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运营管理系统和水质化验室的关系

物联网运营管理系统和水质化验室的关系,第1张

一、环保用电监控系统平台说明

  环保用电监管系统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金特莱智慧云平台(环保用电监管云平台),及时推出了环保用电监管系统,本系统是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保用电监管系统在对企业排污总用电关口、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等用电数据(包括电量、负荷等电气参数与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的基础上,通过设施运行停车分析、越限分析、停产/限产/错峰生产分析、工艺关联分析等,可动态监控企业治污治理状况,并及时发现治污设施未开启、空转、减速、降频以及异常关闭等未正常工作的情况。
二、环保用电监控系统平台适用范围

  本系统广泛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门需要实施用电监管的涉气排污企业,主要包括水泥、石化、造纸、玻璃、化肥、焦化、制革、制药、采矿、建材、火电等重点行业的涉气排污类工业企业。

三、环保用电监控系统平台架构
本系统主要由用电监控探测器、无线数传终端和金特莱环保用电监管平台构成,按采集层、传输层、管理层及服务层四层结构设计。
其中用电监控探测器主要安装在涉气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治污设施供电的配电箱线路上,主要实现用电参数的采集及上传(单个探测器配置的选用无线数传一体化系列);无线数传终端即云网关,实现统一配电箱内多个用电监控探测器的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与集中上传;金特莱实现现场设施用电信息的集中处理、统计、分析与管理,并提供手机APP、电脑web、监控大屏等客户端应用服务。

 “ 智慧环保 ”是基于“数字环保”平台、在线监测监控网络、环境应急指挥系统,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3S技术、多网融合等多种技术方案,通过实时采集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环境风险等信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动环境信息资源高效、精准的传递及海量数据资源中心和统一服务支撑平台建设,重视资源的重整和优化,实现动态应用平台的组件和应用,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从而构筑“感知测量更透彻,互联互通更可靠,智能应用更深入”的“智慧环保”物联网体系,实现环境保护的智慧化。

“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的延伸,与传统环保信息化相比,其内涵有着深刻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更透彻的感知(感知层)

采用各种先进的感知工具全面感知环境:区域环境在线监测设备及监控视频、污染源排放口在线监测设备及监控视频、污染治理设施状态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

2 全面的互连互通(网络层)

通过各种信息化设备、网络与先进的感知工具进行连接,将感知的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送:移动和手持设备、GPS和定位设备、电脑和多媒体终端、宽带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3 更深入的智能化(应用层)

综合使用传感器、先进的移动终端、高速分析工具和集成IT等技术设备,通过环保系统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收集并分析环保领域的所有信息,政府及相关机构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污染源企业、运营商、公众和相关方接入同一个环保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按权限和兴趣分级参与。

价值分析:

1)对政府的价值

环境保护监测范围:空气污染,水污染,固废污染,化学品污染,噪声污染,核辐射污染等。

        智慧环保在支持环保部门提升业务能力中可以在环评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应急管理、排污收费管理、污染投诉处理平台、环境信息发布门户网站、核与辐射管理等方面为环保行政部门提供监管手段,提供新鲜的一手数据,提供行政处罚依据,有效提高环保部门的管理效率,提升环境保护效果,解决人员缺乏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是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典型应用,可以实现环保移动办公还可以提供移动执法,移动公文审批,移动查看污染源监控视频等功能。

2)对企业的价值

        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数量可准确掌握,如果生产线各流程产生的三废排量过高,可影响去污设备(净化装置)的处理效果,三废排量过高,去污设备无法完成净化工作时,企业可停止生产,这样可避免因超标排放或不合格排放所面临的环保部门天价罚单。同时,也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3)对公众的价值

        智慧环保可以很好地满足公众对于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公众可通过环境信息门户网站了解当前环境的各种监测指标,公众可以通过环境污染举报与投诉处理平台,向环保部门提出投诉与举报,从而帮助环保部门更加有效地管理违规排污企业,保持环境良好。

        荣沐 智慧环保 综合解决方案是依托环保综合云,整合环保业务、数据、流程和设备,形成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智慧环保”解决方案。为政府提供精确的物联监测数据和多元的智慧监管手段,利用多模式环境质量模型以及大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污染管控方案,实现对污染源和大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进行污染排放管控监督和环保行为信用评价;满足公众的环境状况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提升环境数据再公众服务领域的应用和共享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83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 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