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调生产基地

格力空调生产基地,第1张

格力电器现在全球拥有14大生产基地,分别坐落于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芜湖、长沙、杭州、洛阳、南京成都以及巴西、巴基斯坦,产能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同时建有长沙、郑州、石家庄、芜湖、天津5个再生资源基地,覆盖从上游生产到下游回收全产业链,实现了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公司现有15个研究院,分别是: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健康技术研究院、通信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机器人研究院、数控机床研究院、物联网研究院、装备动力技术研究院、电机系统技术研究院、洗涤技术研究院、冷冻冷藏技术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

共有96个研究所、929个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电机与控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各1个,同时成为国家通报咨询中心研究评议基地。

格力C1系列性价比:

室内机超薄,隐藏于吊顶内,与居室装潢配合更加协调。吊顶安装,不占用房屋使用面积,节省空间。吊顶安装,不占用房屋使用面积,节省空间。隐藏式设计,外观高大上。

花费和柜机差不多的价格,新房装修,更显装修档次和消费品味。格力C1系列静音风管机深度只有450mm,比传统风管机,更小巧,轻松满足家居装饰要求,使整体装修格局更和谐。20CM超薄设计,更方便。

为格力服务30多年掌舵7年,董明珠在任期间创造的业界奇迹最大的应该就是中国制造这四个字,比如格力空调的核心技术一直都处于世界前列,把格力带入世界500强,一直坚持各类方向的创新和研发,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成名世界。

推广中国制造。在格力电器发展的早期,也存在着当时家电行业普遍存在的标准低、品牌差、结构差的问题。董明珠上任后,把格力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逐渐赢得了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信任。经过多年的发展,格力空调已成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军品牌,并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制造的品牌。董明珠以格力空调为基础,衍生出格力智能家电、格力智能手机等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链条。此外,董明珠专注于制造业,不玩资本游戏,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发展智能制造。在格力电器发展初期,中国家电行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都在外国人手里,我们只生产和组装。所以从那时起,人们就热衷于去日本、韩国购买家电。董明珠一直想把最先进的技术引进家用电器。格力空调可以智能调节温度,智能节电,并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董明珠也希望通过格力手机实现基于格力智能家电的物联网。在董明珠的大力推动下,格力集团成立了12个研究院、700多个实验室,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三缸两级变排量压缩机等专利技术在世界领先,是格力拓展外部市场的杀毒法宝。

董明珠为中国制造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她一直提倡创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这些方面,对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做出了她的贡献。

1 所属板块 HS300_ MSCI中国 QFII重仓 标准普尔 超级品牌 储能 工业母机 光伏建筑一体化 广东板块 国产芯片 家电行业 口罩 茅指数 融资融券 深成500 深股通 深证100R 太阳能 新零售 新能源车 央视50_ 粤港自贸 证金持股 智能家居 锂电池
2 格力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和东索家电公司:旗下拥有格力和东索两大品牌,主要经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家用电器、工业产品、手机和其他产品。下辖菱达压缩机、格力电器、凯邦电机、鑫源电子、智能装备、精密模具、再生资源等子公司,覆盖从上游零部件生产到下游废品回收的全产业链。迄今为止,公司已开发出20大类、400个系列、127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亿多用户。其中,格力家用空调产销量自1995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自2005年起连续12年领跑全球。
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6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以组装生产家用空调为主。现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科技化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涵盖家居消费品和工业设备两大领域。其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近90000名员工。公司下设16个研究所,分别是:制冷技术研究所、机电技术研究所、家电技术研究所、新能源与环境技术研究所、健康技术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智能装备技术研究所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物联网研究所、设备动力技术研究所、电机系统技术研究所、洗涤技术研究所、制冷技术研究所、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所、电工材料研究所。现有研究所126个,实验室1045个,院士工作站(电机与控制)1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 D中心。同时成为国家通报咨询中心的研究评估基地。坚持创新驱动。建议研发资金“按需投入,无上限”。经过长期积累,已申请国内专利88765件,其中发明专利45855件;授权专利51396件,其中发明专利12562件。

