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利用”互联网社群”联系线下的顾客?

怎么利用”互联网社群”联系线下的顾客?,第1张

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互联网已经发展到最巅峰的时刻,并将继续蔓延整个世界。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并且间接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是工作。而在这个运营过程中,大部分的社群是不可或缺的。并且,一些传统的社群也是在不断地更新变化,打破了一些传统社群的约束,通过用户的兴趣看法、以及价值观来区分的社群,可以激发用户的思想,丰富多彩的模式,这已经成为主流,比如咱们耳熟能详的逻辑思维、正和岛、小米社群等。

总结目前的社群发展之所以那么迅速,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特征和实质。由古至今,人类的生活表现都是群居,所以社群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因素。2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天性。世界那么多种语言足以证明,人不能没有交流,并且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计算机的高速运算为交际带来更多的便利。3互联网交际方式的普及,门槛下降。用户之间联系的成本降低,让大部分人都能使用上这么便捷的服务。所以说,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本质特征。一些沉稳发展的社群主要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一群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文化、思路上对社群会有一定的归属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一些商业模式就会通过社群来开展。综合分析,社群的商业运作模式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的特点:1供求一体化。作为商业运营,所有重心就必须要放在用户的一切需求上,从策划到生产,以及整个价值链的一体化、一站式的分配,这样会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整个合作共赢的生态圈里,企业、消费者、供货商三方我的互动形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精神特征和社会需求。一方面模式改进和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一方面,着力于塑造品牌的精神认可,使产品和服务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非常简单的说,互联网社群的本事就是一个链接,链接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最短最快的途径,不论是多远、多久,一切的交流都会变得更加途径化和细节化,同时也会为企业拓展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然而,当下社群的商业趋势走向是怎么样的现在的形式上来看,大多都是依旧利用标签来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而在今后,调整社群的积极性、提高社群的活泼性将成为社群发展要点,而其类型将在不断的细化,并且会两级差异分化。也就是说,有些社群化的公司将会大面积下沉,而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下的使用将会更加广泛。在这个不断细化的过程中,一些社群内容、用户特征以及互动方式将呈现更多形式。去年的某个峰会上提出的“五新”理论的新零售,消费需求将会将重心移到精神和情感需求上。对于一些零售实体店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社群营销:1提升技术创新,提高用户体验。技术创新改写了社交体验,体验升级则为企业营收带来驱动力。而资金的注入反过来又为技术提供支持,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营销闭环。2塑造用户对企业的精神认可,使产品和服务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零售中,产品和效劳自身不具有生命,当我们赋予其品格,那就能够与顾客或粉丝展开“对话”。

新零售时代,消费者不再受制于产品与效果,人们重视的焦点从产品自身搬运到了产品具有的交际特征上。依据此改变,在各行业的门店阵线缩短之时,门店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好的效果,还要重视用户的需求,社会化营销就是一个方向。用户体会与交际并行,值得零售实体门店考虑考虑。

《柳问》(张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密码:k7nf  

书名:柳问

作者:张涛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

页数:320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深入阐述柳传志管理思想的作品。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分析了柳传志管理思想中最重要的因素:人。通过对生动鲜明的案例的分析,梳理了联想是如何在柳传志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以“匝鞋垫、缝西服”“赛马中选好马”等方法,实现对人才的发掘与培养的。

●在透彻分析“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后,作者分别从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出发,以联想30年发展中新老领导班子交替、世纪分拆、并购IBM PC等关键时刻为例,展现了联想从成立到壮大,再到一步步发展为国际一流企业的艰辛历程。

●本书在系统性地阐述柳传志管理思想的同时,兼顾了易读性。作者精选了大量柳传志未曝光的内部演讲实录,为读者还原了联想关键时刻,展现了柳传志作为一代企业家是如何运筹帷幄,为联想30年的发展保驾护航的。

[编辑推荐]

●在移动互联网“所向披靡”之时,我们为什么要重温“管理三要素”这套从过去实战中总结出来的传统企业管理方法?如今,管理三要素还是不是企业管理者的指路明灯?在本书中,作者指出时代在变、企业在变、始终不变的是管理的实质,是“人”这个管理的内核。管理三要素不仅不老,还一次次地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引领联想走出发展泥淖。

●对联想而言,作者张涛是“曾于画面中行走,又退出画面看画”的人。在联想控股公关部任职的八年里,作为柳传志先生的助理,他经历并亲自策划参与实施了联想控股公关部绝大部分的重要项目,在离开联想后,又先后在万达、安踏等知名企业担任高管。这种独特的经历使他能够更客观地认识与分析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作为经典管理思想在当下的价值。

