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统一采购,网络竞标
海尔智家的采购业务在初期是由各地的相关部门进行独立采购,这样一来,由于各地采购标准存在差异,各地供应商的产品也存在差异,就会使得采购标准、采购成本和采购效率都会产生差异。原材料的差异必定会导致产品质量产生差异,进而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不利于企业轻资产的运营。
因此海尔智家建立了统一的采购平台,将各地的采购部门进行整合,将各地的采购需求汇总到统一的订购平台,再由平台统一进行订购并发放材料。这样做一方面统一了原材料的标准,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把控,形成品牌效应。
另一方面由于订购平台是集合各地的所有需求进行订购,因此订购数量巨大。海尔智家每年的原材料订购品种包含15万种,订购金额超过千亿元,凭借巨大的订购规模可以降低采购的成本。
3加强品牌运营力度
品牌作为典型的轻资产,对企业利润有着重大影响。企业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顾客是否认可其品牌形象。
只有顾客认可该品牌,企业才能依靠品牌效应进一步地扩大客户群体。与此同时,客户群体的需求各不相同,根据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将产品进行分级销售,可以在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同时,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海尔智家将产品进行了分级并建立了相应的子品牌,包括卡萨帝、海尔和统帅等。

4更注重附加值
在转型轻资产运营的过程中,海尔智家通过关注企业的高附加值环节,大力支持研发创新,提高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增加了客户粘性。通过将生产环节外包,拓宽营销渠道,提供优质的服务。
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统一平台,改善网络架构提升了企业运营的稳定性,提升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一系列的布局和转变,都是为了将企业关注的重点转为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
尽管海尔智家不关注高附加值环节,仍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但是现阶段的市场瞬息万变,如果企业不去追求更加稳定的发展方法,可能会被时代的发展所抛弃。所以海尔智家对轻资产的运用给了企业一种全新的视角,对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评估和运用。2022年10月27日,2022年《财富》最具影响力物联创新榜公布。其中,海尔集团旗下2项成果入选,分别是青岛海模智云科技有限公司的德力西温州基地模具物联网平台和卡奥斯创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危化企业园区AIoT数字化安全管理应用。据了解,这份榜单表彰的是中国企业应用物联网融合技术,将人、机、物巧妙相连并创造最大价值的创新案例。
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在青岛盛大开幕。会议现场,世界著名品牌价值评估机构凯度集团,携手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和海尔集团,正式发布了《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标准白皮书》。这意味着,全球首个针对物联网时代的品牌标准就此诞生。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乌卡时代已经来临,留给企业的只有两条路:转型或者被抛弃。作为全球唯一以探讨物联网时代管理范式变革为主题的高规格国际论坛——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的开幕,标志着企业间的生态品牌竞赛已经开启。
人单合一:世界管理舞台响彻中国声音
前瞻性管理科学家詹姆斯·穆尔博士曾在《竞争的衰亡:商业时代的领导力与策略》一书中提出:宏观组织创新及商业生态系统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元技术”。
对海尔来说,“元技术”的核心就是人单合一模式。目前人单合一模式已在农业、医疗、传媒等众多行业实现跨行业复制,也在海尔收购的日本三洋、新西兰斐雪派克以及美国GEA等企业身上实现了跨文化复制。
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29个国家的62975家企业注册成为人单合一联盟的会员,其中不乏斋普尔和富士通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
而在本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的现场,MLab管理实验室创始人加里·哈默和世界银行前知识管理总监史蒂夫·丹宁,都在演讲中对海尔管理模式的创新表达了赞许。
生态引领:三大领域首创全球第一
本次论坛共发布了三项研究成果,分别是《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标准白皮书》《共赢增值表研究报告》和《人单合一计分卡认证体系》。
其中最受瞩目的《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标准白皮书》以海尔生态品牌创新实践为标杆,明确定义了生态品牌的三大维度:品牌理想、用户和合作伙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总裁杰弗里·汤姆森撰写的《共赢增值表研究报告》则是以海尔生物疫苗网为研究案例,对海尔转型物联网生态品牌的 探索 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人单合一计分卡认证体系》的诞生,则标志着人单合一模式在全球的复制推广有了统一标准和进阶体系。
这三份研究成果是全球各大权威机构对物联网经济形势以及全球企业 探索 实践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行业性成果,它们将成为物联网时代下企业转型的指路明灯,同时也会为企业品牌带去更多的意义与价值。
人是目的:人人自创生,生态共进化
在转型之路上,海尔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并坚持不懈的 探索 如何最大化地释放人的价值。在人单合一模式下,海尔推行了“全员创客”机制。
随着创客激励平台范围的扩大,无数个自驱动的小微企业诞生,越来越多的海尔员工变成了创业者。从最初的600人,到2019年底的2000人,再到如今的10000人,通过人单合一模式,海尔已经实现了“万人持股”。员工能够通过自主创造价值获得增值分享,而海尔集团的商业生态也因此获得了不断迭代和进化的能力。
“自创生,同进化”这是本届大会的主题,也是海尔一直以来遵循的原则。“自创生”就是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自主人,让用户融入创新生态中,释放他们作为生命体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值此充满变革的乌卡时代,海尔也会将“人单合一”这一充满东方智慧的企业管理模式分享给全世界,不断打破企业边界,与生态各方共建“同进化”的共赢机制。
院校专业: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本溪新城,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20公里,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成立于1907年的本溪县立师范传习所。1948年东北解放后,更名为本溪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溪钢铁学院。1991年,本溪大学更名为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1996年,本溪市师范学校并入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更名为辽宁科技学院。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的本科试点院校。201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2017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科学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全国首批试点院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首批试点院校、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校。2018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单位,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单位。2019年,教育部新工科项目获评中期优秀项目。2020年,获评教育部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优秀结题项目单位、辽宁省“1+X证书”试点院校、第二批省军民融合单位。,学校占地 87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0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224亿元。图书馆藏书105万册。