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由 与华为联合发布的智慧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由华为提供平台级产品,通过深度集成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并结合自主研发的 API 开放平台、智慧数据工厂等技术产品,打造城市感知管理平台,面向城市的物联业务运营、设施运营、设施运维提供服务支撑;18年12月,控股子公司与华为签订《网络与机房 T 运维业务外包合同采购说明书》,为华为提供 T 运维业务外包服务
量子通信
关联理由 量子通信行业技术服务龙头,12年开始在量子通信领域深入耕耘,业务已覆盖量子通信网络建设、量子通信网络运行维护服务、量子通信网络应用开发等方面;公司多次中标量子通信项目;与国盾量子、国翔辰瑞共同出资成立神州国信量子 科技 ,加码量子通信业务;19年成功中标“京汉干线”、“汉广干线”、“粤港澳大湾区干线”骨干网项目以及5个重点城市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项目,继续扩大在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公司间接持有国盾量子少量股份
物联网
关联理由 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智慧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由华为提供平台级产品,包括物联设备连接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应用使能平台;神州信息通过深度集成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并结合自主研发的 API 开放平台、智慧数据工厂等技术产品,打造城市感知管理平台
数字孪生﹣
关联理由119年3月,公司表示,正在推广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在方案中运用了数字孪生和边缘计算的技术内容
智慧城市﹣
关联理由 与华为共同合作通州智慧城市物联网项目,并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感知数据平台,管理PM25、粉尘、噪音等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并以此形成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并将在未来持续推广
智慧政务﹣
关联理由 公司智慧政务解决方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于政府行业客户;,打造了北京“海淀区智慧政务平台”、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
国产软件-
关联理由 金融 科技 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业内少数拥有银行 T 全产品线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银行核心业务、渠道管理解决方案市场已连续8年排名第一;推动分布式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政府、农业等各个行业的落地应用;20年软件业务收入4599亿元,营收占比4304%
华为云·鲲鹏﹣
关联理由 公司是华为智能计算机联盟生态成员,公司已将自主创新、高效稳定的金融关键业务系统与鲲鹏920泰山服务器、麒麟 *** 作系统以及 GaussDB TP 级的分布式数据库适配,并达到金融行使用要
回购﹣
关联理由122年4月,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9元/股
数字经济
关联理由 国内信息化产业领导者和数字中国的践行者;为我国金融、电信、政企、农业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应用软件开发以及行业云建设及运营等产品和
信创
关联理由 国内领先的金融 科技 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公司战略聚焦金融 科技 ,助力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及架构升级,并积极 探索 与拓展金融信创和场景金融等业务
云计算数据中心
关联理由 国内领先的金融 科技 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已搭建的第三方云服务平台主要有金融云、农业云、税务云,公司可以为行业客户提供行业私有云、混合云及托管云服务
大数据-
关联理由 子公司华苏 科技 在电信大数据建模分析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积极推动基于大数据、客户画像系统的5iABCDs(5G、 IOT 、 AI 、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安全)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落地,已签约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广州银行等银行,同时就税务、农业等场景开展大数据应用
