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是一位非常具有野心和人格魅力的企业家,而且还算得上是一位科学家吧。毕竟人家整天搞得都是太空上的事。
发射火箭、建造星际飞船、殖民火星这些都是马斯克的工作,而且还造电动汽车、搞脑机交互、人工智能开发,可以说这位SpaceX公司的掌门人就是现实版的托尼·史塔克。
不过他的业务可不止这些,在2015年的时候他就曾提出要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通讯网络,为全球各地的人提供低价、稳定的网络服务。
这让人一听感觉是要取代现在地面、地下、海底架设的光纤、以及遍布全球的通讯基站。到时我们只需要连接天上的卫星就可以实现高效的网络服务了。
这么有野心的计划像是在吹牛一般,不过马斯克这个人的魅力就在于他曾经吹过的牛都付诸实施了,而且基本上都实现了。
通讯卫星这件事也不例外,2019年5月搭载60颗卫星的猎鹰9号火箭进入太空,将每颗重量只有260公斤的卫星送上了300公里的轨道,随后这些卫星将通过内置的引擎逐渐爬上550公里的近地轨道。
这就是为什么在刚发射后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可以肉眼看到这些卫星排成一排划过夜空,这也足以见得这些卫星反射阳光的能力非常强。
这些卫星主要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太阳能电池板具有很高的反照率,而且卫星自身也会为了防止受阳光直射吸收太多的热量,通常会身披金甲或者银甲,这些卫星本身的反照率也很高。
第一次发射以后这项计划就被正式命名为“星链计划”,并且将卫星的数量扩展到了12万颗,计划首先在550公里高的轨道上先部署1584颗卫星。
到目前为止也就是2020年的6月,星链计划总共发射了9次,已将近600颗卫星送上了近地轨道,这项计划未来还将持续;
而且马斯克貌似对12万颗卫星还不满意,还增加了3万颗的计划,未来就光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就要发射42万颗卫星,这简直像一个天文数字。
这项计划在明年将会为北美和加拿大提供网络服务。
马斯克认为这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
作为吃瓜群众看了之后只能赞叹一句牛!也不得不佩服马斯克是唯一一个能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实现的人。
不过在赞叹之余,人们就会担心我们刚主导的5G是不是要被颠覆了?要被取代了?感觉人家在天上提供网络服务很高大上。
其实不然,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不仅不能取代5G,也不能和5G相提并论,甚至还没有4G来的方便呢。
为什么会这样?那为什么马斯克还愿意烧钱干这事?
首先马斯克的星链并不是让我们的手机、电脑、平面等电子终端直接连接卫星上网,因为卫星传输信号所使用的波段跟我们所使用的电子终端接受的信号波段不一致。
如果要使用卫星上网,就需要使用额外的接收设备来接受和转化信号才能使用。就像下图中的这个玩意。
我们出门总不能随身携带这个吧。
那在家里可以用啊,但是卫星使用的高频毫米波穿透能力很弱,因此你想要在家里用的话,就需要在房子外边装上这个天线,这不就有点回归到当年的天线锅的感觉了,多此一举。
而且最主要的是,42万颗卫星也带不动全球用户的需求,现在在全球的4G基站以及5G基站少数也得一千多万个,就这覆盖范围还是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而马斯克区区42万颗卫星同样,也无法带动全球用户上网的需求,如果用户数量太多,能卡到爆炸。
因此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开放的,他要限制用户数量,也并不想取代地面上的光纤,以及数千万个通讯基站。而是想补充地面基站通讯的死角。
例如有些偏远的地区,高山山脉、海洋、原始森林等这些地方无法建设基站,那么这就是星链的用武之地。
还有高空通讯,如地球的平流层这些都是基站的死角,而星链在这些地方就具有绝对的优势。可以用作民用航空,也可以用作军用,这一点对于军事来说非常重要。
而马斯克也和美国军方有相应的合作。看似是在高民用网络通讯,其实是美国全球化的步伐在加剧,到时美国的军队走到哪里都可以用到快人一步的网络通讯,因此钱途广阔,具有非常大的利益。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地球外的轨道是有限的,是非常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虽说轨道资源是全球各个国家共享的;
但是地球外的轨道一直是先到先得,马斯克42万颗卫星升空,其实就是对轨道资源的一种合理性的掠夺;
人家现在把有利的轨道占了,那么后续你在想发射自己的通讯卫星,就需要另辟蹊径。
还有令全世界天文学家担心的是,这么多卫星升空,对地球来说可能是一种威胁,甚至未来会把人类困在地球上,或者造成人类无法在地面上进行天文观测,因此天文学家一直都在反对马斯克的星链计划。
