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华为举办HarmonyOS3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如何评价华为举办HarmonyOS3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第1张

华为在10版本提出,鸿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分布式物联网 *** 作系统,然后各种官宣的,野生的媒体把这个概念彻底搞糊涂了。什么是万物互联?什么是分布式?什么是物联网?作为用户和媒体,其实没必要完全搞清楚这些细节,大家只要知道一个概念:在类似华为设计的这一生态里,每一台设,备,都是处于边缘位置的计算节点,这些设备在最终设计模型里,地位都是对等的。一个物联网环境里,异构终端通过一个叫鸿蒙的系统连接在一起,对等通信,对等交换内容。那么,什么是边缘节点?我们只要了解一下边缘计算的基本概念就大致能明白华为到底想做什么。

抛开各种花里胡哨的营销名词和概念,我尽可能简单的讲一下Harmony OS 3以及与Openharmony之间的依存关系。站在2022年这个节点,我基本可以给一个判断,即便谷歌没有取消对华为的GMS授权,把IOT分布化计算也是华为要做的事情。我记得某一次在松山湖。参加全屋智能家居的架构宣讲会,华为的主张是先规划智能化的路线和框架,再去谈设备的性能和功能。而无论从手机厂商、电脑厂商、家电厂商甚至娱乐厂商,大家做IOT和所谓生态的时候,总是从单点设备出发,或者从内容出发。即便苹果的生态做的这么强了,像Apple Watch这种高级玩意,也没能脱离个人运动与健康管理概念的范围。AW承载的核心任务依旧是个人健康管理,其次才是跨设备互联。回顾过去,我就没发现有人能说清楚鸿蒙到底是什么,甚至华为自己也没完全说清楚,这导致争议,不断。我今天提出一个旧名词来解释鸿蒙生态的这一切:“边缘节点”。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是相对Cloud数据中心计算的位置概念。大家现在能理解的一个链路是:业务-一云数据中心-APP--用户。用户面对的并不是业务本身,而是业务通过承载APP的智能终端。这些智能终端,相对数据中心,就叫做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目前云计算的核心业务,它致力于解决用户侧的业务能力。这张架构图可以看到,社会各行业万物互联的基本类型就是边缘节点,而边缘计算的典型场景恰好也是物联网。

所以,鸿蒙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我归纳如下:

1,在异构硬件跨平台解决边缘节点的计算性能和互联互通问题,这是鸿蒙最核心的价值,也是华为长久以来一直主张的属于自己自研能力的核心部分。

2由于不同硬件体系的终端,包括不限于手机、X86架构计算机、黑白家电、存储服务器、物联网传感器、新概念的智能座舱、运动健康管理用的智能终端、社会各个层面需要的传感器、物联网服务设施,需要一种统一的标准连接起来,使得它们可以随意的互联互通,例如用智能手表 *** 控汽车,这就是Openharmony的基础架构的作用所在。

这相当于华为作为一个物联网城市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为边缘节点们做了接口、数据架构、基础子系统(通知、电话、多媒体等)、场景解决方案,作为第三方的终端厂商(我称之为边缘节点)只需要使用鸿蒙的基础架构能力,就可以和这个系统内所有的终端进行通讯,这无需华为自有品牌产品。例如如果某个手机厂商愿意部署Openharmony基础能力,那它就可以和华为的耳机,华为的智能座舱无缝衔接,它也并不需要直接部署手机版本的Harmony OS。而这个第三方品牌的手机被我称之为一个典型的鸿蒙边缘计算节点。今天发布的Harmony OS3,其实就是这种边缘计算能力的集中体现,而且是优先体现了华为自有品牌产品的边缘计算能力,这其实很重要,也是一个核心能力。

Harmony OS 3智能手机版,是一个基于AOSP的发行版本,但是和其他再开发版本显著不同的是,它在边缘计算和异构设备连接上,属于华为自研的鸿蒙物联网体系。在用户侧的具体表现就是全新设计的万能卡片。Harmony OS 3虽然长得还是个安卓系统的样子,但它目前可以异构连接超过12种硬件终端,包括手机、耳机、音箱、X86计算机、大屏幕、智能座舱部署的车辆等等。华为把这些边缘节点起了个名字:超级终端。从本质上界定,实际上就是业务末端的计算节点而已。提高这些边缘节点的计算能力和用户体验,是所有云计算厂商和消费电子厂商的终极任务,华为很早就为这个做了统一规划,这就是我们看到的Harmony生态。