数字货币-
关联理由 公司领先市场发布区块链平台 Sm @ rtGAS 和数字货币( DCEP )解决方案,数字钱包系统作为承接数字货币、发展数字货币相关业务的重要系统,公目前已在建设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实现落地
区块链﹣
关联理由子公司神州方圆作为神州信息区块链业务发展的承载者,在企业数字化服务进行了一些 探索 ,主要包括供应链金融服务、电子发票、消费服务场景等三个方面,同时以“区块链下乡”逐步走通了数字技术融入农业农村场景的创新、实践、推广的闭环路径,带动产业发展,并助推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化转型
独角兽
关联理由 参股科大国盾;持有天津君联林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25%股份,后者持有科大国盾4%股份,标的是量子通信领域绝对龙头
金融 科技
关联理由 国内领先的金融 科技 及大数据应用软件和服务公司,目前已与与华为、龙芯、中标麒麟、中兴、达梦等众多厂商深入合作;携手京东金融合作,打造融信云金融 科技 服务;19年公司金融业务收入3899亿元,占比3843%
数字乡村
关联理由 公司以农村政务的信息化处理为切入点,延伸出三大业务:三农信息化、农产品溯源、农产品单品大数据平台
乡村振兴
关联理由 公司以农村政务的信息化处理为切入点,延伸出三大业务:三农信息化、农产品溯源、农产品单品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属于乡村振兴战略
土地流转
关联理由 民企,实控人郭为,主营技术服务、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金融专用设备相关业务地流转平台的龙头点击打开手机的设置选项。2、进入设置界面之后往下滑动。3、选择打开智慧助手这个选项4、在打开的界面点击智慧识屏。5、然后点击智慧识屏选项。6、开关变成灰色即可关闭,点击一下就可以。
华为智慧屏是华为发布的一款AI物联网电视产品,用户使用智慧屏可将手机与电视无缝打通,其不但拥有语音控制、视觉识别和智能人体感知,还拥有高分辨率和高帧率投屏。在IoT控制中心,智慧屏可成为HiLink生态管家。
4月23日-25日,2019上海5G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召开,联通发布了全新的5G品牌:“5Gn让未来生长”,并宣布“7+33+n”的5G网络部署,即在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连续覆盖,在33个城市实现热点区域覆盖,在n个城市定制5G专网。
4月26日,中国电信以“Hello 5G赋能未来”为主题在深圳召开了5G创新合作大会。在现场,中国电信与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丰富的“5G+”垂直落地场景应用,包括5G+智能医疗、5G+智能网联汽车、5G+公共安全等。
中国移动在5G领域方面尚未召开专门的会议。但在4月28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导,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4家企业承办的“5G+行动联合发布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将在5个城市开展规模试验,在12个城市进行了5G试验网建设,围绕31个场景建设5G应用示范。
在发布5G战略的同时,也意味着运营商们正式冲入了IoT赛道。继续满足人与人之间的移动通信需求,已经不再是5G的爆发点,5G的爆发点在于IoT。
是否能够有效推进IoT的发展,让垂直领域的企业深度参与到5G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当中,成为在5G时代致胜的关键。
然而,在IoT赛道中谋求发展,不仅需要坚持长跑的毅力,还要有融合各种最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感召力,其“难度系数”非同以往。
如何应对IoT的高难度挑战巨头们在IoT领域的发展策略值得深入分析。
因此在本文中,你将看到:
运营商们可能会采用何种IoT发展战略
华为、阿里等在IoT领域已经起跑的巨头们,进展如何
中小企业在融入IoT生态时,有哪些不同选择
01、联通的IoT,未来如何生长
中国联通的IoT发展战略很有代表性。
对于联通的5G创新发展峰会,有业内人士评论说“感觉联通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为了成为“新蓝海的试验场、独角兽的孵化器”,联通联合32家合作伙伴成立了“中国联通5G应用创新联盟”,并启动了“领航者计划”。其任务是:孵化行业应用产品;研究商业创新模式;推动行业标准制定;搭建资本合作平台;联合产品市场推广。
创新应用聚焦于IoT重点行业,比如: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