拖延了半年的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会换届,即将水落石出。1月2日,格力电器公布了新一届董事、监事侯选人名单,并将于1月16日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从名单看,董明珠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几无悬念。而她的“好姐妹”、金融学专家刘姝威也将出任格力电器的独立董事。

新一届格力电器侯选董事的人数增至九人,独立董事仍为三人;非独立董事增至六人,其中四人由格力集团提名,两人由第二大股东京海担保提名,上述情况显示格力电器高管层和经销商的话语权增强。

曲折换届背后:三大担忧

格力电器上一届董事会任期从2012年5月25日起,到2018年5月31日止。现年64岁的董明珠能否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一直备受瞩目,外界猜测她到底会不会退休。

董明珠在去年5月16日举行的“格力2018再启航”晚会上回应道,退休是自然规律,但她认为自己还年轻,虽然她60多岁了,但心像25岁一样。她透露,格力电器2018年将冲击2000亿元。

当时与会的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在致辞时表示,大力支持以格力为代表的实体企业,希望格力进一步做大做强;祝愿年轻的董明珠女士,带领年轻的格力电器,把事业做得更加辉煌。由于格力电器是珠海市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种种信息显示,董明珠的连任已基本上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

让外界没想到的是,格力电器的董事会换届随后却拖延了超过半年。格力电器去年6月5日称,鉴于公司新一届董事、监事候选人提名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将适当延期。

期间,再度引发外界对董明珠是否会连任担忧的有三件事,一是董明珠与其参股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魏银仓的矛盾公开化,二是董明珠力推格力电器涉足半导体领域,三是格力电器首次在年度业绩创新高的情况下没有分红。

不过,格力智能装备业务没有因为银隆的因素而停滞,已牵头承接在湛江的广东省小家电智能制造区域创新中心的项目。而格力电器进军半导体领域也选择了一个相对保险的方案——去年12月1日,格力电器公告拟投资30亿元参与闻泰 科技 (600745SH)收购安世半导体的项目。

据去年12月28日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格力电器相关人士重申,闻泰 科技 和安世半导体在已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布局 5G 产业,具备增长潜力和协同效应,该项目本身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格力电器参与闻泰 科技 收购安世集团的投资项目,成为闻泰 科技 股东,将加大公司与闻泰 科技 在通讯终端、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业务上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公司整体业务能力。

随着对外重大投资项目落定,格力电器2018年上半年分红方案也确定,将于2019年1月16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而且,董明珠去年12月在公开场合表示,格力电器2018年2000亿元营收的目标已完成。所以,董明珠这次在新一届格力电器董事会的侯选董事名单中领衔,符合外界预期。

曾表示要再干六年

新一届格力电器侯选董事的人数为九人,比上届增加两人。其中,独立董事仍为三人;非独立董事人数从四人增至六人,六名侯选非独立董事都是格力电器的高管层、有格力电器背景的格力集团高管或一致行动人士。由此推测,董明珠在新一届格力电器董事会中连任董事长几乎没有悬念,也就是说她将再干六年。

在六名侯选非独立董事中,格力电器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了四位,分别是董明珠、黄辉、望靖东和张伟。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格力电器执行总裁黄辉已是“老董事”,“新晋”的侯选董事望靖东是格力电器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张伟现任格力集团常务副总裁。

现年48岁的望靖东,擅长财务、投资者关系管理,格力电器对外投资、收购都会出现他的身影。1999年加入格力电器的张伟,曾任格力电器管路分厂、物资供应部、外协外购质量管理部、企业管理部负责人,格力电器总裁助理,现任格力集团常务副总裁。“新人”进入格力电器董事会,也显示出格力集团和董明珠对格力电器“接班人”培养的意图。

京海担保提名的两个格力电器非独立侯选董事中,张军督也是格力电器的“老董事”,他是浙江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书战为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格力电器公司监事。张军督和郭书战都是董明珠一手搭建的格力电器经销商体系的中坚骨干。

