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挺好的。
1、这个学校很好,至少在省内的专科之中,是没的说。它是国家高职高专211院校,学校发展很好。 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学习气氛和教学质量都是很好的,校园也挺漂亮。
2、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师资力量雄厚。最大特点管理严,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3、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发展的不错,管理好,能学到真本事,比较好的专业是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还有很多专业当然也不错。
扩展资料:
学院在校生8200人,教职工581人,专任教师404人,教授35人,副教授118人,双师型教师30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部级教学名师18人。
开设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等涵盖理、工、农、管等门类共35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示范点)10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专业建设水平位居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前列。
参考资料:
物联网技术导论
单片机技术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
短距离无线通讯和无线网络基础
模拟/数字电路和传感器设计基础
物联网相关微波射频技术基础
C语言和无线网络算法设计
8051内核无线SoC入门
无线SoC和ZIGBEE技术
高级ZIGBEE 技术
ARM微控制器嵌入式设计基础
ARM内核无线SoC
RFID基础技术
UHF EPC RFID 高级技术
物联网和兰牙技术
微功耗WI-FI技术和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传输层技术(3G/GPRS/GSM以太网)
物联网网关设计技术
物联网高级射频技术
物联网应用层设计
基于ARM嵌入式 *** 作系统的无线网关设计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方向的毕业设计
等等 根据学校不同学的多少也不一定。 推动县级经济发展建议参考
疫情期间,推行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模式,可实现企业间快速高效的人力资源互补,分担公司成本,增加就业容量,缓解临时性供需矛盾。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县级经济发展建议参考资料,欢迎参阅。
篇一
一、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造成巨大冲击,也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更直接威胁到就业市场的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20,较上季度大幅下降107,创指数发布十年来季度最低值。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为此,中央及地方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和助企纾困,密集出台大量政策举措,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但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加速蔓延,国内外因素叠加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下降,一些中小企业由“复工复产难”到“找订单难”,甚至出现“复工复产即破产倒闭”的情况。因此,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用工及融资成本,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缴纳比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疫情下的中小企业复苏,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入不敷出”,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高企,收入减少。因此,建议一方面适当下调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由最低缴纳5%降至3%,切实减轻企业用工压力。另一方面,建议进一步降低社保缴纳比例,如养老保险参照厦门、深圳等地做法,全国范围内企业缴纳比例统一调整为12%或13%。降低比例的同时,积极拓展社保基金其他收入来源。
2、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担企业用工成本
疫情期间,推行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模式,可实现企业间快速高效的人力资源互补,分担公司成本,增加就业容量,缓解临时性供需矛盾。为此,一方面,建议政府以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搭建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平台。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吸引更多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平台发布信息,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对接。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社保缴纳指导性政策,如社保缴纳部分可由双方用工企业共同缴纳,并约定分摊比例。
3、引导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与信用风险进一步增大,且分散于百业百态,情况各异,金融机构风控难度较高,因此其融贷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众所周知,大量中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用户达成交易,在线上沉淀了海量数据,因此建议在政府指导下,金融机构与拥有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深度分析其生产经营信息,从而生成企业风险报告,计算出可贷款额度,确保安全高效地提供融贷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二、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扩大就业规模的重要举措。2020年伊始,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几乎陷于停滞,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此举既是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更为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提供了机遇。
基于此,人社部、财政部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在上半年密集推出各项政策,如“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等,积极推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据人社部2020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线上平台实名注册总人次数达590万,包括农民工、城市蓝领等城乡各类劳动者。但相比庞大的农民工等就业群体,目前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仍存在着企业从事培训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接受培训劳动者偏少,培训资源供需不均等问题。从长远看,推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是疫期“战时”举措,更是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未来方向。为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我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政策激励,支持企业搭建线上职业教育平台
作为用人主体,企业对于人才技能的标准及要求最为了解,建议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搭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该平台可优先纳入各地“两目录一系统”,享受国家相应补贴,同时针对部分在培训内容、技术、师资等方面走在前列的全国性项目,各地政府可将其引入本地,与当地培训机构合作共建,带动本地职业培训发展。其次建议政府加大资金筹集和支持力度,将更大比例的保障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经费和行业产业发展经费用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针对部分中小企业申请补贴流程复杂、耗时较长等问题,政府可直接将补贴发予培训平台,促使其更好服务中小企业。
