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代工行业必出千亿级龙头,立讯精密、比亚迪,还是光弘科技?

国内代工行业必出千亿级龙头,立讯精密、比亚迪,还是光弘科技?,第1张

作者:拙朴

身在牛市之十九 - 心愿清单第二只:光弘 科技

这里崇尚数据背后的原因挖掘,只讨论逻辑,不贩卖标的。

光弘在A股并不出名,它做的是电子产品的代工制造。

代工制造现在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EMS,即电子制造服务(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就是专门负责电子产品的制造环节,收取制造加工费。根据公司招股书, 其制造一部智能手机的加工费收入是25元,制造一部平板电脑的收入是35元上下。

这个行业里著名的公司有鸿海精密(在大陆是富士康),比亚迪电子,伟创力,立讯精密,环旭电子、闻泰 科技 等等。虽然模式和结算上略有差异,但核心都一致-代工。

光弘在这个领域不算大,根据MMI 全球TOP50 EMS企业排名,公司位列第30位,2019年收入21元人民币。

一、大视角下的投资逻辑

我们总说投资要三看:“站高了看,拉长了看,放大了看”。

站在高处,EMS行业的投资逻辑如下:

1、全球电子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大陆集中;

2、大陆必将出现收入过千亿的本土电子制造龙头;

3、中国自主电子消费品牌的全球扩张会极大刺激电子代工需求;

4、除了内生性产能扩张,要成为龙头企业,更依靠外延并购。

这前两点说的是市场规模和可能性;后两点却说的是需求和供给分别会以什么模式实现。

这是整个行业的逻辑,但光弘能否跑得比其他人更好,有必然,也会有偶然。

这里既不讨论新基建,也不讨论5G,因为它们不过是中期逻辑,只能放在后面讨论。

二、国内必有千亿级本土代工龙头产生

准确说已经产生了,在台湾。一个是台积电,一个是鸿海精密。

鸿海精密去年收入是53万亿新台币,相当于13万亿人民币。之所以销售收入如此高,是因为采用总额法计算收入。简单解释,光弘 科技 采用的是净额法计算销售收入,加工一台手机的加工费是25元,销售收入就是25元。而鸿海一台手机出货价1000元,成本975,赚的其实也是那25元加工费,但它的收入显示却是1000元。如果我们对鸿海采取净额法,可以把它去年的毛利当作其加工费收入,大概新台币3400亿, 人民币900亿左右。

台积电(TSM) 是芯片代工企业,听起来高端些,但实质也是代工。其去年收入1万亿新台币,折人民币2500亿,其股票市值是2600亿美元。一个芯片代工企业,市值是著名的“高通”公司市值的3倍。

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代工企业是有技术含量的,收入是可以做大的,市值也可以非常大。

2018年,全球EMS行业的总规模约4600亿美元,折人民币35万亿。其中70%的产能在亚太区,而且还不断向大陆转移。这其中既有产业梯次转移的原因,也有我们本身14亿人所形成的庞大消费市场的原因,还有自有全球品牌强势崛起的原因,更有产业链聚集一地所产生的虹吸效应。总之,这种向中国大陆的集中不但正在进行,而且还在加速。

假如大陆最终占有全球EMS市场的60%,即2万亿人民币,也足够支撑几个千亿级本土电子代工企业。工业富联去年的收入是4100亿人民币,为什么不会在大陆产生若干个工业富联?为什么不会产生比工业富联更大的企业?

一定会有, 它极可能是闻泰 科技 ,可能是比亚迪电子,可能是立讯精密,也有可能是光弘 科技 。

三、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要跟上一个好大哥

代工企业如富士康,是因为准确卡位在苹果产业链中,才实现惊人增长。

因此,代工企业要跟对一个好大哥。大哥碗里有肉,自己就有肉沫。

2010年,立讯精密的收入只有区区10亿元,2019年却达到625亿。如此惊人的增长,除公司自身努力,坐在苹果的大飞机上实现腾飞,也是增长的关键。

因为好大哥不仅自己就能高速增长,这期间如果还能不断给你新的业务,你就能实现了几倍于大哥的增长。苹果在这9年的收入增长是3倍。而立讯在这9年则增长了60倍。

但成为大哥的人并不容易。通常要经过长期审核,对其财务状况、质量体系、生产和检测设备、仓储物流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和工人素质等进行考察才能确定。但一旦关系确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对新进入者形成很高的壁垒。

光弘 科技 依靠的则是另一个大哥-华为。它是华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现阶段你把它当成华为的一个组装车间也没什么大错。

华为算是个好大哥,十年前的2010年,华为收入是1800亿人民币,2019年是8600亿,9年增长36倍,略高于苹果。而光弘 科技 2013年收入是66亿,2019是22亿,6年增长了23倍。

攀上华为的光弘,增长速度也不似想象中那么高,比如就不如立讯。

其实, 光弘是在去年,才被华为正式确认为心腹小弟的 。上表是我们推测的光弘对华为的销售收入。去年光弘对华为的销售收入从3亿迅猛提高至11亿,占收入比从21%提高至52%。

什么情况?

