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数字经济潜能 助力山西高质量发展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中心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努力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山西要聚焦推进“数字山西”建设,还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同时,与中部其他兄弟省份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在把握“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厘清山西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明晰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探寻数字经济助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是山西谋求转型发展新路的新思路。
一、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8年,山西省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208万公里,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也实现了大幅扩容,增长率达到384%,居全国第11位。在宽带网络服务能力方面,移动光纤用户占比高达975%,渗透率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了移动宽带网络覆盖能力量质双升。与此同时,我省与网络设施相关的投资也呈现成倍增长态势。仅2020年上半年,全省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2倍,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139%。
二是数字产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点谋划下,华为、百度、中国电科、中国电子、阿里巴巴等一批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山西,中国长城、曙光、龙芯等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逐步成长,本土百信、云时代等领军企业蓬勃发展,山西数字产业呈现出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成网的扩大之势。目前,我省数字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个以核心龙头企业为引领的数字产业链形态,即以龙芯、鲲鹏为研发核心的芯片厂商,以统信、中标麒麟为主的 *** 作系统厂商,百信、中国长城为主的整机厂商,以国科晋云为主的超算厂商,以及以云时代为平台吸引的中软、太极、永中、金蝶天燕、东华软件等40余家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数字产业生态链,形成了有梯队、有层次的数字产业发展集群。
三是数字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山西省自2015年以来陆续有中电二所、复晟铝业、大运 汽车 、太钢不锈、智奇铁路、科达自动等新兴智能制造企业成为全国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为早日实现传统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山西将数字化技术与能源产业进行了有机结合。在智能煤矿建设方面,山西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的算法与数字技术应用于煤矿的安全生产与运营管理方面,打造出了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煤矿。
四是新业态、新模式呈现良性发展态势。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让全国的经济建设一度停滞。但是数字经济在疫情中催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如在线医疗方面,2020年一季度,山西省互联网医疗平台实现成交金额为51亿元,同比增长1489%;在线消费方面,全省的烟酒饮料商品交易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95%,本土超市的在线商品成交额突破38亿元,同比增长764%。除了在线医疗、在线消费等新业态,直播带货也成为山西新业态模式中的新增亮点。2020年1—6月,临汾市采用县长、县委书记直播带货的方式推介本地特色产品,网销商品成交额为3000余万元;运城市与拼多多达成合作意向,开展农产品线上联播活动,这种“品牌 农特产品 直播”商务流通的新模式,有效助推全省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
五是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近年来,山西省委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明确指出要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对照“六最”标准,山西省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对标中央与先进地区的做法,全面放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对接国际贸易与投资最新通行规则,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办事审批事项与办事时间,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动了我省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截至2019年12月,山西完成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1202个,项目从申报到落地节约50%的时间。同时,山西在审批服务方面也进行了便利化改革,在对标完成国务院8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将企业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根据国务院第五次督查的反馈结果,在2018年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测评中,山西在7项重要指标中的6项均有了大幅进位。