到了5G时代,网络建设的经济效益模式将被彻底打破,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
因此,联通提出了一个非常前瞻性的“三联合”商业合作范式,即:联合应用开发、联合投资、联合运营。
这一商业模式能够顺利落地的前提是,联通能够与合作伙伴一起挖掘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或者现有产业中新的客户、或者现有客户新的成长案例。
大家一起围绕增量“搞事情”,这样才能促进多家企业合作的意愿,并且得到更高的回报。
以消防领域为例,联通选择行业内的头部玩家,比如中消云、华为,共同发布IoT OS白皮书及智慧烟感商业公版方案。中消云是一家专注于消防IoT设备研发和制造、消防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消防大数据挖掘和应用的企业。
这个智慧烟感的公版方案,定义了烟感产品的相关功能,极大的加速了烟感项目的实施及传统烟感企业的改造升级流程,推进烟感产品和方案的大规模落地。
此外,中国联通还从上游入手,与高通、联发科、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移远、广和通等公司,发布了《中国联通5G行业终端总体技术要求白皮书》以及《5G通用模组白皮书》。
根据推进计划表:
5月,中国联通5G行业终端开发者计划启动申请,测试认证环境也将搭建完成。
6月,将在5G终端共享资源池中提供500多台试验终端模组。
7月,开始芯片模组产品技术认证,业务孵化转变成业务落地形成商业闭环。
2019年底,完成模组、终端产品入库,采购一定数量的商用模组产品。
种种做法显示,为了解决IoT领域碎片化,项目落地周期普遍较长的困局,联通试图拉通IoT领域——整个跨越从芯片、模组、终端、平台、应用到服务的产业链条。
具体到商业模式,联通提出3个大类,分别是:智能连接+流量类产品、网络集成+运营类产品服务,以及开放平台+应用类产品。
1 智能连接+流量类产品:
这一模式最为大家所熟知,类似于“充话费送手机”。
在5G早期仍将延续4G时代的标准模式,流量基于使用量定价。不过在5G时代,流量将进一步细分,比如可以划分为实时流量和非实时流量,或者可靠流量和非可靠流量。流量的价值有可能根据数据传输的质量、速度和可靠性,进行评估与定价。
然而这一商业模式,仍旧没有跳出运营商的思维惯性。
从现有合作案例来看,虽然5G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渐转向B2B,网络价值和网络特性也将更多的满足B2B需求,但商业模式还没有超脱于“充话费送手机”的各种变体。
2 网络集成+运营类产品服务:
Gartner研究指出,5G的最大收入潜力是网络切片开发。
这就需要理解什么是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是一种按需组网的方式,可以让运营商在统一的基础设施上,切出多个虚拟的端到端网络,适配各种类型的业务应用。
理解切片,两个重点,一是特定专用网络,二是同一基础设施。
利用网络切片,构成了一种非常诱人的商业场景:面对复杂多样的行业用户,切片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可以为用户定制各种特定的“专属”网络,让网络成为服务(Networkas a Service,NaaS)。
有3种网络切片提供的方式经常被讨论,分别是:
运营商托管整合应用
运营能力开放
与现有系统集成
由于合作伙伴有机会被赋予更深层面的网络运营权,由行业企业驱动的网络建设有可能出现,垂直领域用户将较早的参与到5G的应用场景规划之中。
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商业模式仍旧没有跳出运营商的“管道思维”。以前单纯的卖语音/流量,5G时代卖网络切片,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3 开放平台+应用类产品:
这种商业模式挑战最大,需要拉通整个产业链条。
比如淘宝、Facebook、APP Store都可以认为是开放平台。
开放平台上,应用的收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软件和应用是以许可证的方式收费,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订阅式收费。这些新型SaaS应用,通过更好的满足现有需求,或者激发新的需求和场景,体现价值。
在这种模式中,模组、终端、平台、应用、服务等各类企业通力合作,针对联网设备和相关数据,基于开放平台开发或提供应用和服务,以供用户使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商业闭环。
虽然这一商业模式充满想象力,但有研究者认为,开放平台模式下,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出现了分离。也就是说,创造价值的主体并不必然获得商业利益。
在某些场景中,这种商业模式有可能是伪命题。
无论哪种商业模式最终将会展现最旺盛的生命力,联通在IoT发展战略中传递的诚意十足,以“合作不设限,共筑新生态”为理念,合作内容和领域均不设限,打造新生态的试验场。
“领航者计划”将进行多重赋能,助推行业发展:
网络/平台赋能,包括5G+AI能力、边缘计算能力、IoT使能平台能力、云能力等。
