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华为产业园有研发中心吗

桂林华为产业园有研发中心吗,第1张

桂林华为产业园有研发中心。
桂林华为产业园是华为公司在广西桂林市投资建设的一个大型产业园区,主要涉及智能制造、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根据官方介绍,该产业园内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包括芯片研发中心、软件研发中心、智能终端研发中心等。这些研发中心聚集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研发设备,致力于推动华为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除了研发中心,桂林华为产业园还设有生产制造中心、供应链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近日,华为举行鸿蒙生态问答会议。

在物联网市场部署上,华为认为鸿蒙并不是仅仅应对美国封锁而临时诞生的,而是公司面对下一代物联网所作出的技术战略准备。华为表示在最早做运营商设备时,便有采用自己研发的 *** 作系统的习惯,各种设备可以基于这一系统完成设备的控制。

2015年华为发布物联网 *** 作系统LiteOS,2017年鸿蒙推出10版本,2020年鸿蒙推出20版本与开源版本。基于华为7亿手机用户及5千万生态用户、180万开发者,在5G时代的中,华为认为鸿蒙未来前景光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少调研机构之前分析,由于终端应用碎片化,物联网 *** 作系统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很大,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工业应用等场景中,物联网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消费领域,人与物的互动,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车载互联领域等,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撬动这块市场,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市场蛋糕,开源与开放是鸿蒙未来战略的基调。

在开源方面,目前华为鸿蒙已经将最核心的基础架构部分全部捐赠给开放原子基金会(民非机构),各个厂家都可以平等地在开放原子基金会获得代码,生态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业务诉求做自己的产品。

在开放方面,华为在鸿蒙系统开源后,提供供模组、芯片、主板等方面的支持,让应用伙伴可以更方便开发自己的智能硬件。

简而言之,鸿蒙是华为打造的面向未来、面向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未来将面向1+8+N(“1”是手机,通过Huawei Share连接“8”;“8”包括VR/AR、平板、PC、穿戴设备、电视、音箱、耳机、通过4G/5G的HiLink技术连接“N”;“N”则代外围智能硬件,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 健康 、影音 娱乐 、智慧出行五大场景模式)提供多智能终端、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跨终端的无缝衔接,而非简单的替代Android的 *** 作系统。

以下是生态问答会议的重要内容,安防知识网编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Q:鸿蒙相比安卓、MIUI这种套壳UI、IOS的优势?

A:鸿蒙往往被人误解,严格意义上而言,鸿蒙是微内核、分布式、跨硬件的,不是安卓的套壳,它对标的是谷歌Fuchsia,而不是安卓。主要的区别如下:一是 *** 作系统架构的区别,鸿蒙是微内核, *** 作系统的底层应用跟用户的应用分离,底层应用做薄,更好适配上层的应用能力,广泛的适配性;二是跨硬件,一个应用的开发可以放在各种硬件上使用;三是跨终端通信,更方便硬件互动。

Q:怎么看鸿蒙跟谷歌Fuchsia的竞争优势?

A:发布时间、推出时间点是类似的,目前还难分胜负。两家公司的差异化体现在:1、华为自身有硬件,自用的量来支撑 *** 作系统的快速打磨、快速迭代;2、谷歌大概率不会回到中国, 历史 上对中国态度是不友好的。从十几年前退出中国市场到近几年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卡脖子”,再到支持美国政府对于华为各方面的封锁。谷歌下一代的Fuchsia在中国的推广和服务支持等各方面也不会那么强。华为作为中国本地公司,支持力度也会更强。这两点放大了华为在中国成功的概率。

Q:万物互联的 *** 作系统,数据安全怎么解决?

A:1、华为的所有产品都是非常强调安全。收入10-15%投入研发,研发的5%用于安全的研发,在安全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得到很多安全认证。绿盟、深信服、360、奇安信等都在鸿蒙安全生态里。2、内核做得比较薄,松耦合,应用不会干扰其他应用,

Q:其他手机厂商使用鸿蒙OS时是否有顾虑?