二、当前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差距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平均水平为296。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呈现出南强北弱、区域性聚集的区位特征。山西省数字经济被划分为发展阶段,在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排名为22位。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指数对比分析。2020年全国数字基础设施指数平均值为313,中部六省的数字基础设施状况表现较为均衡。其中,河南省的数字基础设施指数最高,达到405,在全国排名位于第一梯队;山西数字基础设施分值最低,为271。最高分值与最低分值的差距不大,表明中部六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内部差异较小,为信息产业、软件服务产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因此,山西应继续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将5G、数据产业中心等作为新型数字设施建设的重点进行谋篇布局,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数字产业发展指数对比分析。全国数字产业发展指数平均分值为246,中部六省中,湖北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成熟度最高,山西最差。其中,山西省的产业规模标准差大于数字产业主体标准差,表明企业的质量与数量的差距相对较大。同时,山西省的产业发展指数的平均值与其他五个省相比整体偏低,表明山西省在产业规模方面整体滞后。在产业主体培育方面,受到优势独角兽企业以及上市企业的数量影响,山西境内还未培育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数字企业,因此该项细分指标方面分值极低,也表明中部六省在产业化方面分化较为明显。
三是数字融合产业发展指数对比分析。从中部六省的得分情况来看,除了山西省目前得分低于平均分值以外,其他省份的数字融合指标得分均超过或与平均分值持平。在工业数字化方面,山西省稍显落后,其他五省水平较为均衡;在数字研发设计和企业数字化协同领域,山西省分值较低,河南与安徽省领跑中部地区,表明工业数字化的典范企业多数聚集于此,山西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在农村数字化领域,中部省份的淘宝村建设快速,山西省的淘宝村也实现了零突破,农村电商潜力正在逐步发力。
四是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指数对比分析。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差异较小,尽管如此,山西省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依然是排名末位。在细分指标领域,山西省的政务网络服务水平表现较为优秀,这与国家持续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相关政策密不可分;在政务服务互动端指标方面,山西与其他省份存在一定差距,表明未来山西需要持续在政务服务互动终端的建设、管理以及业务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不容忽视的是,在政府数据治理方面,山西省的分值水平最低,表明我省的数据治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治理的系统性措施与政策还未能及时跟进, 社会 影响十分有限。
三、山西省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提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数字产业的全面推进,客观上要求5G、工业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步伐。对此,山西应加强对新型基础设施的谋篇布局,进一步完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5G等相关网络设施在城乡全面覆盖,持续推进骨干网络、网络结构环节的扩容与优化,提升省级出口带宽的承载能力和扩容力度,丰富省际光缆干线传输网络的层次,积极推进三网融合的深入发展,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超前布局下一代新型互联网,加快向IPv6新版本的全面升级,提升数字业务的疏通能力和业务承载能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做好底层支撑。
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进一步加大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一方面可以采用联合攻关、并购重组或者产业合作等方式,加快对于半导体、核心软件以及高端芯片的攻克;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学研体系制度的完善,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深水区 探索 ,努力打造形成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在“能源革命”的引领下,山西应进一步聚焦能源互联网、智能数字矿区建设等领域,打造规模化的数字产业创新体系。此外,山西应进一步聚焦本土成长性好、潜力大、有发展基础和特色业务的隐形冠军、独角兽潜质的企业,建立优势企业的动态培育库,形成独角兽企业的有序培养梯队,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是提升数字产业融合水平,拓展数字业务发展规模。在工业数字化领域,山西应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进行深度转型,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钢厂等新型智能现场在全省工业制造业企业的全面覆盖,加快引进智能生产线,实现生产线的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产业链资源的协同运作与合作共享。在能源产业转型方面,山西在总结阳煤集团新元矿的井下5G煤矿专网的投产使用经验基础上,要加快推广智能矿山、智能官网、智慧电网等智能现场的使用,提高矿区企业的智能化 *** 控能力;在农业数字化领域,要全面推进与知名网络平台的合作,打通山西农产品在销售渠道方面的通路,推动山西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服务数字化领域,山西应继续加大对智慧 旅游 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建设与推广,鼓励不同行业的线下网点向综合智能服务网点转型,积极创新服务业态新模式,提升消费者的应用体验,拓展数字服务新境界。