2、加大组织引导,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线上培训
针对劳动者参与线上培训积极性不高,参与人数少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设立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做到“一人一档”,逐步实现数据统计、过程监督、效果评价、资金拨付等功能一体化,并以此为基础明确补贴标准及对象。对参加线上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残疾人求职者、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在培训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此外,建议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集中推荐最紧缺岗位及相关培训课程,便于劳动者进行选择学习,并鼓励“订单式培训”,实现“招、培、就”环节无缝衔接。
3、提升服务质量,为构建灵活、有序市场体系打好基础
建议政府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鼓励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主体共同筹办线上职业技能平台,并给予一定职业资质认证权限,为其招生打开窗口。同时,需将补贴标准与市场培训成本挂钩,各地应避免补贴数额“一刀切”;在申领补贴流程方面,可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长,为线上职业培训平台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务。
三、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建设体系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指出:全国777%的县(市、区)设立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并向乡村延伸建立益农信息社。但该报告还指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超过 60%的县(市、区)仅占39%,低于30%的县(市、区)占比达到396%。”由此来看,县域信息化水平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人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挖掘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潜力,我建议:
1、 搭建本地互联网信息平台,进一步服务民众
建议以县为单位搭建本地信息平台,引入生活服务相关功能。县级政府可以联合社会企业,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搭建符合当地县情的本土化、特色化信息平台,采用政府引领、企业运营、居民互动的模式,在发布政府公告、政策和便民信息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平台上的电商服务、求职招聘、水电缴纳、公交出行等功能,进一步服务好当地居民。
2、 建设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快普及互联网应用技能
一是建议政府积极选拔各类人才参与信息化工作,打造信息化人才队伍: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政策引导、吸纳返乡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熟悉互联网,对网络技能有一定认知的人群,组建人才队伍,按需分配到县、乡基层工作岗位,从事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普及;二是加强基层人员的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鼓励线上职业教育平台免费向基层开放部分课程,同时县级政府可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在县、乡开展专项培训,让基层公务人员和广大民众学会使用互联网工具工作生活,提升当地居民网络技能和信息素养。
3、以数字经济驱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云旅游、线上问诊等新业态逐渐成熟,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县域经济亟需抓住数字转型的战略机遇,以信息化为引擎,实现升级跃迁。建议各地将本地特色工业、农业产业以及服务业,与信息化手段充分结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特色产业链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篇二信息化建设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xx%的县(市、区)设立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并向乡村延伸建立益农信息社。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超过xx%的县(市、区)仅占xx%,低于xx%的县(市、区)占比xx%,县域信息化水平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人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挖掘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潜力。
为此,姚劲波提出了“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一是搭建本地互联网信息平台,进一步服务民众。姚劲波建议,以县为单位搭建本地信息平台,采用政府引领、企业运营、居民互动的模式,在发布政府公告、政策和便民信息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平台上的电商服务、求职招聘、水电缴纳、公交出行等功能,构建符合当地本土化、特色化信息平台,进一步服务好当地居民。
二是建设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快普及互联网应用技能。姚劲波认为,应当积极选拔各类人才参与信息化工作,打造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政策,引导、吸纳返乡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熟悉互联网的人群,组建人才队伍,从事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普及。此外,还应加强基层人员的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鼓励线上职业教育平台免费向基层开放部分课程。同时,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在县、乡开展专项培训,让基层公务人员和广大民众学会使用互联网工具工作生活,提升当地居民网络技能和信息素养。
三是以数字经济驱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姚劲波认为,特殊时期,直播带货、云旅游、线上问诊等新业态逐渐成熟,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他建议,将本地特色工业、农业产业、服务业,与信息化手段充分结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特色产业链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篇三与发达省份相比,县域经济不强仍然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全域高质量发展就缺乏块状集群和点面支撑。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超越传统路径,能优先集聚的优先集聚,能率先发展的率先发展,通过发现“空白点”、找到突破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随州1至7月出口农产品位居全省第一。除香菇外,茶叶出口作出了贡献。随州不是茶叶主产区,但能成为我省茶叶出口大市,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改善经营模式、开发新型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等基础上,利用香菇出口形成的理念、经验和机制,带动了茶叶出口,从而突破了“吃资源饭”的老路,蹚出了打开市场的新路。要因地制宜引进培育更多有终端产品的头部企业,带动资源要素聚集发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通过再造提升产品功能、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功能、流通功能、服务功能等,推动一家企业、一个产业、一方经济获得竞争新优势。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能为区位决定论、条件制约论所困,而要敢于、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全国一些看起来“零资源”的县域做起来的大产业,靠的就是强烈的市场意识,不断适应、主动求变,在“夹缝”中撬开大市场,形成大产业。思考和谋划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必须跳出县域看县域,在全球、全国和区域发展的大视野中捕捉市场需求、寻觅发展机遇,探索优势互补和差异化合作,提高一县一品、一城一品、一地一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才是一条符合实际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县域好,全省才能好;县域强,全省才能强。要在“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中发掘潜力、开拓空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精益求精,不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和块状经济,推动湖北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为我省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篇四1补“体制机制”和“制度供给”短板
