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有哪些应用场景?

物联网有哪些应用场景?,第1张

以下是物联网常见的应用场景:
1、车联网
车联网行业中,车载智能终端、车载扫码支付设备、行车记录仪、车载综合监控/DVR。车载设备借助物联卡,流量卡实现车与车、人、路、平台之间的联系。
2、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指物联网用于物流行业,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大大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在物流中的运用大致是这四个方向:仓储管理、运输监测、冷链物流、智能快递柜。
3、智能穿戴
智能穿戴其实就是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物联网卡是智能穿戴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交通运输、住宅等更互联、高效和智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便利的生活。
5、智能安防
安防是物联网的一大应用场景,智能安防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智能门禁、报警系统、监控系统,行业中主要以安防监控为主。
6、智慧农业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中去,使传统农业更具“智慧”,从而实现农业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7、智慧医疗
安全健康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有着极大的作用,物联网卡将设备进行连接,实现信息实时采集和稳定传输数据,对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医疗中的运用大致是这两个场景:可穿戴医疗设备、数字化医院。

谢邀!刚好最近看到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得知5月13号到15号在重庆将举办2019年的中国云计算和物联网大会,下面是我收集到的资料:
新一代物联网(以下简称“物联网”)是全球第二套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能全球兼容运行互联网,是由我国多个机构历时20多年潜心研发和实用化而来。我国已经自主建成物联网1条母根,13条主根(N-Z根),开始向全球提供IP地址,并能全面寻址、域名解析,实现跨国界、跨语言、跨系统的通信。
2014年12月4日,经过世界各国多年竞争博弈后,ISO/IEC国际标准组织在其发布的未来网络国际标准中(国标委外函[2014]46号)正式确认:由中国主导未来网络的《命名与寻址》、《安全》等核心标准的制定,并由中国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目前,中国新一代物联网是唯一符合“国际未来网络标准”的计算机通讯网络,代表着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英文只有26个字母,分别被中美各13条根服务器占用(首字母索引),导致世界上难以产生第三套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
新一代物联网抛弃了传统互联网的底层架构及缺陷,其网址基本长度为256位(预留至1024位),其中保留128位用于兼容互联网,实际新增2^128个有效网址,能满足未来700年发展的网址需求。未来太空移民时,再启用预留的网址。物联网采用先认证再通讯、地址可加密等新技术,有效解决互联网的安全架构缺陷。
(新一代物联网应用场景图)
新一代物联网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其能为带电的物分配一个专属静态IP地址,可通过网络进行解析和联结;也能给不带电的物分配一个专属的物联网编码(RFID电子标签),可通过网络进行解码和查询。我们可以把物联网编码理解为一个简单的IP地址,其对应的是一串简单文本构成的信息链。例如一个苹果,消费者扫一扫其物联网编码,就能显示这个苹果相关的种植、施肥、采摘、包装、售价、发货、运输、签收、购买者、相关日期等信息链。一些厂家宣称已研发出不用IP地址的IoT,这些都是伪IoT,原理无非是构建一个类似聊天群的通讯系统,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号,通过添加好友的模式进行物物联结。这些伪IoT只能在自己的软件系统内运行,一旦跨系统,就无法互联。
我国建设和使用物联网,不仅可以节约巨额的互联网使用费,还可以向全球输出更具性价比的物联网服务,进入互联网最具价值的领域,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随着物联网的建设和使用,我国将能对网络进行大幅度提速、降费,惠及广大人民和企业,极大促进我国网络应用市场和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由于互联网是虚拟的,极其容易被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网络攻击。近年来,利用互联网虚拟特性进行诈骗的事件层出不穷。另根据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检测显示: 2011年,有近5万个境外IP网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了我国境内近890万台主机,其中有超过994%的被控主机,源头在美国。新一代物联网通过先认证再通讯、网络地址加密等新技术,可以有效打击电信诈骗和抵御网络攻击。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经济(如国家数字货币)的关键应用,目前还只有新一代物联网具备支撑能力。
截止目前,新一代物联网在系统技术、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国家政策、软硬件、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已充分准备就绪。新一代物联网商用平台已经落地,开始为商用物联网提供根服务、IP地址发放、域名解析等底层网络服务。

嵌入式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与嵌入式系统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融合。作为物联网重要技术组成的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视角有助于深刻地、全面地理解物联网的本质。


物联网是在微处理器基础上,通用计算机与嵌入式系统发展到高级阶段相互融合的产物。物联网囊括了多个学科、具有无限多的应用领域。物联网有3个源头:智慧源头、网络源头、物联源头。智慧源头是微处理器,网络源头是互联网,物联源头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嵌入式处理器,距今已有30多年历史。早期经历过电子技术领域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进入21世纪,才进入多学科支持下的嵌入式系统时代。从诞生之日起,嵌入式系统就以“物联”为己任,具体表现为:嵌入到物理对象中,实现物理对象的智能化。
基础上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到物理对象中,给物理对象完整的物联界面。与物理参数相联的是前向通道的传感器接口;与物理对象相联的是后向通道的控制接口;实现人-物交互的是人机交互接口;实现物-物交互的是通信接口。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


从技术上来看,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的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可、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枝,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它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通过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物联网的正常运行是通过大数据传输信息给云计算平台处理,然后人工智能提取云计算平台存储的数据进行活动。


恭喜你阅读完了本文,相信你已经了解了嵌入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也相信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拓宽你学习的思路与方法,让你从广度上更好地理解你的工作内容,也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拉开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嵌入式与物联网的问题,欢迎来达内嵌入式培训机构进行咨询。如果你想通过嵌入式培训进行拓展,欢迎你来达内嵌入式培训班先进行试听体验!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都是利用网络传输来实现的。这些信息技术都取决于网络速度,所以5G技术可以使得这些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网络安全是网络发展的根本,只有安全高速的网络才能更好的发展信息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290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4
下一篇 2023-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