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的邮编为450018,该校地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是一所由河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直属于河南省教育厅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二、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简介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是由河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直属于河南省教育厅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具有69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前身是河南省商业干部学校和河南省商业学校。河南省商业干部学校于1950年创建于开封市学院门街,河南省商业学校于1960年创建于郑州市节俭街。1990年两校在农业路36号合署办公。2001年与河南财经学院联合办学,名称为河南财经学院经贸职业学院。2004年升格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2015年起,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举办应用型本科层次教育。
学校坐落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占地843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现设有财税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商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语旅游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工程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继续)教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和社科、体育2个教学部。另设有河南省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1个,中外国际合作办学项目5个,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举办应用型本科专业3个。目前有在校生23000余人,位居河南省同类院校第一,图书馆藏书达1149万册。
学校开设专业以商科类为主,实行经、管、工、文、艺多科类协调发展,形成了“突出商科、非商融商”的办学特色。学校开设有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艺术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土木建筑与水利大类、旅游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新闻传播大类等共51个专业。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软装陶艺)为全国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装潢艺术设计、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国际经贸与贸易、投资与理财7个专业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装潢艺术设计、物流管理、财务管理6个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管理学原理》、《实用英语》、《图形图像应用技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实用酒店英语》6门课程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贸易教学团队、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电子商务教学团队、计算应用教学团队、商务英语教学团队等5个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管理学(会计学)教师团队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全国首批创建的200个教师团队之一,河南省仅有6个团队入选。
学校硬件设施完备、教学实训条件优越。拥有功能齐全的综合教学楼、多媒体楼、实验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等;建有计算机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网、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中心等现代化设施等;学校按照专业集群发展的整体规划,先后成立创新创业仿真综合实训中心、河南省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分园、计算机公共实训中心、陶艺研究所、数字语音实训中心、信息技术校企合作专业实训中心、财经校企共享实训中心、物联网技术实训中心、多模态外语实训中心、空中乘务实训中心、文化创意实训中心、BIM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等13个实训中心,建设了涵盖学校所有专业的实训室共计98间。其中,电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为河南省中职师资培训基地。2018年,学校建成河南产品直采体验中心,吸纳知名电商企业入驻,搭建线上线下综合平台,为河南产品提供“销全国、卖全球、誉天下”的服务,推进实施电商扶贫,开展校地结对帮扶;,学校投入使用13间智慧教室,使用面积1800m2,规模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此外,学校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我校办学核心特色之一。目前教学楼、学生宿舍已实现空调、无线网全覆盖,教职工考勤使用人脸无感知技术,同时开发了OA办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文件运转。
学校以“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就业导向、技能立身”为办学理念,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教师对接职业岗位,通过“订单培养”、“分层次教学”、“三级技能竞赛”和“双证书培养”等为地方企业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学历提升工程”、“双师素质工程”、“职称晋升工程”打造了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学校注重强化学生技能提升,形成了特色竞赛机制,2018年全国高职国家三大奖项排行中,学校以13个奖项、60分总成绩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职第31位、全省第2位,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学校进入国赛的11个赛项全部获奖,排名位居全国第十、全省第一。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数位列全省第2名。
学校坚持把“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砺志、敬业、致能、乐群”的校训精神,坚决贯彻严管厚爱的管理理念,突出养成教育的工作重点,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规章制度为抓手,以文化化人为目标,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文明美丽校园,形成了“学习型、服务型、务实性、创新型、安全型”五型智慧学生工作新模式,荣获了河南省首届“大美学工”先进集体、河南省工人先锋号、河南省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获称号。
2023河南单招有哪些学校如下:
河南高职单招院校有105所,分别是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等。排名靠前的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Zhengzhou Technical College,简称郑职院)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紧缺人才数控技术应用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
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单位、河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河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现任党委书记苗晋琦,院长薛培军[1],校训为“严谨求是,敬业奉献”。
根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602亩,学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与物联网学院、生命健康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药品生物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9个专业,构建了药品生物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等10个专业群,13个专业大类,有专任教师998人。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6年的郑州机电学校;2004年升格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单位;2020 年 8 月学院被确定为“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 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2021 年 8 月被确定为国 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建设单位。
院校专业: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公办 双高院校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河南郑州市
官方电话: 0371-69307333,0371-69301998
电子邮箱: 1980368005@163com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 1954年12月,先后历经河南省机器制造技工学校、河南省工业技术师范学校、河南省技工教育师范学校、河南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历史沿革。1999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入选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校,在教育部首届大学生就业评比中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河南省“双高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试点院校、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等试点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等。在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坐落于美丽的郑东新区龙子湖畔,占地面积 1240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各类纸质电子图书藏量160余万册,教学设备总值近2亿元,固定资产12余亿元,总资产近15亿元,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1万余人,与中原工学院联办本科在校生近400人。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177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200余人,二级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能手1人;现有河南省职教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技术能手13人,省级技能大师2人,首批省级高层次人才1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特色鲜明,有“双师型”教师463人,高级技师50余人,还从知名行业企业聘请了250余名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作为校内兼职教师。