●本书首次披露了大量从未曝光的柳传志内部讲话资料,这些珍贵资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了解一个褪去神秘光环的柳传志,是如何运用自己的管理智慧,实现联想的永续平稳发展的。

●优米网创始人、CEO 王利芬 专文鼎力推荐,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 丁世忠、北青传媒副总裁段钢、爱奇艺创始人龚宇、《财经》执行主编何刚、界面联合创始人何力、IDG(中国)常务副总裁黄翔、北京大学教授胡泳、虎嗅网创始人李岷、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刘书、知名媒体人林楚方、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光明网总编辑杨谷、易观国际CEO于扬 、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等15位大咖联袂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张 涛

●现任安踏副总裁。具有十多年上市公司跨界管理实战经验:先后任职于联想集团、万达集团、安踏集团等国内领军企业。历任品牌市场、总裁办、商业地产研究部、集团分公司等业务部门总经理、集团副总裁等职务。

●对联想而言,他是“曾于画面中行走,又退出画面看画”的人。在联想控股公关部任职的八年里,作为柳传志先生的助理,经历并亲自策划参与实施了联想控股公关部绝大部分的重要项目,在离开联想后,又先后在万达、安踏等知名企业担任高管。这种独特的经历使他能够更客观地认识与分析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作为经典管理思想在当下的价值。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传播学博士、经济学硕士学位。在企业战略、品牌管理、整合营销、公共关系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修炼。获评“中国最佳职业经理人”,入选“中国营销精英百人榜”。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专业导师、客座教授。

