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应用前景呢

什么是物联网?应用前景呢,第1张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中国物联网区域竞争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传输层产业结构中传输层占比最高

根据赛迪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截至2021年5月底,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39个、24个、22个、20个。

2、企业竞争: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于2021年10月29日发布,报告从动态角度评估物联网产业链各公司发展状况,围绕企业影响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能力、发展成效等多维度能力进行分析,剖析中国物联网企业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中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参与者竞争实力,试图发掘物联网行业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竞争壁垒高的优秀企业群体。根据《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我国物联网最具领导力企业名单如下: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听说我们锐捷小伙伴,时不时接到来自鱼塘工作人员通电话,尤其是一个下雨天的时候,频率就会变的高。锐捷要养鱼吗?!哦,原来我们无线小伙伴去做了一个农业物联网项目。数千万鱼塘主都在关注他的鱼和鱼塘,锐捷在背后默默的为他们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只要服务器有一点不正常,客户总是早于我们发现,这个时候电话又响起来了!接下来我们邀请我们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产品经理俞啸东跟我们分享一下。

我们的客户是谁

      “渔家慧”一家在养殖领域探索物联网应用的公司,在鱼塘里场安装探头,用来检测水质、光照以及大气压,回传现场的视频要云平台。农场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拿着手机了解到鱼塘的水质、光照等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查看鱼塘现场的情况。于此同时,可以回收分析数据,提供给饲料厂家、动物厂商以及地方政府等。
我们都做了啥?

我们来看看渔家慧的产品,这是鱼塘使用的无线智能溶氧仪,可以24 小时在线监测水体溶解氧和水温、水位。鱼塘地处比较偏远的乡村乡镇里,分布广泛且零散。甚至一些地方没有运营商覆盖。渔家慧采用的解决方案是终端—基站——网络平台。 养殖水域检测器采集完数据,如何将数据回传到“渔家慧”云平台,成为了难点。 锐捷给出了Rora解决方案,主要是在渔家慧现有产品上增加了一个Rora无线传输主控板,然后再把数据传输到基站。
再把数据通过我们的基站回传,图标中的产品就是我们物联网基站RG-IBS6110(YJ)
给大家介绍这款产品

RG-IBS6110(YJ)是锐捷网络推出面向全行场景的、基于LoRa广域物联网通讯的低功耗基站;该产品适用于少量终端,需要远距离传输的使用场景,具备低成本部署的特点。

具有长距离覆盖、高并发、网络安全、射频控制等特点,可以配合锐捷网络LoRa通讯模组及物联网控制平台,实现终端接入、数据转发等业务。
接着给大家科普LoRa

LoRa是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是Semtech射频部分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调制格式。LoRa这个名字来源于Long Range这个单词,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长距离传输。LoRa采用一种扩频调制技术:CCS( Chirp Spread Spectrum ),通过扩频将信号扩展到较宽的频带中,获得扩频增益。
这个方案有难度吗

这个方案最大的难点,在低成本情况下,满足远覆盖和高并发。

比如我们基站是用了2G传输的,我们只能通过软件来改。

在软件上我们花了很多功夫。
客户用的怎么样

我们的产品已经投入给客户使用一年时间了

我们产品主要是渔家慧公司采购,再卖个养殖户

目前已经陆陆续徐采购了6批

客户反馈使用的挺好

当然我们说的不算

你可以去找客户了解一下情况
来自客户的声音

我又采访了渔家慧的负责江先生,他告诉我锐捷提供的方案目前使用情况良好,已经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上使用,用户反馈不错……

他最看中是锐捷的LoRa通讯模组信号覆盖范围远,低功耗,而且稳定

上一代产品是自研的,使用的是用RF433无线模块,主要问题干扰严重,传输距离近

江先生还特别赞扬了,我们的小伙伴又能干又能吃苦,印象最深刻的是

做外场测试时候是大夏天,天气非常热

锐捷的小伙伴自己搬运,还现场安装,来来回回好几趟

使用下来,唯一的不足,设备量多的话单信道产品信道堵塞,设备电池耗电量加快
听完这个案例,你觉得怎么?都说锐捷无线的小伙伴创造力非凡,考验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拿几个项目砸他们,如果你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有农业物联网传输的难题或者也需要类似渔家慧这套智慧养殖物联网系统,欢迎留言或者私信余啸东