华为从现在开始,更强调用户任务的场景化和无感知切换体验。在Harmony OS 3中,推了全场景边缘终端参与的场景触发功能。从原理上该功能不过只是一堆宏 *** 作的集合,最近蔚来新版本的车,机也有同样的功能。但是在Harmony OS3上,这一堆宏 *** 作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而是扩展到你绑定的所有的边缘终端,它们可能是手机,也可能是音箱,也可能是耳机,也可能是你的车。同样都是宏 *** 作,绝大多数仅仅针对手头这台设备,而Harmony OS3的场景宏 *** 作,针对的是你指定的所有边缘设备。

同样搭载Harmony OS 3的华为Watch 3 Pro New和Freebuds Pro 2,就是通过这种分布式的软总线连接到一起,无缝流转应用,这种真正从用户业务和场景出发,跨硬件架构,跨品牌的解决互联互通问题,才是Harmony OS的根本任务。有时候我想,我们花了太多精力去质疑Harmony OS是不是安卓的套皮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没什么意义。华为开发的是整个云端到边缘节点业务能力的架构,并不是拿AOSP魔改一下搞成一个手机 *** 作系统就跳出来说自己全自研的。到目前为止,华为依旧不可能摆脱AOSP去研发手机的 *** 作系统,但是华为依旧在AOSP之外,搭建了一套万物互联的边缘计算网络。

为消费者贡献一张强大的,异构的,跨终端的边缘计算网络,这才是鸿蒙系统。的内核。消费者无需关心他的设备采用的是什么硬件体系,什么内核的 *** 作系统,只要知道他手上的硬件都可以互联互通,增加工作和生活效率,这就足够了。那么基于这个逻辑,即便华为手机未来很多年一直基于AOSP那又如何呢?

通过高低压隔离耦合电路,隔离低频三相交流电与单板低压,保证单板安全,同时提供PLC信号注入和提取的高频通路。

通过接收链路,滤波、处理从交流电力线上提取的PLC信号。

通过发送链路,对PLC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向交流电力线注入PLC信号。

通过PLC控制器,实现PLC信号和RS485信号双向转换。

通过RS485收发接口电路,提供RS485信号接收和发送的通路,实现与数据采集器通信

华为plc智能家居方案工作原理

华为plc智能家居方案这是基于HPLC/IEEE19011结合华为特有技术,且面向物联网场景的中频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其工作频段范围在07-12MHz,噪声低且相对稳定,信道质量好;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频带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通过将数字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上,实现数据在电力线介质的高速长距离传输。PLC-IoT应用层通信速率在100Kbps到2Mbps,通过多级组网可将传输距离扩展至数公里,基于IPv6可承载丰富的物联网协议,使能末端设备智能化、实现设备全联接。

同时,PLC-IoT精确有效地建立了电力线通信信道传输模型,根据频率选择特性确定最佳信号传输频率,并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分析获得电力线的信道特性。可将其优势可以总结为:

一、基于开放标准的IPv6技术,不同类型的末端设备可以共享PLC网络,物联网关主机侧应用和容器内多个应用也可共享同一个PLC网络,独立访问各自管理的末端设备而互不影响,提升PLC网络的并发能力和通信效率。

二、基于华为主推的新一代台区识别技术,无需任何外加设备,根据宽带载波技术特点和电网及信号特性,仅通过软件分析处理,在模块本地自动分析出末端设备所归属的变压器区域。利用无扰台区识别的结果,可免除白名单配置,从而减少现场配置,提升设备部署效率。

三、PLC-IoT+RF双模通信采用宽带电力线载波与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在高频次采集的场景下,PLC-IoT与RF双通道并行采集不同节点的数据,提升效率40%左右。关键信息交互时,双通道可同时传输关键信息,形成冗余通道,实现可靠通信。并且当设备发生停电故障、PLC链路断开时,可通过RF通信及时上报停电事件。