四是着力优化数字营商环境,营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氛围。首先,要在我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域深度调研,规范经营资质的相关许可事项,实施准入事项的负面清单制度,畅通政府政务办公平台,制定线下业务与线上业务分类办理的不同标准。其次,要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实施d性监管方式,不同的业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营风险,监管部门要敏锐识别,精准判断。再次,要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在运用先进数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我省的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的响应速度;同时进一步 探索 政府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监管与维护,在更大范围内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最后,政府应下力气引导全体 社会 成员认识数字经济、了解数字经济、重视数字经济,形成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 社会 氛围,推动数字经济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执笔人:聂娜)
责编:文军
智能电网与能源参考设计用于塑壳断路器 (MCCB) 的低功耗、低噪声模拟前端设计
高压 12V-400VDC 电流感测参考设计
用于 G3-PLC 电力线通信的模块上系统(CENELEC 频段)
我这周在浏览物联网 (IoT) 时,想仔细看看IoT将如何使电网更加智能(反之亦然),在整个基础设施和住宅内提供更多的信息,实现更佳的互联互通。通过IoT,用户、制造商和公共事业服务供应方将揭示一种全新的方法来管理设备,并最终节省资源和开销。让我们看一看世界上的智能电表将智能电网与你的住宅连接在一起的实现方式。
在全球都在关注能源管理和节能的当下,IoT将把智能电网的连接优势扩展到公共事业供应方所完成的配电、自动化和监视之外。住宅和楼宇内,管理系统的使用将帮助用户监视他们自己的用量并调整使用习惯。这些系统将最终通过在非高峰用电时间运行来自动调节,并且连接至传感器来监视用户数、光照条件以及更多参数。但是,这一切都源自一个更加智能和互连程度更高的电网。
智能电网使IoT成为现实的第一个关键步骤是大量采用智能仪表。目前已经连接了数百万个仪表,并且互连电网的势头仍在增长。然而,要发挥其最大潜能,智能电网的第一步是从机械电表向智能电子仪表的转变,其目的是建立仪表和公共事业供应方的双向通信。
美国的智能电子仪表的采用率接近50%,目前现场已经安装了数百万个电表,与电网互连并定期通信。从本质上说,电表正在将它们的功能从电能计量设备扩展成为双向通信系统。
现代的电子仪表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才能在智能电网和IoT中发挥如此关键的作用。首先,仪表需要在住所和楼宇中将能耗信息报告给公共事业单位。在美国,合适的解决方案是低功耗RF (LPRF) 通信,使用的是Sub-1 GHz网状网络。然而,根据国别和电网属性的不同,无线解决方案也许不是最佳选择,比如说在西班牙或法国等使用有线窄带正交频分复用 (OFDM) 电力线通信 (PLC) 的国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使IoT成为现实需要更大量的产品组合,能够支持从有线到无线,而有时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第二,仪表需要通过住宅内显示器或网关将有用的能耗信息传送到屋内。这些信息使得用户相应地调整用电习惯并降低这方面的开销。在美国,ZigBee标准与智能能源应用系统组合使用。其他像英国或日本等国,正在评估Sub-1 GHz RF或PLC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大的覆盖范围,或者混合RF和PLC的组合实现。所以,本质上说,电表正在成为智能传感器,用于在住宅和楼宇内外进行双向通信的IoT,以网状网络的方式互连,同时将基本能量数据报告给公共事业单位。
此外,智能仪表需要支持诸如动态定价、需求响应、远程连接和断开、网络安全、无线下载和安装后升级等高级功能,这样的话,公共事业供应方也就没有必要为每个仪表都派遣一名技师了。
如你所见,智能电网在支持IoT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这只是开始。将楼宇和住宅中的设备连接在一起是发挥智能电网全部优势的下一件要做的事,而很多创新型解决方案和便利化应用已经向用户提供。专用家庭能源网关、智能应用中心或能量管理系统将使用户更快地感受到互连电网和IoT所带来的益处。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立即查看智能电源与电网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与能源参考设计
用于塑壳断路器 (MCCB) 的低功耗、低噪声模拟前端设计
高压 12V-400VDC 电流感测参考设计
用于 G3-PLC 电力线通信的模块上系统(CENELEC 频段)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过去的几年里,物联网蓬勃发展。根据行业研究,到2021年,全球将安装350亿台物联网设备,到2025年将安装7544亿台。本质上,作为一个技术驱动的互联设备网络,物联网有潜力更好地实现系统内的数据共享。它让机器和设备进行交互的能力将会对各行各业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从使用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密集型体验到基本的健康和安全需求,几乎没有什么趋势能够超越它,从而加剧了其重要性。
1连网设备制造商将投资医疗保健
远程医疗需求仍有望继续增加。据行业专家称,由于便利和更实惠的价格,消费者对数字医疗设备的兴趣越来越大,到2026年,该技术将增长至1856亿美元。
