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安得智联使用循环包装替代一次性纸箱,每年碳减排18万吨,相当于多种植10万棵树。这些可以看看百度上面。
在此次的氢能源大会上,我们了解到了长城布局氢能源全产业链的构想以及实现完全自我研发、自我配套的能力,这在中国品牌中首屈一指。值得一提的是,未来长城氢能源零部件也将对国内多个领域的氢能产业实现配套。
事实上,目前氢能源 汽车 令很多人焦虑的恐怕是补给问题,如何高效的生产氢以供应源源不断的市场成为了氢能源 汽车 推广下去的重要一环,而长城 汽车 给出了答案。根据会上介绍,长城将通过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实现氢的制取,值得一提的是长城的制氢效率突破了20%。
这种技术在原理上可以理解为人工光合作用,一种利用阳光来电解水以实现制氢,这种技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化学污染,而钙钛矿则是替代曾经硅料来高效实现人工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制氢效率大大提高。
氢能源产品的动力总成 大致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储氢罐、燃料电池、储能电池、电驱动以及动力控制单元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电解 ——氢气与氧气在燃料电池的电堆中发生电解,其中氢气通过燃料电池的正极(含有催化剂)分解成电子和氢离子(质子)。而燃料电池中的关键技术则在于质子交换膜(ProtonExchange Membrane)。质子通过“交换膜”到达负极和氧气反应变成水和热量,而对应的电子则从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产生电能。
2 驱动 ——氢能源 汽车 的驱动形式作者个人更愿意理解为混合动力中的增程模式,燃料电池产出的电能源源不断的送入电动机驱动车辆。同时,氢能源 汽车 也依然具备一台动力电池进行储能,该电池同样也会获得来自燃料电池的补给。
众所周知,氢气作为活跃的化学气体安全是首位的。而其次,动力总成的效率问题也同样是各个车企的攻关重点。更重要的是,一项技术以平台化的方式进行应用才能展开核心 科技 的全面普及。因此,氢能源 汽车 具备排放清洁化、补给高效化与整车轻量化的优势背后体现着一个公司对于氢技术的了如指掌。
目前长城 汽车 已经实现“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控制器等)、Ⅳ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摆脱了国外供应商的束缚。同时,长城在商用车、乘用车领域更是以平台化的视角展开了全面的打造。可见,长城对于氢能源的普及与推广已是信心满满。
未势能源燃料电池,系统峰值功率95KW,电堆峰值功率120KW,系统最高效率60%,与国际竞品性能相当。
70Mpa的高能效电堆,最大许用工作压力达到875Mpa,工作温度涵盖-40—85摄氏度,实现多点氢泄露智能监测。
燃料电池之“肺”——空压机,系统综合效率>71%,具备无油润滑、轻量化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长城针对下一代空压机也做出了规划,将采用带可变截面膨胀端能量回收单元的全新产品,可支持110KW的燃料电堆使用。
长城自家的瓶阀与减压阀,保证氢安全的同时,也能在系统的监控下实现灵活多变的开合,提升运行效率。
2018年长城控股正式入主上燃动力,并在资源整合之后构建了长城自家氢能源体系——未势能源。2019年4月,长城氢能源体系登陆上海国际车展与公众见面,作者有幸了解到其智力成果与未来构想,其从零部件出发实现自主研发与制造全线普及的理念也贯彻了长城一贯的精益思维。
而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未势能源旗下的上燃动力已展开了与很多商用车方面的合作共进,实现了自主品牌之间的强强联手、自主创新。同时,在会上我们也看到了未势的氢能源产品在赛车上的应用,这也表面了他们在安全性方面与耐久性方面的决心与信心。
而今天长城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氢能源战略也进一步标志着长城在燃油动力、电动动力、混合动力以及氢能源动力四个方面都实现了自主把控。可以看出,这四大动力技术无论从技术、从制造还是从市场,长城都有着十足的信心与底气。
未来五年,长城 汽车 将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高功率(>200kW)、高效率(>60%)、高温度(>100 )、高耐久(>20000小时)和高互联(新能源+智能网联)的技术产出。因此,氢能源作为这四大动力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我们也期待在未来五年内可以看到长城 汽车 在这个领域中的更多优秀成果。
最后,期待长城今年的首款氢能源C级SUV完美亮相,并让其产品在明年北京冬奥会中大放异彩。
注:部分图自官网与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此致感谢
2014年,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曾指出,低碳是“医院未来一定要考虑的因素”。如今,随着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低碳”和“绿色”日益成为中国大 健康 行业的发展共识。大到诊疗体系搭建,小到医疗箱制造,大 健康 行业里,有着太多的减碳“关卡”。作为中国大 健康 行业的领军企业,盈康一生——这一海尔集团旗下的大 健康 生态品牌,正是行业内领跑的低碳“闯关者”。
依托物联网 科技 、智慧医疗、大数据和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能力,盈康一生已摸索出一条符合大 健康 产业逻辑的绿色发展道路。完善的低碳理念和一系列减碳举措,正卓有成效地贯彻在公司旗下的海尔生物和盈康生命两家上市公司,以及分布在全国的20余家医院的场景生态之中。
引领行业减碳转型
不久前,海尔生物获颁“2021-2022年度减碳先锋企业”。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海尔生物低碳努力的肯定。作为盈康一生旗下的物联网生物安全 科技 生态品牌,海尔生物同样也是中国生命 健康 领域的低碳“急先锋”。
在去年9月提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前,海尔生物已经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原则,并将其贯彻至产品研发和业务开拓过程中。截至2021年2月,公司出品的多款超低温保存箱均已获得中国的节能认证和美国能源之星认证。在多个保存箱规格上,海尔生物通过美国能源之星认证的产品数量领先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在去年11月的第四届上海进博会上,海尔生物再次在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大秀肌肉”。在会上,其展示了整体式斯特林制冷机等多款斯特林制冷样机。斯特林制冷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低温制冷技术,具有高可靠、重量轻、长寿命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主流制冷技术,斯特林制冷具备极佳的能耗比。据安信证券数据,海外斯特林超冷厂商多档产品的能耗比,均领先主流厂商同级别产品100%以上。