四、PLC-IoT模块配合旁路耦合电路,为PLC-IoT通信提供了又一种逃生通道。当电力线开关断开后,PLC-IoT模块可通过旁路耦合单元继续通信,将停电事件等重要信息上报给物联网关,实现停电主动抢修,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解决停电后如何将信息上报并及时进行处理的问题。

五、PLC-IoT模块结合边缘计算网关,提供即插即用框架,PLC-IoT尾端模块开放SDK,第三方应用通过简单函数调用,即可实现自身末端设备的自动发现,以及向容器中业务APP与远端物联网平台的注册,使能物联网关与末端设备快速建立业务通道,有效解决传统末端设备上线流程复杂,安装部署耗时的问题。

PLC-IoT产品:

PLC头端

》IP化PLC头端通信模块(配套核心板使用)

》作为PLC网络的中央协调器,负责组建PLC网络

》尺寸:9262mm6762mm245mmPLC小型化尾端

》IP化PLC尾端通信模组(集成在末端设备中)

》作为PLC网络的组网节点,受协调器管理

》支持合作伙伴二次开发

》尺寸:36mm27mm1755mm(不含pin针)PLC标准化尾端

》IP化PLC尾端通信模块

》作为PLC网络的组网节点,受协调器管理

》尺寸:655mm453mm20mm物联网关核心板

》边缘计算核心板,支持虚拟化和容器技术

》支持合作伙伴基于容器开发APP应用

》尺寸:926mm80mm139mm

华为PLC解决方案

以华为全屋智能主机为中央控制系统,具备稳定可靠的PLC全屋网络,高速全覆盖的全屋WiFi,支持丰富的可拓展的鸿蒙生态2配套,对全屋环境、用户行为及系统设备等进行分布式信息管理和智能决策,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个性化、可成长的全场景智慧体验。

方案配置中包含PLC硬件使能器件+场景体验:其中硬件包括,全屋智能主机(含全屋Wi-Fi6+系统),以及传感器类,窗帘电机类,照明驱动类(含灯具),控制面板类等核心PLC硬件使能器件,场景体验包括,预置50+场景,其中包含首批鸿蒙AI场景(普通场景为通过ifttt预设条件设置的场景,鸿蒙场景为搭载鸿蒙系统搭建的全新AI场景),同时支持消费者自定义拓展场景体验。

为家庭的两张网络,一张为采用最新PLC技术的全屋家庭控制总线网络,全屋PLC技术具有高成熟、高稳定、高连接、高可靠、易布署等优势。目前已实现支持2000米传输距离,轻松覆盖高达500平的大户型,华为实验室测试显示累计100万+小时不掉线,通讯成功率高达9999%,极端条件断网不断联;在扩展性上可连接设备多达384个,满足家庭大量设备扩展需求。

另一张为实现全屋无死角覆盖的全屋Wi-Fi6+无线网络,也是家庭宽带的优势解决方案。全屋Wi-Fi6+主路由模块包含1个IPTV、1个上行连光猫、1个连PLC、5个多房间AP扩展共8个网口,实现全屋Wi-Fi覆盖。

plc技术是什么

在知道什么是PLC-IoT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PLC是什么。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即电力线通信,又称电力线网络,指利用既有电力线,将数据或信息以数字信号处理方式进行传输。

PLC不需要组网和额外通讯费用,与现有路灯控制系统兼容也非常好。但是PLC受线缆质量、负载影响较大,对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PLC-IoT(PowerLineCommunicationInternetofThings)对PCL进行了改良,PLC-IoT的抗干扰能力更强,信通的质量更好,同时,可以将数字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上,通过多级组网可将传输距离扩展至数公里,实现数据在电力线介质的高速长距离传输。

简单来说PLC,即电力线通信技术(PowerLineCommunication,简称PLC)是以电力线(低压、中压或者直流)作为媒介,传输数据与信息的一种载波通信方式。

PLC电力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在电力线高速、可靠、实时、长距离的传输,突出特点是网随电通,无需额外部署专门的通信线即可接入网络,华为全屋智能是基于华为海思PLC-IoT芯片开发的全屋智能系统。