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综合性的和复杂的系统。其最终目标是为单个产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并实现基于全球网络连接的信息共享。物联网主要由六方面组成:EPC编码、EPC标签、识读器、Savant(神经网络软件)、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 NamingService:ONS)和实体标记语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
aEPC编码。EPC编码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实体及实体的相关信息进行代码化通过统一并规范化的编码建立全球通用的信息交换语言。EPC编码是EANUCC在原有全球统一编码体系基础上提出的新一代的全球统一标识的编码体系,是对现行编码体系的一个补充。EPC编码有3类7种类型,分别为EPC-64- I、EPC-64- II、EPC-64-III,EPC-96- I、EPC-256- I、EPC-256-II、EPC-256-111。
b射频识读器。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射频读写器是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将标签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标签的装置。射频读写器是利用射频技术读取标签信息、或将信息写入标签的设备。读写器读出的标签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和信息传输。
c神经网络软件(Savant)。每件产品都加上RFID标签之后,在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识读器将不断收到一连串的产品电子编码。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就是传送和管理这些数据。Auto-ID中心提出一种名叫Savant的软件中间件技术,相当于该新式网络的神经系统,负责处理各种不同应用的数据读取和传输。
d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N ame Service对象名服务,简称ONS)EPC标签对于一个开放式的、全球性的追踪物品的网络需要一些特殊的网络结构。因为标签中只存储了产品电子代码,计算机还需要一些将产品电子代码匹配到相应商品信息的方法。这个角色就由对象名称解析服务担当,它是一个自动的网络服务系统。
e实体标记语言(PhysicalM arkupLanguage物理标识语言,简称PML)oEPC产品电子代码识别单品,但是所有关于产品有用的信息都用一种新型的标准计算机语言—实体标记语言(PML)所书写,PML是基于为人们广为接受的可扩展标识语言(XM功发展而来的。PML提供了一个描述自然物体,过程和环境的标准,并可供工业和商业中的软件开发、数据存储和分析工具之用。它将提供一种动态的环境,使与物体相关的静态的、暂时的、动态的和统计加工过的数据可以互相交换。因为它将会成为描述所有自然物体、过程和环境的统一标准,PML的应用将会非常广泛,并且进入到所有行业。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传媒影响
第一、物联网对于传媒来讲在信息社会的信息基础之下为我们国家的信息传播拓展了新的疆界,物联网代表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第二、在传媒领域可以为我们国家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持,这个过程离不开传媒领域的梳理和引导。
第三、物联网和传媒在未来人才需求上可以形成对接的接口,我们必须使信息技术的从业人员同时具有人际传播的素养。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看到物联网和传媒在深远方向上的一个融合,传媒代表了大众化和信息化的一种载体,而物联网又使得万事万物进入到信息互联当中。

