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通过搭建“1个中心,1个平台、N个应用”的平台建设模式。建一个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中心,汇聚土、水、肥三大耕地质量数据,为耕地质量保护监测、管理、服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分析,达到精准管理,科学决策,形成指挥耕地新业态,通过大数据平台服务公共,服务管理,转变耕地保护方式。
托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托普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由系统云平台、墒情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监控、施肥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管路等组成。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土壤水分、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设置周期性水肥计划实施轮灌。施肥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充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旱田、温室、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实施速度呈指数级增长。据统计,到2020年,农业物联网设备安装数量将达到7500万台,年均增长20%。
导致增长的原因有几个:
到2050年人口增长97亿(30年内增长25%)及其粮食需求在过去的40年里,由于水土流失和污染,世界耕地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有限的昂贵资源,例如水、电、化学肥料等极端的天气条件价格合理、耐用且易于维护的传感器
物联网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提高耕作方法效率和增加现有耕地产量的方法。精准农业包括使农民能够更精确地管理作物生长和饲养牲畜的一切。智能传感器可以24小时自动运行,从而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降低了种植者的成本,提供了农场的整体视图,并突出了可 *** 作的见解。
此外,精准农业解决方案可告知生产者他们需要了解的有关土壤、湿度、水位和其他重要指标的参数,以便在小问题影响利润之前采取纠正措施。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物联网在农业实践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和好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农业物联网:7个智慧农业创新用例。农业物联网主要还是涉及大田的环境墒情监测、气候气象监测、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种植业相关的智能控制系统、水产畜牧养殖自动控制系统、农产品安全溯源等等。
(1)在种植准备的阶段,在温室里面布置很多的传感器,分析实时的土壤信息,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
(2)在种植和培育阶段,可以用物联网的技术手段采集温度、湿度的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从而应对环境的变化,保证植物育苗在最佳环境中生长。比如说通过采集设备,比如说降温了,可以在温室里加热。
(3)在农作物生长方面,可以利用物联网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养分信息和作物病虫害情况。利用相关传感器准确、实时地获取土壤水分、环境温湿度、光照情况,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测和物定作物的专家经验相结合,配合控制系统调理作物生长环境,改善作物营养状态,及时发现作物的病虫害爆发时期,维持作物最佳生长条件,对作物的行长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在农产品的收获阶段,同样可以利用物联网的信息,把传输阶段、使用阶段的各种性能进行采集,反馈到前端,从而在种植收获阶段进行更精准的测算。
(5)提高效率,节省人工,如果是几千亩的农场,要对各大棚进行浇水施肥,手工加温,手工卷帘,那要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员来 *** 作。如果应用了物联网技术,手动控制也只需点击鼠标的微小的动作,前后不过几秒,完全替代了人工 *** 作的繁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