A:其他厂商短期1-3年之内是不可能用。另外谷歌也可能会限制,例如用了鸿蒙会有一些手段等等。因此,从早期看华为直接的竞争对手是不会用的。其他厂商是可以使用Open Harmony,完全可以自己用其他名字命名,也有利于物联网的统一。中长期看,如果鸿蒙OS开源更多,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Q:鸿蒙跟软件合作伙伴的商业模式?

A:软件合作伙伴自身偏向于TO B业务,在华为的生态合作过程中给这些厂商传导更多的业务。更紧密相关的是TO C的应用厂家及智能硬件厂商美的、格力等。

Q:现在小米、OPPO等厂商未来面向物联网有两种选择,基于安卓开发,或者基于华为 Open Harmony ,路径选择的考虑重点会是什么?

A:1、与Open Harmony开源组织运营有关,运营得好会应用更多。整个业界开源的OS还是比较多的,用的好的并不多,这与开源规则和运营有关。Open Harmony是永久性、不收回的、全球性的免费授权,是开放和授权力度最大的;

2、与国家后面设立物联网标准融入 *** 作系统及力度支持相关;

3、Open Harmony本身做得好不好。

Q:哪些企业会带来业务量的突然增长?

A:对于软件厂商: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的壁垒,在华为生态的基础上做大自己的生意。华为发展新业务有自己的底线,合作伙伴会提升这些新业务的业务量。

对于智能硬件厂家:线上线下销售会优先推,销售上会有一个助力。

Q:华为物联网终端最后通过手机控制,因为芯片影响目前的说法?

A:华为目前的存量芯片,支撑今年是没有问题,P50 MATE50都会按时发布。华为也获得了一些4G芯片,发布的Pad用的是高通的4G芯片,华为会出一些基于4G的手机和Pad。后续能不能获得不含有美国技术的5G芯片还有待观察,今年明年情况还好。

Q:未来除了内核外继续开源?

A:大概率还会继续开源,具体开源多少和时间节奏目前还不确定。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6月13日华为蓝军资深专家交流会观点)

传感控制层、网络层、管理控制层、行业应用层。
传感控制层这一层有大量的传感器。网络层主要是实现融合和互联,并在边缘进行计算和协议的转换。管理控制层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并对网络进行管理。行业应用层主要是基于行业各种各样的应用。
网络分层就是将网络节点所要完成的数据的发送或转发、打包或拆包,控制信息的加载或拆出等工作,分别由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去完成。

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以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参会。

在大会上,郑刚表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的定位,是作为未来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负责的主要部门,并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成为面向汽车的增量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部件供应商。

解读:今年51岁的郑刚是汽车产业领域的老兵。其在北汽集团有近20年的工作经历。

公开资料显示,郑刚于2001年4月进入北汽福田,历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品牌与公关总监等职务。2009年,郑刚前往北汽集团,历任集团办公室(党办)主任、行政事务与品牌总监等职务。2014年1月,郑刚成为北汽新能源第三任总经理。直到2019年1月,郑刚一直担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

郑刚执掌北汽新能源的5年,也是中国新能源市场以及北汽新能源快速增长的5年。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158万辆,连续6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在2018年9月27日,完成借壳的北汽新能源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新能源整车第一股,证券简称“北汽蓝谷”。

但是在2019年2月,郑刚主动提出因个人原因从北汽集团离职。

从北汽离职后的郑刚曾对媒体解释道,“在高速变化的今天,要想真正理清未来10年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是很有挑战,并且是需要时间的。对我来说,在北汽一个地方已经工作了近20年,多花一点时间看清楚下一个10年的方向,还是很有必要的。”