PLC-IoT系统可以单独控制各个设备,也可以根据需求编辑场景实现不同产品同时控制,可以与HiLink平台的各个设备实现联动控制,用户通过华为智慧生活App远程或近端查看和控制设备。

华为全屋智能PLC与传统PLC区别

电力载波技术十多年前也有应用,像电力猫等也一直在使用这一技术。

华为全屋智能使用的PLC技术跟传统PLC技术本质的区别在于使用协议、带宽技术、传输数据类别。

首先不同于路由器、电力猫使用的PLC技术,华为全屋智能PLC-IoT是基于协议IEEE19011的系统;而路由器PLC是基于协议Ghn的技术。IEEE19011协议属于窄带技术,频宽16MHz-12MHz,仅传输控制信令和心跳报文,每个设备对带宽的占用很小;而Ghn技术属于宽带技术,因为在传输数据类别上面效率就完全不一样,传统PLC技术,传输的是数据业务,占据大量带宽资源,所以在使用中可能会受到其他电器的噪声干扰,导致传输速率有跳变,在部分干扰较大的场景下,会影响使用体验,也就是通常说的“失灵”,而其通常在开放环境使用,没有隔离器等措施,容易受到干扰。

华为全屋智能的PLC-IoT系统作为一条独立的回路接入家庭电路中,为了减少阻断传统家电设备产生的噪声,在独立回路上安装了一个滤波器,阻断掉传统家电对智能家具设备的干扰,从而达到稳定、安全的需求。PLC回路可最多支持384个设备。智能家居PLC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在电力网,路灯等工业场景广泛应用,稳定通信距离可以高达2KM,华为将这个技术应用到家居场景,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可以得到保障。

华为PLC是什么

PLC只是一种技术路线,和ZigBee,SigMesh,甚至传统的总线技术一样,它就是个技术路线而已,直到目前,ZigBee和SigMesh也没有分出个高下,有所长也有所短,PLC加入战局把传统的总线技术也放到了一起对比,这是ZigBee和SigMesh无法做到的。

PLC已经在远程抄表和路灯监控的应用上验证了自身“广域”的应用价值,只这一点就是其它所有技术路线都几乎无法企及的,华为的野心在于真正的万物互联,智能家居只是其中一个部分,PLC几乎同时可以满足广域智能互联和家居智能互联的应用,又能同时兼顾快速改造和重新搭建两种业务应用类型,所以是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剩下的问题只是技术和应用的成熟度,以及性价比。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但通常都不会被放到桌面上来讲的内容,是标准,这不仅涉及到利益,和5G技术应用一样,用星条国的话讲,还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安全,以及家庭和个人隐私保护。

如果ZigBee,SigMesh、KNX和PLC都能达到基本一样的互联和智能效果,性价比方面不会有过大的差别,在社会公共领域和大规模家庭应用方面,PLC会成为首选项,这是社会综合需求。

巨型企业做标准和资本,大型企业做战略和策略,中型企业做业务和渠道,小型企业做产品和技术,重心是不一样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结果当然不一样。

PLC至少有三个因素符合华为智能互联方面的技术路线选择需求:1、应用领域的覆盖性;2、全新的标准制定;3、有线无线的无缝结合。

在此基础上,华为强调的是HiLink系统,并没有完全排斥其它类型的智能技术融合,比如SigMesh,也是很有希望融入到华为的智能互联体系内的。

HiLink是根系,Wi-Fi是主干,PLC和SigMesh还有其它一些有可能融入的智能互联技术是分支,智能音箱路由网关开关面板插座是绿叶,终端应用产品是开花结果。华为plc智能家居方案这套系统能让现实更接近理想中的智能生活,想当年这种设计只会出现在科幻故事、里,像一回家,就自动开窗帘、开地暖,把灯光调到合适亮度,反正想实现什么功能,直接买个功能家电接入这套全屋智能系统即可。