推测是去年华为遭难时,代工厂伟创力背后捅刀激怒了华为,导致其它几家代工厂共同瓜分了伟创力的华为业务。相信华为之后,国内其它品牌企业,都会或多或少把订单分给本土EMS企业一部分以防万一。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本土EMS企业的机会更大一些,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很难说关键时刻是否真的可靠。

今年2月,华为在巴塞罗那宣布了新的“1+8+N”战略,就是用一台手机作为主入口,音箱、平板、PC、手表等常用的8 种终端设备为辅助入口,然后再用 1+8 联接全场景智慧设备。华为表示不久以后,照明、监控、家电等都可以用上述的终端设备来控制。这也给华为产业链企业带来了新的巨大机遇。

刚才我们提到光弘销售收入的增长远低于立讯,那利润呢?

如果我们截取2014年至2019年最近五年的数据,会发现立讯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54%,几乎是光弘 科技 的一倍。但就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而言,光弘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3%,仅比立讯精密低三个百分点。

拉长周期看,我们就比较清楚光弘 科技 收入与利润增长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尽管五年的收入增长率不高,但成本的复合增长率要低两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毛利率提高了。确实,从2014年的266%提高至2019年的318%。销售费用的增长更低,管理费用的复合增长率也低,最终导致营业利润的增长率远高于收入增长率。

我们很难说华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比苹果产业链的毛利率更高,这不符合常识。更大的可能是,光弘 科技 高毛利率产品在收入中的占比更高 ,而且因为业务简单,导致期间费用增长并不剧烈。

四、产能扩张与并购

前文提到,立讯精密9年间销售收入从10亿提高到625亿,如何做到的?

立讯的发展路径概括起来,就是“零组件-模组-整机“。

公司从连接器起家,通过上延产业链+收购扩张,延伸至无线充电、天线、FPC、声学、马达等领域,声光电各板块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模组化大趋势下,产品线再往模组/整机制造拓展,不断提高模组/整机垂直生产能力,打造平台型公司。立讯较为成功的并购举例如下:

1、声学领域: 2016 年通过昆山联滔收购苏州美特 51%的股权,17 年 2 月东莞立讯收购上海美律以及惠州美律,并于同年 9 月与台湾美律新设立讯美律(股权占 比 51%),入股康控(美律上游供应商),不断加码声学。目前,已经是国际大客户 Receiver 和 Speaker 供应商。

2、FPC 领域:2012 年收购并增资珠海双赢进军 FPC,并于2014 年收购丰岛电子。

3、光学领域: 2018 年体外收购光宝的相机模组 CCM 事业部,补全了立ynbf精密制造平台中的光学板块。

立讯收入的高速增长,恰是其持续并购所产生的结果。那么光弘可以吗?

前文曾经提到,这个行业的逻辑之一,就是不断的产能扩张与并购。这个行业对管控能力高度依赖,但管控能力是可以复制的。

光弘的产能扩张,是其近三年的投资主线。未来是否具有并购能力,不好说。

咱们先说产能。光弘目前正在进行的有二期和三期工程。二期工程今年收尾,三期工程估计2021年全部建成。公司对工程进度和投产日期披露并不充分,研究报告也都只是个大概。但我们可以采用终点法,来粗粗预测一下。

1、终点产能:光弘惠州二期项目达产后,年产智能手机 1500 万台,平板电脑 300 万台。三期项目达产后年产 5G 智能手机 4200 万台、企业级路由器 300 万台及交换机 200 万台。光弘普通智能手机的加工费一般是每部25-28元;5G手机节点多,每部估计要30-40元。华为平板电脑的加工费过去是每台32元,假定5G平板估计要40-50元。企业级路由器加工费估计每台不到30元,交换机不清楚。我们根据公司自己的盈利预测再做调整,二期三期加起来能形成的销售收入在25亿元左右,按照20%的净利率,新增产能实现的净利润在5亿元左右, 最晚是在2022年最终达产 。我们目前假定产能利用率100%,因为光弘的订单非常饱满。

2、起点盈利: 光弘二期产能,已经在2019年陆续投产,今年全部投产。甚至三期的一部分,今年也有投资可能 。既然我们很难判断投产了多少,那就以2018年投资前的收入和利润作为起点确定的标准,2018年收入是16亿,净利润274亿,净利率17%。

3、起点+终点:光弘2018年收入16亿,2022年新增产能全部达产后收入约为25亿,二者相加41亿。如前,光弘业务简单,各项费用的增速小于收入增速,因此净利率会进一步提高,假定为20%,则2022年净利润约为82亿。2019年光弘的净利润是42亿,即光弘未来三年净利润还可以再增长95%左右。至于在这三年中增长率如何分配,我们不管。

4、再加点并购的料:光弘2019年实现了对印度VSUN的并购,在印度生产智能手机。目前的印度市场,小米一家就占据了30%的市场。印度前五大品牌中,有四个是中国品牌,合计占有率60%。印度人口多,市场大,关税高,虽然目前光弘似乎只赚吆喝,但未来几年相信会赚钱。守着十几亿人的市场做代工还不挣钱,以后怎么混?

