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这些现象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比如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市场经济中人们见利忘义、道德沦丧……但有一条原因很重要,那就是政治教师自身是否是知行合一。
言行一致,是做人的标准,更是做教师的标准,尤其是做政治教师的标准。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一个知行合一的政治教师,才是有魅力的教师,才能培育出言行一致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做一个知行合一的政治教师要求践行高尚师德
做教师的都知道自己的职业道德在教书育人中的影响。政治教师由于所教学科的缘故,其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更大。
陶行知说:“人生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政治教师就是为思想政治工作而来,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真正的爱,真正认识到其对培养合格公民、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政治教师除了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还要将全身心的爱投入自己的工作过程中,给学生以感染,使学生们意识到:学习思想政治是必须认真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思想政治课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健全人格、为人的健康及幸福高尚的生活服务的课程,会使人终身受益。
政治教师要对学生有一种无私的爱。在政治教师眼里,每一个学生应该人人都是可爱之人,人人都是可教之人,人人都是可成才之人。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爱全体学生,并且要更加关爱学习有困难、生活有困难的学生,更加关爱所谓的“丑小鸭”,真正做到“爱满天下”。
二、在教学中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 口号 、一种理想,而是切切实实的教育教学的一种理念、一种目标、一种要求和一种评价标准。具体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摒弃脱离实际、死记硬背、纸上谈兵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切实落实“知行统一”的原则。
第一,要把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环境条件的因素,至今有些地方还存在着实践活动课由老师包办代替设计活动方案交由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学生戏称为“纸上活动”。这种做法减弱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剥夺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权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就成为空谈。所以,教师一定要舍得有足够的时间上活动课,真正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中,只要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的就应该联系,绝不能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从空洞到空洞。
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思想政治第九课第二框题“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平时收集到的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情况,分成艰苦奋斗一类和骄奢逸一类,再用和文字资料给予展示,让学生感知艰苦奋斗和骄奢逸就同时真切地存在于大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然后组织学生实话实说,说出对艰苦奋斗和骄奢逸的看法,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接着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明晰艰苦奋斗是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最后由学生列举出自身在艰苦奋斗方面做得好的地方,鼓励自己继续发扬优点;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整改的措施。
三、要身体力行自己所教授的理论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学生相信不相信、践行不践行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与政治教师能否践行自己所教的理论有密切关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处处做到知行合一,无形之中就给学生一种示范。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合理消费、低碳经济,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践行这些道理,做一个注重节约、环保、低碳的人,学生也会跟着效仿。
做到知行合一,会增加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便会“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就会成为一种心灵碰撞、思想交流的双向互动过程。这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做一个知行合一的政治教师,任重道远,应当从现在开始努力,并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方 明主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与实践范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8第一版)
4谢树平主编《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谢树平 李宏亮 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初级中学)
《道德经》和王阳明的理念怎么能相同呢?《道德经》主要是讲道法自然,崇尚自然之理。而王阳明的理念是知行合一,王阳明也是理学的开拓者。老子和王阳明的理念一个是唯心主义,一个接近了唯物主义。两者不仅没有相同,几乎还是对立的。
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注重的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遵循道法自然。道即为自然之道,也是自然之理。何为自然之理,就是宇宙和自然的变化,花落花开、昼夜更替、春夏秋冬四季变换,都是自然之理。
名即为法宝和修炼用的器物,或是见到的现象。非常名是指,你见到的现象不一定是前人或其他人见到的,意思是指事物会不断发生变化。