格力电器三位独立董事侯选人中,也有董明珠的“铁杆”。中央 财经 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万科独立董事刘姝威,向来力挺董明珠。在2015年格力电器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刘姝威就出席并演讲。后来,董明珠还接受她的建议,格力电器与航天 科技 集团进行合作。2018年5月16日格力电器的晚会,刘姝威再次出席,与“闺蜜”董明珠相聚。预计有金融学深厚学术背景的刘姝威在格力电器今后抵御“野蛮人”收购以及收购扩张等方面,会是董明珠的好参谋。

另外两位格力电器独立董事侯选人,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教授邢子文,以及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晓华。

而格力电器新一届监事会的两位侯选监事,分别为格力集团党委副书记、格力电器党委书记李绪鹏,以及山东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段秀峰。

董明珠去年曾表示,格力电器不仅2018年营收要达到2000亿元,而且计划到2023年营收冲击6000亿元。这是她“再干六年”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巩固格力空调业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在智能家居、智能装备、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多元化”稳健协调发展,是6000亿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谭建明:男,硕士学历,现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1982年至198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制冷与低温技术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制冷与低温技术专业继续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即加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历任设计员、部长、总裁助理、副总工程师等职务。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

近些年,预制菜不断变成热门词汇,不但多次在金融市场上掀起热潮,各地政府部门纷纷颁布文档大力支持,俨然成为时下餐饮业里的黄金赛道。现如今,还有出乎意料游戏的玩家向预制菜产业跃跃欲试,那就是中国白色家电行业龙头之一的格力电器(000651)。

据报道,9月7日,一场讨论珠海市预制菜产业持续发展的交流会在珠海举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有关部室、珠海市政府部门省长黄志豪、格力电器董事长兼首席总裁董明珠等参加。格力电器相关人士还向证券日报·e公司新闻记者验证了董明珠参与这一会议的状况。

据了解,黄志豪在会上提出意见,期待格力电器和珠海农商银行俩家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各自带头创立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和预制菜产业金融服务联盟。在其中,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致力于搭建全产业链联合体,预制菜产业金融服务联盟借助省农信联社适用,提升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金融服务体系。

黄志豪也提到,9月23日在珠海市举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会场活动上,除开将公布创立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和预制菜产业金融服务联盟,也将请斗门区在活动上发布预制菜产业园整体规划,并公布标准化厂房配套设施格力空调预制菜机器的招商合作具体内容。此外,他就提议由市农业农村局带头制订,以政府为名颁布帮扶珠海市预制菜冷链冻库生产制造产业为主体的现行政策。

董明珠在会上表明,融合公司个人优势,格力电器将创立预制菜装备制造业企业。预制菜装备制造业集团将重视产品研发、生产与煤炭运输服务项目,为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提供技术支撑。

大会上也提到,借助格力电器的装备制造业产业优点,联合举办全国各地预制菜装备制造业讨论会,促进行业龙头需求对接,推动武器装备转型发展提高,提高珠海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影响力。

除此之外,格力空调预制菜机器设备也将与斗门区标准化厂房产生配套设施方式发展趋势。据了解,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建设规划总面积超1000亩,一期为白蕉当代冷链物流园区,占地总面积285亩,项目总投资近20亿,完工海产品生产加工工业厂房30万平方,近21万吨冷库容积。以产业产业园区为平台,根据加强招商引资,吸引住公司聚集,搭建预制菜武器装备的开发、生产制造、经营全产业链管理体系,为白蕉海鲈、隆江猪蹄等预制菜给予武器装备适用,促进各种各样类目开发设计,打造出预制菜武器装备示范园。

证券日报·e公司新闻记者留意到,在这以前,格力电器并未有进军预制菜产业等方面的合理布局。但是,借助在压缩机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格力电器已经在与餐馆息息相关的冷链行业深耕多年,已研发出全冷链产品系列,包含前面产地仓、转站物流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仓等冷冻贮藏行业,远洋国际、陆上冷链运输行业,及其与用户近期的距离冷链终端设备。

