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享雨伞在各城市体量要足够大,点位要足够多,覆盖场景足够广。人流量大的地方共享雨伞使用率自然高,诸如人员出入比较频繁的商业广场、交通枢纽、娱乐场所等,其场景涵盖商场、写字楼、院、地铁站、公交站、银行、酒店、公园、景区等等。
2、借伞步骤要简洁、十秒内完成取伞过程,这就对共享雨伞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考验市面各品牌共享雨伞品质。文中共享雨伞自有工厂,自研团队,自主设计开发生产的软硬件设备,确保了雨伞租借软件系统稳定、流畅,相比市面其他同类产品,扫码开锁流程更简单、速度更快捷、取伞更方便。首先我们要明白雨伞真的适合共享吗
共享雨伞是不是一个真的需求,或者会否成为一个新风口,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多,而获得融资的消息也开始传出。近日,共享雨伞品牌“JJ伞”就获得了昂若资本数百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从目前来看,共享雨伞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有桩”和“无桩”。前者同时铺设雨伞和智能伞架,用户依靠设备自助完成借还动作;后者则与ofo、摩拜等共享单车类似。
而与后者相比,有桩的运营模式尽管在借还都受到场景的限制,但却规避了监管的问题。以JJ伞为例,其为“有桩借还”,将设备放置到人流量较大的B端(写字楼、商场、医院、银行以及地铁站等),为B2B2C的形式,除了投放设备外,团队还负责日常的运营和维护,包括雨伞数量的调度和更新等。
有桩借还的公共自行车在使用中需要面临的问题是,由于车桩的数量固定而自行车的数量并不可控,还车十分不便。但是,创始人张世民认为,“有桩雨伞”并不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除了雨伞方便携带,不能立即借还并不会对用户造成影响外,另一方面,雨伞在使用时间上通常以“天”为单位,因此“潮汐现象”的压力会比较分散,而JJ 设置的以每12小时为一计费单位的模式也使得用户的还伞时间相对宽松。
一个现实问题是,共享雨伞的消费频次和天气挂钩,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受地域和季节的因素影响相对明显:在长江以南虽然降雨量大、降雨时间长,将来可能成为共享雨伞的“主战场”,不过,雨季长、降雨量大的另一面是,当地居民本身已经养成了随身携带雨具的习惯;北方地区整体降雨较少,降雨和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所以共享雨伞能够切入的即时性需求到底有多大仍需验证。
除了使用频次外,具体到线下运营成本、产品损毁率等也是需要探讨的细节。有投资人此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从共享雨伞的角度出发,其使用场景通常是下雨天,而且还是自己没有带伞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总的来说,下雨天数是有限的,还要忘记带伞的时间更是有限的,因此共享雨伞可能不是一个高频行业。而如果不是高频行业,那么客单价必须要足够高,而雨伞的租赁价格绝对不可能太高。从这个角度出发,共享雨伞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适用能做大的市场和行业。目前几乎所有的共享雨伞项目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消费者和部分投资人都不看好这类项目的发展,其实关键是项目方对整个模式都想得不够透彻。
现存的项目基本可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很low的方式,就是在伞上安装锁,将伞直接挂在路边的栏杆或其他公共设施上,用户通过扫码、开锁借伞。至于归还的时候放哪儿就没底了。
这种模式存在诸多Bug,完全行不通。理由如下:
一 伞挂在路边栏杆或其他的公共设施上这一做法与城市的相关法规存在冲突,所以被城管收走是必然的结果;
二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分析,本身天就在下雨,这时作为用户还要淋着大雨跑到路边栏杆上打开APP、小程序或微信来扫码、开锁借伞?等借到伞被雨淋得也差不多了吧。这智商跟二哈有啥区别?而且控制系统也极其简陋,根本做不到对伞的有效管控;
三 把锁装在伞上意味着伞的成本必须要加上锁的成本,锁比伞贵得多,一旦伞丢失,成本可不是一把伞的10几块钱,试问你收的押金能抵消伞和锁的成本么?