离职后,郑刚曾短暂加入铁牛集团(众泰汽车控股股东),但是只担任董事长的特别顾问,并不参加公司具体的管理工作。

2019年11月,有媒体曝出郑刚已经正式加入华为,并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副总裁,但是郑刚本人以及华为方面并没有公开回应。

此次电动百人会上,郑刚首次以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参会,参与了“互联网+”时代下零部件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对话。

郑刚决定加入华为,说明其认可华为符合其心中汽车产业下一个10年的方向。

华为虽然一再强调不造车,但是华为正不断在智能汽车领域投资加码,并将汽车业务重要性升级。2019年5月,华为公司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BU),成为集团下五大事业部之一。目前,华为正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不断扩大对外合作。

郑刚在车企有丰富的工作履历,并曾长期作为一把手执掌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郑刚加盟华为,能够给华为带来汽车产业资深的行业经验和战略视角,其在华为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将为华为的汽车业务制定战略方向。在对外和车企的合作方面,郑刚的资历和经验,也有助于华为推进和车企的合作。

华为正通过吸收传统车企中的高端人才,加强其对汽车产业的理解和布局。华为虽然目前声称不造车,但并不代表华为放弃打造自研自制汽车的能力,也不代表未来一定不会造车。

在汽车智能化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科技公司“跨界”加入汽车产业,作为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科技公司,其技术和待遇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传统汽车人才加入其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你好,华为鸿蒙系统的最大看点,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打造的智能终端 *** 作系统。

虽然华为手机因为“芯片禁令”全球的销量暴跌,但华为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储备开发的鸿蒙OS系统,将有助于万物互联的时代来临。

1、华为鸿蒙系统与物联网

5月25日华为对外公布,计划在6月2日正式公布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 *** 作系统。都说华为HarmonyOS非常值得期待,它的期待点到底在哪?

HarmonyOS实际上是华为面向万物互联时代打造的智能终端 *** 作系统,不仅仅是作为手机系统面世,更是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

在近几年可以预见的未来,万物互联将要到来。当下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IPV6的使用,物联网也逐渐成型。

通过物联网技术,家中的智能化的家用电器可以紧密相连,通过智能运作便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以华为前不久发布的门锁为例,这款门锁具备多种开锁方式,钥匙开锁、密码开锁、手机NFC开锁、远程授权开锁、指纹开锁等等。

而门锁是通过Wi-Fi与手机进行直连,不通过网关直接与手机终端相联,达到远程控制和检测的功能。

此外,前段时间各互联网大厂纷纷“造车”,也是对物联网的进一步尝试。

在当前可落地的智能汽车量产成果上,“智能座舱”和 “自动驾驶”是竞争的两条主线。以阿尔法S为例,该款车搭载了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以及激光雷达、AR HUD在内的30个以上智能化部件。

这些智能化的设备、家用电器等,随着鸿蒙系统的发布,将会进一步推进家居智能化的到来。

2、家居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家居智能化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互联网技术与家用设备的结合,而这也是IT工程师的重要工作。

在过去,物联网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比较低,只要会点单片机嵌入式,就可以搞个小项目起步。这也是过去十年里,智能家居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迎来爆发的原因。

而随着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技术发展,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才的不断增多,家居智能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今进行物联网项目的团队,不仅局限于硬件的应用,更多的是对软件和平台的开发。

鸿蒙系统的发布,正是华为为自己的产品实现互联打下平台基础,不做WLAN短距离的物联网,而是做LPWAN的远距离物联网。

目前,国内互联网大厂争抢物联网市场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技术的演进路线也非常清晰。这是互联网头部企业的竞争,更是发展的必然。为了不被淘汰出局,互联网大厂对IT技术人才也是格外重视。

