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有什么基本功能?

什么是“物联网”?有什么基本功能?,第1张

1、全面感知

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定位器和二维码等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感知包括传感器的信息采集、协同处理、智能组网,甚至信息服务,以达到控制、指挥的目的。

2、可靠传递

是指通过各种电信网络和因特网融合,对接收到的感知信息进行实时远程传送,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并进行各种有效的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现有的电信运行网络,包括无线和有线网络。

由于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局部的无线网,因而无线移动通信网、3G网络是作为承载物联网的一个有力的支撑。

3、智能处理

是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随时接受到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扩展资料:


基本功能

在线监测:这是物联网最基本的功能,物联网业务一般以集中监测为主、控制为辅。

定位追溯:一般基于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GPS(或其他卫星定位,如北斗)和无线通信技术,或只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如基于移动基站的定位、RTLS等。

报警联动:主要提供事件报警和提示,有时还会提供基于工作流或规则引擎(Rule“sEngine)的联动功能。

指挥调度:基于时间排程和事件响应规则的指挥、调度和派遣功能。

预案管理:基于预先设定的规章或法规对事物产生的事件进行处置。

安全隐私:由于物联网所有权属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物联网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

远程维保:这是物联网技术能够提供或提升的服务,主要适用于企业产品售后联网服务。

在线升级:这是保证物联网系统本身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段,也是企业产品售后自动服务的手段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概念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 *** 作系统领域,我国一直处于短板位置,而美国的 *** 作系统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却高达95%,几乎达到垄断的程度。但这一两年,也正是因为遭受着众多外部因素的压力,包括芯片制裁、美国的垄断等,我国在 科技 领域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国产系统自研因此成为众多国产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就此,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下,华为鸿蒙系统,阿里的AliOS、国产的UOS系统相继出现在大众面前。而且,华为还将鸿蒙系统最核心的基础架构部分,全部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这一举动,得到了众多网友的一致好评。

说到自研系统,实际上,腾讯是最早自主研发出 *** 作系统的企业。作为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腾讯自主研发出服务器系统TencentOS Server、物联网 *** 作系统TencentOS Tiny、边缘 *** 作系统TencentOS Edge和桌面 *** 作系统TencentOS Desktop。其中,服务器系统TencentOS Server、 物联网系统TencentOS Tiny这两款早在2019年就已经实现开源。

TencentOS Server

在2010年,TencentOS Server被最早研发推出。在此之前,腾讯使用的是开源Linux *** 作系统,但随着任务需求的日益复杂化,初期使用的开源Linux *** 作系统已经无法充分满足,腾讯决定结合自身业务的特性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自主研发出比Linux更符合实际需求的 *** 作系统——服务器系统TencentOS Server。

相比于初期使用的开源Linux *** 作系统,TencentOS Server在性能、技术服务以及更新速度等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不仅解决了Linux开源系统更新慢,性能弱,技术服务能力差等问题,在节约耗能、成本方面的优势更是突出,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此款系统在腾讯的服务器中得到了大量的采用,在2020年的装机量就达到百万量级,相比以前节约了11%的能耗,由此计算下来大约每年可以节约17万吨的碳排放量,这就在有效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单台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

TencentOS Tiny

但随着物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新场景迭代更新速度加快,TencentOS Server在应对现状上也显得稍有不足,于是在2018年,腾讯开始研发新的系统来满足新场景的需求,TencentOS Tiny、TencentOS Edge等自研系统就此应运而生。

相对于TencentOS Server,物联网 *** 作系统TencentOS Tiny具备着更明显的优势特性,比如体积小、功耗低、模块化以及安全可靠等,更适合应用于智慧农业、智慧城市、车联网等领域的物联网设备。

据悉,在此前辽宁开展的两期AI智慧种植试点过程中,TencentOS Tiny就起到将农作物生长信息和环境参数等数据,上传到云端以便于腾讯智慧农业大脑iGrow系统计算推理,并设计出最佳种植方案的作用。

这就不难看出,在实际应用上,TencentOS Tiny 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车联网等领域的数据收集及上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国 科技 助农的实力,同时也持续强化着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

纵观目前,随着腾讯开源节奏不断加快,我国物联网 科技 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腾讯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通过TencentOS 的开源捐赠,号召更多人基于更中立更开放的心态来发展物联网终端软件生态,促使物联网 *** 作系统和终端生态走到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共同推动国产物联网 *** 作系统的发展和物联网行业标准制定,为解决物联网终端碎片化难题贡献力量。”

