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联通雁飞5G模组+智能燃气套件,力推5G行业应用快速规模化发展

首发!联通雁飞5G模组+智能燃气套件,力推5G行业应用快速规模化发展,第1张

5月25日,由中国联通5G创新应用联盟、联通数字 科技 有限公司、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联通雁飞5G模组暨行业套件产品发布会于南京盛大召开(以下简称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以“匠芯造物,智联未来”为主题,围绕现存市场痛点与局限性,发布了联通雁飞5G模组,以解决占终端成本60%左右的核心器件——模组成本过高的关键问题,同时还发布了雁飞Cat1智能燃气套件,以实现终端行业规模化部署和高价值运营。

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院长、联通数字 科技 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海锋,紫光展锐CEO楚庆,联通数字 科技 有限公司物联网事业部首席产品官李凯,中燃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传忠,高通全球副总裁李晶,联想副总裁王帅博士,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CEO应凌鹏,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OO张栋,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左绍舟,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杜国彬等芯片、模组、终端龙头企业大咖出席了本次发布会。本次活动也同样备受行业瞩目,在线直播期间参与人数超60万,反响热烈。

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院长、联通数科副总裁陈海锋首先发表致辞。陈总提到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物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一环,其发展离不开芯片、模组产业的有力支撑,本次发布会即将发布的雁飞5G模组与雁飞Cat1智能燃气套件将着眼现存行业局限性,从底到上渐层提供服务,推动行业终端规模化发展,希望借此次发布会契机,可以与产业链伙伴携手共生、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引领数字化转型之浪潮! 紫光展锐CEO楚庆在致辞中提到,当前信息产业已发展到新阶段,展锐在 探索 和创新的道路上始终与联通保持着紧密合作,与联通携手创造了多个业界首次,持续引领5G发展与创新。未来也将共同继续在5G前沿标准、5G技术创新、5G模组等方面加强合作,构建5G合作创新生态,赋能5G新基建。

高智能,低成本,低功耗!联通雁飞5G模组正式发布

针对5G模组行业,联通数科物联网事业部首席产品官李凯介绍,2021年5G模组的全球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片/年,到2025年将超过5000万片/年。然而现阶段5G应用市场却与预期差之甚远,阻碍5G行业市场规模发展的最主要痛点在于模组成本过高。

雁飞5G模组三大核心特点是:

1针对联通网络定制核心特性,对不必要的功能裁剪设计,实现低于500元的售价;

2针对工业控制、4K/8K视频采集、数采数传等行业应用对模组的计算逻辑及网络协同方式进行自行设计,实现30%的节电;

3基于雁飞格物DMP平台,通过网络软件化、软件硬件化、硬件芯片化,在芯片中植入自研的雁飞格物SDK,形成物网协同的差异化优势,实现真正的“有根生长”。

针对行业痛点,本次发布会上,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院长、联通数科副总裁陈海锋联合产业链重磅发布了业界首个低成本雁飞5G模组。针对5G整体行业受制于模组成本过高而发展缓慢的现况,通过深度优化和剪裁,实现了差异化、定制化5G模组发展的方向性引领。

抓住数字化转型风口,跟着5G乘风破浪

在高峰论坛环节,由联通数科物联网事业部首席产品官李凯主持,与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院长、联通数科副总裁陈海锋、紫光展锐CEO楚庆、中燃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传忠、高通全球副总裁李晶、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左绍舟、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CEO应凌鹏、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杜国彬等行业大咖共同围绕5G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风口上乘风破浪,打破现有市场局限性、 探索 商业模式创新等核心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陈海锋表示,中国联通一直在研究5G如何赋能网络到终端到应用。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中国联通将继续秉持“调动可运营的资源,承载可运营的顾客, 探索 可运营的商业模式”,积极推动行业规模化、提升运营效率,携手产业链共同前进!