要知道人类自从上世纪60年代发射卫星以来到现在,全世界发射的卫星总数也不过4千多颗,而马斯克一个人就像发射4万颗卫星,直接翻了10倍。
以前我们常说天空垃圾是未来人类走出地球的威胁,那么马斯克放苍蝇式的发射卫星就会导致地球轨道外卫星发生膨胀的风险大幅增加。
例如在2019年的9月份,星链44号卫星就险些跟欧空局的一些气象卫星发生碰撞,最后通过紧急变轨才避免了这次事故。
如果碰撞那么形成的微小高速碎片就像子d一样,在地球空间外到处乱穿无法预测。会给地球外所有的航天器造成威胁;
假如一个航天器被击中会直接损坏,又形成更多的碎片,长期下去地球外层就会变成一个垃圾场。
这样的地球就会把人类死死的困住,我们的结局只有等待灭亡。
因此科学家认为在我们还没有想到如果快速高效的解决太空垃圾问题的时候,不要激进的大量发射卫星。
发射卫星一时爽,但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除了太空垃圾,天文学家头疼就是光污染问题。
把地球外空间整成下图这样,看起来很有科技感,但是这些玩意反照率太高了。
这些卫星会影响地面光学望远镜对夜空的观测,这对天文学家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虽然这些卫星肉眼一般看不到,看起来还没有天上的星星明亮,但是天文学家需要观测的不仅仅是离我们比较近的恒星、星系;
还需要观察早期宇宙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看到遥远的、光线非常微弱的恒星,因此天文学家经常用光学望远镜对着天空会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曝光,来收集黑暗夜空中的一个个光子。
如果地球外到处都是卫星,那么这些卫星就会破坏长时间的曝光,使得我们看到的夜空是下图这样的。
这一道道的线都是卫星划过天空留下来的,这就让失去了一些细节。如果卫星再多一些,那么天文学家就要失业了。完全没办法观天了。
你可能会想,我们可以将望远镜发射到外天空就像是哈勃望远镜一样,不仅可以规避卫星的影响,还可以规避地球大气的影响。
但是发射一颗望远镜到外太空的成本太高了,而且维护起来相当的困难,花费巨大,因此地面天文台依旧是现在观天的主力军。
而且这些卫星工作的频率,也会影响射电天文学,给射电望远镜带来更多的背景噪音。
所以说马斯克的星链计划问题还是相当多的。各方也希望马斯克的团队能够跟科学家、天文学家能够有更多的交流,找出解决的办法。
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到未来42万颗卫星升空,对天文学家来说将是一个灾难,对地球轨道外的安全也是一种威胁。
星链卫星总数已经达到420颗,所以如果只有100亿,估计已经差不多花光了。当然,马斯克当然不指望这笔钱能玩整个计划,这是一个画蛋糕不断融资的过程。它已经得到了美国军方和华尔街的认可,并不担心随后的粮食短缺。因为这个计划的本质是美国及其盟友“占领轨道和频谱”以及“找到西方价值观的自信”。与地面网络基站不同,通信卫星可以提供超高密度的网络连接,因此最适合人口稀少地区的用户。但他的延迟和成本高于5G,我不知道我能从农村收回多少。
还有军事、航海、应急救援、科研勘探等领域。毕竟美国有很多弟弟,市场也不缺。还有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肯定没有5G好的,但是会有点用。反正吹一下就是投资者的涌入。不要说卫星可以长期使用。现代技术的更新非常快。换新手机有多少是因为坏了?比如现在星链的卫星提供5G如果我们在10年10年内升级到服务6G那怎么样?如果不能回收利用,注定会有很多空间垃圾。还有,这个计划会持续多久?这波浪潮过去了,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如果你继续这样做,从长远来看,它是一家空间垃圾制造公司。我国禁止随意挖掘古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技术达到之前,挖掘将破坏文物,导致未来的技术消失。
很多人认为这会导致互联网5G通信技术失去了竞争力。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是。你应该知道,星链卫星运行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它离地面有2000公里的垂直距离,因此来回传输的延迟仅存在24ms,更不用说数据处理的时间了,你应该知道5G通讯相较于4G最大的优点是超低延迟(低于1ms),这使得物联网社会的愿景即将实现。另一方面,星链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在任何地方上网。
他们似乎发射了很多(4000或20000),但事实上,这个数字应该满足世界上数十亿网民的互联网需求,并实现高速,这在当前的技术中是完全无法实现的。最好是因为中国的相关企业在那里5G该领域开始引领世界。当美国人看到他们在这个领域赚不到多少钱时,他们不得不转移目标,认为如果他们能解决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上网的问题,这也是有利可图的。因此,星链项目的目标客户只是少数具有消费能力的人。如果我们普通人想使用星链,恐怕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目标。