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智慧健康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大数据双创基地)、财经管理学院、电商物流学院、数字创意与设计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音乐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等 10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附属技校、创新创业中心(创业学院)等教学单位和教辅机构。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0个招生专业,其中有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信息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旅游管理等5个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烹饪工艺与营养等4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专业,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9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7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和3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全国职业教育首个国家级戏曲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 学校建有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菜鸟驿站快递物流及信誉汽车修配生产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的 “两化”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践教学与科技研发场所。各二级学院分别设有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并建成了与之配套的生产型车间,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性的实训实习条件。 学校拥有各类金属切削机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电火花机床等 300余台,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200余个,具有仿真或真实职业实践氛围。学校还与苹果公司、许继集团、浙江开元旅业集团等200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办学理念及定位 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秉承 “创新、质量、开放、融合、发展”的发展理念和“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立校、全面提升、追求卓越、跨越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内涵建设为中心,实施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个强化”,打造“三项工程”,实现“四个提高”即:紧紧围绕内涵建设这一中心,实施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强化专业建设,强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学院持续深入推进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等三项工程;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育人质量;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内部管理优化以提高管理活力;注重办学条件改善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知识型、实践型和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交流合作 学院把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作为驱动学院创新发展的 “双动能”“双引擎”,实施“一群一院一平台”专业发展战略,探索实施工学结合、具有订单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获批成立河南省酒店管理产教融合专业联盟,与中国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富士康、京东、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微软等世界500强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是“上汽通用”确定的五所合作高校之一,荣获“北汽优秀合作院校”“京东优秀合作院校”。与大唐电信、达内时代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了“大唐移动通信学院”“达内软件学院”等3个产业学院;与微软共建了省级大数据双创基地,被微软授予“大数据创新学院”标牌,成为全国获得微软授牌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与中检集团合作的“食品安全公共平台与检测方法研究开发”项目,被确定为河南省产学研试点项目。 学院获批国际学生招生和培养资质,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多个境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共建旅游管理等 5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院实训课程占教学总课时50%以上,开设“苹果公司A+雏鹰计划”等订单班近40个,成立了“范军曲艺特色班”,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着力打造“两化融合”的智能制造等2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仿真实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集研发、生产、教学、培训、研究为一体的教学工厂,形成“校中厂”和“厂中校”的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格局。 就业创业 学院不断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和思路。设立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郑东新区分市场,与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 200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作协议,并连续多年向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输送人才,引导毕业生境外就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连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国青年报评为首届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被河南省人社厅和教育厅联合授予“河南省普通大中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获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省政府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奖励资金。 “校政企”共建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自建面积为3400㎡的创客空间,与微软(中国)共建面积为1400㎡的大数据双创基地,搭建“1+2+N”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成立创友会,开办创业专业实验班。各二级学院分别设立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创客工作坊,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型、科技型创新创业,实现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多元化”发展,探索形成“普及教育+意向教育+精英教育”的“分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师生创新实践教育工作屡出硕果。 学院荣获 “河南省就业创业课程建设优秀高校”称号,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被河南省人社厅指定为“河南省创业培训定点机构”。 技能大赛 学院以技能大赛为试金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十多年来坚持举办年度校内师生技能大赛,积极承办并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把大赛作为提升技能、检验质量、展示成果的舞台。学院还实施毕业生双证书制度,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课程与岗位需求相对接,将职业资格考评纳入教学计划,传承技术技能培养特色,打造了一批批社会认可度高、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之星。 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技能优势,使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学院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全国数控技能大师、世界技能大赛等赛事,累计获国家级奖励 100余项,省级奖励240余项,在全省高职院校获奖规格、获奖数量等水平位居前列。 社会服务 学院设有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牢固树立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 “高、新、长、前”为建设方针,建成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积极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升级和民生工程,加大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力度。学院定期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全省职业院校校长培训、扶贫培训、失地农民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服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十几万名综合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原崛起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16所职业院校,帮助新疆建设兵团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顺利升格高职院校,与十三师职业学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还积极参与援疆项目,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作为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的友好互助单位,长期支持残疾人公益事业,多次承接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及国赛赛前培训。学院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集体嘉奖”。 利用学院自身优势,积极主动配合舞阳县委县政府,扎实开展 “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全省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做出了贡献。学院先后被济南军区、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确定为“士官考试基地”“河南省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河南省贫困县农民工技能培训定点单位”“河南省扶贫开发‘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培训基地”和“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集训基地”。 社会声誉 学院办学成绩显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在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学院声誉指数排名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之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首届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排行榜中,我院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 16位;在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和广州日报联合发布的“2017高职高专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13位、在“2018高职高专排行榜”中学院职场竞争力指数和教育竞争力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据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显示,学院获得5星评价,进入全国百强名校行列。“2019高职高专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学院位居第64位。