前文讲了好多大逻辑,产业向大陆转移啊,必有千亿级收入的本土企业出现啊,傍一个好大哥等等,但落实在具体上,还是产能扩张到底有多确定。

EMS企业的好处是,只要需求确定,只要有在建产能,未来的收入和利润就容易把握。中国自主消费电子品牌,如华为、小米、VIVO,OPPO,都正在,或已经成为世界级品牌,对需求不需要太担心,对光弘也不需要太担心。

举个例子,华为海外被禁用谷歌的GMS之后,大家都认为份额应被苹果和三星瓜分,但今年目前全球情况是这样的:

华为+小米+OPPO+VIVO+Rearme的总份额是44%。Rearme是谁是OPPO旗下的另一个品牌。在“其它”品牌所占的22%市场份额中,有多少中国自有品牌如传音等,还不知道。总体而言,中国品牌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半。

五、对比分析与预测

和光弘业务最相像的是环旭电子,但最优秀的企业是立讯精密。因此我们把三家企业放在一起对比。用的是“阿甘投研”这个财务分析APP。这个软件在苹果市场可直接下载,安卓手机只能到“阿甘金融”上扫码下载。

1、市场地位

光弘 科技 在A股市场约3700家公司中,ROE达到18%,排名前5%。全市场排名前4%。

2、综合能力对比

三家公司中光弘综合评分最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盈利能力,现金流和偿债能力。关于光弘的成长能力,刚才我们已经对未来三年进行了预测,不多言。

3、盈利能力对比

ROE最高的是立讯精密,达到25%。图上可以看出,立讯是2017年走出谷底,光弘是2018年走出谷底,环旭目前还看不到转机。这或许说明电子行业的景气周期已经来了?

如果再看ROA对比,立讯的ROA只有115%,而光弘却高达17%,这说明立讯的杠杆运用比光弘更充分,增长中相当一部分来自杠杆和并购。光弘的杠杆低,所以ROA高,但这也恰给了光弘进一步并购的可能。

4、营业利润率

三家企业各有不同,对比营业利润率时,主要看趋势。光弘的趋势是持续提高,立讯是平衡维持,环旭在走低。换句话,如果光弘收入能有增长,利润率还能提高,那净利润的增速就会更快。

5、利润预测

假定2020年收入增长20%,净利率保持19%不变,光弘今年净利润499亿。

如果用ROE法来验证,根据光弘年初的净资产,预测今年摊薄ROE为19%,则净利润为509亿。如果考虑增发后ROE降低至17%,则净利润为45亿。

6、估值预测

假定2022年收入能达到我们预测的41亿,即年复合增长率23%,净利润率未来从19%提高至20%,到期时PE为35倍,比现在的38倍更低,那么到期光弘的总市值是285亿,收益率为100%,年复合收益率26%。

在大部分散户眼里,这个收益率不值一提,三年才100%。但好处是,它很确定。

六、投资光弘的长、中、短期逻辑

光弘进入心愿清单,不是因为收益率最高, 是因为业绩增长比较确定,而且向上的概率大 ,向下的概率小。

1、短期逻辑:短期就是一年内。任正非表示,华为4月份起手机销售开始增长,月销 2000 多万台。新冠疫情激发了公司平板、笔记本电脑销售,同比 5-6 倍增长。光弘是华为的小弟,其300万台平板电脑生产线已经投产, 公司表示目前处于满产状态,都说明今年光弘不会太差。

一季度,只有华为的平板销售是增长的,出货150万台。

2、中期逻辑:中期就是三年,恰到我们预测的2022年。这期间的逻辑有两个:一是产能扩张,前文已经讨论;二是5G网络建成后,对终端设备的需求。投研报告显示,光弘承接的5G手机订单在4月份即开始进入量产阶段,并预计将在5月份开始正式发货,相比原计划大幅提前了2个月的时间,预计年底5G相关产品占比公司的总营收将超过50%。

3、长期逻辑:就是本文开头的逻辑:产业将在大陆聚集,必有千亿级EMS企业诞生,有个好大哥华为,产能扩张路径清晰。

七、结语

光弘不能说是一家优秀的企业,起码目前没有证明。如果说优秀,立讯更应该是。

选光弘而不选立讯,是因为它产能扩张的确定性强,利润率提高的确定性更强,更重要的,估值更低。

估值不高,是因为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了8%,但管理费用却同比增长了38%,研发费用增长了6%,营业利润下降了86%。为什么降幅如此之大?

少有投资者发现,其收入下滑了8%,营业成本却增长了10%。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不符合责权发生制。

但无论如何,三年一倍的业绩增长比较确定,有些人眼里不高,另一些人眼里不低。见仁见智的事儿。

盘和林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了5G商用元年。

什么是5G?