在碳中和成为全行业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加速斯特林制冷技术产业化,是制冷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产业化步伐加快,斯特林制冷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疫苗、血液、生物样本及医药等行业领域的低温储运,空间CCD探测冷却等低温超导领域,及基因工程、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等低温制冷领域,进一步推动生物安全产业高端仪器、装备的发展。海尔生物以实际行动在行业层面引领了中国深低温存储的“低碳”转型。
伴随产品外销,海尔生物也在向全球输出绿色减碳的“海尔方案”。近年,海尔生物突破国际专利封锁,在太阳能疫苗冰箱这一产品上首创“蓄冷蓄热组合式恒温设备及控制方法”专利技术。相较于国外技术路线,海尔生物开创的“太阳能直驱储冷技术”仅仅用1/3蓄冷材料即可实现国外品牌16倍的保温效率,在43 环境温度下断电后,箱内温度保持在2 —8 的时间长达120小时,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维持冷藏温度72小时的规定,为全球用户提供科学安全的基础免疫保障,开创了太阳能直接驱动储冷技术的中国路线。
目前,海尔生物太阳能疫苗冰箱已进入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技术每年服务全球4500万适龄儿童,促进了低收入国家免疫接种率从2015年的30%上升至57%,帮助690万儿童避免死于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打造绿色物联网医疗生态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正是 社会 绿色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中国 社会 需要更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作为中国大 健康 行业的领军企业,盈康一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绿色低碳成为大 健康 行业的发展底色。近年来,其推动旗下上海永慈康复医院、四川友谊医院、运城第一医院、苏州广慈肿瘤医院、上海盈康护理院等多家医院开展数字医疗新实践。
去年4月,由盈康一生运营的四川友谊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启动。当月,医院即完成首例肿瘤5G远程会诊;5月,该院5G远程会诊中心又顺利开展首例多学科远程会诊(MDT);9月,四川友谊医院又首次开展远程手术会诊及远程手术示教。足不出户的诊疗模式,不仅能“隔空”解决病患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节省医患双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也侧面助力了中国的交通减排。数据显示,目前交通运输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约104%,正是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
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时任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的吕本富,曾经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当连接城市每一个神经末梢的互联网升级为“物联网”时,城市才可能更加低碳。这一针对城市低碳发展的论断,时至今日在推广至大 健康 行业时同样有效:当 健康 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物联网”时, 健康 行业才可能更加低碳。
作为盈康一生发展绿色大 健康 产业的核心抓手之一,物联网技术的低碳属性,在盈康旗下护理业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盈康旗下护理院建设多年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项目,已经成为其贯彻物联网战略的排头兵。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旨在利用物联网、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等手段,为老人提供智能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照护服务。平台通过智能终端硬件,实时多维度采集老人生命体征数据、周边环境数据等,通过智能分析算法,获取老人真实的服务需求,便于服务人员及时查看并处理。
此外,盈康一生旗下医院还利用物联网技术,成功研发出了 康复机器人物联港。这是中国第一个康复机器人物联港, 40人次治疗仅需要配备3名治疗师。较之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康复业务,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物联网要素的加入,使得盈康一生的养老和康复业务能有针对性地高效整合与利用 社会 资源、信息资源及 健康 数据,让相关服务实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精确的匹配和处置效能,能有效节约 社会 资源,减低业务过程的碳排放量。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要求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节点,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作为钢铁行业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氢冶金技术已经成为绿色低碳发展钢铁冶炼的重要抓手。
