就是烤箱里的一个烤面包,而我们的银河系只是面团里的一颗葡萄干。所有的葡萄干儿在面包膨胀的过程中渐行渐远。

而导致宇宙膨胀的原因,一般认为暗能量。当然至今关于暗能量的解释依然充满着争执,并无定论,但它至少不是我们认知的普通物质。

总结

宇宙膨胀与引力波,两者虽然都是时空的运动,但产生的原因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引力波的本质是用来描述引力如何传播,这种传播在相对论体系下无法超过光速。

而且美国引力波激光干涉天文台LIGO的观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果引力波真是光速的10000倍,那根本检测不到。

我不信,但牛顿可能会信喔,因为在牛顿那个时代光速并非神圣不可侵犯,超光速没有任何特别的物理意义。

事实上,在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世界中,虽然没有引力波,但有引力。引力不仅超光速1000倍,它的传播速度甚至是无穷大的,它能瞬时作用于宇宙之中的任何位置上的任何物体之上呢,对此连牛顿本人都深感困惑,但没办法就像起点写手写玄幻故事,总得有一个力量体系的设定吧。

在牛顿写下他那伟大的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时候,他的世界设定中,引力和时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在他的万有引力公式中,压根就没有时间这个参数。这意味着牛顿的引力理论中,他默认引力具有瞬时性质,不管距离有多远,引力都能立刻到达,这就是所谓的引力的超距作用。牛顿自己对此设定保持沉默,他在一封写给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的信中写到:关于传播引力所需的媒介和速度这个问题,我留给我的读者思考。


正是在牛顿保持沉默的地方,后世的物理学家发明了 以太 这个概念,他们认为引力通过以太传递,以太遍布在整个宇宙中,以太不仅负责传递引力也负责传递电磁波。然后,就是著名的迈克尔逊光速测量实验,意外的发现 光速居然不变 ,这给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基础,狭义相对论因此给宇宙中力的传递,规定了速度上限:光速。当然也包括引力和引力波。

引力波是什么?

在广义相对论发表的第二年,爱因斯坦又发现质量的加速会辐射出引力波,这种现象类似于电荷的加速会辐射出电磁波。辐射出的引力波将以光速传递引力场的能量、动量与角动量这些物理属性。当然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中,所谓 引力已经不再是一种力,而是时空的曲率 。而引力波则是 时空曲率 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一种扰动。任何非对称的质量分布变化都会让物体辐射出引力波,例如 旋转着的中子星、黑洞的互绕与融合、超新星大爆炸以及终极引力波产生装置宇宙大爆炸,这些宇宙级现象都会让时空曲率发生涟漪般的波动。

自从有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超光速就被赋予了其它含义。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光速不变论),给经典物理学沉重的打击,自其问世之后,各种超光速的猜测就层出不穷,从足够大圆盘的旋转到晃动手电筒,以及一些乌龙实验,比如中微子超光速等等。现在又冒出了引力波超光速的谣言,不一而足。

但直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一种超光速现象得到了实证。但人们却乐于传播这些不靠谱的超光速谣言,原因无它,因为物理学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地限制着人们的天马行空,给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宇宙加上了一道又一道的桎梏,而我们喜欢自由的胡思乱想,不愿意被桎梏。就像一句俗话, 自从有了牛顿,我们就再也没有办法左脚踩右脚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了。

欢迎关注,谢谢点赞。

没有那回事,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不可能比光速快一万倍。因为观测事实早就表明,引力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光速。

在牛顿的引力理论中,引力作用是瞬间产生的,无论多远的物体都有引力作用,所以引力就成了一种超距作用。

但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看来,引力是物体压弯空间产生的几何效应,并且引力也不是超距作用,引力在空间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而且广义相对论预言,物体在空间中加速运动时,空间的曲率会不断发生变化,从而辐射出时空涟漪,即引力波,其传播速度也正好为光速。

那么,牛顿和爱因斯坦对引力的描述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呢?

事实上,很多观测实验,例如,星光偏转、引力红移,已经可以证实广义相对论更符合实际。到了2015年,引力波(由双黑洞合并产生)的直接发现更是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不可能存在引力波这种东西。并且观测结果显示,引力波的传播速度应该与光速相当。

到了2017年,天文学家第一次探测到了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GW170817)。在此次事件中,两颗中子星以三分之一的光速高速碰撞在一起,这种实体碰撞不但会辐射出强大的引力波,而且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电磁波——从无线电波到可见光一直到伽马射线,这成了研究引力波的千载难逢机会。

结果表明,引力波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都是光速。虽然电磁波比引力波晚了17秒到达地球,但这并不意味着引力波的速度比光速快一些,而是因为电磁波的产生时间稍慢一些,或者中子星碰撞后产生的碎片减慢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813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 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