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用电表远程控制是什么原理图

智能家用电表远程控制是什么原理图,第1张

家里的电表有三种类型:传统电表、IC卡电表、智能电表。智能电表与其它两种电表的区别就是,可以联网,实现远程抄表,远程抄表有多种方式。

1、物联网卡

这种方式最为普遍,智能电表内置了物联网卡。物联网卡与普通的SIM卡差不多,只是不能打电话,只有数据流量。物联网卡将用户的电量信息传输到供电公司。

电表内置物联网卡后,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实时查看自家的用电量,同时可以实时缴费,出现问题也会及时上报。

2、485总线转网线

这种方式主要是大型建筑物里采用,通过modbus协议(485总线)连接到采集器,采集器转换为TCP/IP网络信号连接网线,直接连接到抄表服务器。

3、WiFi抄表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青年公寓、白领公寓、酒店式公寓采用了WiFi电表,这种电表只要连接到公寓的WiFi远程抄表服务器,就可以实现远程抄表。

4、NB-Lot抄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将会实现万物互联,会出现NB-Lot电表,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电表,通过NB-Lot网络直接远程抄表,覆盖范围更广,运行更加稳定。

扩展资料:

智能电表是基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对电能信息数据开展采集、分析、管理的先进计量装置。

智能电表的基本原理为:依托A/D转换器或者计量芯片对用户电流、电压开展实时采集,经由CPU开展分析处理,实现正反向、峰谷或者四象限电能的计算,进一步将电量等内容经由通信、显示等方式予以输出。

电子式智能电表的构成、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有着很大的差别。

感应式电表主要是由铝盘、电流电压线圈、永磁铁等元件构成。

电子式智能电表主要是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先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采样,再采用专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最后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控制把脉冲显示为用电量并输出。

通常我们把智能电表计量一度电时A/D转换器所发出的脉冲个数称之为脉冲常数,对于智能电表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常数,因为A/D转换器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脉冲数个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着该表计量的准确度。

NB-IOT电表采集模块,LORA电表采集模块可直接插装在国网单相电表上,通过NB-IOT网络直接与平台相连,无中间设备,安装快捷方便。

智能电表与网络服务器通过运营商NB-IOT网络相互传输数据而开发的产品,支持多个频段,体积小,功耗低,可通过我司的电力在线服务平台对电表进行 *** 作,例如远程抄送、预付费、开合闸、数据监测、主动召测等。

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国网公司技术规范,兼容性强

可以直接与国网标准三相表模块互换

可以直接与国网标准单相表模块互换

关系统拓扑图

关于NB-IOT

强链接: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可以比现有无线技术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数。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

高覆盖:NB-IOT的接收灵敏度高,穿透力强。网络覆盖范围比GSM增强20dBm,覆盖面积扩大100倍。

低功耗:NB-IOT聚焦小数据量、小速率应用,因此NB-IOT设备功耗可以做到非常小。

    低成本:NB-IOT无需重新建网,依托运营商网络,射频和天线基本都是复用的。

关于低功耗

NB-IOT网络引入了PSM和eDRX技术极大降低了终端功耗,其特点是小流量、上报为主、长期休眠、低移动性。模块电量来源于电表,无需内置电池。

主要功能及特点

1、支持全频段

2、支持LWM2M通信模式(电信)

3、支持LWM2M通信模式(移动)

4、支持超低功耗模式

5、支持本地升级

6、接口采用国网标准,可移植性强

7、具有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性、实时性等特点

基本 参数

分类 参数名 值

无线参数频段Band1/2/3/5/8/12/13/17/18/19/20/25/26/28/66/70

发射功率23dBm~-40dBm

接收灵敏度-115dBm

天线选项焊盘

硬件参数数据接口URAT/USIM等

工作电压21-36V(典型33V)

功耗5μA

工作温度-25℃~70℃

储存温度-40℃~85℃

湿度5%~95%RH(无凝露)

接口标准Q/GDW 1355-2013

通信协议DL-T 645-2007规约 可定制

尺寸

7cm5cm27cm

封装接口插针

能耗管理平台

二次开发

我是物联网在校本科生。资历甚浅。但是我觉得好像不太算。物联网注重的是这个网,是个系统的东西,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注重管理和服务。您所说的这些产品虽然在建构过程中也需要,但是好像并不能凸显物联网的特色。
略表建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350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5
下一篇 2023-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