新技术助力低碳排放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三个过程:一是将铁矿石还原成生铁;二是将生铁进一步脱碳制成粗钢;三是将粗钢加工成型获得钢材产品。其中,第一步的还原过程中产生了占整个钢铁生产过程高达90%的碳排放量。因此,降低还原过程的碳排放,对于钢铁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氢冶金技术中,将原本完全依靠碳还原的炼铁工艺,采用氢气替代碳作为还原剂,从而大大降低了碳还原剂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按照制氢生产、炼钢利用和减碳支持三个方面来讲,氢冶金技术的重点是制氢生产技术。制氢过程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化,考虑到实际生产和应用环节,其还涵盖了氢能储存、氢能运输设备和技术。国内外钢铁企业都开展了煤基法、气基法、电解法、核能制氢等多种制氢方式的研究开发。相比而言,我国钢铁企业并不落后。目前,电解水制氢的工艺尚不完善,专利申请较少,也未形成保护壁垒,而电解水所带来的污染最小,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作用最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瑞典钢铁公司、德国西门子奥钢联、意大利特诺恩集团、美国米德雷克斯技术公司等多家欧美企业,都开展了电解制氢的绿氢项目。结合我国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看,国内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已经初具规模,国内钢铁企业也完全具备开展“零排放发电+电能制氢”的绿氢项目的能力。
在炼钢利用方面,也就是在使用氢气还原铁的生产阶段,应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氢气还原效率和炼铁炼钢生产率,从而达到进一步节能减排的效果。在目前的原材料体系和工艺条件下,各钢铁企业都尝试了不同的混合气、气煤混合等还原剂成分组合,以及调整控制还原工艺的参数,来实现还原铁效果的突破。前景最为明朗的是,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氢冶金相关技术领域的确定性研发方向和发展机会,由于我国钢铁产业链较为完善,“三废”资源回收利用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和相关政策支持,使得钢铁企业能够在氢冶金工艺中利用二次资源提高生产线的综合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对废气、废水、废料的循环利用,不仅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并且,随着产业链核心部件的系统升级,以及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钢铁企业应把握信息技术在氢冶金相关技术领域的应用机遇,利用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方法合理调配氢气用量,提高还原反应效率,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产率和产品质量。
在减碳支持方面,随着碳中和目标的逐步落实,除了制氢生产和炼钢工艺的研发投入,钢铁企业还需要对相关支持设备和配套技术进行改进,保障氢气生产、使用、储存的安全性,淘汰落后产能的生产线,优化企业资源调配。由于国家层面对高能耗低附加值的钢产品将进行常态化产量压减,势必刺激钢材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同时,由于碳排放已经逐步成为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当积极利用发展趋势,大力开展技术研发,拓展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价值利用空间和融资渠道,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企业的整体低碳转型,提高行业竞争力。
“头部企业”注重“氢”专利
企业研发投入在形成无形资产之前,所产生的费用均作为研发费用在年报报表中列报,当研发项目满足了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将被计入报表的无形资产项目,因此,可以从钢铁企业的研发费用和无形资产列报情况以及氢冶金技术研发能力和进展作出比较。下表中列出了部分国内钢铁企业上市公司的部分经营数据和专利申请情况,其中专利申请量是以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公开数据为基础,考虑到部分公司的2020年年报尚未公布以及2020年的疫情影响,表中的研发费用和无形资产以2019年年报数据为基础。
隶属于宝武集团的宝钢股份由于其在业内的绝对实力,其具备了远超过其他公司的无形资产和研发实力,也拥有着最多的氢冶金专利申请量。河钢集团是研发费用与无形资产比例最高的钢铁企业,尽管其目前的专利申请量并不突出,但结合媒体报道的其与意大利特诺恩集团的氢冶金合作项目,以及其与中科院、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组建的氢能技术与产业创新中心等,可以预期,河钢集团将围绕低碳发展和氢能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一系列工艺变革和产业链布局。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获悉,银保监会将研究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规范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加强环境和 社会 风险管理,提升绿色金融专业能力和金融服务质效,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工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去年9月,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需要实现的量化目标。
绿色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的贷款余额及增幅规模位居前列。
绿色信贷环境效益也在逐步显现,按照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6亿吨。
得益于绿色金融政策的加码,以绿色债券为主的ESG主题债券也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2月底,符合境内绿色认证标准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累计超12万亿元,2016年以来连续5年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确立,绿色金融需要发挥更大作用。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到,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央行行长易纲日前也明确表示,央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推进。
据行业估算,为了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就需要约22万亿元的投资。如何满足这么庞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需要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市场资金充分参与,对于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而言,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不小的挑战。