人类的语言。
物联网传输层相当于人类的语言,它们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法,用于在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无缝连接,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标准,用于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以便它们之间可以进行交流。
物联网体系构架是指物联网的基础架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传感器、网关、应用程序等组成,它允许物理世界中的设备和数据与虚拟世界中的服务和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日前,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有针对性地组织100个城市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方方面面的多个环节。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顺利建设,需在顶层设计中构建优秀的总体架构。那么如何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华为企业BG全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部总经理郑志彬博士、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教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华为郑志彬博士:
近日,在华为举办的“新ICT,让城市更智慧——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发布会”上,其发布了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即“一云二网三平台”。
1、“一云”:城市云数据中心
基于开放架构,为城市建设融合、开放、安全的云数据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与决策效率和合理性。
2、“二网”:城市通信网和城市物联网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线+无线宽带网络,为城市构建无处不在的宽带,让城市公共服务触手可及;在物联网领域,提供轻量级物联网通信 *** 作系统,多种类型的接入网关。并提供物联网平台,为城市各行业应用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
3、“三平台”:ICT能力开放平台、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
通过ICT能力开放平台,将ICT能力进行封装、打包提供给业务应用开发者,使其更便利地调用ICT接口,共同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联合提供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为城市智慧应用提供资源获取自动化、软件开发自动化、运维管理自动化的服务。
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教授:
面对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李林教授提出了“三中心一平台”的总体架构。其认为,“三中心一平台”遵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大核心要素。通过天地一张栅格网构成一个“虚拟化的复杂巨系统”,实现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平台资源、软件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
1、“三中心”
(1)网络融合与安全中心
新型智慧城市“网络融合与安全中心”以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天地一张栅格网为核心要素。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公共互联网(包括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网络)、智慧城市无线网、智慧城市物联网(包括公安视频专网)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传输信息及数据的互通,以及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
(2)大数据资源中心
“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以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的“总和”为核心要素。将分散的、重复的、难于访问的 *** 作数据转换成集中统一的、有价值的知识数据。“大数据中心”为不同来源的数据提供了一致的数据视图,将不同介质、不同组织方式的数据集成转换成为一个一致的分析型数据环境。
(3)管理、指挥与运行中心
新型智慧城市以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指挥和运行中心为核心要素。更好对城市的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握和管理,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的管理、指挥和运行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对智慧城市网络、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应用的展现、监控、管理、运营、服务的功能。
2、“一平台”
“一平台”即“公共信息一级平台”。“公共信息一级平台”以新型智慧城市各类信息资源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化封装,支撑智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功能为核心要素。应用“智慧城市信息栅格技术”,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智慧城市涉及政府政务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社会民生信息、企业经济信息各行业级二级平台、业务级三级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功能协同。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新技术和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以技术为引领”到“以理念为引领”,“以管理为核心”到“以服务为核心”和“以业务为驱动”到“以数据为驱动”的转变。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本次实践是为尝试在嵌有华为海思芯片的 Hi3861 WIFI物联网开发板上配置开发环境并使用配套开发工具( HUAWEI DevEco Device Tool 或 HUAWEI LiteOS Studio )将Demo工程编译烧录和运行。

参照华为海思编撰的 《物联网技术和应用》 进行搭建。

1确认开发环境已经正确安装后,启动 Huawei LiteOS Studio

2新建工程, SDK版本 选择 HiHope WiFi_IoT Hi3861SPC025 ;
SDK目录 在HiSpark_Pegasus_TechnologyApplication_IoT_Kit下的 HiHope_WiFi-IoT_Hi3861SPC025 ;
参考目录 选择在HiSpark_Pegasus_TechnologyApplication_IoT_Kit下的 HiHope_Pegasus_HelloWorld 。
目标板Hi3861V100。

3按F4进入工程配置, 目标板配置 中:厂商 HiSilicon ,选中目标板 Hi3861V00 ,确认。

4 编译器配置 中:SConstruct脚本,点击文件夹右侧的放大镜自动搜索SConstruct脚本位置,正常搜索完点确认。

5 烧录器配置 中:烧录方式选择 HiBurner ,确认。

6 串口配置 中:成功连接Hi3861板后,端口选择唯一一个COM端口;波特率选择 921600 ,确认。

7F7 编译 ,成功时终端输出紫色 BUILD SUCCESS 字样。

8F8 烧录 ,出现HiBurn程序窗口时,按一次Hi3861板上的Ret按键,烧录开始。成功时如图:

9烧录完成,重新拔插数据线,HelloWorld程序运行正常,OLED屏上显示Hello World字样,Hi3861板上LED灯闪烁。

  6月2日,华为“鸿蒙 *** 作系统”正式发布。这是一个适用于所有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与苹果的安卓等移动电脑系统不同,鸿蒙系统可用于各种物联网设备。不仅可以控制手机,还可以适配PC、平板、手表等智能终端,突破以往不同属性的智能终端设备普遍存在的“兼容性”问题。

  6月3日,华为宣布捐赠鸿蒙最核心基础架构,我如何看待华为的这种做法?这意味着华为已经放弃了开源鸿蒙的所有权。如果其他厂商也用鸿蒙 *** 作系统,直接开发就行了,不用担心被华为卡住。简单来说,华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了,其他手机厂商只要在上面种东西就行了。

  身边的人经常问我,你觉得鸿蒙怎么样?之前的回答是我也不明白。但现在的答案是,牛,巨牛。

  技术是能力实现的基础。但是,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了解鸿蒙,必须跳出技术,回归需求和解决需求的问题。

  当硬件之间的联动变得简单方便时,我们来看终端产品。它不再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视、手表、耳机、智能音箱等单一产品,而是数据处理能力、屏幕显示能力、图像采集能力、声音播放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等,是满足需求的服务能力。这些能力以不同应用场景的最佳组合呈现。

  当设备可以无缝连接,当你可以自由发挥各个设备的优势而不是传统的设备切换时,你还会只拿着手机吗?我不这么认为。

  对于APP开发者来说,最难的就是月活量的增长,而一旦多设备真的好用好用,那么各大APP的月活量就会迎来新的增长空间,APP开发者会拒绝是它?我不这么认为。

文:李婷 石丹

ID:BMR2004



6月2日晚,“#HarmonyOS 2今日发布#”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三,数据显示阅读量达73639万次,评论达11万条。


图源:微博



图源:华为官方


此次发布会宣布,连同智能手机,华为官方计划到明年上半年将会实现近“百款”新旧设备启动升级。此前,据华为公司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将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将超过1亿台。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称,让所有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像一台设备一样,HarmonyOS将让多种设备融合形成一个“超级终端”。



那么,HarmonyOS 2(鸿蒙)到底是怎么样的国产 *** 作系统?它对华为的意义何在?智能手机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载体,是外界体验HarmonyOS的重要窗口和流量入口。但HarmonyOS能否“叫板”移动端巨头苹果iOS和安卓系统?



01

HarmonyOS 2问世,“没有人是一个孤岛”



鸿蒙的发布,意味着华为HarmonyOS将覆盖更多智能终端设备,并能以手机为原点,链接可穿戴电子产品、 汽车 、智能家电等设备,最终达成HarmonyOS *** 作下的多设备互联。正如王成录所说:“让所有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像一台设备一样,成为一个‘超级终端’。”


图源:华为官方



王成录直言,“鸿蒙 *** 作系统是一个全栈解耦的架构,一套代码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也可以在手表上以及很多小设备上使用。”华为方面也表示,HarmonyOS是新一代智能终端 *** 作系统,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HarmonyOS更便捷、更流畅、更安全,通过分布式技术让一套系统满足大大小小多种设备需求,实现d性部署;将N个设备组合成1个“超级终端”,硬件互助,资源共享,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调用。


这也意味着鸿蒙在做一件事,即简化复杂系统的处理步骤及消费者体验。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如今消费者无论走到哪里,智能终端都随处可见,但由于系统的碎片化,导致连接复杂、 *** 控繁琐、体验割裂,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如何让消费者能够处理这些庞大的系统,能够简单地应用和管理它们?显然,余承东认为,HarmonyOS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华为今天带来了全新的HarmonyOS 2系统,可以搭载在手表和平板上,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其他IoT 设备链接。”余承东表示,今天已然步入一个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时代,“没有人是一个孤岛”。