其他信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主要有: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营销与服务(定损与评估)、新能源汽车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二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旅游管理、导游(海外领队)、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企业电商运营)、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老年服务与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中餐烹调)、烹调工艺与营养(西餐烹调)、中西面点工艺、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加工与检测)、电子商务、会计(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空间设计)、工程造价、服装与服饰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材料补充: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河南省机器制造技工学校,创建于1954年12月。1956年更名为河南省工人技术学校,1960年更名为河南省工业技术师范学校,1961年更名为河南省技工教育师范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南职业技术教育学院。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新型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240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近2亿元,固定资产12余亿元,总资产近15亿元;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52个专科专业;有专兼职教师1177人;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1万余人,与中原工学院联办本科在校生近400人。
市推进技术创新攻坚方案
按照《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焦发〔2017〕15号)总体部署,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攻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赢转型发展攻坚战,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焦作”要求,牢牢把握“主体、平台、人才”三个重点环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创新引领型企业在产业转型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建设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着力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开展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主导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打赢转型发展攻坚战,把焦作建设成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提供坚强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技术创新攻坚取得明显突破。围绕转型发展攻坚,我市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引领型企业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建立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机制,力争培育省创新龙头企业7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0家。
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发展。全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达到3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建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比例达到60%以上。
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不断壮大。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20人以上,创新创业领军团队8个以上。
技术创新对转型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全市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2%以上。
到2020年,技术创新攻坚取得重大进展,技术创新对发展转型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建成创新焦作。省创新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突破500家;全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达到5家;国家级研发平台达到7个,省级研发平台突破2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60人以上,创新创业领军团队100个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发展创新引领型企业。
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科学的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体系,从政策上扶持、技术上引导、管理上加强,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助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创新型企业集群。
1加快培育创新龙头企业。综合分析企业规模、综合实力、行业引领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创新投入等诸多因素,优先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内遴选,培育一批创新发展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的创新龙头企业。支持经认定的创新龙头企业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创新联盟构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技术集聚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做大做强创新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引领带动全市企业创新转型发展。2017年,力争培育2家省创新龙头企业。
2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研究制定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焦政〔2017〕22号),加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进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流程服务体系,对科技优惠政策、申报业务知识等进行广泛宣传和全方位培训。建立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对入库企业在知识产权申请、研发费用归集等方面实施一对一专业辅导。对新申报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现金补贴;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目标考核导向,将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纳入我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引导各县(市)区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7家,总数达到73家;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
3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行业创新龙头企业集聚创新发展,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提升,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为创新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供基础。加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培育工作,围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遴选一批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下、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发展成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遴选一批年营业收入超亿元、行业竞争优势明显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助力其发展成为行业骨干企业。对新认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给予资金奖励。2017年,“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备案3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50家。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
(二)建设创新引领型平台。
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平台的技术转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功能,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行业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培育壮大高层次创新平台。研究制定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建设期内的新型研发机构提供土地、注册资金、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支持,及时做好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围绕全市十大产业和创新龙头企业,建设5—10个产业公共研发平台,聚焦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市场化人员激励机制、高效的创新组织模式和灵活的成果转化机制,提升创新成果研发转化能力。2020年,全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达到5家。