现有校内实验室(中心)4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3个,省级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学校设有 15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艺、教育等五大学科门类的38个本科专业和8个招生高职专业。有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7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1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学校现有教职工 892人,其中专任教师527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9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77人。有博士生导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6人。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1239人,其中本科生9932人,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依托本溪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传承、发扬东北抗联精神,用抗联精神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东北抗联精神育人 “筑梦空间”展馆先后获批“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辽宁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辽宁抗联研究实践基地”“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新型智库研究基地”、“本溪市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面向行业和地方积极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近三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80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1项,省级以上项目248项。承担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其中一等奖6项。,近年来,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搭建 “校企、校政、校校”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政务咨询等社会服务。在转型发展重大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获批国家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项目。广泛与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与中科曙光集团合作办学,共建“曙光大数据学院”;与新松机器人公司合作,共建“新松机器人应用学院”;与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海尔物联网学院”;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ICT产业学院”;与中铁集团共建“中铁学院”;与希杰(CJ)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希杰生物产业学院”;与营口盛海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三征班”;与广州启航物联佳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启航青年管理者精英班”。2020年,“新松机器人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被认定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启动服务地方行动计划,面向辽宁省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1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依靠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成立了大材料应用研究院等13个科研院(所),这些研究机构已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研究咨询服务基地。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百名教授进企业”活动,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牵头组建 “辽宁省机器人产业校企联盟”,并成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搭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成为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辽宁鹤腾科技热处理工艺装备产学研联盟等辽宁省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等30个校企联盟理事单位。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东北电力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铁建设集团、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神华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北京神州数码、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首钢集团公司、宝武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本钢集团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韩国新罗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格乐大学、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博特拉大学、新西兰维特国立理工学院、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技术大学、日本设备企划株式会社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招收索马里、苏丹、也门、肯尼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加纳、俄罗斯等国家留学生,不断拓宽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辽宁科技学院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坚持 “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努力建成社会评价高、产业影响大、行业附着力强的区域示范性应用型大学,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东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他信息:辽宁科技学院在辽宁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辽宁科技学院是本科大学(自2016年开始,辽宁省高考将本科三批合并到本科二批招生,自2018年开始,辽宁省高考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招生)。如果你不是辽宁考生,辽宁科技学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辽宁科技学院是二本大学。
材料扩展:
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历史悠久、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的本科试点学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教育部“科学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全国首批试点院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首批试点院校、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单位,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院的前身是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48年,原隶属于冶金工业部;1958年,升格为本溪钢铁学院;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辽宁科技学院。