这一概念是7月16日,财视传媒CEO、传播达人汇理事长张刚以公开信的形式向社会发布的。它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来临。
下面是财视media上张刚与正和岛刘东华的对话内容,供参考。
15派势能早就有,现在爆发了。
“15派”强势来袭!7月16日,一篇《向“15派”致敬》的公开信引起众多创业者和企业家共鸣。次日,财视传媒CEO、传播达人汇理事长张刚登门拜访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并就此话题进行对话,从“15派”概念的提出背景、界定以及标志性事件和人物等维度,进行了全面探讨及解读。
火候到了!
张刚:之前大家零零星星地提过几个概念,“12派”没有火起来,“13派”也没有火起来,包括“14派”,一直都在提,但就是感觉那个火候没到。
今年感觉火候到了。提起来“15派”,每个人都感觉眼前一亮,因为这个巨大势能,经过两三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
刘东华:我一直在思考“15派”的标志性的意义在哪里,它以什么为象征?而“92派”是以小平南巡讲话作为标志的。
“15派”里面包含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移动互联网,网络社交的崛起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2015年开始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十八大三中全会后,这种势能就已经有了。
前两年我就在说,这个“天”变了、“地”变了,天和地都变了。“天”,是说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改革生态,十八大以后其实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我当时写了篇文章《迎接艰难的黄金时代》,就是从政治生态的角度说的。“地”变了,就是移动互联网、社交大潮的来临。网络社交正在改变人类基本的关系模式,而人类的关系模式一旦发生变化的话,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所有这一切都要重构。
做企业不是原来的做法了,资源整合不是原来的整合方式了,其实是天和地都在变的前提之下,一个新的大时代来了!在这个新的大时代里面,谁是标志性的人物,谁是标志性的平台公司。我们用“15派”来作为一个载体,来承载这些,它是可以的。
张刚:今年和往年的势头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风口也好,同以前不太一样,感觉整个商业社会有一股大潮来了。
2012年之后,各种力量不断冒出来,移动互联网这个势头越来越猛,智能硬件、物联网、云计算等这些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然后再加上这两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一直往下走,靠调存量可能也调不了,现在需要通过增量的方式来解决很多问题。“15派”实际上就是说,基于过去的存量、势能,然后再产生一个新的质变,主要是增量这一块。
没人能置身事外
刘东华:“15派”要把它的边界界定清楚,包括哪些核心的因素。
创业创新是一种类型,创业创新实际上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网络社交这一大波起来的。这个已经积累了几年,现在要爆发了,但是前两年很多人还不太相信,一个新的大的趋势和潮流已经到来了。
企业家大部分人都有侥幸心理,一方面开始有点焦虑了;另外一方面,就感觉还有点怀疑。虽然嘴里说着颠覆,但心里总是存在疑问,是不是真的我就要被颠覆了?是不是真的不转就完蛋了?现在,其实已经达成共识了,你要么自己转,要么被迫转,要么就死!
过去的这些年,大家都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核心能力,可以在移动互联的大背景下,找到新的模式,放大这个核心能力。如果你本身没有核心能力,不愿意去拥抱移动互联网,不愿意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你就没戏了。
张刚:有两个例子,e袋洗创始人张荣耀和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他们两个的转型路径相似。张荣耀原来的店面叫荣昌洗衣,线下有几百上千家店,现在做了e袋洗,通过线上盘活了线下,甚至砍掉了线下门店,他就拿一个99块钱的袋子,无论你塞多少我就收你99,最多能装到1200多元,一下就火起来了。
郝鸿峰原来在做酒水代理,是山西最大白酒代理商,在山西他自称是“地主”嘛。后来他自己带了一小队人马,来北京亦庄,住集体宿舍,拿风险投资。几年下来,把酒仙网做成了全国最大的酒类电商。
刘东华:为什么跟“92派”不太一样呢?“92派”还是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代表那个时代的一个趋势和潮流。“15派”是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说你年轻的创业者也好,或者这个跳出来创业的职业经理人也好,或者是那种传统企业的这些企业家也好,其实你没有人能说,我没有在其中,都在里面!
张刚:与上一次“92派”的“由仕而商”不同,这次创业大潮涉及的人群更为广泛,影响也更大。
还有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同以前的创业者相比,这批创业者往往都已解决了个人财务自由,如职业经理人;对80后甚至90后年轻的创业者,温饱也不是问题了,
他们真的是在追求内心的梦想,为梦想而创,自由追逐梦想。
15派的基因
刘东华:创业者的构成,第一类是新创业的人群。有一些80后、90后,他们就真的是人人创业,就是人人都可能成为企业家,人人都可能成为创业者,就是这个逻辑。“15派”年轻的创业者,互联网思维也好、互联网基因(原住民)也好,就是从根上就是新的,甚至是过去大家难以理解的。
第二种类型就是转型创新,这个基于存量的增量。转型创新的这批企业和企业家有点脱胎换骨,如果你不换的话,你就没有未来,甚至也不是没有未来了,直接就没了。
总之,一个是要从根上就是新的,那就有可能出来,这里面有大量的机会;另外转型创新实际上就是如何用新的模式,放大你既有的优势。
张刚:我们发现创业者大致有三类人群。
第一类就是成千上万的年轻创业者,成为一支生力军,包括“85后”、“90后”,他们经过短暂职场积累,或大学毕业后直接创业,还有的中断学业。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互联网原住民”,在移动互联时代如鱼得水。像青年菜君联合创始人任牧,恋爱记创始人付小龙,锐波科技创始人孙宇晨等等。
第二类是受到移动互联网冲击的传统行业中,大批职业经理人加入创业大军,他们有更丰富的阅历和资源,涉猎广泛,比如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
第三类是,在一些传统大型企业甚至风头正劲的BAT中,自我转型、内部创业、项目孵化成为一种潮流,他们背靠大树,优势得天独厚,也没有白手起家的后顾之忧。
实际上,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派,它到最后都要大浪淘沙,都要下去一批。未来的“15派”,他们必然有自己的特征。
刘东华:我曾经说过,未来真正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是两大优势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故意的,天然就是那样的。一个是工具理性的极致,就是商业模式,产品、技术,极致化的一个呈现。你比如说“今日头条”,他就通过算法解决个性化信息需求。
但是我觉得这是不够的,就是实际上过去的互联网公司,到今天为止,大量的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基于工具理性,直接把原来的那个传统模式,给替代了。第二个是人,人的判断力,就是包括人性本身的一些东西,专业的、理性的。多年积累的核心能力,就是基于人的,基于大脑甚至人心的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其实它还是有巨大的不可替代性。如何把这两个优势能够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未来有三个层面的互联网产品:一个是平台级的产品,一个是业务级的产品,一个是运营工具型的产品。这三个层面都有强大的互联网的产品,但是仍然离不开人的判断。这不是简单融合,产品和人本身应该是一体的。所以我觉得将来真正伟大的互联网公司也好、平台也好,它就是这两大优势,完美融合变成一个有机体。
15派中国梦创客梦——创客中国峰会将于2015年11月7日在北京举行,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28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3
下一篇 2023-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