(之前看过一篇媒体采访某共享雨伞的视频报道,那创始人还乐呵呵的告诉记者说“押金收19块,伞的成本才10块,即使所有伞都不归还也有钱赚。”我真不知道他是在自我安慰还是智商欠费,所谓的成本算上锁了吗?还有,那投放的3万把伞大部分都是被城管收走了,哪儿来的押金?亏得连裤衩都不剩了吧)
这种模式在我看来更多的作用是抢占市场先机,第一时间吸引资本的关注,方便做融资背书。对于项目的实际经营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第二种模式是铺设自助借伞的终端设备(简称借伞机),这方式相对靠谱,可在借伞机的设计和盈利模式上存在偏差。
目前市场上的借伞机可大致分三种,一种可以说是原来酒店大堂的那种伞架的升级版,只是换了锁而已,其他基本没太大变化,完全开放式;第二种是半封闭式,多了几块铁皮而已,功能简陋;第三种是全封闭式,功能也较完善。每一种借伞机存放伞的数量从20把起到100把不等,有家企业把全封闭式的借伞机做得非常大,为的是能放到200把伞。
不同样式的借伞机对用户体验的差距非常大。借伞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维度的因素,如机器放置的物理环境、GPS通信模块、RFID芯片感应模块、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借还伞的机械自动化、雨水收集与处理等等。
盈利模式主要集中在伞的租赁收益、借伞机的广告收益、押金形成的资金池利用、伞的差价4个点来盈利。借伞机的广告也分为两种,一种重模式,在机身上嵌入液晶屏做流媒体广告;另一种相对较轻,在机身上留出位置做平面广告。
而铺设的地点主要以写字楼、商业区、咖啡馆、地铁站等公共区域为主,但由于地铁站进驻难度较大,所以目前有那么一两家企业在地铁站有铺设少量的借伞机,还有一些是在地铁站外的走道上铺设,都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至此,我们撇开那些半成品暂且不谈,挑选目前阶段做得最为完善的企业,从各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第二种模式存在的偏差和弊端。
前面我提到过有一家企业为了在单台借伞机上存放近200把伞,于是把机器做得很大。我想他们在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到了让更多的用户在一个点上能借到伞,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两点,
第一 机器大,成本就高,而铺设的点就相对少,一旦出现故障,直接影响用户需求,形成负面口碑,对企业自身也是一种损失;
第二 一到下雨天的上下班高峰期,将形成数十人排长队借伞的现象,这是市政管理部门或轨交管理部门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行人流动,用户也不愿意排很长的队去借伞。所以,不是在一个借伞机上放越多的伞就越有优势,这反而会成为你进入某些物理位置的障碍,特别是地铁站内。
在借伞机上嵌入液晶屏,这会造成机器的成本大幅上升,目前市面上全封闭的借伞机成本都在4000以上/台,有的要8000左右/台,其中液晶屏就占去了三分之一以上。在同样的资金条件下,单台设备的成本越高,意味着市场的覆盖率越小。
虽然流媒体广告收益比平面广告收益高一点,但还是要回到用户体验的问题,试问用户在借伞的 *** 作过程中,有多少人会去盯着液晶屏看广告?这不是更加影响流动效率吗?而流动效率直接影响到多个方面,尤其是企业的切身利益,正常情况下打开APP、扫码、取伞就走了,过程中顶多扫一眼而已,这样的场景下流媒体和平面媒体的广告效应几乎一致。
所有的广告主都会在意ROI比值,如果我是广告主,我会选择安装有平面媒体的借伞机投放,投入成本低,效果与流媒体一致。相反,装了液晶屏的借伞机很可能会被广告主所冷落。
那么,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打开共享雨伞的正确模式呢,下面我分享一些个人的观点。
第一 “共享雨伞”这名称定义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共享晴雨伞”。多了个“晴”字,多了很大的一块市场空间,用户不光是下雨天会借伞挡雨,大晴天也会借伞来遮阳;
第二 伞需要更完善的设计,具备挡雨及挡紫外线双重功能,建议采用反向伞,对雨水的处理较为人性,有效提高用户体验,在反向伞的基础上去设计晴雨双重功能。当然,也可以采用两种不同功能的伞供用户选择,晴天借阳伞,雨天借雨伞,同样能提高借伞频次;
第三 借伞机必须是全封闭式,一是为了整体外形美观;二是有更多的平面空间用来做广告;三是为了防止对伞及机器的人为破坏;四是不同的物理环境需要不同体积的借伞机入驻;
第四 市场布局,首先应该切入一线市场,包括写字楼、园区、商超门口和地铁站,刚需用户集中的地方,其次是其他商业点,如银行、营业厅、咖啡馆等;
盈利模式:上面我提过目前这些项目主要以伞的租赁收益、借伞机的广告收益、押金形成的资金池利用、伞的差价4个点来盈利,其实都没在点之上。
这4个盈利点可以有,但重点不在于此,而是在伞上。在伞面上做广告,伞就成了移动式广告载体,这才是共享晴雨伞项目最大的价值点。而企业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把借伞机铺设到一线重点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把借伞机作为一个密集的广告网点,通过广告网点,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广告载体;二是根据广告主提供的广告内容和相关需求,向伞厂定制伞,然后投放市场。伞的成本都是由广告主买单。
每年有大量的广告主想通过分众传媒来投放广告,但由于分众的网点规模较大,基本都是百万起投,小于百万的分众基本不接。这也正是共享晴雨伞的盈利契机。
我们可以把蝇头小利放开,用户借伞完全免费。我们的核心作用是作为移动广告的大平台,为广告主提供投放服务。就像是移动广告界的分众传媒。
当然,还可以配合诸多品牌商,一起合作各种活动,比如,与星巴克合作,星巴克出广告内容,我们负责将内容和需求发给伞厂定制,然后根据星巴克的要求(投放地区、投放数量、活动内容、投放周期等)进行投放市场。
还可以跟某奢侈品品牌合作,定制限量版品牌伞投放市场,这时候伞就成了人们争相哄抢的奢侈品了。还可以配合政府各部门做一些公益内容的活动宣传等等。是不是逼格满满?