后来老子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无是从天地之中生出来的,有是从万物之中生出来的。无中生有,有又生于无。这也是道家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是人要顺从自然变化,不要逆着自然规律,不看客观现象,只看主观感受,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而王阳明的理论是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不能光掌握理论,还要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的不断摸索和反馈,再细化理论。王阳明的理论不仅考虑主观还考虑到了客观,很接近现在的唯物主义论。
虽然还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但是在那个以儒学和老庄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王阳明是理学的开创者,理学影响了明朝的哲学观。理学讲究事实根据,反感编造和杜撰。所以王阳明和道德经有本质的区别,并没有相同之处。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大学》中首次体现,其中指出的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文中并未给出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由此引发了后世儒家的诸凡争论,比较具有代表的是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他在《四书集注》中提出“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把“格物致知”解释为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当获得万物之理到一定程度时就能悟到天理。这也是朱熹的“理一分殊”论,可能来源于《易经·系辞》中“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 ”,万物之理虽然会有分殊,但皆源自终极的天理。朱熹所说的事物可以是一花一草,也可以是古代先贤留下的各种著作,即通过这种认识论的方法来成为圣人。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阳明是他的号,原名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在《传习录》中有关于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谓格 ”,说的通俗一点“格”也就是格正、纠正的意思,《孟子》中也有对“格”同样运用的体现,“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接着王阳明把“物”解释为事,“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可能有些人比较难理解物和事怎么是一回事呢?举个例子,椅子是一物,如果我们跟椅子没有建立联系那它就是寂然一物,但当我们生出一个意念要去坐时,那么坐椅子就是了一件事了。所以在王阳明的观点里,“格物”也就被解释成了在我们意念所发的万事中正自己的念头,在万事中笃定的为善去恶。对于“致知”王阳明扩散为其核心思想“致良知”,即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良知一词出于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同样的王阳明也将这种从本体论出发的思想定义为成圣的方法。
虽然王阳明悟到了成圣之路,但他自身的成圣之路却走的异常辛酸。作为晚辈的王阳明也曾深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并与友人一同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从而引发了王阳明对于朱熹理论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格物,世间万物要格到什么时候,就算格出了万物的道理,但那只是万物的道理,跟我们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起来似乎朱熹与王阳明的理论千差万别,也因此引发了后人很大的争论,这其中的孰是孰非我们无法评判,王阳明格竹子的方法是对是错我们也无法判断。但从我们中国古老传承的《易经》中,也确实记载着圣人从天地万象中格出的人生法则,《易经系辞传》中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
那么,王阳明错了吗?其实不然。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并非他不够聪慧,他自小就是个天才;并非他毅力不够,他格竹七日最后一阵天旋地转的晕倒了;并非他取材错误,竹子也确有很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像很多诗词歌颂的那样。笔者认为究其原因,只是在于那时的王阳明还太年轻了。
是的,当时的王阳明还很年轻,也就20岁左右(具体年纪众说纷纭,此处不做深究),这个年纪的我们可能在大学里埋头做题,可能在网络世界里畅游,可能还在长椅上与恋人亲亲我我,总之,这个年纪的我们还很单纯,未经世事。同样的,王阳明从小在祖父母的呵护下,在状元父亲的教诲下长大,虽然他饱读经书,虽然那时的他已为人夫,但还是太年轻了,对于为人处世的道理他又经历过多少呢?自身没有太多的经历,又如何能从万物中反身悟到对自身有用的人生道理呢?于是他走上了与朱熹理论不同的道路。
对于朱熹与王阳明在格物致知上的区别,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做了说明:
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可能更加适用于类似伏羲、文王、孔子这样大智慧的人。他们通过观察天地万物,创立了像《易经》这样的经典之作,比如谦卦山在地下,山虽高大,但甘心处于地下,高大显示不出来,象征着君子德行很高,却能够自觉地不显扬,从而反省到我们自身要谦虚慎行。但是这样的人在世间还是比较稀有的,有多少人能通过观察外物而领悟到人生哲理,又能把这种哲理坚定的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朱熹的理论并没有错,只是受众群体太少,而对于我们常人如果整天什么事不做就通过观察万物,或者只是读死书来体悟人生,那又有多少人去实用践行生活,让世界更加的美好呢?
也正是由于王阳明看到了当时时代的弊端,大多数人通过读死书,靠背诵四书五经通向科举之路,这种现象限制了思想的自由,限制了社会的发展,所以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并重且更加注重行的格物致知理论,这种理论是从我们自身个体出发,人人皆可去修的方法。良知人人皆有,《易经·系辞》中也指出“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我们每天都在用这种能力,只是我们常人往往忽视了它的妙用。而王阳明就是在教我们发现并运用这种能力,他的方法更加的简单切实,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至于能不能修成,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付出人一己十的勤奋。
任何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对错,可能只是每位哲人所看到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也不必为了先贤的思想对错而争个面红耳赤,鉴别一种思想的好坏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也就是良知,我们觉得它更好,那就坚定笃实的去践行就好了,又何须纠结其他?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