今年在8月举行的重庆市制冷展上,格力电器展览了面向市场公布冷链新产品——光伏发电直驱变频热氟除霜冷冻机组,据了解,本产品将光伏发电直驱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水冷式冷水机融合,具备运作平稳、减温快、节约用电、智能化系统霜、库温起伏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边远山区、田间等太阳能丰富多彩但电压不够的运用场所。这一成效的出台代表着格力电器进一步加重冷链市场布局。

格力电器董事长助理、副总工程师刘华还在这个展会现场表露,格力电器还带头拟定制订能效标准,并作为主要从事企业参加水冷式冷水机国家行业标准修定,加快推进冷冻柜市场发展。

在更早2015年6月,格力电器还曾经进军智能配送柜销售市场。那时,格力电器公布联合“乐栈517”发布基于物联网技术性、适用“既食菜品”配送智能产品“乐栈”智能配送柜,并发布国内首个智慧餐厅网上点餐服务平台,向成功男士、医院门诊、院校等提供餐饮食品定制化服务。

谈起该项协作,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地非常简单,一可以解决公司职员、朋友吃饭困难的问题;二是格力智能柜新项目不但有利于“乐栈”的发展壮大,还能够推动餐饮行业有志之士、战略投资团结起来,把他发展为一大产业,一同立足于市场的需求。

但是,这一项目合作以后好像没有那么多下面,在网络上相关乐栈智能配送柜的信息内容大多都局限在2015年。我们还留意到,此项目合作者“乐栈517”的运营主体北京乐栈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05年4月,注册资金为200万余元。天眼查表明,该企业成立后还出现了7次投资者更变,2019年11月,该企业还因为注册的居所或经营地联系不上而列为公司经营异常名单。

董明珠无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女企业家之一,在她的执掌下,格力从一个年产不到2万台的空调小厂,成长为千亿家电巨头。而提到董明珠投资上的失利,就绕不开格力手机与银隆新能源。

近日,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长董明珠在《杨澜访谈录》中表示,格力有9万员工,工作肯定不能有失误。自己不是神,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偏差,但要及时纠正。制造业是要用数字说话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董明珠强调,自己一般的决策是没有错过的,只是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力不够。员工如果不敢指出自己的问题,那是员工没有责任心。

董明珠举例称,格力手机没有错,如果格力选择做手机企业垮掉了这才是决策错误,但是格力没有。距离格力发布旗下首款智能手机已有6年时间,期间格力陆续推出多款手机产品,但一直不温不火。

此外,华为、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造车,同为家电巨头的创维集团、美的集团也加入战局。此时,董明珠投资银隆新能源的教训也被反复提及。

这两个董明珠的决策项目,如今怎么样了?

做格力手机

智能装备板块仅占总营收047%

2015年,在录制深圳卫视 财经 节目《百佬会》,谈及雷军的小米手机时,董明珠突然表示:“我要做手机,分分钟,太容易了”,“做手机肯定会超过小米”。

谁也没想到,两个月后,在中山大学博学大讲堂“传统企业的突围成长”现场,在演讲结束互动交流中,董明珠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做出来了,“我已经在使用”。

很快,格力一代手机通过官方备案,出现在工信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网站上。外观造型中规中矩,颜色是前黑后白,背壳上印有“GREE”的Logo,尺寸为139 70 88mm,重量是118克。

配置方面采用50英寸、720P的屏幕(TFT技术),搭载12GHz高通四核处理器,1GB内存+8GB机身存储(最大支持32GB扩展),相机组合为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运行Android444系统。

在此之后,格力陆续推出多款手机,但配置基本都落后于华米VO等主流手机厂商,售价还并不便宜,被网友们吐槽“高价低配”。此外,格力手机从未举行发布会,而是依靠董明珠一人的发声进行宣传,在渠道上也鲜有布局。

2016年格力手机二代发布,搭载骁龙820处理器,配置相比一代有所提升,定价却高达3599元;2017年,格力色界手机对外亮相,仍旧搭载骁龙820处理器,售价3200元;2019年,格力手机三代发布,采用当时落后已久的骁龙821处理器,售价仍旧高达3600元。