产业孵化赋能,包括网络及产品开放测试、过万测试终端、超过200名专家支撑。
商业创新赋能,建设商业模式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开展超过1000场次联合商业推广。
营销资源赋能,提供中国联通全国四级营销网络、超过6万个营销队伍支持。
创投资本赋能,组织百亿级资金用于孵化5G项目,并进行联合投资及运营。
联通的IoT发展战略能否得到有效的推进和执行,还有待于跟踪观察:
运营商以属地为主体,联通是否能将属地的存量和资源,转化为IoT发展优势营销队伍是否能够支撑IoT业务的推广
联通如何协调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在平衡和博弈的过程中,建立新的合作范式
联通是否能够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共同摸索出新的增量空间和商业模式
前路充满挑战。
02、华为IoT,驱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如今,在IoT赛道上角逐的“选手”颇多,展开来谈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为了帮你更好的提炼巨头们在IoT领域的发展策略,在这里仅以两家典型企业作为范例:代表ICT企业的华为,以及代表互联网企业的阿里。
2017年底,华为确定了与IoT紧密相关的新愿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018年3月,阿里高调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IoT一跃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层面的第五大主赛道。
此后两家企业都在IoT领域你争我赶,大展拳脚。他们立足于过去多年积累的传统优势,以推进垂直领域基础架构的变革为切入点,进行应用系统的重构、合作关系的重构和商业模式的整合。
在这里,我们不妨从合作关系和商业模式这两个基本维度入手,观察两家企业在IoT赛道中的身姿。
先看华为。
在2018年,同样是瞄准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垂直领域,但华为在各个领域的打法和触及深度,各不相同。
1 首先在智能公共事业、智能环境监测、资产追踪等领域,华为的战略定位是聚焦芯片、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帮助合作伙伴构建相对完整的生态。
2016年6月,窄带蜂窝物联网NB-IoT标准核心协议冻结。NB-IoT的技术优势是覆盖广、功耗低,而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关键在于终端芯片,它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技术难点所在。NB-IoT芯片一旦达到成熟商用条件,会对整个产业下游的应用创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华为的策略是,以物联网PaaS平台为抓手、南向以芯片和LiteOS聚集生态,北向以平台赋能各类应用,中间以强大的管道进行串接,不碰模组研发、终端设备、设备销售、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环节。
从现有情况来看,NB-IoT的确获得了快速发展。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在2018年,NB-IoT仅用1年,就走完了当年2G网络6年发展之路。如今NB-IoT愈发成为智慧城市的基础配置。
2 其次在智慧园区、产业互联网、智慧安防等领域,华为进入到边缘计算设备、智能安防摄像头、智能家庭连接类硬件等终端领域,策略性的进入设备研发、终端销售、系统部署等环节,与各类合作伙伴在博弈中协同发展。
以边缘计算设备为例,2019是5G商用元年,在这一趋势下,华为在边缘计算服务器方面,正在进行更大布局,满足5G移动边缘计算MEC的需求。
华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考虑适应边缘计算的整体发展,研制出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还得不断进行技术突破和创新,利用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来体现竞争优势。
比如2018年底,华为宣布将公有云上的智能边缘计算服务IEF部分开源,贡献了边缘计算管理框架KubeEdge,帮助各行各业加速向云原生迁移。
我们以某垂直领域边缘硬件的产业链为例。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价值与利润分配,可以看到华为软件、硬件、平台一体化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形成的协同效应还能增加利润回报。
3最后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华为在今年4月初,终于公布了自己的汽车战略和定位。这次华为的姿态不同以往,是以Tier1的身份登台亮相。