创新绿色投融资模式
2012年起,原银监会制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引导银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注重防范环境和 社会 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和 社会 表现。目前,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一套绿色信贷政策体系。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 探索 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今年2月9日,全国首批6笔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合计发行规模共计64亿元。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以碳中和命名的贴标绿色债券产品。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约200亿元,是目前全市场发行金额最大的专项用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债券。此外,市场上还先后落地了市场首单碳中和证券化产品、首单碳中和并购债权融资计划、首单绿色权益出资型票据等碳金融产品。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冯琳指出,碳中和债券是聚焦碳减排目标的绿色债券,属于绿色债券的一种。银行机构创新推出聚焦碳减排的碳中和债,有利于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更好发挥绿色债券这一重要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发展的功能。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和创新力度也在加大。不久前,兴业银行制定了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全行绿色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近日,该行还落地了首例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项目,通过“碳汇贷”综合融资项目为福建一家林场发放2000万元贷款。
也有银行结合所在地发展特色和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创新推出绿色信贷产品。如邮储银行的光伏贷、建设银行的绿色智造贷、农业银行的油茶贷、湖州银行的绿色园区贷等。部分绿色金融业务领先的机构,也在绿色供应链金融上不断创新,绿色设备与绿色产品买方信贷、保理等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不断涌现。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遥表示,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碳中和债等创新产品的出现,显示出金融机构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创新活力。未来,创新应当成为发展绿色的重要抓手,持续增强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与此同时,立足强化减排的目标,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汽车 、碳捕获与封存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也将为银行带来可持续发展机遇。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结合2020年的货币政策,预计2021年有关部门将在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金融的考核,促使银行加大对绿色金融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气候投融资将日益成为银行绿色金融重要领域,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力度也将同步加大。
健全绿色标准,防范绿色风险
据悉,当前商业银行拓展绿色金融业务仍存在一些困难,例如目前各个行业和国内外绿色标准不完全统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同时,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尚未纳入绿色金融风险的系统考量之中,这些制度建设的短板无形中使得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项目的难度和风险加大。
中金研究院副总经理周子彭认为,为了更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国家应统一绿色金融的标准制定,健全绿色信息的披露机制,完善“外部性内生化”的政策激励,全面发展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加强培育绿色投资理念,将环境风险纳入监管政策考量。
《中国银行保险报》了解到,目前银保监会正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工作。去年,银保监会已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银保监会还鼓励金融机构借鉴国际良好实践经验,加强融资项目的环境与 社会 风险管理,完善信息披露,积极参与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下一步,银保监会还将研究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规范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加强环境和 社会 风险管理,提升绿色金融专业能力和金融服务质效,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工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鲁政委表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未来一是要降低高碳资产配置,二是要逐渐建立全面的气候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三是要加强气候相关信息披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