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是什么意思

遥感卫星是什么意思,第1张

遥感卫星,是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
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从遥感集市平台获得的卫星数据可监测到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情况,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
1、气象卫星以搜集气象数据为主要任务的遥感卫星,为气象预报、台风形成和运动过程监测、冰雪覆盖监测和大气与空间物理研究等提供大量实时数据。
2、“陆地卫星”是绕地球南北极附近运行的太阳同步卫星,具有接近圆形的轨道,卫星装载的多光谱扫描仪(MSS)、返束视像管摄像机(RBV)和专题制图仪(TM)等遥感器从北向南每次可扫描185公里宽的地面条带。用两个RBV相配合来拍摄地面的全色图像,其分辨率比用MSS提高一倍。
3、海洋卫星以搜集海洋资源及其环境信息为主要任务的遥感卫星。海洋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并对气象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卫星遥感研究海洋具有重要意义。

卫星遥感和卫星热点的区别是一个指信息,一个指技术。区别如下:
1、卫星遥感,是指从地面到空间各种对地球、天体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的总称;
2、卫星热点就是指有关卫星比较热门、比较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信息。

广义地讲,遥感是指不直接接触地收集关于某一定对象的某种或某些特定的信息,从而了解这个对象的性质。一般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观测,并以电磁传播与接收技术,以收取目标的讯息并加以进行分析的技术。

简单理解,就像是在飞机或人造卫星上,安装一台功能强大的照相机,通过图像分析获取想要得到的数据。

遥感可以做的事情:

1、观测PM25。

就拿目前最受关注的雾霾治理工作来说,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对70多个城市开展了PM25的监测,同时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从空中监测灰霾的影响范围。

2、用于防灾减灾。

遥感卫星可以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如地震、火山活动、土砂灾害等。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国家共调集国内外18颗遥感卫星,对地震灾区紧急成像,获取鲁甸地震区域卫星影像数据近百景,为抗震救灾发挥了巨大作用。

3、资源普查。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用来普查地球资源,例如水、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藏储量。今年8月,我国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号送入太空。它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4、天气预测、掌握海面温度、海洋资讯。

如果没有气象卫星,我们无法全面监测大气成分,无法做好气象预报预测;如果没有海洋卫星,我们很难解决赤潮等问题;如果没有陆地遥感卫星,我们不能有效地监测森林、沙漠等的变化情况。

5、考古研究。

遥感技术在我国的考古工作中运用越来越多。在新疆的北庭古城、高昌古城,陕西的汉长安城,河南的汉魏洛阳故城、安阳殷墟等很多古代遗址的考古工作中,遥感技术获得的影像资料,为学者们发现遗迹现象、摸清遗址范围和内涵、了解遗址过去和当下的保存状况等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帮助。

6、农作物生产预测。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掌握全球耕地分布,监测大宗作物的长势与估产。遥感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统计数据的获取途径发生重大变化,有了遥感技术,一个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

7、军事。

遥感在军事科学上的应用是显然的,因为可以远距离地观察目标,而且可以获得相对宏观的分析数据。在军事上,遥感可以对目标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状况的监视。监视对方军事部署和大规模的军事移动。在具体的作战中,遥感可以帮助分析局部的地形、资源状况,从而帮助己方进行战术行动的方案判断。

首先你要知道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应用功能:

智能制造

智能门锁,可以上传盗窃信息、物流配送最佳时间等。

智能机器人。

监控冰箱、与冰箱里的食物保存状态。

智能汽车,透过路径分析节省燃料或时间。

智能运动检测程序。

智能园艺浇水。

智能家居系统,有效的节能与生活辅助。

智能供应链定制。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智能贩卖机

智能城市

智能交通

所以,就是这个样子的,明白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979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 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