发布会也抓住该契机,完成了与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想懂的通信、中元易尚 科技 有限公司、通则康威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麦谷 科技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7家重点合作企业的5G模组现场签约,签约数量达6万片。

业界首发!联通雁飞Cat1智能燃气套件正式发布

中燃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传忠在致辞中提到,只有不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步伐,才能实现更高效地数字化资源共享,更全面地建成领先的能源数字化企业。2021年中燃将与联通数科物联网事业部通过双方战略性合作,发展落地物联网平台以及燃气运营管理平台,助推集团运营效率及发展步伐提升。

紧接着,由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首席专家闵爱佳代表联通数科物联网事业部推出了业界首个雁飞Cat1智能燃气套件。该雁飞Cat1智能燃气套件可以有效地与NB物联网表具形成互补,推动终端行业规模化运营。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院长、联通数科副总裁陈海锋携手中燃控股、北京亚华、华立 科技 、丹东东发集团共同发布了雁飞Cat1智能燃气套件。基于该产品,联通也将携手产业链上的多家合作伙伴,继续深挖PSM在众多行业中的应用价值。

本次发布会通过端到端的数字化产品能力打破了现有市场技术的局限性,加速终端快速规模化、深挖行业应用价值,创新新兴产业商业模式,赋能数字化转型加速。未来,联通数科物联网事业部将坚持赋能各应用厂家、生态厂家,对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从低到上渐层提供服务,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将5G产业快速规模化,加速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小伊评 科技

高通不造手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以目前高通的商业模式,做手机不仅不会挣钱而且会损害到自身既有的盈利模式。完全是一个双输的局面,高通为什么要这么做?

高通在21世纪之前,其实是生产手机的,世界上第一台支持CDMA网络的手机就来自于 高通自己,型号为pdQ, 没错就是下面这款,这个Qualcomm的标志大家应该都挺熟悉吧?

不过,当年高通做手机业务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推广自己的CMDA业务,而且高通的手机业务一直都没有挣钱,完全就是赔钱的买卖。随后在2000年的时候高通就把自己旗下的手机业务卖给了日本京瓷公司。

然而随着2G时代的到来,高通所主导的CDMA技术,凭借其优良的通信特性成为了香饽饽,一举成为了国际上通信行业标准。

在那个时代,高通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沉淀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几乎可以这么说,在2G和3G时代,没有任何一家做通信业务的企业能够绕开高通的专利,而高通税实际上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凭借在专利方面的绝对的优势,高通成为了一家躺着都可以赚钱的公司。

而高通的脚步也不限于此,在2007年,也就是苹果刚刚发布初代iPhone的时候,高通同时公布了旗下第一款骁龙芯片——Snapdragon S1。凭借自己在通信技术方面的优势,一举击败了包括英伟达,德州仪器以及英特尔等传统老牌芯片企业,成为了移动芯片企业的新星,也就成就了现在的高通。

看到这,可能有小伙伴会有疑问,高通在通信和芯片两端的表现如此强势,在手机行业可谓是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不选择生产手机呢?

首先,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如果高通选择涉足手机市场,很可能会面临双输的局面。大家可以看一下高通的财报。高通的业务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块——QCT业务(也就是半导体业务)以及QTL业务(专利授权业务),在2021年Q3季度的财报中,高通的QCT业务的营收达到了64722亿美,而QTL业务只有1489亿美元

从这份营收报告上大家可以看出,QCT也就是半导体业务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QCT业务中目前还是以手机芯片为主(占据约60%以上的份额)。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现在高通选择进入手机行业,会出现什么情况?很简单,其他手机厂商会逐渐削弱对高通骁龙芯片的依赖,转而拥抱联发科。为什么,因为高通的身份已经从之前的上游供应商变成了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从竞争对手的手里购买自家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这听上去就比较魔幻。 因为谁都不想把自己的命脉交给一个竞争对手的手里。而高通自己也很明白,既当裁判又当选手是犯了大忌讳的。

所以,如果高通选择进入手机市场,他的QCT业务的营收肯定会受到巨大影响,很有可能会让原本被打压的联发科一飞冲天。

另外一方面,高通想要把手机业务做起来也并非是那么简单的,虽然他在通信技术和芯片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系统方面却实实在在的是一个短板,如果高通要造手机,目前只能选择安卓系统,而做安卓机也就意味着——" 利润稀薄 ",强如三星都没能在高端市场和苹果手机五五开,高通又有什么实力能够保证自己的手机业务异军突起呢?谷歌挺牛吧,自己做手机了,结果呢?谷歌pixel系列手机一直都不温不火,半死不活。

