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成功案例有哪些?

农业物联网成功案例有哪些?,第1张

这种案例其实挺多的。25000平方米的钢架温室大棚,每年培育20多个蔬菜品种优质种苗达亿株,可供3万多亩商品蔬菜种植;1000万棒香菇、木耳、平菇、银耳、灵芝、秀珍菇等菌种,年产量达400多吨。这是广西桂北山区最大的蔬菜(食用菌)集约化育苗基地——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融水的智慧农业种植基地。
作为省级农业示范区,禾美生态多年来已实现集约化生产,无疑具备良好的智慧农业带头示范意义。但禾美生态也和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一样,长期以来缺乏对农业生产数据的积累与利用,缺少农业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搭建,以及智能化的种植管理,虽然拥有先进的温室大棚,却仍旧沿用传统的人工监测控制的模式。
譬如在食用菌温室大棚,CO2浓度、空气温湿度严重影响着作物的健康生长,禾美生态一直沿用老的工作方法,依靠工作人员逐一到温室大棚中利用检测仪进行测量,一旦浓度超标,或是温度过高,工作人员便手动开关大棚的风机、侧窗、天窗等。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最为关键的是效率低下,生产风险高,一旦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往往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这种高度依赖人的传统管理方式,一直制约着禾美生态温室大棚的转型发展。为了加强温室种植的智能化、标准化,禾美生态引入慧云信息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打造智能大棚。
智能大棚为温室种植节本增效,促进农业转型
蔬菜育苗与食用菌的培育需要非常精细化的管理,需要精准监测温室大棚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等。慧云信息通过在大棚中搭建“农业物联网”监控网络,对禾美生态25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进行智能监控,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土壤PH值、空气温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等
同时实现对大棚的各种设施设备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当温室内环境失调时,系统能够马上启动预警装置,通知管理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样大大杜绝了以往环境失调而管理人员发现不及时导致损失的现象。比如当温室内的CO2浓度超过适宜值,系统就会自动预警提醒管理者,并自动打开通风装置,保证温室内作物始终保持在最佳生长状态。

河南云飞科技可以做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他们是老牌的农业公司了,已经成立有十年了,从成立开始就做的是农业仪器这一块,技术这一块不需要担心。云飞建设的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可以采集农业大棚内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参数,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实时智能决策,并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的环境调节设备。

它可检测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是农业植保部门应当配备的农作物病害监测设备,具体的可以看下河南云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多

做物联网的企业不少,农业物联网的也有一些,前段时间看到硅谷动力、互联网周刊调查报告,国内这方面排行前面的就是联想、浪潮、中科曙光、慧云信息等一些行业比较知名的企业。我们公司在使用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种植监控,生产任务智能安排,标准化种植流程管理,农产品全程溯源。

我只知道,河南云飞科技生产的粘虫板是经过国家专利认证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1、从苗期和定植期开始使用,不间断使用可有效控制害虫发展。2、数量:每亩悬挂24X20诱虫黄板20张。3、悬挂高度:一般要求诱虫板下端高于农作物顶端20厘米为宜,日光温室内15-18米高处悬挂。4、及时清理:当诱虫黄板粘满害虫后,用木棍剥下或那水冲掉,可多次使用。

其实很简单,河南云飞科技专业批发各种规格粘虫板。粘虫板的原理是应用现代生物化学、光物理学的特性研发的一种快速、简便、绿色环保的新型高新杀虫产品。本产品根据害虫生活习性,以及害虫对某些化学气味及特定颜色的趋性,由特定波长的专用塑料板,特制的专用无公害粘虫胶、信息素组合加工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49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8
下一篇 2023-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