5G是第5代通讯技术,我们先看一下通讯发展历程:

1G是语音时代。 1G时代的通讯代表公司是摩托罗拉,它采用了模拟通信,一个频段只能分配一次交流,只能语音通话,没有技术标准,信号和传输质量不好。

2G进入文本时代。 2G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解决了模拟通信的保密性、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从模拟通信进入了数字通信。2G时代的代表公司是诺基亚,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浏览器浏览WAP网站的内容,数字信号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基于TDMA技术(时分多址),可以传输文字信息(短信)。

3G开启时代。 3G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2G而言,主要技术是CDMA(频分多址),并提高频率,将通讯技术再次提高了一个档次,不仅可以潜力传音,还可以传图像,视频,使用电磁波通信。利用3G可以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联网)。在移动通信标准,我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3G时代的代表公司是苹果。

4G是视频时代。 4G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智能手机的时代,也是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了。4G使用了超高频,还使用了高速率传输技术,比如MIMO传输,它具有速度快、通信灵活、智能性高等特点,因此催生了很多新的应用,比如扫码支付、抖音、快手等应用,实现快速传输语音、视频、图像数据,极大改善了移动互联网的体验。

5G将激活物联网时代。 5G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它使用了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具有高网速、低时延、泛接入的特点,实现了“万物互联”。利用5G通讯,下载一个高清的时间仅需要几秒钟,将激活物联网时代。

从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从1G到4G,主要突破的是无线通信部分。目前主流的4G LTE,理论速率只有150Mbps,而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26Tbps,前者与后者相比,差了好几个数量级。而5G技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提高无线通信速率。

而要提高无线通信中电磁波的传播速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频谱利用率,二是增加频谱带宽。第一种方法就是仍然在目前极其狭窄的频谱上共享有限的带宽,但是进一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开启新的频带资源。

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如果把频谱资源比作城市供水,并假设水源来自水库,当水不够用时,我们可能通过提高水的利用率来满足需求,比如更有效地在家庭和工厂之间分配,这就对应着第一种方法;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在水库之外,把湖泊甚至长江也变成水源,那么这就对应着第二种方法了。

而5G正是通过使用毫米波增加频谱带宽从而提高速率,根据波长=光速/频率的公式,随着波长逐渐变短(从长波、中波、短波到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频率也越来越高。不难看出,从1G到4G,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是越来越高的。通过采用这种方法,5G将大大提高无线通信速率。快,也是很多人对5G的第一印象。

5G有什么特点?

根据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的定义,5G将带来三大应用场景,首当其冲的就是eMBB大带宽,即5G下载速率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是当前4G的10倍。一部高清只需要几秒钟就能下载完毕,这可能是当前不少普通用户对5G下载速率的最直观印象。但是在5G网络下更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即使是在线播放,也可以随意拉动进度条,在线播放和本地播放可能完全感觉不到有什么差别。

而第二大场景uRLLC低延时可能对改善普通用户上网体验更为明显。在打 游戏 时,常常会出现下载速度明明很快,但就是很卡的情况,这正是延时过长的结果。而5G的理论延时是1ms,是4G延时的几十分之一,基本达到了准实时的水平。

但是如果仅仅盯着手机,从网络速度和延时的角度去谈5G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改善效应,其实这个效应相当有限,几分钟下载完一部与几秒钟相比,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从通信技术的发展来看,4G从一开始就有to C的基因,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基本上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 娱乐 需求。

而5G更重要的是对行业的赋能作用。首先是对移动宽带(移动网络)的增强,主要是覆盖范围更广和网络容量提升,这就意味着,在大规模建筑中,比如办公楼、购物中心、大型 体育 场等公共区域,用户都能在使用移动网络时享受更一致的增强体验。此外,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远程教育培训、远程医疗、多人线上会议等,这些应用都可以看作是4G的扩展,5G将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

但是物联网或许才是5G真正能够展现其独特价值的地方,这就不得不提到5G的第三大场景了,即mMTC广联接,说的是5G单通信小区可以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数量理论值将达到百万级别,是4G的十倍以上。其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农业、能源/公用事业监控、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等等。这些应用对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居民生活幸福度意义重大。

目前,5G标准制定正在进行中,5G技术和产品日趋成熟,系统、芯片、终端等产业链主要环节已基本达到商用水平,具备了商用部署的条件;频谱分配、网络建设和政策完善也在快速推进,基础电信企业陆续发布5G部署相关计划。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5G基础设施的建设,为5G未来大范围应用做好准备。