而如果做中端机或者廉价手机,以高通的体量以及企业氛围来看,他根本做不过国产手机,经营成本就在那摆着,做贴牌,也不行,高通有诺基亚知名度高么?诺基亚贴牌机现在怎么样大家心里也有数。所以,如果高通现阶段做手机,结局只有一个——" 一败涂地 "。艾文·雅各布斯老爷子估计就真坐不住了。

不过,未来高通自己入局做手机的概率还是存在的,因为目前手机行业的大趋势就是需要手机厂商拥有自主的芯片体系,各个手机巨头们也都是在这么准备的,所以,如果到了未来某一天,高通发现手机芯片卖不出去了,那就很有可能会重 *** 旧业,开始入局手机市场,毕竟智能手机可是物联网时代的一个入口,重要性是很高的,未来怎么样,确实不好预测。

至于在2007年的时候,高通为什么不做手机,个人认为还是其企业战略和思想所致,高通一直做的都是一个TOB的角色,高通的七位创始人也都是技术人员出身,做C端产品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而且他们在 *** 作系统领域的沉淀确实有限,所以就没有涉足手机业务。

这些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它芯片的表现可以看看采用它芯片的机型通过鲁大师的跑分数据。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高通该财季营收为111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创下历史纪录,净利润为2934亿美元,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1

美东时间周三(27日)盘后,全球移动芯片巨头高通发布了强劲的第二财季业绩报告,其中营收和每股收益都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此前的预期。

高通周三收涨12%,报1351美元。受财报利好提振,该股在盘后交易中继续上涨逾6%。

财报显示,高通第二财季调整后营收为1116亿美元,高于预期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41%;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21美元,亦高于预期的291美元,同比增长69%。

具体分业务来看,其最重要的芯片业务部门QCT(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报告的销售额为95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技术许可部门QTL的营收达到158亿美元,也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5亿美元,同比下降2%。

业绩指引发面,高通表示,预计第三财季每股收益将介于275 - 295美元,营收约为109亿美元。该公司的预测高于华尔街预期的998亿美元的营收指引。

据悉,高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智能手机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的销售,以及蜂窝网络连接技术的许可。

该公司周三发布强劲业绩之际,正值市场对2022年芯片企业的业绩持更广泛的怀疑态度,芯片企业能否继续受益于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强劲需求和供应有限的有利局面。

高通向投资者强调,公司可以成为许多其他市场的芯片供应商,而且可以在主营手机芯片业务之外实现多元化。

四大市场均出现增长

高通的四个主要芯片市场在截至3月份的财季中都实现了增长。

手机市场是高通芯片最大的市场,同比增长56%,至633亿美元。这表明,在通胀环境下,智能手机销售可能放缓,但这家主要安卓芯片制造商尚未受到影响。其次,射频前端业务是一项专注于5G连接芯片的业务,增长28%,至116亿美元。

目前,汽车市场的销售额仍然很小,但该公司仍然乐观地认为,它与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合作将带来更多的增长。高通汽车部门销售额为339亿美元,同比增长41%。来自瑞典的美国汽车技术提供商Veoneer的收入不包括在截至3月份的季度内,高通最近刚完成这家公司的收购。

此外,生产低功耗和低成本芯片的物联网业务增长61%,至172亿美元。

高通还表示,当季公司支付了764亿美元的现金股息,并回购了价值951亿美元的股票。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2

美国当地时间4月27日,高通发布了2022财年第二财季财报。

报告显示,高通该财季营收为111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创下历史纪录;净利润为2934亿美元,同比增长67%;调整后净利润为3661亿美元,同比增长68%。高通该财季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

高通长期主打产品为智能手机处理器,也为苹果iPhone供应基带芯片,因此其业务表现更容易受到终端需求影响。财报显示,高通手机芯片收入增长了56%,至633亿美元。