虽然通信连接件很重要,但仍需要一些工具来创建连接应用程序。一家名为ThingWorx的公司就推出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新式开发工具。ThingWorx假定互联互通的可能性。基于这一互联特性,该公司全力开发应用程序,旨在打造一个“全球性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虽然以支持设备连接为核心,但该公司仍模拟了人与人的互联和企业应用程序的互联。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M2M应用开发平台(ADP)厂商竞争力评估》指出,据了解到,基于最新的厂商竞争力评估,ThingWorx成为排名领先的M2M应用开发平台(ADP)厂商。人与人的互联和软件间的互联ThingWorx公司在物物互联之外,把企业和个人也纳入互联范围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公用事业公司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创建能与网络中任意设备进行对话的应用程序。笔者认为,当人们应用其平台进行开发时,每个应用程序都会获得一个编程接口。比如,你用ThingWorx工具模拟一幢智能楼宇,楼里的每一个设施都将暴露于有访问权限的应用程序之中。Sensei
Solutions公司专门为电力公用设施提供技术,使用ThingWorx工具成功开发了资产管理软件,用来平衡数千只传感器和监视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该软件已经在美国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公共事业公司中投入使用。ThingWorx开发平台的四大关键构成为始终保持连接的设备提供全天候通信支持开发平台,可快速创建处理设备、人员和企业信息的应用程序混搭生成器,无需编写代码就能创建优秀的用户界面新版搜索功能,可将搜索范围延伸至任何相连的设备。ThingWorx的“drag
&
drop”无代码混搭生成器(codeless
Mashup
Builder)让开发者和企业用户能够创建应用、实时表单控制面板(real-time
dashboard)、协同工作区和移动界面。假设公用事业公司的员工和设备都进行了互联,那么借助ThingWorx的搜索功能,公司就可以查询哪个员工的卡车配备了特殊的齿轮,哪里的工作人员会说西班牙语,或者搜寻哪个杆顶的变压器读数不够规范。不论是为Silver
Spring
Networks公司平台设计应用程序,或者为Tendril公司Energy
Internet云平台设计应用程序,还是为个人内部使用或者参与美国能源部应对能源挑战的应用,ThingWorx工具包的应用都将开辟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M2M
ADP运行环境具有高流动性。笔者认为,已建立起自己云平台的模块供应商,已在其连接平台上提供APIs以使用M2M应用的服务供应商,熟悉管理和部署复杂IT服务的管理咨询机构、系统集成商、IT服务和解决方案企业都将扮演推动M2M应用市场发展的重要角色。与ThingWorx类似的公司还有Axeda,ILS
Technology和Sierra
Wireless,他们拥有成熟完善的ADP平台。DIGI
International公司也把开发可与任意设备进行对话的中间件作为主要业务。Axeda应用开发平台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拥有丰富的应用,加上其拥有广泛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并在多个市场有众多的跨行业部署,同时又提供咨询和集成服务支持。ILS
Technology具有促成与IT系统进行复杂集成的能力。2IoBridgeioBridge公司总部位于佛罗里达Gainesville。创始人看到了人们把现实世界和网络进行对接的需求。ioBridge为传感器、控制器、家庭自动装置等制造一个DIY网关,无需编程。据了解到,ioBridge开放的云平台,使得用户无需马上引入服务器工程师即可尝试将本地设备连入互联网,并与各种社交网络服务进行联通。这样来看,即使是仅有数人的精英开发团队,也能够完成传统意义上数十人的大规模开发的Demo开发工作。