太空“星链”计划显然并非空谈。星链,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个项目,计划将约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2018年2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其卫星互联网项目首批测试卫星,开始搭建“星链”。
2015年1月,马斯克宣布SpaceX计划将约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这一项目被命名为“星链”2018年3月,猎鹰九号火箭在一次常规发射任务中搭载了2颗小卫星——“丁丁-a”和“丁丁-b”,它们是星链计划的试验星,开展对地通信测试。 [32019年5月2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利用“猎鹰9”运载火箭成功将“星链”首批60颗卫星送入轨道,迈出该公司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的重要一步。
他的SpaceX公司在2018年2月22日将太空“星链”计划首批测试卫星送入了太空。这个太空“星链”计划,预计将由12万颗卫星组成的网链为地球人提供全覆盖无死角的互联网服务。据媒体报道,其12万颗卫星的发射量是有史以来地球所有发射卫星数量的2倍、大约现役卫星数量的10倍。
2012年5月31日,SpaceX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并返回地球,开创了太空运载私人运营时代。埃隆马斯克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后世界上掌握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第四个。前三名都是世界性大国,而第四名却是一个自然人——埃隆马斯克。这已足够证明马斯克的太空科技实力了。2018年2月7日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成功发射,并成功完成两枚一级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更是浓墨重彩地把马斯克烙印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天空中。
据我了解,北京星链南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于北京市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深度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领域的产品研发和销售。公司在其官网上并未明确标注自己的性质,但根据工商信息查询,该公司是一家私营科技企业,并非国企。而对于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以及其与政府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促进的就是物联网的发展。截至2019年11月,6G仍在开发阶段。6G的传输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
2019年11月3日,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
6g是什么概念?针对手机目前有两种主要的解析,一种指的是运行内存为6GB,一种指的是下一代移动通讯标准,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您。
6g是什么概念
1、如果您指的是手机的配置,那么6GB指的是手机中运行内存的容量,和电脑中的内存条的作用类似,内存越大能够允许手机同时运行更多后台程序;目前主流的安卓手机都逐渐以6GB的内存为标配,中高端的型号开始搭载8GB,甚至是更大容量的内存;
2、在通信网络中,6G指的是第六代移动通讯标准,其最大的作用会是促进物联网的发展,预计其理论最快的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TB,预计会在2030年还只能是投入商用;
以上就是关于6g是什么概念的相关介绍,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您。
6G有四个发展方向
一、可以进行多网络的融合。比如陆地,天空甚至多层次的融合。就是卫星的联合组网跟陆地通信联合组网,不只有低轨卫星,还有高轨卫星,甚至更高的卫星,进行全网络的覆盖。预计可能是6G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二、频段还得往上走。咱们现在用的5G目前就是毫米波频段,而6G在未来的研发将使用太赫兹频段,或更高的频段。这是6G研发中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三、6G可能采用“去蜂窝”网络架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等。
