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现状,第1张

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
第一,大学生创业活跃度高。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统计,2015年至2017年,我国每年创业大学生人数超过20万人,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从16%上升到30%,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日益活跃。报告还显示:2017年,有26%的在校大学生有强烈或较强的创业意愿,比2016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更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可见,创业已经从小众尝试变成了大众认可的一种选择。
第二,大学生创业的创新性较高。大学生创业不同于社会人创业,他们的初衷不是利益驱动,而是希望通过技术革新、模式创新等实现人们更美好的生活,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他们思维活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因此在创业过程中更关注产品的创新性。《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中国报告》显示:65%的青年创业者认为自己的产品具有新颖性,而非青年的这一比例为57%。我国约12%的青年创业者使用了新技术,而使用新技术的非青年创业者比例仅为7%。特别是从近几年“创青春”“互联网+”等全国重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均来自于对所学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
第三,“互联网+”是大学生创业热点。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时代,切实感受着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他们对互联网有着天然的敏感性,也更具有“互联网+”的思维和灵感。《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2%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在住宿餐饮行业进行创业,占比最高。这是因为住宿、餐饮行业创业门槛较低,并且与当前的消费升级趋势相契合。同时,有193%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在消费电商领域创业,占比较高,反映了“互联网+”对消费行业的影响逐渐加深,由此延伸出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第四,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多。当前,国家各级政府都配套出台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大学毕业生创业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享受一定免税政策,享受银行低息小额贷款,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等。同时,我国很多地区也纷纷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办公场地、启动资金、指导咨询等服务,帮助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开花。高校也积极搭建校园孵化平台,通过校、政、企协同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1]。从整体创业环境来讲,当前给予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第一,创业资金短缺。创业是一项对资金需求非常大的活动。在创业初期,大学生创业者不仅需要租办公场所、店铺、厂房、聘请工作人员,而且还需要有维持企业运行的流动资金,而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更没有积蓄。因此,创业资金不足往往成为大学生创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中国报告》显示:在中国青年创业者的资金来源中,只有9%的资金来自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23%的资金来自银行。同时,中国青年的创业资金来源中,有58%的资金来自家庭积蓄,而欧洲和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4%。《2016-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中也提到: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者认为最能够影响创业成功的客观条件,在调查中所占比例为2595%。由此可见,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
第二,创业能力不足。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在于富有激情,但劣势也非常明显。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曾对100名在校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近8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创业能力不足。一是创业知识不足。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偏重于自己学科的内容,对于实际创业中用到的各种财务知识、会计知识、金融知识、市场营销等内容了解得不够。[2]另外,就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来看,普遍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对创业实践的涉及较少。二是创业选择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对市场情况、行业发展、消费者需求没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选择项目时往往比较理想化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还有一些大学生则急于求成,过于重视高产出,忽视了项目本身的艰难性,这也容易导致创业失败。三是创新意识有待提升。大学生创业与社会人员创业的最大不同就是具有创新性和技术性,由于在资金、经验、能力等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所以大学生创业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第三,创业教育缺失。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自然而然地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任。《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中国报告》显示:87%的中国青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而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该比例为68%。某高校曾对四川省14个高校进行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仅有241%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比较了解,而大部分都停留在了解一点的基础上,或者简单听老师或同学提过。[3]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的师资;二是难以提供足够的合格的创新创业课程,多以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程的形式游离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三是难以与社会开展有效的合作[4]。同时,很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还存一些误区,如将创业成功作为目标,重创业、轻创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教育,与高深知识取向不符等,都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154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 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