冰箱。海尔最初做冰箱,靠冰箱起家。1984年海尔品牌创立于青岛。1985年,张瑞敏从消费者的信中发现了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砸冰箱” 事件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持续创业创新过程中,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的发展主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模式。海尔集团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踏准时代的节拍,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型企业,连续两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
时代的变迁令人目不暇接, 1998年门户网站开始兴起,中国正式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正逐步向物联网和量子时代进化,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等各种商业模式层出不穷,颠覆着各行各业,制造业也不能幸免。随着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厂、智能制造等不断被应用到生产和制造领域,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被应用到管理和交易环节,以及共享平台、智能财务的建设,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管理触及前所未有的革新机遇。
海尔集团是一家全球型的家电制造业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家电产品制造企业转型为开放的创业平台,实现了数字化、平台化与生态化的转型。 面对物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该集团按照“物联网时代智慧家庭生态平台”的定位,推进从电器向平台化的转型,即从制造产品到孵化创客转变,通过人单合一模式持续驱动全球转型落地,建立以小微为基本单元的全球保障体系,打造以社群经济为中心,以用户价值交互为基础、以诚信为核心竞争力的后电商时代共创共赢生态圈,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引领者。
回望海尔集团30多年来的 历史 ,可谓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海尔集团成立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国内企业还没有能力自己研发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包括该集团。那时还处在物资匮乏时代,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集团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的企业理念。这一阶段,海尔集团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在一次营销事件中,海尔集团将检查出来的76台有问题的冰箱当场砸毁。这一砸,局外人看到的是“浪费、败家”,实际却砸醒了该集团员工“零缺陷”的质量意识,砸出了中国冰箱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 如今,作为中国家电的领军企业,中国家电领域80%的国际标准专家、80%的国际标准提案来自海尔。
到了90年代,海尔集团的冰箱产品已经家喻户晓,国家政策方面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海尔集团也适时开启了多元化的转型,先后兼并了国内十八家企业, 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时,家电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已经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在竞争品牌纷纷打质量战时,该集团在国内已经开始生产冷柜、空调、洗衣机、彩电、电脑和手机等其他品类的产品,进行了广泛的品类延伸,又一次转型成功,成为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市场打开,该集团又抓住时机,开启了全球化的转型。 这一阶段,该集团积极 探索 海外市场,先在美国建厂试水,取得美国市场的认可之后再进军日本。相关数据显示,截止目前,该集团已在全球建立了10个研发中心、21个工业园、24个海外制造基地和61个营销中心,并构建起研发、生产和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运营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海尔集团能够融入当地市场及文化及时准确地获取用户需求及潜在需求,并依托全球领先的技术、产品研发优势及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的能力来满足用户需求。这使海尔集团成为全球各地消费者都认可的全球化品牌。
2012年,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着 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尔集团适时再一次转型,从传统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 社会 孵化创客的平台,转型成为互联网企业,进行网络化战略转型。 这次转型颠覆了原来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把海尔及其员工变成了网络互联中的节点,互联互通各种资源,打造共创共赢新平台,实现相关各方的共赢增值。海尔为此从战略、组织、员工、用户、薪酬和管理六个方面进行了颠覆性 探索 ,打造出一个动态循环体系,加速推进互联网转型。在战略上,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共创共赢生态圈,实现生态圈中各攸关方的共赢增值;在组织上,变传统的自我封闭到开放的互联网节点,颠覆科层制为网状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从雇佣者、执行者转变为创业者、动态合伙人,目的是要构建社群最佳体验生态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薪酬机制上,将“企业付薪”变为“用户付薪”,驱动员工转型为真正的创业者,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在管理创新上,通过对非线性管理的 探索 ,最终实现引领目标的自演进。
2019年,互联网进入深水区,产业互联网开始兴起,海尔集团再一次进行转型,目标由互联网公司转型成为“平台+生态”型公司,实施生态品牌战略。 海尔将财务、人力、法务、信息管理等传统职能部门进行了彻底颠覆,将各部门壁垒取消,整合成一个共享平台。目前,海尔大共享平台涵盖了财务共享、人力共享、商务法务、资金税务、信息化、集团大学等9个子平台,在加速创客小微孵化的同时,也保障了职能部门整体“活而不乱”。在产业创新方面,海尔聚焦于白电转型平台、投资孵化平台、金融控股平台、地产产业平台和文化产业平台五大平台。白电转型平台通过社群平台、互联工厂、智慧生活平台等,以超前迭代为支点,成为物联网时代智慧家庭的引领者。 海尔为创客提供包括制造体系、物流体系、创投孵化体系、人力资本体系等一系列创业资源,让创客在开放的平台上利用该集团的生态圈资源实现创新成长。 在企业管理方面,海尔集团 探索 实施“人单合一”模式,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人单合一”模式中,“人”指员工,“单”指用户需求,“人单合一”就是每个员工都直接面对用户需求,创造用户价值。在这种模式下,海尔集团实现了“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引领企业开启全新的时代。海尔集团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海尔集团正在建立一个无边界的生态系统来共创共赢。”
平台化只是海尔集团 探索 未来模式的一个阶段,平台这个概念其实已经发生了迭代。 传统时代,在市场获利的往往只是品牌方;互联网时代,“价格战”让电商平台、入驻平台与用户三方存在博弈状态;到了物联网时代,海尔集团通过交互获取的“需求网络图谱”为生态各方服务,因此海尔集团平台上聚集了来自全球的生态资源,围绕用户共同建设生态品牌。
另外“易付宝”和“资金通”等资金平台都在不断优化升级。其中,基于互联网模式的“资金通”平台,利用新模式、新技术链接资源与用户,实现了资源整合、无感体验的需求定制和无缝安全、全面实时的智慧链接。“资金通”平台通过风险评估模型、敏感性分析、用户画像、KPI资金指标等,形成资金大数据,制定资金解决方案,降低金融风险,实现高效的融资、全球结算、结售汇现金池管理,从而为小微赋能增值。此外, 海尔集团大共享平台还搭建了融资社群、外汇社群、现金池社群、创客社群、客户社群、政府社群等生态,不断整合全球资源,进行资源池化管理。 通过社群经营,创新开放的体系,将生态圈上的各个价值点进行编织,形成价值网,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如海尔集团采用“人单合一”的模式,建生态、建平台,构建整个模块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了共创、共治、共享。
如今, 海尔集团已经不仅是一家家电制造企业,还是一个开放的物联网生态平台。2019年6月,海尔入榜“2019年BrandZ 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成为BrandZ 历史 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百强的物联网生态品牌,品牌价值为16272亿美元,再一次成功的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且带动整个中国家电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