四、6G会实现网络的IT化和个性化。比如会发展成“个人定制类型的通信网络”等。
众所周知,中国在5G技术上的领先让美国坐立难安。因此,美国才通过各种方式打压华为的5G技术发展。
根据国际知名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5G专利竞赛的领跑者》报告,全球拥有5G 标准必要专利最多的十家企业中,来自美国的企业只有1家,而中国企业有4家,其中华为更是以1539%的比重遥遥领先其他企业。
不过中国在5G技术上的领先可能只是暂时的,到了6G时代,中国可能被美国反超。
当前,空天地一体化发展已成为6G的共识。然而在太空卫星网络方面,美国已经遥遥领先,其主要代表就是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美国商业航天公司SpaceX提出的星链计划(Starlink)。该计划旨在通过约12000颗卫星构筑一个覆盖全球的廉价太空通信系统。
据了解,SpaceX目前在地球的低轨道上运行着1300多颗星链卫星,而且每月还在增加大约 120颗。除了spaceX以外,美国的波音公司、亚马逊公司等也都在发展低轨卫星通信。
中国在低轨卫星通信方面明显落后于美国。
中国在2018年12月相继发射了“虹云”工程和“鸿雁”系统的首星,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
近年来,民营卫星和运载火箭技术相继取得突破,以银河航天、九天微星为首的一批初创公司也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低轨卫星 星座 计划,但无论是理论技术还是卫星发射规模上都与美国公司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中国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这意味着中国低轨卫星网络建设将被提速。
而华为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通信网络巨头,将为中国的低轨卫星网络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4月23日,与华为关系密切的知名数码博主@长安数码君表示,今年7月华为将与中国航天、中国移动联手发射两颗卫星,如果成功了,会在9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公布消息。@长安数码君还表示,此举对于中国网络与交换等核心技术具有跨时代意义。
在这条微博评论区,@长安数码君还暗示,该卫星发射计划除了6G实验验证任务以外,还要承担其他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早在去年6月就与中国联通签署了空天地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低轨卫星与 5G 网络融合技术和方案方面开展合作, 探索 基于空地联合的卫星物联网、卫星车联组网等业务应用,共建产业生态。
作为国内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华为在通信领域积累了大量核心技术,甚至放眼全球也是首屈一指。而在6G网络研发工作上,华为也早已展开行动,力求在6G时代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2019年,华为公司就已经确认在加拿大渥太华启动了6G移动网络的研究。如今华为与中国航天、中国移动联手发射卫星,或许意味着6G研究进程已经来到验证阶段。两年不到的时间,就从理论阶段发展到验证阶段,证明华为的效率确实非同凡响。
不过6G网络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虽然已经来到验证阶段,但6G网络距离老百姓还比较遥远。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6G将建立空、天、地、海泛在的移动通信网络,最终实现天地互联。但6G网络仍需要大量理论突破才能走向实用,估计离商用还需要十年。
以任正非的估计,6G网络落地商用时间大概在2030年左右,但华为现在做好技术验证,可以在未来积累起足够的优势,在国际上继续掌握6G通信话语权。
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崛起历程,相信在6G时代,在全体中国通讯人的努力下,中国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结合此次华为发射卫星的消息,华为在6G技术研发上已经取得了突破,相信在今年9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好消息。
环球网枢密院十号:俄罗斯版的“星链”来了