2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推进工程。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加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教育、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通过落实科技研发服务平台专项资金、科技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自身研发投入,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各种类型的企业研发机构,努力扩大覆盖面,提升企业科研整体水平。201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覆盖面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国家级研发平台达到7个,省级研发平台突破200家。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教育局、财政局
(三)培育创新引领型人才。
贯彻落实《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焦发〔2016〕9号)等“1+6”政策体系,加快集聚培育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创新创业领军团队,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发挥河南理工大学人才优势,建立共享机制,推动河南理工大学与我市企业间的人才双向流动、相互兼职、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支持河南理工大学与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吸引全国创新人才(团队)向焦作集聚。围绕现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各类优秀人才(团队)实施素质提升计划,遴选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在研发能力、创新团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织科技创新企业家学习深造、培训研修。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工程,培育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团队)、“技术专才”“能工巧匠”队伍。到2020年,累计培育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60人以上,创新创业领军团队100个以上;中、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分别达到63万人和42万人左右,建设5所国家级、省级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8所省级特色职业院校。
责任单位:市编办、人才办、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技局、教育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河南理工大学
(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发挥各类创新平台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作用,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开展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带动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
1做强四大优势产业。围绕高端引领、龙头带动,以产业链关键环节为突破口,以健全协作配套体系为重点,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食品等四大优势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0亿元,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代化工产业、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
2做大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开放创新、人才支撑,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培育壮大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依托健康元、国药容生、辅仁怀庆堂、广济药业、新开源、华兴生物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氨基头孢烷酸、核黄素、补骨脂、淀粉胶囊剂等产品,拓展大宗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生产制造,加快发展治疗重大疾病的化学新药以及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和改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依托佰利联、华晶钻石、富耐克、飞孟金刚石、大地合金、河南永威、强耐建材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钛材、钛合金、高品级金刚石、数控刀具、超硬刀具、磨料磨具、防火阻燃材料以及新型墙体材料、低碳节能型住宅模块等新型材料及制品。依托骨干企业,抓好重点项目,重点发展风电成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光伏发电、液化天然气(LNG)等产业链。依托皓泽电子、浪潮集团等骨干企业和中国通号(焦作)产业园,重点智能手机关键电子元器件、同轴电缆、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全市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5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300亿元。
3做精三大传统产业。以提质增效为方向,以技术改造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度,支持现有优势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快推进铝工业、能源工业、轻工业等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全市三大传统产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以上。
4推进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巩固现代农业优势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结合,构建高效复合育种技术体系,推进现代种业快速发展,到2018年,全市优质强筋小麦种子基地面积达到25万亩。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农业物联网区域示范工程建设,到2018年,全市建成3至5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农业物联网整县推进达到2个。立足“四大怀药”原产地优势,依托保和堂、明仁药业等企业,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中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四大怀药”深加工特色产业链,打造“中国怀药之都”。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为导向,围绕焦作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和支撑力。推动焦作市文化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深化与阿里、苏宁、腾讯等知名电商合作,不断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建立以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医疗—养老—养生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商贸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具有焦作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农业局
三、支撑措施
(一)打造焦作国家高新区,推进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焦作国家高新区为载体,编制实施“一区五园”发展规划,争取尽快纳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拓展区。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强化核心引领,将焦作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增长极,以“一区”引领“五园”、带动全市创新水平的整体跃升。
(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带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骨干企业和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带动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围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提升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2020年以前,重点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解决一批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三)实施开放式创新,有效集聚外部创新资源。健全提升科技大市场、绿色生物制造联合研发中心、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服务平台功能,深化与中科院、中关村、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的战略科技合作,积极探索定期召开专题成果发布会、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焦作分中心和科技产业园、互派科技人员交流学习培训等合作模式。集聚市外科技创新资源,助力我市技术创新攻坚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建立金融服务支撑科技创新机制。落实《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焦政〔2015〕8号)。进一步发挥科技支行作用,推进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补贴工作。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市财政科技经费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奖励各类科技创新。设立科技企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全国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对我市科技型企业进行投资,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化目标考核导向,将财政科技投入纳入考核体系,开展考核评价和督查通报。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增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动力,加大国有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创新投入。加强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信贷、创业投资资金、企业研发资金及其他社会资金的结合,增强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引导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投融资环境。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协调联动。由市科技局牵头,建立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技术创新攻坚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认真谋划布局,建立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技术创新攻坚行动。
(二)完善配套措施。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发展实际确定攻坚重点,制定具体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跟进配套措施,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间节点完成。
(三)加强督促检查。各县(市)区要加强协调联动、工作指导、统计监测、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