以华为为例,华为给1-3年经验的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开到了高达4万的月薪。不光是华为,像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坐得久一些,纷纷对大数据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开出了足够高额的薪资待遇,而经验要求却大多是1-3年。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市场需求和人才缺口导致的。如今无论是网易云音乐、腾讯视频、淘宝京东,它们的个性化推荐都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才得以实现的。而要开启物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的人才是必不可缺的,不得不说不仅是当下,未来大数据、云计算工程师依旧会是红利职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经过30年时间,通信连接技术从模拟发展到数字,逐步进入尾声。2000年开始的3G建设和2010年开始的4G升级,逐步使人们从语音为主的通信,演进到以数据流量通信为主的新模式,语音和消息等业务模式渐渐被互联网OTT的IP化创新应用替代。
物联网产业 2017年“拐点”–物的连接超越人的连接
当人的连接超过70%渗透率,超越人的、物的连接就开始萌芽和发展。2017年,M2M单纯物的连接数将首次超过人的连接,成为新的连接形态,并将重塑通信网络、运营、业务和服务的形态。
软银孙正义在2017年全球移动大会上预测,未来30年每个人连接物的节点将超过100个,未来5年物的连接将超越500亿,未来10年将超越1000亿,2035年全球将有1万亿的物联网芯片,IoT将带来终端设备(产生数据)、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海量机会。大连接时代的序幕已经开启。
2016年6月,NB-IoT规范在全球正式发布。同时,在美国,1美元级别的物联网芯片开始面世;以LTE为代表的4G网络大规模普及,渗透率超过20%;IoT规模部署和应用爆发的条件逐步积累到临界点。2017年将是物联网的突破年。
业务&网络重构:横向多样化+纵向专业化
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驱动了业务、网络、运营、商业模式的重构。多样化体现在横向覆盖各个行业、纵向满足不同专业化的需求。物联网的业务场景是d性、即时变化、无限延展的,要求网络与平台具备的能力包括支持广度、深度、速度、延时、经济高效、安全等多个方面。
除了人的连接场景外,物的连接还涵盖了更多场景。以无人驾驶为例,其延时要求毫秒级、传输速度达到10Gbps级,才能确保自动驾驶的汽车不出事故。因此,5G是目前主要的网络选择,同时网络需要根据业务的优先级进行资源随选,SDN/NFV是必然的趋势。为确保在容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的传输和延时压力,网络“自上而下”构建CDN,实现从云计算到雾计算的架构改造,实现管云一体化也是重要的趋势。
多样化的接入终端和接入近场技术,对网络归一化处理和智能服务提出了新挑战。新型融合网关汇聚了各种接入技术和终端,成为边缘重构的重点。此外,从2017年世界移动大会来看,对安全问题的热烈讨论,再次对物联网安全策略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运营&商业重构:超越连接,平台和应用变现
物联网网络、业务的复杂性是呈指数级增长的,需要以数据洞察为中心、智能算法为驱动的新型运营平台和运营模式来支撑。这类似互联网公司的云/大数据平台,即“智能中台”。在商业上,物联网的核心是应用创新产生新价值,而运营商的长板在连接,初期需要通过连接和数据捆绑应用的方式,来实现连接和数据平台的变现。从长期看,平台将控制用户流、数据流,数据平台和应用创新的生态汇聚平台将带来资金流,是未来商业模式演进的目标。