环球网 (来源:枢密院十号) 10-24 05:47
10月22日,俄罗斯“联盟-21b”运载火箭从东方航天发射场升空,将“球体”项目首颗卫星“斯基泰人-D”和3颗“信使-M”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之所以俄罗斯发射卫星这件事要专门提出来,是因为“斯基泰人-D”卫星非常不一般——它被称为是俄罗斯版“星链”的首颗实验卫星。
老司机之前已经多次介绍过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星座,特别是它在俄乌冲突中的突出表现,简直成为了俄军的“眼中钉”。但问题在于,“星链”卫星数量多、价格便宜,根本不怕俄军的硬打击——SpaceX公司CEO马斯克甚至扬言,“星链”卫星的发射速度比对手的摧毁速度更快;而它采用互联网思维的快速软件升级策略,又多次挫败了俄罗斯的黑客攻击手段。
吃够了“星链”的亏之后,作为航天强国的俄罗斯推出类似产品,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根据俄罗斯方面的介绍,俄罗斯提出了对应的“球体”卫星星座。后者由超过600颗卫星组成,虽然这个数字无法与“星链”高达12万颗卫星的庞大规模相比,但也可以算是相当的大手笔了,而且它们的功能更为复杂。
“球体”卫星星座
按照俄罗斯前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德米特里·罗戈津的说法,“球体”卫星星座项目包括运行在不同高度的多种卫星,具备卫星通信服务、对地观测等不同功能,从而让俄罗斯拥有“最现代化的太空通信和监控系统”。
22日发射的“斯基泰人-D”卫星质量不到200公斤,功耗约为250瓦,有效寿命为3年。它属于“斯基泰人” 宽带互联网卫星系统,与“星链”功能接近。据说,由于俄罗斯互联网卫星星座运行在870公里的轨道高度,高于美国“星链”的运行高度,且主要服务对象集中于俄罗斯附近,因此只需要288颗卫星就可以为俄罗斯周边,尤其是地面通信设施稀少的北极航道沿线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和通信服务。
但“球体”卫星星座并不只于此。它还包括在距离地面36万公里地球静止轨道的“快车”和“亚马尔”两大系列高端通信卫星。此外还有运行在高椭圆轨道的“快车-RV”通信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北极互联网服务,预计将于2025年底发射首颗卫星。
此外,“球体”卫星星座中还包括用于物联网的“马拉松”系列卫星。物联网设备对网络连接有着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苛刻要求,因此“马拉松”系列卫星的运行轨道高度最低。
据称,俄罗斯下一步还将尝试在这些运行在不同轨道的卫星之间测试激光通信等最新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能力。
与“星链”不同的是,“球体”卫星星座还包括“检阅”地球遥感卫星和“金雕”对地观测卫星。罗戈津表示,这些卫星利用相同的卫星平台,但会配备不同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将使我们能在夜间和透过云雾看到地面情况”。
由此可见,“球体”卫星星座并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俄罗斯版“星链”,它的组成和功能要复杂得多。事实上,相关规划早在2018年就已经提交俄罗斯政府,它将俄航天系统四散的各种卫星进行全面的整合,凝聚了俄罗斯重整航天的雄心。
但必须强调的是,虽然首颗实验卫星已经上天,但俄罗斯的“球体”卫星星座恐怕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就是钱——航天工程本来就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俄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曾估算该项目将花费15万亿卢布(约243亿美元),远超俄罗斯的承受能力。几经周折后,2021年底俄政府确认给“球体”卫星星座的总拨款额为1800亿卢布(约合29亿美元)。按照计划,2022年为该项目提供140亿卢布的政府拨款,2023年和2024年都为180亿卢布,2025年下降为85亿卢布。为弥补资金不足,该项目后续还需要通过引进私人企业和风投进行募资。
而按照“星链”卫星的经验,建造和发射卫星还只是“花钱如流水”的开始,真正的大头集中在运营阶段。马斯克近日宣称,光是为了保证乌克兰的两万套“星链”地面终端正常使用,每个月就要花费数千万美元……对于经费窘迫的俄罗斯航天部门而言,这么“烧钱”恐怕实在玩不起。
此外,俄罗斯航天专家2021年曾披露,俄民用通信卫星超过70%的部件来自国外。在当前俄罗斯遭到西方空前制裁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俄卫星的国产化率,同样是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