格力手机的销量一直是个谜。最初,董明珠说格力手机可以卖1亿台,但她也对外宣称格力手机不对市场销售。格力手机还被曝出强制员工和经销商购买。对此,格力电器在官方微博回应称此为不实消息。

珠海格力手机客户服务中心 图据格力手机公众号

2020年12月,格力旗下首款5G手机上架,品牌由格力手机更改为大松手机。配置SA&NSA双模5G芯片,搭载高通骁龙765G处理器、5000mAh大容量电池,售价2699元起。格力商城页面还重点介绍了大松5G手机的“智慧互联”功能。

虽然这款大松手机在配置和性能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但与竞品相比,销量依然惨淡。

2020年年报显示,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板块营收仅占总营收的047%。

网络上对格力手机的质疑、担忧一直没有停过。但董明珠坚持,格力手机一定要做,而且必须做。她指出,在未来智能家的时候,如果没有手机完整地来控制它,是不行的。

3月27日,格力电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以物联网设备、手机、芯片、大数据等为主的通信设备领域是公司着力发展的四大产业板块之一,手机作为万物互联的重要连接中枢,是“格力零碳 健康 家”五大控制入口之一。公司重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着力打造格力智能家居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电器此前公开了一项关于折叠屏设备的设计专利,名称为“可折叠屏幕以及折叠屏移动终端”。也许格力推出折叠屏手机的时机也会很快到来。

投资银隆新能源

企业陷拖欠货款、销量下滑、管理层出事泥潭

2019年,董明珠在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采访中被问到投资银隆 汽车 的问题,主持人问她怎么看待“这段时间的事实证明董事会(拒绝收购银隆)的决定是正确的”。

董明珠回答称,为了格力更长远的发展,必须要进入 汽车 领域。常年来格力在 汽车 空调业务上没有得到认可,但是银隆提供了一个 汽车 空调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格力 汽车 空调的门打开了,这才是真正的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旗下拥有广通 汽车 、奥钛储能两大品牌。2010年,银隆斥资5700万美金(约合4亿人民币)收购美国奥钛533%的股份,由此拥有了打造纳米钛酸锂电池的技术实力。

银隆电池产品 图据官网

正是这项核心技术,让正在寻找新机遇的董明珠看重,并不惜一切投资了珠海银隆。

2016年,董明珠宣布,格力电器准备以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的股权,但遭到董事会极力反对,最终失败。

2016年12月,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董明珠个人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天眼查APP显示,董明珠对银隆的持股份额达1746%,成为第二大股东。

之后的两年,银隆迎来辉煌。2017年,银隆新能源客车以6626辆的年销量排行全国第四,2018年则以7278辆仅次于宇通、比亚迪排第三。

但是,成也电池,衰也电池。钛酸锂电池技术的能量密度低且成本高,目前的主流电池发展路线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2019年,银隆的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全年销量仅为2708辆,同比下滑6276%,位列新能源客车销量榜的第十位。“银隆艾菲”新能源MPV,售价高达43万元,销量惨淡。

不仅是电池技术路线的问题,银隆的管理层也在拖后腿。

2018年初,银隆被爆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10亿元;5月,银隆新能源的上市辅导被终止,河北武安工厂大面积减产;7月,南京产业园一度被法院查封;11月,大股东银隆集团以及银隆集团实际控股人魏银仓、前高管孙国华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

银隆还曾经历了9次股权拍卖,只成交了3笔,股权均价从最初的每股35元跌到27元。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银隆新能源共计有两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执行标的总金额超5000万元。

不过董明珠并未放弃造车。

银隆管理层“格力化”;增加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推出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客车;公交车、市政环卫车交付;银隆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签署2000台钛酸锂纯电动重卡合作协议……

格力还参投了贾跃亭创办的FF(法拉第未来);日前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铁芯冲片、定子铁芯、电机及新能源 汽车 ”的专利。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针对“是否造车”一问,董明珠表示,不盲目跟风,格力在2017年投资的银隆,实际上看的是这个方向,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新能源是不是从技术储备包括使用场景、需求,是一个渐进过程。