物联网战略路径和竞争力:业务、使能、连接
物联网的发展重点在三个领域,有垂直行业,其领导者包括GE、BMW、海尔等;有互联网OTT,其领导者包括Google、Amazon、阿里等;电信领域,其领导者包括AT&T、中国移动、Vodafone等。各个领域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演进路径各不相同,但遵循相同的规则,即“长板协同、远交近攻”。
垂直行业:专业业务领先
行业领导者在构建和巩固专业领导地位的基础上,按场景需求,深度、专业、模块化地吸收物联网、云、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连接、业务和运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产业的引领者。如BMW、Bosche的实践开创了欧洲Industry40行业标准,并占领领先地位;GE通过每天监控和分析来自万亿设备的1000万个传感器发出的5000万条数据,通过Predix平台,实现物联网新型应用。这些案例表明,未来物联网最核心的竞争力恰恰是专业化的业务。
互联网OTT:数据/智能化领先
互联网公司在大数据、云和互联网使能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能力积累,使他们在进入通用业务领域时,展现了强大的破解和替代能力,如物流、零售、门禁等业务场景的物联网服务创新。Google、Amazon等OTT也正在将使能能力,从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升到专业化智能的高度,结合专业能力创新智能化的应用,来改造传统行业。阿里巴巴突出的“5新”正是这一战略的集中体现。专业化既是互联网公司物联网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方向,也是其软肋。
电信运营商:连接领先
全球领先运营商在物联网中的长板是其连接网络,中国移动、ATT、Verizon都把NB-IoT和5G作为其大连接战略的核心战略。AT&T 2013年发布了以智能安防业务为核心的Digital Life智慧家庭业务,从家庭物联向车联网演进过渡,基于M2X能力开放平台进行平台运营,目标是实现全美三分之一的车联网基于AT&T的网络平台。中国移动发布大连接为核心的2020战略,依托强大的连接优势和OneNet物联平台(目前已接入超过560万设备,开发者数量超过27万,应用数量超过一万),率先布局万物互联的生态。Vodafone从卖SIM卡向卖服务转型,实现地域扩张和价值延展。
这些实践都展示了一个普世道理,即运营商单靠连接难以形成盈利模式,在连接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化的平台,支撑和加速运营创新。平台变现和应用变现,是运营商探索物联网成功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战略对标 – 三类战略路径

物联网战略演进路标:从连接到数据和应用
物联网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横向涵盖所有行业领域,纵向贯穿端、管、数据、云应用等所有环节。物联网的战略首先是横向选择和确定主攻的场景,其次是纵深上的能力、竞争力和市场格局、盈利模式的实现。总体来看,电信运营商物联网战略演进至少分三个阶段,表述如下。
运营商具有优势长板和综合竞争力的横向行业场景,主要有数字家庭、智慧城市(安防)、车联网等,可以将运营商的连接优势和电信级的安全、可靠、本地化、端到端等服务优势结合起来。纵向上,运营商需要遵循构建长板、依托优势,进行生长的原则,优先聚焦连接网络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数据能力、发展应用创新的平台,促发生态化的应用创新。
物联网IoT三步走战略–“菱形”突击
阶段一:连接为王
在初期,运营商的战略重心无疑是构建强大的物联网连接网络,重点打造一张基于NB-IoT的全网覆盖的网络,扩展LTE的连接到物的连接,试点5G在物联网上的应用,同时尝试蓝牙、WiFi、Zigbee等连接技术支持的近场物联网网络融合。战略合作的重点是实现和领先物联网应用创新SP合作,通过API将网络能力开放出去,支撑运营的创新,快速实现破局。
阶段二:数据为王
在网络领先地位逐步构建后,运营商基于物联网场景复杂、业务多样的特点,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创新、智慧运营、精益管理成为新瓶颈和业务创新的新机会。这个阶段,运营商应构建基于智能中台的管云一体化网络,实现连接网络的“由哑到智”,基于网络发展打造智能运营的数据平台,支撑业务创新和精准高效的客户服务。
阶段三:应用为王
数据平台的强大和扩展性将使运营商拥有构建应用汇聚平台的能力。类似移动互联网领域的APP Store,运营商将基于IoT Store,支撑、触发各个行业的业务和服务创新。生态创新成为运营商新的战略控制点。
运营商最终的战略愿景是实现在物联网“倒梯形”价值视图上的“菱形”站位,即确保数据平台和业务创新的控制点,实现网络连接的长久溢价变现。

小结
物联网IoT将在2017年迎来拐点。运营商需要依托优势,识别战略控制点,逐步构建新生态领域里的长板和战略控制点,实现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和成功转型,迎接继消费互联网之后的家庭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又一波新蓝海的到来。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提供,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013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 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