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传感网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
物联网(英文: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同时还要打牢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另外,优秀的外语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因为目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学生需要阅读外文资料和应对国际交流。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学校123周年校庆期间,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和优势,聚焦“医学+”和“信息+”双引擎,正式揭牌成立了促进 医工 结合 的“三中心、一平台”和新工科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推动有深度和实质性的学科交叉,正式成立了一批跨学科交叉中心。
“当前,我们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中,将聚焦‘医学+’和‘信息+’,启动建设医工 结合 的‘一平台+三中心’,以及包括泛在电力物联网、互联化工、智慧水利和数据分析等中心在内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李言荣校长在开幕式上表示,“‘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和‘1+3’医学平台中心的启动,将真正 把学校科研方向更多地聚焦到技术前沿和成果更多转化到地方经济 社会 发展 中去,以此来推动新工科的改造和助推成都新经济的发展。”
1 携手中国移动强强联合
医工 结合 “三中心一平台”助力打造一流医学
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四川大学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双方将共同发起产业联盟和约20亿元的医工融合发展基金,并在5G智慧医院、医学人工智能、5G远程医疗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资源、技术及市场的优势互补,共同 探索 5G、大数据、AI等新技术在医疗、教育场景的应用与示范,孵化面向未来的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构建运营商与高校协同发展新生态。
学校华西四所附属医院还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和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签署了共建5G+智慧医疗合作协议,依托5G技术打造5G智慧医院行业标杆、促进医疗资源均衡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川大落实“医学+”和“信息+”双引擎驱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医工 结合 “三中心一平台”于现场启动。其中, “医学+信息”中心 将落实新型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医学+材料”中心 将开展新型医用材料研发与转化应用; “医学+制造”中心 将聚焦高端诊疗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 5G医学转化应用平台 ,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医工融合项目转化应用。
“5G技术的引入会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变化,随着我们和中国移动共同推动5G,医疗服务方面能够更好地发展。5G解决了过去画面延时的问题,高清晰、高宽带带来了远程医疗的真正实现。”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5G技术将使互联网+医疗落地,促成移动ICU实现。边远地区、基层医院的病人信息通过5G技术得以实时传递到华西医院,更方便远程医疗及会诊。李为民表示,通过“三中心一平台”的搭建,能够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建立,“大数据是未来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基础,而人工智能则是未来整个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一个新的支撑点。”
未来,“三中心一平台”项目还将组建医学+信息产业联盟,推动新型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联合校内相关单位,组建产业联盟促进个性化、小型化、远程化、移动化、智能化诊疗设备研发转化;整合学校相关学科资源,围绕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组织诱导性、组织工程化、仿生设计领域开展成果转化。
2 “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揭牌
助力推进我校“新工科”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相关学科向“新工科”转型,学校决定成立“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下设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
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是我校规划针对理工科共同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互联网+工科”的学科交叉实体科研平台。中心在推动科研进展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技术;紧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力争与本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在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产生较大影响力,得到行业和企业的高度 关注 和充分认可。
在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的大框架下,学校依托水利水电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启动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建设。
其中, 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 系统研究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科学问题,开发关键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难题,进行工程示范,为能源电力系统、能源电力用户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 科技 支撑。
互联化工研究中心 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化工行业在多尺度和多时空域条件下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出符合行业特征和要求的知识自动化工作机制,提升行业安全性、协同性以及效率,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智慧水利研究中心 集成研究应用先进感知技术和平台,快捷获取多源云数据,构建长生命周期的数字流域与工程;重点研发工程智能建造与修复、库坝安全智能监控、流域灾害智能识别关键技术和远程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为流域及工程由数字到智能再到智慧的跨越发展。
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 重点面向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动力装置研制的迫切需求,开展飞行器数值模拟相关的研究与系统研发,支撑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动力装置气动设计手段跨越式发展。
据介绍,作为学校优先启动的4个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将于年内取得实质性的建设进展,不仅将有力推进我校“新工科”建设,也将带动相关学科面对未来 科技 浪潮,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决胜未来,在“医学+”“信息+”双引擎的驱动下,助力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大川
来源/ 曹薇
摄影/何苗
编辑/陈好好
责编/王允保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潮流地推动下,未来必将会出现许多新兴的高精尖产业。
我认为十年之后,更多与物联网相关的新兴产业将会层出不穷。
物联网是将物品和互联网相连接,进行消息交换和通信,用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物联网,比如:超市收银系统、小区门禁系统、智能家居等等。
相信在未来十年的发展,物联网在各行各业会有更大的进步,将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不仅主要应用于安防、电力和交通,将会逐步深入到医疗、智慧城市、物流等众多行业,给它们带来众多的便利。
我认为十年之后,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新型农业将会全面步入时代的舞台。
现在好多地方的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就拿我老家来说,好多人都会选择出门打工,而不愿意在家里种地。辛辛苦苦种地一年,所得的收入还不如一家人在外打工一个月挣得多。这就导致了好多耕地直接荒废了,严重浪费了国家的土地使用。
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现代化的新型农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实现。到那时候会逐步实现全国土地规模化种植,种植的不仅有农作物还有经济作物。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专业设备,减少人力的输出,增加对机器的使用,使各种农产品的产量达到质和量的提升。
新型的农业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满足全国非农业人口的对农作物的需求。毕竟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很大的国家,现在粮食的生产还没做到自给自足,好多都依赖进口。新型农业的发展,既充分利用了国家的土地,又节省了国家的财政开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