建议申购。 一、公司介绍:(总股本7,600 万股) (一)公司主要从事自动化精密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服务。公司生 产的自动化精密装备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制造领域的电子装联环节及 LED 封装 环节,公司主要产品为锡膏印刷设备,同时经营有 LED 封装设备、点胶设备和柔性自动化设备。公司生产的锡膏印刷设备是电子工业企业进行电子元器件装配和电气连通 的主要设备,能满足电子产品对高精度工艺生产的要求,并能显著提高其生产效 率及良品率。 (二)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锡膏印刷设备、点胶设备、柔性自动化设备及 LED 封装设备等。其中,公司生产的锡膏 印刷设备其对准精度、印刷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已接近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可以与国外知名品牌产品竞争。公司生产的点胶设备其定位精度、重复精度等主要性 能指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报告期内业绩增速较快,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目前,公司已经与富士康、华为、鹏鼎控股、比亚迪、台表集团(Taiwan Surface Mounting)、仁宝集团(Compal)、传音控股、光弘科技、华勤、德赛电池、捷普 集团(Jabil Group)、东京重机(JUKI)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 伴关系。公司凭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全面及时的售 后服务,产品远销至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并在当地市场获得了良好的 口碑。 (三)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二、行业和竞争: (一)自动化装备技术集中并融合了多个专业学科,涉及的技术包括激光技术、各 种模拟量及数字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技术、制造过 程管理化数据传输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等,融合的学科包括材料、力学、机 械设计与制造、电路、气压控制、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及软件编程、光学、声 学、计量等诸多学科,专业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发展自动 化技术,可以带动众多的技术向前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工业的调整。近几年,我国在面临国外发达国家把持关键技术和国内厂商缺乏竞争力的双 重压力下,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在自动化装备制造的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 新、推进技术产业化,加快自动化装备国产化进程。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初期,电子装联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近几年,公司 在精密装备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已逐步实现了进口替代。随着政策的推进,技术的创新,国产自动化精密制造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将 不断扩大,进口替代趋势越发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业显现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力成本相应上升的趋势, 电子制造企业对装联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增大。电子装联专用设备主要应 用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产业自身看,“十三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处于转型发 展的关键时期,新的技术和应用有望实现突破,电子信息产业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渗透将进一步紧密。根据 Wind 金融终端统计数据,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规 模稳步扩大,2008 至 2018 年销售收入由 513 万亿元增长至 1263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974%。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扩大带动固定资产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 据,2010 至 2020 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 039 万亿元增长 至 198 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764%。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给电子装联专用设备带来稳定的需求。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我国电子整机装联设备制造业出货量从 2008 年的 24 万台增长到 2016 年的 348 万 台,年复合增长率为 3969%。根据 IDC 发布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季度跟踪报告》统计,2018 年-2020 年全 球可穿戴设备出货总量分别为178亿台、337亿台和45亿台,同比增长5478%、 8933%和 3353%。谷歌、苹果、三星、腾讯、小米等国内外科技企业的加入引 领了可穿戴设备兴起的浪潮,产业示范效应显著。IDC 预计,得益于平均售价下 降,以及所谓的可听设备销量上升,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 到 2025 年将达到 8 亿台。上述发展趋势将带动电子装联装备行业的增长。从家电细分行业看,相对于大家电已进入存量市场的争夺阶段,小家电在渗 透率及品类拓展等方面相对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行业发展潜力逐渐显现。在消 费升级趋势引领下,国内小家电市场正加速进入上升通道,小家电的品牌化、品 质化相较数年前提升明显。小家电的持续发展将为电子装联装备带来稳定的增长空间。 (二)公司锡膏印刷设备是包含了多个功能或复杂运动控制模块的精密装备。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自主开发高精度刮刀压力反馈控制技术、高精度多平台多基板和单平台多基板对位技术及基于设备小型化的高速工业以太网总线分布式 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在印刷产品良率控制、印刷精度、印刷效率、产品一致性及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系列产品,其对准精度、印刷精度等关键技术水平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并 已成为富士康、华为、鹏鼎控股、比亚迪、台表集团(Taiwan Surface Mounting)、 仁宝集团(Compal)、传音控股、光弘科技、华勤、德赛电池、东京重机(JUKI)、 伟创力(Flex)等知名企业的锡膏印刷设备供应商。公司在点胶设备的研发上已投入了较多资源,攻克并掌握了先进的喷射阀关键技术。公司在点胶设备市场增速较快,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在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属于点胶设备市场的新兴力量。报告期内,公司点胶设备的销售收入分 别为 3,41682 万元、7,41634 万元和 6,36125 万元。公司柔性化自动设备和 LED 封装设备所占市场份额较低,但具备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主要竞争对手 1、锡膏印刷设备: 2、点胶设备: 三、特别风险: (1)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及收回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 17,46810 万元、16,68037 万 元和 16,68631 万元,其中采用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账龄为 1 年以上的应收 账款余额分别为 3,37481 万元、3,55510 万元和 3,10206 万元,占该类应收账款 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 1945%、2145%和 1895%,2020 年末,1 年以上应收账 款余额规模及占比上升。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逾期金额分别为 2,98327 万元、3,74330 万元 和 3,44205 万元,逾期应收账款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 2022 年 2 月 28 日, 各期末逾期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分别为 9439%、2626%和 542%,逾期应收账款回款较慢。若账龄较长或逾期的应收账款无法回收,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 响。(2)存货总体规模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16,51786 万元、21,72641 万元和 29,88424 万元,总体呈上升趋势。公司期末存货余额水平较高一方面是因为设 备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出货至最终确认收入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发出商 品、库存商品和原材料余额均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除锡膏印刷设备外,还 开拓了点胶设备、自动化设备和 LED 封装设备等新业务,公司需要为新业务备 有一定规模的存货。报告期内,受到 LED 市场情况影响,公司已经根据可变现 净值对存在跌价迹象的部分 LED 封装设备存货足额计提了跌价准备。尽管公司的存货余额较高与行业特性和企业经营战略匹配,但未来若市场经营环境发生重 大不利变化,公司存货将产生较大跌价损失,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负面影响。 四、募投项目: 五、财务情况: 1报告期内: 2公司预计 2022 年上半年经营情况良好,预计 2022 年上半年业绩较 2021 年 同期实现增长:预计 2022 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为 38,60744 万元至 40,20744 万元,较 2021 年同期同比变动 085%至 5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48719 万元至 5,73089 万元,较 2021 年同期同比变动 145% 至 596%。 六、无风个人的估值和申购建议总结: 凯格精机主要产品包括锡膏印刷设备,大客户是富士康、华为等等海内外知名企业的设备供应商,下游应用也有部分产品面向汽车电子,公司核心产品是锡膏印刷,产品比较单一,国内竞争不算激烈但是市场天花板有限,短线给予45亿左右估值,无风建议一般关注,