更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抓手,没有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没有新的创新型政策供给,就很难有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需要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繁荣为目标,以促进县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手段,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为着力点,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的有效方式,转变目前乡村经济发展的家庭化、作坊式、碎片化等不适宜市场经济竞争的传统组织模式。
在中国,县级行政区域是行政管理职能最全面、财政独立、具有经济发展规划自主权的最重要的基层行政机构。但长期以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中国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由于行政区划太小,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导致各行政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发展规划分割,往往导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等。因此,应以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目标为导向,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县域乡镇区划的调整等,形成有利于经济组织高效率、高组织化的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一是合理适当扩大县级、地级行政区域范围(合并一些县、地),以起到很好的区域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区域间发展规划协同的目的。二是积极推进“扩权强县”的改革,赋予县级政府更多发展自主权,推动县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使县级政府合理的运用下放的治理权限,强化基层组织活力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担当,特别是要着重解决好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三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协调组织、规划和促进更大区域的协同化、一体化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布局,实现更大区域的协同共赢、多赢发展。
2补 “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短板
补“经济结构”短板,科学规划要先行,规划也是发展的基本蓝图。“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当代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为观察视角,深入洞察特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践行“优势化发展、潜力化发展、协同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理念,加快实现“一县一策”,“一县一规划”,擘画好特定县域经济发展的蓝图。
振兴乡村、发展县域经济,不可能“齐步走”,应“分类分区,递进式规划”!应基于区域的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和分类分区,规划先行,阶段性、连续性、递进式地建设成千上万的“乡村振兴区”“产业复兴区”,作为良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更多的区域发展。
补“产业结构”短板,还需要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一是系统总结推广微观实践中的典型创新经验,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二是依托农业和生态环境资源特色,进一步探索特色农业、绿色产业等的有效组织模式,尤其是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协调发展,增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
最后,还应积极促进县域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是发展的大方向。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在深入实施“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联合印发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方案》(发改农经〔2017〕1451号)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方面,福建省建宁县就积极探索形成“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模式、“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农业+乡村旅游”模式等,对带动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就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3补“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短板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县域经济发展,根本出路还在于人才和科技,特别是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用新型人才和人才技能,只有大力培养实用人才,大力应用新技术,才能创造新产业、发展新经济。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好“谁振兴乡村”的问题。没有产业技术人才,就不会有相应产业的发展。因此,积极引进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和经济主体,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培育新兴产业工人,是县域经济发展和振兴乡村的关键。另一方面,也只有通过人才带动技术引进和应用,提高产业发展、经济结构发展的科技含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发展才有出路和希望。
解决“谁振兴乡村”的问题不能光靠喊 口号 ,更需要有实实在在的长期政策措施!在农业人才培养上,可以借鉴法国的经验。法国作为欧盟第一的世界农业大国和强国,在农业人才培养上,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一是想当农民需“持证上岗”(获得农业专业证书);二是农业学校和农业培训机构众多,法国农业部网站资料显示,仅2017学年法国全国有806个农业教育机构、371个学徒培训点和495个成人教育培训点;三是“农学生”补贴高、生源广、数量多。以上因素决定农业教育在法国很受欢迎。