2物联网将在制造业普及
制造业和其他使用昂贵机器的环境已经体验到了远程监控的好处。在物联网驱动技术的帮助下,制造商和制药企业今年能够将工业资产与远程 *** 作连接起来,确保在大流行期间一切如常。根据行业报告,这些好处和积极影响有望在2021年为物联网带来大量投资。基础行业专家、特别是现场服务公司和工业设备公司将越来越多地使用此技术,从而使连网机器在2021年继续获得发展动力。
3行为互联网有望发展壮大
行为互联网(IoB)从各种来源捕获人们生活的“数字信息”,公共或私人实体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影响行为。
这里的一些有用的技术工具包括位置跟踪、大数据和面部识别。这一趋势凸显了将客户放在每个组织战略中心的重要性,以确保长期成功。
4智能建筑技术将推动员工体验转型
根据2021年的行业报告,智能建筑技术将专注于物联网应用,以实现智能办公举措。这些举措将包括智能照明、能源和环境监测,以及基于传感器的空间利用和活动监测。
1、 未来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黄金十年,市场空间可观。物联网市场规模超万亿,未来仍存广阔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持续维持在 20%以上,同时 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1 万亿美元。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 (1) AIoT 科技 大方向,未来规模高速增长。预计 2022 年 AIoT 市场达到 7509 亿元, 2018 年-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5%。 (2)5G 为基, 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 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在 2019-2025 年将以 21%CAGR 增长,同时产业物联网领域连接量将成为主要增长贡献。 (3) 物体数据开始产生交互属性, 物联流量释放数据商业价值。 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提供物体的流量,创造新的数据价值。 2、 十年沉淀,多核驱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一:技术/产品/产业链日趋成熟。 网络由局域到广域、由窄带到宽带、由低速到高速。 另外, 物联网产业链各层不断发展完善: 1芯片/模组性能指标逐渐优化,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2网络覆盖不断完善, 4G/5G 与 NB-IoT 基站数量快速增长;3平台建设赋能物联网; 4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核心驱动二:降本增效助力物联网普及。 1 摩尔定律推动芯片硬件价格快速下降;2规模效应推动模组等产品价格下降; 3 流量资费快速下降; 4物联网助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 核心驱动三:场景丰富+数据闭环+巨头加速入局,释放物联网显著商业价值。 1物联网应用场景经历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自动化到智能化演进; 2数据也从单一采集到产生数据交互,提高产品/应用粘性,数据链条从底层芯片、 MCU、通信模组、网络覆盖到中上层 *** 作系统、应用平台全打通,生态构建和商业闭环加速释放物联网商业价值;3以华为/小米/高通/谷歌/腾讯等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纷纷入局 IOT,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IOT 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传统产业发展至今也将面临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拓宽物联网产业边界。 3、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AIoT,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以互联网企业、设备商、 芯片以及硬件终端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IOT。 (1)阿里巴巴以阿里经济体为核心,向天猫精灵与阿里云 IoT 提供业务支持,打造AIoT 生态。(2)京东构建小京鱼智能平台,提供 AIoT 解决方案;(3)华为开启 AIoT新篇章,覆盖包括电力、交通、 汽车 等多个领域;(4)苹果围绕 iOS 布局,储备丰厚 AI 能力;(5) 高通作为万物互联践行者, AIoT 布局多场景应用;(6) 小米核心技术为 AIoT 发展提供支撑,打造包括家庭、个人与智能生活三大应用场景;(7)美的打造智慧家居 AIoT 应用场景。 4、产业链(端、管、云) 及相关标的: 端: 1)传感器:步入智能化阶段,车联网是主要发展阵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韦尔股份、必创 科技 、汉威 科技 等; 2) MCU:芯片级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核心——拓邦股份、和而泰、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瑞芯微、全志 科技 等; 3)通信芯片: 基带射频两大阵营,蜂窝、 WiFi、 LoRa 各放异彩——乐鑫 科技 、翱捷 科技 、中兴通讯、华为/高通/MTK/展锐等; 4)通信模组:联网基础枢纽,承上启下重要一环——广和通、移远通信、美格智能、 有方 科技 、 日海智能等; 5) 终端: M2M空间广阔——鸿泉物联、威胜信息、移为通信等。 管: 无线传输为主,短距和长距各擅胜场——中兴通讯、三大运营商等 云: 物联平台,应用层进行管理和分析的天地——涂鸦智能、 思科等对。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IT行业又叫:泛互联,意指物物相连,万物万联。由此,“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1、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2、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更广泛的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