图源:华为官方



02

HarmonyOS 2之于华为,并不仅仅是手机




万联证券5月31日发布研报称,“随着鸿蒙系统在手机、平板等应用端的规模性应用,有助于完善国产 *** 作系统及软件应用的产业链生态,促进国产软件的长期发展,同时搭载鸿蒙系统的产品也是中国自主可控创新发展的重要落地。”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也表示,行业对华为鸿蒙的期待主要是国产自主 *** 作系统的问世,“通过掌控底层代码,不受制于人,也没有禁用问题。”


禁用与“芯片潮”相关联。2020年9月15日后,华为芯片全面断供,业务受到冲击,2020年成为华为近十年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毫无疑问,美国对华为芯片供应链打击的影响仍在持续。发布会上,余承东也表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P50系列上市时间待定。但华为会尽快解决,将P50带给大家。


据第三方统计机构IDC数据显示,2020年Q4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为3230万台,市场份额为84%,同比大幅下降424%,在全球出货量排名跌至第五,也是出货量前五强中唯一一家出现销量同比下滑的品牌。因而,华为HarmonyOS 2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华为业务的新晋增长点。但另一方面,HarmonyOS的问世,虽是华为对美国制裁的应对之举,但换个角度来看,何尝不是时机成熟的顺势而为?


孙燕飚认为,华为鸿蒙的诞生核心在于中美贸易摩擦,先有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和Google断供的GMS服务,后有近期安卓升级的首批适配名单无华为身影。另一方面,如今所有的应用生态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各种IoT设备接连出现,但生态发展缓慢,显现出设备协同能力不足,整体效率难提高。正如HarmonyOS 2发布会上余承东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智能家电设备的繁琐步骤把消费者挡在门外,智能家居的APP安装率不到10%,安装后的使用率则不到5%。


显然,华为鸿蒙在各IoT设备联网、共存、兼容以及相互间的数据实时转换做到了行业领先。




03

谁在鸿蒙的“朋友圈”?



自华为鸿蒙落地以来,可以发现在智能家居领域华为加盟合作的“朋友圈”正在迅速扩大。


2019年,HarmonyOS 10发布就已搭载在华为的多款产品,包括其智慧屏产品;2020年,华为发布搭载HarmonyOS 2的手表Watch GT2 Pro;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华为首款搭载HarmonyOS的 汽车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亮相;2021年4月,美的集团宣布其近200款全品类家居将搭载HarmonyOS系统;2021年5月,魅族发布会公布,其旗下Lipro智能家居产品将接入鸿蒙系统。此外,美的、九阳、老板电器、苏泊尔、海雀 科技 等头部IoT厂商也都表示已搭载了HarmonyOS系统。


图源:华为官方


国泰君安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家电厂商都已经完成了与华为鸿蒙的谈判或正在谈判过程中,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能力,“中国制造+华为鸿蒙”的模式也将成为未来鸿蒙参与IoT时代核心 *** 作系统竞争的有力助手。


华为方面表示,目前已有300+应用和服务伙伴、1000+硬件伙伴、50万+开发者共同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当中。华为预计,2021年将有40多个主流品牌成为鸿蒙体验的新入口。


华为HarmonyOS的生态建设虽然在智能家居方面进行顺利,但却在手机市场上遇到了阻力。


在此次HarmonyOS 2的发布会上,余承东提及,鸿蒙 *** 作系统超越了过去安卓系统时代,并解决了安卓系统越用越老、卡顿及老化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此外,华为方面公布了HarmonyOS的“百机焕新”计划,将陆续向华为手机、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终端设备推送升级HarmonyOS 2系统,计划到明年上半年实现近“百款”设备升级HarmonyOS 2。


图源:华为官方


显然,对标安卓并直言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感的背后,是华为方面希望更多的厂商加入HarmonyOS 2以完成华为鸿蒙 *** 作系统的生态建设。