Tier1意为给设备厂商供货的一级供应商,也就是说,华为将自身定位为产品直接供应整车厂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未来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汽车,除了底盘,4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外剩下的都是我们拥有的技术。”华为轮值CEO在内部表态。
在智能化汽车领域,华为进行了芯片、模组、终端、管道、云平台的全面布局,构建整个产业闭环,成为全球少数能够提供涵盖“芯-端-管-边-云”全方位解决方案的C-V2X厂商。
芯片,华为拥有全球首个支持V2X的多模芯片巴龙5000;模块,华为最新推出业界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管道,华为掌握了最新的5G技术和网络;云端,华为拥有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
另外,华为还是C-V2X的标准发起人之一,并深度参与了工信部“2019年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标准项目计划”。
为什么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如此不同因为智能化汽车,可能将复制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辉煌,成为IoT时代人们离不开的工具。
不像IoT在其它垂直行业中所面临的碎片化困境。汽车这个市场,产业高度集中,也相对容易标准化,最为适合华为这种选定并聚焦于主航道,持续向同一个方向不断冲锋的战术。
美国咨询机构IHF曾预测:到2035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麦肯锡预测,2025年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
就中国市场而言,20年内中国交通面貌或将焕然一新。到2040年,55%的乘客里程将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汽车。随着汽车行业转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中国很可能将占据主导地位。
面对碎片化市场、块状市场和高度集中市场,华为的策略可以说大相径庭。由于触及的深度不同,华为与各个垂直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自然也有所区别。
在此使用一张图做简单概括。
在很多领域,华为非常克制,放弃了很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不过,每次当华为列出“不做什么”的时候,才更加体现出保留“做什么”的思考和坚决。这种放弃之后的坚决,也是华为在很多领域卓有建树的必然。
03、阿里IoT,打造商业 *** 作系统
再看阿里。
作为互联网企业的典型代表,阿里看待IoT的视角自成一体。
在阿里眼中,IoT是互联网由上而下在产业落地的必然,是以云平台为中心,由内而外层层展开的外延。
因此在阿里推进物联网过程中,是采用一种自顶向下的世界观。
在这种视角中,行业属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商业模式是优先要务。
由于阿里和亚马逊的世界观颇为相同,我们不妨先看看国外科技评论人Ben Thompson所描述的亚马逊眼中的世界。
其实在亚马逊眼中,打包后ICT基础设施和打包后的电商包裹,没有本质区别。
电商包裹中的各个“基元”,包含来自各个供应商的产品。通过中间层亚马逊强大的电子商务分销和中转渠道,提供给最终消费者。
打包后的ICT基础设施,各个“基元”将能力模块化封装,有效地将原始数据中心组件转变为存储、计算、数据库等,通过AWS公共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其中的中间层,有几个关键特征:
建设的过程中,蕴含巨大的固定成本,但建成后将大大受益于规模经济。
虽然投入巨大,但是构建中间层的成本仍旧是合理的。因为它首先为内部业务提供支持,还可以将现有的能力“原封不动”的提供给外部开发团队使用。
外部团队仅需要较少的投资就可以享受中间层的资源,同时帮助亚马逊扩大了市场份额,实现双赢。
如果将中间层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可以看作是某种程度上的 *** 作系统。
如此我们再进一步递推到阿里在2019年1月提出的全新商业 *** 作系统,就更容易理解。
根据报道,CEO张勇认为,阿里已从一个电商公司,转型为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体,并整合成为了一个可对外赋能的 *** 作系统。
底层的“基元”包含重构之后的“人”、货、场。制造、销售、营销、渠道、服务、金融、物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等企业运营中的11大商业要素。
传统企业通过阿里商业 *** 作系统中提供的各类云化基础设施,可以率先实现业务在线化,进而全面推进数字化。
这个商业 *** 作系统,在各个行业和地域落地,形成了不同的版本。