高通骁龙8 Gen1发布

12月1日消息,在早间的骁龙技术峰会上,高通正式推出新一代移动平台骁龙8 Gen1,采用三星4nm工艺打造。高通表示这是迄今最强大的手机移动处理器,将在2021年底投入商用。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是最先进的5G移动平台,它集成的第4代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是全球首个支持10Gbps下载速度的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

同时,采用高通FastConnect 6900移动连接系统,通过Wi-Fi 6/6E支持目前最快的、高达36Gbps的Wi-Fi速度。(天极网)

相比骁龙888平台,骁龙8 Gen1的CPU性能提升20%、能耗降低30%,而且是由三星4nm工艺打造,相比主流7nm工艺更加精细,期待骁龙8 Gen1能够带来更多惊喜。

亚马逊推AWS Private 5G

亚马逊宣布以预览版的形式推出“AWS Private 5G”。这项新服务皆在使部署和管理自己的私人网络变得容易,解决企业在利用 5G 方面面临的挑战。(网易 科技 )

功率半导体芯导 科技 登陆科创板

芯导 科技 ,股票代码688230,公司股票发行价格为13481元/股。今年前三季度,芯导 科技 营收368亿元,同比增长4434%;净利润91897万元,同比增长753%。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功率器件和功率IC;主要采用Fabless的经营模式进行产品研发和销售。公司产品应用于下游行业内TCL、传音等品牌客户以及华勤、闻泰、龙旗等ODM客户。(财联社)

上海积塔半导体完成80亿元战略融资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今日发布消息称,积塔半导体完成80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为积塔半导体大股东,海积塔半导体是一家特色工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专注模拟电路、功率器件所需的特色生产工艺研发与制造,所生产的BCD、IGBT/FRD、SGT/MOSFET、TVS、SiC 器件等芯片广泛服务于 汽车 电子、工业控制、电源管理、智能终端,乃至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高端应用市场。(TechWebcomcn)

近年来,为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核心基础技术,不管是资本层面还是技术研发层面,国内半导体行业已经处于风口。而上海积塔半导体的80亿元战略融资也将用于加大研发力度,最后,让我们期待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长足发展。

预计到2027年底将有44亿的5G用户

爱立信发布了一份全球通信报告,报告显示5G将成为迄今为止部署速度最快的移动网络,最新估计到今年年底5G用户将接近66亿。这一增长是由于中国和北美的需求强于预期,部分原因是5G设备价格下降。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5G用户净增9800万,而新增4G用户为4800万。预计到2021年底,5G网络覆盖人口将超过20亿。(站长之家)

瑞芯微携手中国移动发布两款视频物联网芯片

随着5G、全千兆网络的快速发展,视频成为物联网最核心的业务载体之一,海量的视频终端和视频数据面临着接入、传输、功耗、存储、交互等诸多挑战。近日,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两款视频物联网芯片AIoTel RV1109及AIoTel RV1126,携手推进视频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cnBetaCOM)

比特网认为,AIoTel RV1109及AIoTel RV1126两款芯片的推出,为各类视频物联网终端提供智能通信、视频监控、AI识别、IoT连接管理等核心能力,具有集成快、质量高、管理优、覆盖广等优势。

最新数据表明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接近10%

根据AdDuplex 11月的调查数据,Windows 11正逐渐接近达到两位数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基于6万台Windows 10和Windows 11电脑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86%的电脑在运行Windows 11,比上个月高出38%。(cnBetaCOM)

Salesforce第三季度营收6863亿美元

Salesforce今日公布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Salesforce第三季度总营收为686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419亿美元相比增长27%,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26%;净利润为46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1081亿美元相比下降57%;每股摊薄收益为047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摊薄收益为115美元。(新浪 科技 )