可见,在 *** 作系统领域,腾讯一直致力于通过开源和广大开发者共享技术成果,并且联合众多的厂商持续努力着。同时,华为、阿里等众多的互联网企业、 科技 企业也在不断自主研发着自己的系统,并且实现开源,致力于让国产系统变得更强大。相信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先进的国产核心技术登上国际舞台。

鸿蒙系统即将到来!鸿蒙os20 Beta3发布,越来越多花粉动手体验,从PPT到上手, 即将迎来正式版,相信这不单是华为的系统,更加是影响全球的新一代5G物联网系统的诞生!

GMS服务被停又如何,HMS补上;安卓最新版不更又如何,自研系统换掉—— 华为将分手安卓,曾经你不理,如今让你高攀不起,4月将是华为独秀!

很显然,断芯制裁奏效了,全世界因为缺芯造车都得停,更何况华为只是一家国产民营企业,自然抗不过这般洪水猛兽的冲击!

这不是覆灭,而是重生! 华为任老就表示,华为将由一家硬件公司转变成一家软件公司——从产品制造变成尖端技术研发,代表之作:鸿蒙分布式系统!

华为对于这个系统一直强调:分布式、兼容,这两个方向一个是为物联网创新,以8+N模式打入市场,一个是兼容现有的软件生态,让手机依旧丰富,同时又拥有新领域的 探索 ,并且鸿蒙是一个开发放的平台,不再一家独用!

据了解:测试人员给出的消息,鸿蒙OS虽然是使用全新微内核打造,构造和安卓系统存在本质差别;但因为兼容安卓应用的缘故,因此日常使用,鸿蒙和安卓所带来的体验差别并不大。

从 *** 作体验上可以看出两个系统都是使用EMUI11,这让用户可以无缝迁移,毕竟现有的UI *** 作已经相当成熟,过多的变动反而让人吃力反感。

“PPT系统”、“换皮系统”将不吹自散,经得住时间考验,接受用户反馈不断提升;就如ios也是一步步从让人抓狂到如今倍受好评,不是越来越像安卓而是集合了越来越多用户体验,反之安卓也是如此,两年有多的等待会是值得的。

据悉:鸿蒙正式版发布后,华为手机将彻底告别安卓;华为软件部总裁王成录曾表示, 今年将有超过2亿台华为手机率先更新鸿蒙,凭借前期过亿的销量做基础,而鸿蒙更新将向下延伸到2018年发布的麒麟710手机,因此此次更新将有望凭借自身占有率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的 *** 作系统。

系统流畅度如何?

华为拥有GPU turbo技术加持,AI技术做辅助,超级文件系统把控碎片;不少鸿蒙系统内测用户在华为社区反馈:鸿蒙微内核架构更先进,因此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手机运行速度会更快。

但事实终归要面对:鸿蒙系统早期会有较多不完善,需要经历二代或到三代才能真正打造出一个好的口碑;华为余承东曾表示 鸿蒙只有70%左右安卓系统水准,对于老款机型或是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而言,强行升级鸿蒙可能还会降低手机使用体验。

做为开放平台,荣耀手机自然在可更新范围内,还将迎来国产其它品牌的加盟入驻:小米、OPPO、VIVO等等品牌支持。有趣的是: Android Q首批名单,又将华为手机放进去了,这一来一往真是笑死网友了,纷纷指责谷歌,现在才开始做,已经晚了!

华为手机可能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可能解除被制裁的命运,但硬件停了系统补上!

5G时代来临,物联网技术正在快速普及,鸿蒙不久后就将等来属于自己的舞台。届时, 华为手机或以鸿蒙系统的形式,重回手机市场领导者地位!

为何要这么辛苦的做鸿蒙?

因为已经有很好的例子了,在海外市场想要远航,没有自己的技术底子,就跟此次禁令一般,想什么时候“卡你脖子就什么时候卡你”,冷不丁的断一断技术支持你就得掏一大笔“服务费”; 没有技术制衡,就如同银河号在茫茫大海中找不到方向:因为有了北斗,就不再担心GPS被掐断,因为有鸿蒙,就是GMS不再授权也无关痛痒,更因为有自己的家底,那些“制裁”才不能再如此这般的“肆无忌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55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 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