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卡可靠吗?

物联网卡可靠吗?,第1张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讲网上卖的流量卡究竟可不可靠,一起来看看吧。
01
什么是物联网卡
由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提供的4G/3G/2G卡。硬件和外观与普通SIM卡相似。加载针对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设备的专业化功能,采用专用号段和,满足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行业对设备联网的管理需求,以及集团公司连锁企业的移动信息化应用需求。
02
物联网卡满足了用户对低功耗/长待机、深覆盖、大容量等低速率的业务要求,;可应用于移动性较差的静态业务或非连续移动、实时传输数据等场景。
03
因为现在的我们的手机使用一些软件的时候都是需要流量的,于是现在的很多人都在网上买一些号称是流量卡的手机卡,这些卡据说是其中的流量十分之多并且便宜,但是可以看出从中的骗局。
04
调查显示这样的手机卡自然是不可靠的,网上购买的流量卡不可靠主要是因为这些手机卡大部分属于物联网卡,用于个人手机很容易被锁卡,并且售后得不到保障。
05
所谓的物联网卡就是三大运营商发给企业用户用于智能设备的联网,有独立的号段,没有月租,流量费也很便宜,外观和我们普通的手机卡是一样的,一般来件这些手机卡都是用在共享单车或是一些智能设备之上用来进行联网的,由于这些卡没有月租并且流量便宜,所以被一些人当做流量卡出售。
06
但是这些物联网卡的充值渠道并不是所对应的运行商,我们如果要进行卡片的充值、查询等均需要通过代理商,所以假如卖给我们这些卡片的代理商不见了的话我们的这张卡也就用不了了,所以说其实是很不安全的。
07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我们的手机卡都是实名制的,而将这些没有实名的物联网手机卡用于手机之中一旦被发现就被被锁卡然后就用不了了,所以很多人买了这种手机卡没用几个月就不能用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08
所以说购买这样的物联网卡作为手机流量卡的风险是十分之大的,因为这样的手机卡不但充钱和查询十分的麻烦并且还随时面临着被封号的风险,所以说还是不建议大家购买这样的手机卡,现在的无限流量套餐并不是很贵,建议大家还是到正规的营业厅之中办理自己所需要的流量套餐比较好。

三者定义有重叠
传感器网(Sensor Network):传感器网络(也称传感网)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光、电、温度、湿度、压力等)加上中低速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是由多个具有有线或无线通信与计算能力的低功耗、小体积的微小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系统,它一般提供局域或小范围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功能。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或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包括各种末端网、通信网络和应用3个层次,其中末端网包括各种实现与物互联的技术,如传感器网络、RFID、二维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模块等。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末端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泛在网络(Ubiquitous Networking):泛在网是指基于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新的网络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使用等服务,网络超强的环境感知、内容感知及其智能性,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泛在的、无所不含的信息服务和应用。
未来定位不同
未来泛在网、物联网、传感器网各有定位,传感器网是泛在/物联网的组成部分,物联网是泛在网发展的物联阶段,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之间相互协同融合是泛在网发展的目标。传感器网最主要的特征是利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加上中低速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将解决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联网问题,物联网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把物理世界的各种智能物体、传感器接入网络。物联网通过接入延伸技术,实现末端网络(个域网、汽车网、家庭网络、社区网络、小物体网络等)的互联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在这个网络中,机器、物体和环境都将被纳入人类感知的范畴,利用传感器技术、智能技术,所有的物体将获得生命的迹象,从而变得更加聪明,实现了数字虚拟世界与物理真实世界的对应或映射。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是一种在物理上靠近数据生成的位置处理数据的方法,这种技术使得联网设备能够处理在“边缘”形成的数据,这里的“边缘”是指位于设备内部或者与设备本身要近得多的地方。
未来,将有数十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更快、更可靠的数据处理将变得至关重要。近年来,云计算的整合和集中化性质被证明具有成本效益和灵活性,但物联网和移动计算的兴起给网络带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最终,并不是所有的智能设备都需要利用云计算来运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数据的往返传输,也应该能够一一避免。由此,边缘计算应运而生。
边缘计算被描述为“微型数据中心的网状网络,在本地处理或存储关键数据,并将所有接收到的数据推送到中央数据中心或云存储库,其覆盖范围不到10㎡”——摘录自《新基建时代智慧灯杆建设指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992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 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