2018年8月,阿里云联合重庆南岸区政府、赛迪研究院,三方共建“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计划3年内接入100万工业设备,助力重庆4000家制造企业实现“智造”。
2018年11月,阿里云正式发布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立足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帮助广东打造新能源、电气装备等8大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
2019年1月,阿里云宣布旗下的生活物联网平台“飞燕”连接数已经过亿,平台连接的智能设备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100多个品类、2000多个品牌。
从垂直领域的选择上看,阿里最先触碰到的,是靠近零售端的小b。
没错,同样都是针对B2B领域,但是大家定位的B,类型差异极大。
远离零售端的企业,往往是大B,以基础设施和传统工业企业为主,特征是体量较大,产业格局相对集中,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决策能力。
而靠近零售端的企业,往往是小b,特征是数量巨大,市场格局相对分散,效率提升、质量改进和供应链改造等蕴含巨大机会。
比如阿里对淘工厂类型小b的改造,一家100人左右的工厂,改造的硬件成本在5万左右,这个价格能被大部分工厂都能接受。改造之后,工厂排产效率提升6%,由于链路透明并且按需生产发货及时,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可以降低10%。目前阿里已完成超过100家“淘工厂”的部署。
最近,阿里商业 *** 作系统的“mini版本”,被应用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的“数字郫都”项目。郫都区川味食品产业与阿里天天特卖、步科公司深度合作,建设数字化食品工厂,打造川味食品云,更好的实现产供销协同,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新型商业模式,阿里汇聚上下游合作伙伴,创建新型合作关系。
04、建立对IoT认知的坐标系
小长假归来第一天,坚持看到这里的你,着实不容易。
为了便于记忆,我用一张图示意性的归纳华为、阿里在IoT赛道中的前进“姿势”。
最后,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融入巨头们纷纷布局的IoT生态呢
首先,看清巨头的思路,不要与其形成正面竞争。
其次,还可以看到巨头受制于战略、成本和机制,短期内是没有办法在主航道之外的行业里深扎的,中小企业机会巨大。
在这个过程中,打造自身的独特优势尤为重要。
或许你可以借助“第二层次思维”。
什么是第二层次思维
举个例子,第一层次的思维说,大家都在做SaaS、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们也不能落后。
第二层次的思维说,大家都在做SaaS、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但是人人都做,技术层面的领先性差距越来越小,不能形成真正的壁垒,让我们抵御诱惑,另辟蹊径吧。
人多的地方,不一定好。
第二层次思维偏好冷静分析,独立思考,进而选定自身定位,尤其是想好什么不做,哪些事情不碰。
IoT领域的玩家,虽然大家最初的切入点不同,但很有可能最终殊途同归,都是面向用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在这当中,能够形成差异的部分在于对场景、对行业know-how、对数据的理解,进而沉淀出的软件、应用和服务。
前路充满挑战,前进不会停止。
本文小结:
1 联通成立“中国联通5G应用创新联盟”,提出“三联合”商业合作范式,即:联合应用开发、联合投资、联合运营。具体到商业模式,联通提出3个大类,分别是:智能连接+流量类产品、网络集成+运营类产品服务,以及开放平台+应用类产品。
2 面对碎片化市场、块状市场和高度集中市场,华为的策略大相径庭。尤其在智能化汽车领域,华为成为了全球少数能够提供涵盖“芯-端-管-边-云”全方位解决方案的C-V2X厂商。
3 阿里整合成为了一个可对外赋能的 *** 作系统,从垂直领域上来看,阿里选择从新零售入手,率先推动靠近零售端的小b完成数字化改造。
4 中小企业在融入巨头们布局的IoT生态时,首先,避免与巨头形成正面竞争;其次,建议深扎行业,基于对场景、对行业know-how、对数据的理解,沉淀出具备独特优势的软件、应用和服务。
近日,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 2(鸿蒙),这意味着“鸿蒙手机”已经变成面向市场的正式产品。这个新的系统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无人驾驶、车机设备、智能穿戴等。据了解,鸿蒙研发耗时10年,有4000多名研发人员参与。它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全场景分布式体验,基于微内核打造,通过虚拟终端互联,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行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对于HarmonyOS,外界更多把它与Android和iOS相提并论,认为HarmonyOS是为了替代这两款手机 *** 作系统而诞生的。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HarmonyOS是为万物互联而生,承载着华为的万物互联之梦,也是中国自主研发 *** 作系统之梦。