4补“资本”短板和“金融服务”短板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力培育壮大民营经济主体,尤其是在资本支持、金融融资服务方面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因此,补“资本”短板和“金融服务”短板,关键是强化政府针对性的金融融资服务,一方面,农业是弱势产业、低利润产业,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法律开道,财税随行”,确立农业发展的国家法律地位,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直接资本支持和补贴,坚定地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性经费补贴。特别是在农业对外开放、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加剧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竞争的新形势下,更加需要政府“出手”加大对农业发展的资本补贴。这方面,就可以充分借鉴欧盟就制定的“共同农业政策”以稳定对农业发展补贴的制度。另一方面,应加快建设各类农业发展基金和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服务水平和服务便捷程度。比如: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担保收费标准,免除反担保规定,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搭建政、银、企、保多方合作平台。
5补“基础设施”和“区位发展”短板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要实现城乡要素的公平交易与双向流动,以城市发展反哺县域、辐射和带动乡村振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补“基础设施”短板、“区位发展”短板就要打破“城乡二元发展”和“城乡畸形发展”格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应分区分类、在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递进式、阶段式、连续式建设和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衔接,加快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倾斜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基础设施对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支撑作用。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简介: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是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与株洲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怀下,经株洲市教育局审批,由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中科院自动化所专家创办,是株洲第一所国有控股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系湖南首家人工智能学校。专门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软件开发为特色的全日制国有控股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注册资本5000万。并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联合实验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职业院校进行学校、专业共建。由自动化所总工程师孙哲南博士担任名誉校长、自动化所张森博士担任课程总监。
学校地处株洲市荷塘区,占地面积9766亩,生均面积72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生均267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可容纳5000名学生学习和生活。创办至今共投资28528万元,较上年增加600万元,其中用于环境改造655万元,较上年增加275万元。
我校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以良好的办学水准促进招生。现有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五个专业,2021年招生421人,学校办学层次以初中起点和高中起点设置班级,目前共有513名中职学生(其中2019级2个班72人,2020级10个班441人,2021级10个班421人),430名高职学生,共计在校生1364人。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有哪些: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电脑2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电脑3物联网技术应用其他中职4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5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其他中职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详细介绍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专业。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
职业能力要求:1、具有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2、具有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安装、调试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3、能应用计算机主流网络 *** 作系统、常用办公及工具软件进行相关工作;4、能进行网络系统的工程规划、安装施工以及网络 *** 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装、设置与维护;5、能进行网络主流设备的安装、设置与调试;6、能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
专业代码:090500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领域,从事网络组建、网络设备安装与 调试、网络系统维护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产品销售等工作。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常用软件应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网络设备 安装与调试、网络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 信息安全等。在校内进行网络安装与调试、网页设计与制作及网站建设综合实训;在相关企业进行综合实 习和顶岗实习。
专业名称:软件与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软件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和编程能力,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信息服务专业和软件专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高职: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外包服务、软件技术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服务方面的 *** 作人员。
专业代码:090800
专业名称: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与工程为主要学科,以应用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该专业培养具有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系统与工程分析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
主干课程:物联网技术导论、电工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与应用、Web应用开发、传感器技术与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短距离通信技术与应用、构建中小企业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职业证书:物联网产品营销员、物联网应用调研员、物联网商务应用师、物联网项目运营师、物联网硬件管理师、物联网网络管理师、物联网项目运营师、物联网项目规划师、物联网高级监理师等
职业面向:面向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职业,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系统运行与维护、物联网系统监控、物联网产品制造与测试、物联网项目辅助开发和售后技术支持等岗位(群)。
专业特色: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安防、智能工业、智能渔业、智能农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等,人才需求量大。物联网人才的缺乏是当前人才需求的主要现象,社会对物联网专业化教育有迫切需求,在我国对于物联网初中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尤为庞大,主要以物联网技术应用、移动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物联网项目实施等为主,高职学生是这类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