兴证策略团队


投资要点


主要指数迎来成分调整,科创板33家头部优质公司被纳入

11月27日-12月14日,沪深300、科创50、上证380、中证500、上证180、和中证1000迎来成分调整, 33家科创板头部优质公司分别被纳入主要成分指数。 具体来说: 1)科创50: 道通 科技 、沪硅产业-U、华润微、石头 科技 和中芯国际-U; 2)沪深300: 传音控股、澜起 科技 、中国通号和中微公司; 3)上证380: 安集 科技 、海尔生物、杭可 科技 、澜起 科技 、睿创微纳和西部超导; 4)中证500: 虹软 科技 、晶晨股份、南微医学、睿创微纳和微芯生物; 5)上证180: 中微公司; 6)中证1000: 安集 科技 、柏楚电子、方邦股份、光峰 科技 、海尔生物、杭可 科技 、航天宏图、昊海生科、华兴源创、嘉元 科技 、乐鑫 科技 、容百 科技 、赛诺医疗、山石网科、申联生物、天奈 科技 、天宜上佳、西部超导、心脉医疗。


大市值、盈利强和高研发投入公司受指数青睐

本次被纳入指数的科创板公司与科创板平均水平相比具有 市值大 估值偏高 盈利能力更强 高研发投入 等特征。

共引入约721亿元被动资金配置,中芯国际以234亿元居首位。33家公司平均的被动资金配置数额为22亿元,其中中芯国际-U(占科创50指数市值的1078%)配置数额最多,约为234亿元。


主要指数成分质量提升,拥抱 科技 创新新经济

长期以来,受限于传统的编制方法,A股主要指数结构失调导致失真,指数中的周期股等大市值但低涨幅的股票拖累了指数表现。 此次调整将有利于提升指数质量,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地成果,为投资者提供优质回报,长期助力A股 历史 上首轮长牛。


日常跟踪

1)新股方面 ,上周明微电子、航亚 科技 、恒玄 科技 、科兴制药上市。

3)行情方面 ,以市值加权收盘价衡量,上周科创板整体涨幅08%,创业板涨幅17%;全部A股涨幅16%。上市满两周的思敏芯股份、华峰测控、华润微、博睿数据、奥福环保分列涨跌幅榜前五。


风险提示:本报告内容只做数据分析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报告正文


1 近期科创板优质公司纳入主要指数情况汇总11 主要指数迎来成分调整,科创板33家头部优质公司被纳入

2020年11月27日,上交所发布沪深300、上证50、科创50和中证500等指数样本调整进展,将部分上市时间超过1年的科创板公司纳入指数,本次调整于12月14日正式生效。


共有33家公司被科创50、沪深300等6个指数纳入 ,其中安集 科技 、海尔生物、杭可 科技 、澜起 科技 、睿创微纳、西部超导和中微公司7家公司被2个指数同时纳入成分股。


具体来说:

1)道通 科技 、沪硅产业-U、华润微、石头 科技 和中芯国际-U5家公司被纳入科创50;

2)传音控股、澜起 科技 、中国通号和中微公司4家公司被纳入沪深300;

3)安集 科技 、海尔生物、杭可 科技 、澜起 科技 、睿创微纳和西部超导被纳入上证380;

4)虹软 科技 、晶晨股份、南微医学、睿创微纳和微芯生物被纳入中证500;

5)中微公司被纳入上证180;

6)安集 科技 、柏楚电子、方邦股份、光峰 科技 、海尔生物、杭可 科技 、航天宏图、昊海生科、华兴源创、嘉元 科技 、乐鑫 科技 、容百 科技 、赛诺医疗、山石网科、申联生物、天奈 科技 、天宜上佳、西部超导、心脉医疗被纳入中证1000。



12 大市值、盈利强和高研发投入公司受指数青睐

从行业分布来看,33家公司主要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7家,占比5152%),其次是生物产业(7家,占比2121%),新材料产业(5家,占比151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4家,占比1212%)。



本次被纳入指数的科创板公司与科创板平均水平相比具有 1)市值大(平均市值3853亿元,科创板整体为1619亿元)、2)估值偏高(PE(TTM)为1192x,科创板整体为736x)、3)盈利能力更强(2020年Q3平均ROE为80%,科创板整体为71%)以及4)高研发投入(2020H1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59%,科创板整体为86%)等特征。



13 共引入约721亿元被动资金配置,中芯国际以234亿元居首位。

我们统计各个指数的ETF追踪规模,乘以新纳入的股票的市值占指数总市值的比例,得出这部分公司新增的被动资金配置。

33家公司13 共引入约721亿元被动资金配置,平均的被动资金配置数额为22亿元,其中中芯国际-U(占科创50指数市值的1078%)配置数额最多,约为234亿元,其他的高市值公司也面临较多的配置资金,如华润微(98亿元),沪硅产业-U(97亿元),石头 科技 (80亿元),配置资金数额排名靠前的公司均属于科创50指数纳入的公司。



14 主要指数成分质量提升,拥抱 科技 创新新经济

长期以来,受限于传统的编制方法,A股主要指数结构失调导致失真,给投资者带来零和博弈的错觉,例如上证综指长期维持3000点震荡,2013年至今沪深300(97%)大幅跑输标普500(149%)。指数中的周期股等大市值但低涨幅的股票拖累了指数表现,而此次将科创板部分龙头公司纳入指数,有利于提升指数质量。其次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地成果,为投资者提供优质回报,长期助力A股 历史 上首轮长牛。