本人从事物联网专业多年,分享下自己的认识,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物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的终端是计算机(PC、服务器),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无非都是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除了计算机外,没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终端(硬件)。
物联网的本质还是互联网,只不过终端不再是计算机(PC、服务器),而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配套的传感器。这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服务的计算机呈现出各种形态,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只要有硬件或产品连上网,发生数据交互,就叫物联网。
不过物联网的概念目前被炒到过热。鄙人大概十年前开始学习嵌入式,那个时候还没物联网、智能硬件这么高大上的字眼。相信很多前辈那时跟我一样,学的是单片机编程,大家都用“单片机”来概括这个行业。大概2012年左右,很多热钱从房市涌出,投入资本市场。正是这个时候,一大波高大上词汇来袭。服务器技术叫“云”,单片机叫“智能硬件”,网络单片机应用叫“物联网”,车载单片机应用叫“车联网”
不过受限于技术上的瓶颈,物联网的发展,其实无法像当初互联网那样爆发。或者换通俗一点的说法,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物联网的应用,其实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需求性并没有那么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智能硬件卖得并不是很好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需求性原因,所以商业上也不会出现滴滴打车那样的持续性投入,又一定钳制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到今年,这一波的投资热潮冷却了很多,但是在这波浪潮里,我们的社会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是关注物联网的人越来越多,从业者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课程,政府也出台了行业鼓励政策。前面我们说过物联网的概念被炒得有点过热,所以在物联网的大群体里,有两类人最为迷茫。其一就是专注物联网的创业者,其二就是物联网专业的学生。鄙人也曾经属于第一类人。
物联网的技术前景是广阔的,近些年上市的一些空气净化器产品,穿戴设备,家庭环境监控设备,在过去是不曾有的,在目前的消费背景下,正服务着大众。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式设备出现,这些正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投身于物联网的技术研发,是很有前景的一件事。
然而物联网的商业前景却是复杂的,特别是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既然创业,目的肯定是赚钱,然而放眼人类社会,最赚钱的事情,其实归类起来就那么几样。首先是资源、再就是获取资源的工具,以及信息。每个企业,想要活得好,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垄断。然而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都是垄断在大企业手里,小企业参与的,往往是跟民生有关的门槛低的行业,竞争激烈,赚钱辛苦。回到计算机行业,虽然计算机行业开放程度很高,然而垄断的存在并不亚于其他行业。英特尔、ARM等公司,基本垄断了处理器行业。微软、Google(Android)、苹果垄断了 *** 作系统。物联网是新兴市场,虽然目前容量不大,但各家各户都盯着,对于创业者而言,无法创造垄断,很难存活。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小公司,你无论多么牛逼的技术,一旦有市场,大公司都可以迅速投入数倍于你的资金,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模仿你,超过你,压垮你。你是小公司,宣传推广,也不可能投入像大公司那样的资金及影响力,所以产品再好,也不一定卖得好,这是每个技术型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正是因为上述压力,很多创业者非常迷茫。本人过去四年间一直从事物联网行业,因此结识了很多同行,其中大部分都是创业者。这些创业者非常勤奋,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也往往敢于坚持。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用,大部分创业者,都没有走到今天,因为投资人的钱总是会烧完的。
我觉得想走向成功,物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计算机行业想突破垄断,对于大企业而言,是技术积累。然而对于个人或小团队而言,唯一的方法是缩小用户群体。就是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个领域一项技术去解决一个问题。如果你说你的客户是大众每一个人,那你的东西基本一个都卖不出去。但是如果你的客户是“捷达轿车车主”+“装过电子导航系统”,那你的东西会比较好卖。缩小用户群体的好处,是大企业不会来跟你抢饭吃,而你又非常容易精准的找到你的客户并说服他们买你的东西。其次,个人或小团队,不应该有任何一刻在亏本,否则你终会难以坚持。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大家都有正职工作(收入),但是比较闲,一起来维护一款小产品,这样的情形,往往容易成功(最后团队或项目被大公司收购,实现财务自由,或职位上升)。

通过专用网元设备等使用。

物联卡是中国移动基于公众物联网,面向物联网用户提供的移动通信接入业务,采用物联网专用144、10647、10648等号段,通过专用网元设备支持短信、无线数据和语音等基础通信服务,提供通信连接管理和终端等智能连接服务。

可携带本人身份z到营业厅或通过客户经理办理物联卡业务。办理物联卡业务需提供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经办人身份z以及单位相关授权证明。(具体材料需咨询移动公司客户经理)。

扩展资料:

移动物联网卡的功能

1、基础通信能力:GPRS通信能力和短信通信能力,短信可提供不同优先级服务(重发频次、储存时间),充分满足不同客户智能项目需求。

2、终端状态查询:向客户提供开关机信息、终端位置信息、终端GPRS上线、离线、IP、APN等信息查询。提供专业的账务信息查询:向客户提供账户信息查询,提供账户欠费、流量超标等事件的提醒功能。

3、提供专业的业务统计分析:向用户提供多维度的业务报表统计及分析等。提供专业的灵活计费功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流量池、生命周期等多种计费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物联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330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5
下一篇 2023-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