市场曾有声音认为,随着中国安卓手机需求放缓,高通增长会受到威胁,但高通上季的手机芯片收入高于此前华尔街分析师预估的599亿美元。

为了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高通施行了多元化策略,积极跨足汽车、物联网等领域,近期还加大对个人电脑市场的投入。

高通称,物联网和汽车业务在第一财季快速增长,提振了业绩。本季度高通物联网智能设备芯片收入增长了61%,至172亿美元。汽车芯片销售额增长41%,至339亿美元。

目前,宝马、通用汽车和雷诺是高通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客户,高通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通信处理、数字驾驶舱、信息娱乐等相关技术。高通还为无线固网运营商提供芯片,称正与125家公司合作开发无线固网接入产品。

销售芯片和软件以外,高通还通过向外提供通信专利技术授权收取专利费,即高通技术授权(QTL)业务。本季度,高通QTL营收小幅下滑2%至158亿美元。

过去一年多,在全球晶圆代工产能紧缺的情况下,高通采取了优先保障5G和旗舰产品出货的策略,但主要代工方三星4纳米良率不及预期,叠加新冠疫情和欧洲局势影响,高通出货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今年,供应链传出高通将把新款5G旗舰芯片“骁龙8 Plus”代工订单由三星转至台积电,采用台积电4纳米工艺生产,最快4月出货,预计三季度放量。不过,高通与台积电对此均不予置评。

高通首席执行官安蒙(Cristiano Amon)称,本季度业绩反映了公司在增长和多元化策略执行上的成果,以及市场对处理器技术的强劲需求。

安蒙表示,高通在三星的Galaxy S22系列手机中占有四分之三的份额,而在上一代手机中只有40%。通常,三星在Galaxy S系列手机中有近一半比例采用自研芯片。此外,高通还为小米、OPPO和荣耀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提供集成芯片。

展望2022财年,高通预计,受益于三星Galaxy系列旗舰手机与部分中国智能手机供货商,旗下智能手机业务将增长50%以上。

强劲的获利前景和创纪录的单季营收,刺激高通股价在盘后交易一度大涨73%。该股周三在正常交易时段上涨12%到13510美元。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3

高通发布2022年第二财季财报。数据显示高通本财季营收11164亿美元(约合7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创下历史纪录;净利润2934亿美元(约合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营收和利润双双大涨。

高通CDMA技术集团本季度的营收达到9548亿美元,同比增长52%。其中来自手持式设备的营收为6325亿美元,同比增长56%;来自射频前端业务的营收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8%;来自汽车业务的营收为339亿美元,同比增长41%;来自物联网业务的营收为1724亿美元,同比增长61%。

从财报上能看出,高通的业绩正处于蓬勃发展状态,特别是骁龙5G芯片产品,营收大涨56%。虽然竞争对手联发科本季度的业绩表现也同样很亮眼,但高通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营收创新高,利润大涨。

前几年,安卓手机中高端市场,可以看成是高通骁龙和华为海思麒麟相互竞争的战场,两者战的不可开交。而联发科虽然也有着不低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性能方面的弱势,基本只能出现在部分中低端机型身上,无缘3000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场。

但是,自从华为手机业务遭到限制,海思麒麟芯片无法生产,高通骁龙瞬间失去竞争对手,并快速在中高端市场进行扩张,吞并华为腾出的市场空间。一时间,高端市场几乎是高通骁龙一家独大,近两年的业绩也处于快速增长状态。

不过,联发科刚好也在这两年快速发展起来,天玑系列5G芯片的诞生,尤其是天玑700/800系列的出现,帮助联发科迅速占领中低端5G手机市场,并扩大其市场份额。2020年下半年,联发科在全球移动手机Soc市场的份额终于赶超高通,成为世界第一。

今年,联发科再次带来天玑9000/8000系列两款产品,在高端市场与骁龙8系形成对抗。可以看出,联发科在处理器性能、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已经完全追赶上高通的脚步,高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32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4
下一篇 2023-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