毕竟,数字经济的底盘就是 *** 作系统,而 *** 作系统开发只是第一步,真正决定这个系统是否能活下去,是否具备持续性,生态才是关键。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对媒体表示,16%的市场份额是 *** 作系统的一条生死线,这是 *** 作系统能否形成稳定的生态闭环的体现。纵观 历史 ,Windows Phone、诺基亚、三星、黑莓均尝试过布局手机的 *** 作系统,实际上都经历了失败。据StatCounter数据显示,目前来看,移动端仍旧是苹果和安卓占据绝对优势。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移动端 *** 作系统份额的722%是谷歌Android,苹果iOS则占比2699%,合计9919%,其他 *** 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顾虑是,目前手机厂商的收入不完全来自硬件销售,更多地是来自生态收入。如果手机企业使用华为的 *** 作系统,则企业在其中的所有广告收入、应用下载量、生态体系都会被华为知道,如果企业是年销量超过5000万台,单就广告收入,用户数据就会被对方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顾虑。”葛甲认为,华为鸿蒙 *** 作系统的推广,是需要时间来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开发者之间的信任,不过其中的技术、资金、运营理念也非常重要。


04

能否“叫板”iOS、Android两巨头?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是微软、苹果和谷歌三家在统领 *** 作系统,但在手机移动端却是苹果和谷歌的天下。对于新晋者华为鸿蒙的出现,不少网友表示,国产手机 *** 作系统终于出现了,将形成与iOS、Android三足鼎立之势。


同时,据余承东表示,已售出超过10亿台的华为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中(含在网手机超7亿台),约90%的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升级鸿蒙 *** 作系统。那么,面对如此销量,HarmonyOS 2能否“叫板”iOS、Android移动端的两大巨头?


对此,项立刚认为,一方面,目前鸿蒙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不足以“叫板”两大巨头,但是华为有“叫板”的基础。“华为鸿蒙立足物联网理念,这个思维是领先的,而华为作为世界头部的手机硬件厂商,其销量非常多,这些销售出去的手机如果全部搭载鸿蒙 *** 作系统,那么这个基础是有的。另一方面,从资金、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来说,华为也同样具备了这么一个基础。”但项立刚也表示,华为的最大机会还是做新的市场。


国泰君安发布报告指出,“我们复盘 *** 作系统发展史,可以发现一旦某一赛道 *** 作系统的市场格局确定之后,后来者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性。Android在手机端非常强势,但他还是无法参与到PC市场的竞争中,因为后来者需要挑战的是先行者整个行业生态,现在全球范围内Android的开发者数量达到2000万,iOS开发者数量达到2400万,后来者想要‘革’这几千万人的‘命’,难度可想而知。”


“大家都希望通过鸿蒙系统来解决手机的问题,但我认为它最终解决的恰恰不是手机的问题。”葛甲认为,如果说鸿蒙要和苹果、安卓抢夺用户,那么在移动生态里面是看不到鸿蒙的希望的。他分析道,“现在用户习惯已经固定了,鸿蒙并没有先发优势。当一个市场态势已经形成了之后,下大力气挖掘存量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发市场争取增量才是明路。”鸿蒙的实际着力点就是物联网,手机只是一个副产品。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物联网的节点,这是需要一个系统去统筹。同时,物联网发展极快,物联网每年的增长节点都是过去 历史 的总和,而这个物联网统筹就是鸿蒙的 *** 作系统。


对于鸿蒙在物联网领域的未来发展,葛甲认为,鸿蒙如果成长起来或将成为物联网行业中 游戏 规则的制定者。“物联网技术谷歌有、苹果有,但是它们缺乏相关的物联网消费市场。我认为,中国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一定会是世界第一。因为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更多是应用在工业上。而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中国是唯一一个占有全部工业门类分类的国家,其工业产值也是比美日德加起来的总和更多。做得好与不好另说,但中国是最好的一个物联网消费市场。相比较之下,美国和欧洲是没有这么多市场的。”


“华为设备间联网做得很好,让多设备共存、兼容以及相互间的数据实时转换,这是物联网的基础。但同样,华为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软件人才不占主导地位,它需要建立软件文化;二是标准构建问题;三是前景好但无成功的商业案例。”不过葛甲也表示,机遇总比挑战多,如果华为HarmonyOS一旦进军物联网,那必定是一番新天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42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7
下一篇 2023-08-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