主要就业方向和前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实际业务 *** 作能力强,在企业从事物联网活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物联网企业和IT企业从事物联网方案设计、物联网方案系统集成、物联网系统售前技术支持、物联网系统售后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实施等岗位工作。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是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以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051100
基本学制:3~4年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从事机械产品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产 品的常规检测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专业名称: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
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专业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开发人才的专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移动应用开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开发移动应用程序的高级应用开发人才。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计算机 *** 作员、电子计算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员
专业代码:090100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基础、常用软件应用、计算机编程基础、数据库基础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 机信息录入技术、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等。在校内进行计算机应用业务综合实训;在相关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
职业能力要求:1、具有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2、了解必要的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计算机的 *** 作、安装、调试、维护或营销等工作;3、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收集、加工、输出等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和必要的 *** 作技能;4、具有计算机主流 *** 作系统、网络、常用办公及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5、能使用计算机处理图形、图像、影像、声音等数字媒体信息;6、能根据所选的专业方向,掌握计算机在相关职业领域中的应用技能。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师资怎么样?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数专业教师数"双师型"教师数本科毕业及以上人数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数105人68人35人25人59人4人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收费标准:招生专业学制收费标准(元/年)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3年14000元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3年14000元物联网技术应用3年13000元软件与信息服务3年14000元计算机网络技术3年12000元收费标准说明:农村户口、县镇非农户口、涉农专业学生及部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属于重点学校吗?普通中职学校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基础条件: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计算机数976亩65067平方米349万元400台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数专业教师数"双师型"教师数本科毕业及以上人数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数105人68人35人25人59人4人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专任教师数的数据来源于市州教育(体)局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获奖情况:项目获奖情况2023年2019年2018年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赛学生技能大赛000000000学生创新创业大赛000000000教师教学能力比赛000000000省赛学生技能大赛000000000学生文明风采竞赛000000000教师职业能力比赛000000000学生创业规划大赛000000000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荣誉有哪些?1、2019年成为中科院自动化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联合实验室授权单位;
2、2023年和2021年株洲市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
3、2021年获株洲市教育系统“平安建设示范校”荣誉称号;
4、2021年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训项目单位。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有什么特色及优势?1、学校由株洲市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中科院自动化所专家创办;
2、以人工智能和软件开发为专业特色,紧扣时代前沿,培养社会紧缺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
3、实行校园全封闭准军事化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规范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开展国防特色教育,实行连队化管理,文武并重,培养具有军人气质的技能型人才;
5、机房教学,项目实训,理论与实践不分离,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技能;
6、创立“金盾特训营”岗前培训模式,强化提升业务及技术表达能力,将毕业学生打造成准职业人,使就业有保障。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招生对象招生人数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应届初中50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应届初中80人物联网技术应用应届初中100人软件与信息服务应届初中180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届初中100人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收费说明:收费标准说明:农村户口、县镇非农户口、涉农专业学生及部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大家关注的事项:1、新生本人持我校《新生录取通知书》、本人身份z、户口本、初中毕业证,按录取通知书时间来校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2、乘车路线:
、市内学生乘:B26路、B42路至“湖南工大东校区正门”站下;
、外地学生到达株洲市火车站或汽车站后,可联系学校(3、缴费方式:支持现金、微信、支付宝、yhk等方式缴纳学费及学杂费。
4、资助政策:凡农村户口(含县镇非农)均可享受每年2400元的国家免学费政策,开学报道时从学费中直接减免。
5、温磬提示:
、学生和家长来校往返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新生入学前请调整好日常作息时间,以积极向上的状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地址:株洲市荷塘区石宋大道1059号
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校官网: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