2 科创板周度数据跟踪

21 上周新股上市安排

上周明微电子、航亚 科技 、恒玄 科技 、科兴制药上市。



明微电子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专注于数模混合及模拟集成电路领域,产品主要包括LED显示驱动芯片、LED照明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广泛应用于LED显示屏、智能景观、照明、家电等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恒流精度控制技术、SM-PWM协议控制技术、LED状态侦测技术、消除耦合技术、OUT开关时序控制技术、消影技术、节能控制技术、高压自启动和供电技术、线性全电压驱动技术、开关调光调色技术、并联写码技术、自适应设置芯片参数技术、恒功率控制技术、多段开关控制技术、可控硅检测技术等多项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在集成电路领域竞争实力突出。公司拥有一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一个省部级产学研基地和一个市级工程实验室,自成立以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广东省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百强培育企业”等荣誉。



航亚 科技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航空发动机及医疗骨科领域的高性能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医疗骨科植入锻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转动件及结构件(整体叶盘、盘环件、机匣、整流器等)、医疗骨科植入锻件(髋臼杯、髋柄及胫骨平台等精锻件)等高性能零部件,凭借较强的工艺技术实力及过程管控能力、经验丰富且配置完整的人才团队、快速的技术开发响应能力、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国际项目产业化实施经验等综合优势,公司与航空发动机及医疗骨科关节领域的国内外一流客户群建立了深入、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公司向国际主流航空发动机公司大批量供应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全球四大航空发动机厂商中的赛峰、GE航空为公司主要客户。凭借一贯的高品质产品与服务,公司获得了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客户的高度认可:2019年,公司获得中国航发下属主机厂授予的“优秀配套供应商”奖项;2018年,公司获得了CFM公司(赛峰与GE航空的合营公司)授予的“卓越供应商-践行承诺奖”。国内医疗骨科植入件市场占有率前十名厂商中有多家为公司客户(强生医疗、施乐辉、威高骨科、春立正达)。



恒玄 科技 :公司是国际领先的智能音频SoC芯片设计企业之一,公司已成为全球智能音频SoC芯片领域的领先供应商,产品及技术能力获得客户广泛认可,是大陆地区少数可与高通、联发科等国际巨头竞争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已连续两年荣获EETimes评选的中国IC设计成就奖,同时是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主流安卓手机品牌,包括华为、三星、OPPO、小米及Moto等,同时在专业音频厂商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进入包括哈曼、JBL、AKG、SONY、Skullcandy、万魔及漫步者等一流品牌。



科兴制药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抗病毒、血液、肿瘤与免疫、退行性疾病等治疗领域的药物研发,并围绕上述治疗领域拥有一定中药及化学药技术沉淀。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重组蛋白药物“重组人促红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微生态制剂药物“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公司经过二十几年的医药研发与产业化技术沉淀,已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药物研发创新体系,覆盖从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至产业化的医药创新能力。公司技术中心2017年被认定为“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8年被认定为“济南市蛋白药物工程实验室”,202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药物工程技术中心”。



22 科创板市场表现跟踪

科创板上周整体上升08%。以市值加权收盘价衡量,上周科创板从568上升至572,涨幅08%;与之对应,创业板加权收盘价从192上升至195,涨幅17%;全部A股加权收盘价从110上涨至112,涨幅16%。



科创50上周上升下降01%。上周科创50从13630下降至13611,跌幅01%;与之对应,沪深300上升23%,创业板指上升35%。



科创板个股表现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涨跌互现 。上市满两周的个股中,思瑞浦、亿华通-U、晶丰明源、科前生物、杭可 科技 分列涨幅榜前五,南微医学、爱博医疗、键凯 科技 、三友医疗、天臣医疗分列涨跌幅榜后五。



上周科创板成交额1415亿元,较前两周下降20亿元 。科创板成交额/创业板成交额为179%,较前两周169%上涨1个百分点;科创板成交额/全部A股成交额为38%,较前两周保持不变。



上周科创板换手率30%,较前两周的32%下降02个百分点。 与创业板比较,科创板换手率比为11,较前两周保持不变。与全部A股比较,科创板换手率比为29,较前两周的26上升03。



从整体法(剔除负值)PE(TTM)来看,科创板估值保持736x,较前两周保持不变。 与创业板比较,科创板估值比保持15不变;与全部A股比较,科创板估值比下降至39。



从整体法(剔除负值)PE(TTM)来看,科创50估值从前两周757上升至上周末的777x 。与沪深300相比,科创板估值保持50,和创业板指比较,科创板估值稳定上升至13。



上周融券上升15亿元,融资上涨93亿元,融资融券比保持25。 上周末融券余额达到1238亿元,相较前两周的1223亿元增加了15亿元。融资余额达到3089亿元,相较前两周的2997亿元上升93亿元。两融市值占比维持在12%;融资融券比维持25。



23 12月科创板解禁情况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本报告内容只做数据分析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近期科创板优质公司纳入主要指数情况汇总——科创板系列研究(三十八)》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王德伦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6030001

李美岑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8080002

张 勋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70004


研究助理:

张日升 李家俊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490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8
下一篇 2023-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