鸿蒙志在万物互联
为了迎接万物互联时代,华为很早就发布了1+8+N智慧全场景生态战略,以及华为Hilink智慧家居开放平台。基于这样的大背景,2019年8月9日,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当时,华为就表示,鸿蒙是一款全新的分布式系统,将在万物互联时代应用在各类硬件设备之上,实现多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便捷交互。
在鸿蒙生态下,使用手机连接显示器,手机就变成了服务器,可以随时随地拿着手机到任何有显示器的地方办公,无需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之间实现互通,平板电脑上无法安装的软件,则可以直接调用电脑上的软件;甚至在未来,鸿蒙有望让“智能手表 *** 控 汽车 ”成为可能。
华为公司此前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的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美的、科大讯飞、苏泊尔等30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鸿蒙生态,预计2021年有40多个主流品牌成为鸿蒙体验的新入口。华为多款机型将可升级鸿蒙系统华为表示,HarmonyOS 2系统流畅度比上一代EMUI有大幅提升,手机在使用36个月后剩余空间极小的情况下,依然有接近新手机的读写速度。
2021年5月18日,在HarmonyOS生态伙伴峰会上,华为HiLink将与HarmonyOS统一为HarmonyOS智联(Harmony OS Connect),让生态伙伴的硬件产品实现四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体验、统一方案、统一平台。
鸿蒙能否与安卓、iOS三足鼎立?
“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无论经历多大的困难,华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的决心不会改变。“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开发者共同繁荣鸿蒙生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余承东说。
此前,2019年,谷歌宣布不再对华为开放GMS服务,华为海外市场顿时受挫。“没有自己的系统就处处受限”已经成为国内手机等终端行业的共识,鸿蒙系统覆盖手机意味着国产 *** 作系统已经解决“卡脖子”问题。有分析指出,此次新一代鸿蒙系统搭载在手机上,直面谷歌的安卓和苹果的iOS,市场格局有望重塑,形成“三足鼎立”。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认为,鸿蒙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大 *** 作系统,目前数亿华为手机的存量用户会成为第一批鸿蒙手机的宣传和推广者。
据了解,华为已售出超过10亿台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其中在网手机超7亿台。项立刚还表示,“智能时代对系统的要求是多设备互通,系统要在架构上打通。传统的系统的架构无法适应,鸿蒙的微内核是下一代系统,代表了 *** 作系统的未来。”
在智能手机时代,iOS和Android通过完善的软硬生态布局,迅速战胜了Symbian、windows mobile,成为主流 *** 作系统。在万物互联时代,需要全新的分布式 *** 作系统,新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鸿蒙希望在新时代分一杯羹。
而竞争对手Google和苹果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Google研发了一款新的开源 *** 作系统叫Fuchsia,它比Android对内存和处理器的要求更低,是一款面向物联网的 *** 作系统。苹果iOS本来就是分布式系统,再配合新发布的M1芯片,顺利打通手机、智能穿戴到平板,再到PC的多个终端。
华为HarmonyOS将与Google、苹果在万物互联的大舞台上继续竞争,我们期待更多中国硬件厂商加入HarmonyOS,让HarmonyOS成为全球三大分布式 *** 作系统之一,这也圆了中国拥有自己 *** 作系统的梦。华为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有:1远程智能诊断;2实时监测;3设备连接管理;4智能家居;5智能供应链管理;6远程医疗服务;7信息可视化;8智能运营中心;9自动化驾驶; 10无线传输;11工业物联网;12机器人 *** 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