而根据广告主对投放数量、投放地区、投放时间周期、活动配合等不同需求,项目的盈利方式也变得多样性。
最后我们还可以眺望后期具备高价值的两个盈利点。
一是为广告主提供大数据服务。广告主在投放广告之前,我可以根据大数据告诉他你适合投什么地区,什么时间、最合适的投放周期、投放内容应该如何做等等;在投放完毕后可以提供投放的数据分析报告给广告主。
二是为C端用户提供医疗监测服务。在伞柄上开发医疗监测相关的技术,提供用户在使用伞时对人体一些身体状态的监测,通过移动端APP提供相应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如果把模式再做轻一点,干脆把广告这块外包给专业的广告公司去做,利润分配到位即可,企业只需要负责拓展市场,铺设更多的借伞机,运营好整个平台即可。
共享雨伞现身上海,“共享雨伞,出来了!”体验发现,使用前无需实名认证,只需支付20元的押金。在确认下单前,系统提示收费标准为1元/天。获取密码后,转动密码盘取出雨伞。除去缴纳押金的时间,整个取伞过程不到1分钟。
共享雨伞现身地点
5月23日,有市民在网上发帖称“共享雨伞,出来了!”,其中提到共享雨伞出现的地点位于陆家嘴附近。24日上午,在陆家嘴发现两处共享雨伞的投放点——花园石桥路银城中路路口附近,以及陆家嘴环路附近。前一处投放点共有18把共享雨伞挂在人行道等市政设施上。这些雨伞由一层透明塑料套着,把手处还有一个二维码供用户扫描。记者扫描二维码后,系统提示,用户想使用共享雨伞,要先下载App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
24日下午,联系这些共享雨伞的投放企业。该企业一名陆姓负责人表示,陆家嘴的雨伞是5月23日投放的,陆家嘴之前,最早投放的是浦东张江高科,“由于我们公司就在张江高科一带,所以3月份就先选择在那附近做一些试点。”
共享雨伞投放量
该陆姓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投放地点只有上海一个城市,全市投放量超过500把,每把雨伞的成本价为20元左右,伞内并没有定位系统,所以几个月投放下来,雨伞丢失的数量也比较多。谈及投放共享雨伞的出发点,上述负责人认为,这些雨伞还是会有一定需求量的,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不可能人人都会带上雨伞出门。今后会发展一些投放点,比如在公交车站、地铁站,商场也是今后打算入驻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计划在上海投放共享雨伞的企业不止一家。据报道,另一品牌的共享雨伞终端机器也将于6月进驻上海。
共享雨伞按照运行模式与运营模式的不同,总体可以分为五大层次:1 校园共享雨伞:基于校园内部,以学生为主要使用群体,雨伞布置在校园内的主要通道与活动区,供师生临时使用,实现短距离共享。2 商超共享雨伞:基于商场、超市等商业场所,以消费者为主要使用群体,雨伞布置在入口、停车场等处,方便消费者临时使用,留在指定的雨伞支架上。3 街区共享雨伞:基于社区街区,以附近居民为主要使用群体,在社区公共区域设置雨伞共享点,可以短时间租借和归还,实现同一地域内的共享。4 城市共享雨伞:在城市重点区域设置较多的雨伞共享点,覆盖更广范围的用户,可以通过APP其他渠道租借和归还,属于较大范围的共享模式。5 区域共享雨伞:跨城市或大范围地域提供共享雨伞服务,通过线上APP进行租借和退还,雨伞可以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城市共享使用,覆盖面更广,属于较高层次的共享模式。共享雨伞的运营模式会随着层次的提高而趋于成熟,但前期投入成本也将提高。高级别的共享模式需要具备较强的IT应用与服务能力,才能实现大范围内的有效运营。各层次共享雨伞各有优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式进行运营。如果您对共享雨伞的相关概念或模式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欢迎提出疑问,我将进行详细说明以助您理解。这样挺好的,如果万一别人在下雨天的时候没有带雨伞,然后又不想去浪费的买一把新的,这样可以就是花几块钱,然后拿到一把共享雨伞,然后在规定的期限归还去就好了,首先必须要有诚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