董明珠的判断到底有没有错,还有待时间检验。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智能家居设备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家居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小米集团(1810HK)、美的集团(000333)、海尔智能(600690)、阿里巴巴(9988HK)、格力电器(000651)、长虹美菱(000521)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家居设备产品布局、市场份额、品牌指数

1、 小米科技VS美的集团VS海尔智家:智能家居设备业务布局历程

在5G、物联网以及互联网家装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展现蓬勃发展态势。目前,中国智能家居设备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分别是小米集团(1810HK)、美的集团(000333)、海尔智能(600690),三家企业在智能家居设备业务上的布局历程如下:

2、 智能家居设备业务布局对比:

——业务产品布局:小米产品种类更丰富,海尔与美的深耕家电领域

从产品种类上看,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产品种类更加丰富,覆盖领域更为广泛,包括智能音箱,智能家电、智能照明和智能安防等板块,智能音箱与其他各类智能家居产品均实现了智能联动,语音控制调节便利。相对来说,海尔智家和美的集团作为老牌家电厂商,其智能家居设备业务产品更多的集中于智能家电领域。海尔通过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家电产品的成套出售,打造高端化产品格局;而美的的智能家居设备产品较为单一,至今还没有自家的智能电视产品。

——业务市场布局:小米科技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大

从市场布局来看,小米科技的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更大。小米科技的智能家居设备业务海外市场占比高达498%,国内市场占比502%;海尔智家的智能家居设备业务海外市场占比也达到了486%,中国市场占比514%;美的集团海外市场的占比相对较小,为426%。整体来看,三家企业均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但小米企业的海外布局更为广阔。

3、智能家居设备业务运营现状对比:

——业务市场份额:小米占据智能家居市场份额首位

根据IDC的数据,2020年三季度,厂商市场份额中小米科技保持第一,市场占比达到163%,电视、音箱两款爆品持续大量出货;美的集团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13%,智能化步伐在空调、洗衣机等多条家电产品线中领先;海尔智家名列第三,市场占比98%,智能家电是主要竞争筹码,占其出货量超八成份额。

注:出货量占比为IDC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数据。

——业务品牌指数:米家位居智能家居品牌榜首

根据CNPP品牌数据研究对中国主要智能家居设备生产企业在行业品牌的知名度、员工数量、企业资产规模与经营情况等各项数据指标的统计对比,评选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十大品牌”。最新榜单显示,米家MIJIA、海尔智家U-home、美的美居依次排为前三大智能家居品牌。

——业务流量入口:米家APP下载量大幅度领先

APP是智能家居硬件设备的流量入口和管理平台,小米科技、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在智能家居业务的运营情况还能通过相应APP的下载情况体现出来。根据七麦数据的统计,在iPhone端上,近一年米家APP的累计下载次数达到858万次,分别超过美的美居和海尔智家503万次和415万次;在安卓端上,米家APP的总体下载次数高达6071亿次,而美的美居和海尔智家APP的累计下载量仅有211亿次和162亿次,巨大的差距主要受小米手机存在自动下载米家APP的情况影响。

整体来看,无论是iPhone端还是安卓端,米家APP的累计下载量均遥遥领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米科技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市场应用更为广泛。

注:近一年指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20日;累计下载量包含更新下载的次数。

4、前瞻观点:小米科技在中国智能家居设备龙头中略胜一筹

小米更像突击者,通过智能单品迅速打开智能家居细分市场,形成小米生态链;而海尔像是探索者,在原有家电市场地位的基础上,深耕高端化智能家电产品,打造全屋智慧;美的就像是防御者,从底层技术入手,推动传统家电产品智能化。

基于上文分析结果,前瞻认为,小米科技、海尔智能和美的集团在智能家居设备领域的发展道路各有特色,但鉴于小米在业务产品种类、市场份额、品牌指数等各方面均占有优势,目前在中国智能家居设备龙头中小米略胜一筹。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92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7
下一篇 2023-07-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