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兵写的几本《货币战争》如何?

宋鸿兵写的几本《货币战争》如何?,第1张

在拜读过宋先生的《货币战争》后,不经觉得这是一本惊世骇俗的小说,但如果作为学术著作来来,那么宋先生的论述漏洞百出。
因此我希望以此文作为对宋先生货币战争的批判。
我的观点可以概括为:1金本位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复辟,信用货币将会继续存在;2但信用货币的发展必须在严格限制下进行。
在展开论述之前,我希望现澄清一点:宋先生所说的国际银行家家族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我以下的分析。原因很简单:1国际银行家家族既然神秘,其存在的准确性不可以随意肯定;2即便其存在,由于国际银行家的控制力无论在金本位,还是信用本位的货币制度基础上都足以破坏整个金融秩序,因此我们可将其影响设为一个常量,在此基础上分析金本位与信用本位的差别。
一我的第一个观点是:黄金(或白银)的储量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将从金本位的缺陷与信用本位的相应优势两方面来论证。
众所周知,黄金和白银作为贵金属,其已探表明储量可以看作一定值,而人类社会所创造和积累的财富数量和价格总量却在不断的扩张,无论这个价值总额现在是否已经超过金银总量所能承担的上限,但终有一天这个界限将被打破,到时如果没有一个能够不断增长的货币量来与产量相对应,经济将会彻底崩溃!
但是如果仅从数量角度来分析金银本位的弊端,难免不足以服人,我的下一个证据将源自于经济制度本身。可以先假设黄金储量无限,但短期内开采量并不能迅速上涨,而且成本极高。这样的话,如果实行金本位,在一定时期内,势必造成金银的高度升值,作为货币的金银一旦升值,那么还有什么人愿意放弃这种既可储备,又可流通的“绝对财富”,来冒极大的风险,从事回报率并不一定能够超过金银升值幅度的投资呢?这也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它对经济的冲击不会亚于通货膨胀,从当前次贷危机的实例中就可见一斑。同时通货紧缩也必将挑战黄金作为货币,被赋予的币值稳定的内在条件,难道只有货币贬值的才可以称作币值不稳,而货币升值就是很好的事情吗,如果说通货膨胀可以造成潜在的财富分配,那通货紧缩将会造成社会大众的普遍贫困,因为人们手中持有的黄金固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作为绝对财富的象征,具有不断升高的购买力,但是如果这些购买力不能徐速变成实在的购买行为,那么所有生产将会停止,届时黄金的购买力可能也会也会逐渐被蚕食。由于黄金开采的技术限制、成本限制都远高于信用货币的成本,因而开采黄金的必然要求其购买力水平带到一定程度,黄金这种稀缺程度又势必刺激了对黄金及霍金抵押货币的需求,制约经济发展,而且这种机制在经济衰退时期将使萧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衰退时间进一步延长,从而起到了另一种杠杆的作用,而且还是一种非中性的杠杆。这种黄金货币的内在机制即便在黄金储量无限的假设下也是成立的,其成立原因就是高昂的开采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稀缺性。其实我也看到宋先生在《货币战争》的结尾顺便提到了他本人对中国的未来货币制度的构想,那种令人放心的金本位可能建立吗?不能!那么原因呢?

2008年夏末美国爆发的这场金融危机,被看做是次贷危机的“升级版”,那么,二者之间的关键联结点在哪里?为何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危机中深受诟病?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内的相关专家和学者。
危机本质:美国过度透支消费
“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是债务。”经济学家谢国忠这样形容美国的消费膨胀。
宏源证券(1815,-202,-1001%,吧)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宋鸿兵告诉本报记者,2006年美国的总负债还是48万亿,到今年已经达到53万亿。由于其每年GDP的增加值不抵债务增量,所以这个债务会一直增加下去。现在美国必须每天吸纳25亿美元的国外资本,才能维持自身的流动性,而且这一数字也在变得越来越大。
而其储蓄率在近20年来却逐年下降,自2005年之后美国就一直处在负储蓄状态。
“全国都不储蓄,花的钱比挣的钱多,而且已经积累了很大的债务,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宋鸿兵说,美国以负债为代价,借外国人的储蓄来消费。但一直透支别的国家的储蓄,能透支多少年?真金白银越来越少,债务越来越大,形成一个巨大的债务泡沫。当透支到不能再透支的时候,当负债足够沉重且没人借钱给你的时候,危机必然会爆发。
在透支消费的过程中,看起来美国成了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实际上却积累了大量的系统性风险。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国产能畸形庞大的问题。宋鸿兵认为,美国危机从源头上讲,是全球经济的严重不匹配,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模式”和“以中国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的经济结构失衡。从更深层次上讲,此次危机在本质上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是对需求方过度消费能力、供给方过剩生产能力的总调整。
百姓违约 引发信贷危机
53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4到5倍,这个数字意味着平均每个居民都有20万美元负债。
资料显示,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和房价暴涨是诱致美国家庭过度负债的主要原因。美国家庭房产占名义GDP之比2005年达到顶峰,家庭债务与资产之比从2001年起急剧上升,过去7年家庭债务与收入之比超过之前39年的水平。但房价不能无限上涨、在债务系统撑不住之后,债务回归也将导致美国过度消费能力的回归。
专家指出,百姓是否违约主要是看收入情况。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当收入确实负担不了消费的时候,百姓的违约案件开始增多。其中信用最差的次级贷款也就最早出现了问题。
资料显示,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过程中,根据借款人不同等级的信用水平,分为次级贷款、次优贷款和优质贷款三个级别。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在针对次贷危机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与优级贷款发放机构不同,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大部分缺乏销售网点,大多以经纪人、客户代理为销售渠道,而且这些机构大多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而是依赖于贷款的二级市场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来获得流动性。相关的代理机构缺乏类似于金融机构贷款审查和风险管理制度,他们在利益驱动下,盲目发展客户市场,忽视借款人风险,成为孕育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大型商业银行直接卷入次级贷款的不多,因此遭受的直接影响也不大。但是,一些商业银行投资于与次级贷款相关的各种证券化产品,则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刚刚过去的6、7、8月份中,由于利率大规模重设,百姓债务负担也迅速上升,导致了美国优质借款人也开始出现大规模违约。这个时候,美国危机就变得很不一样了。
美联储再调降利息已不管用了,因为货币政策调降只能对金融机构管用,它的资金成本有所下降。但普通老百姓违不违约,则取决于每个家庭的收入情况。2008年美国百姓的收入7年来出现的第一次下降,粮油消费品价格却在暴涨,生活成本在上升,加之面临调息高峰,几方面因素促成了包括优质借款人在内的大规模违约。
宋鸿兵说,房地美和房利美出问题就代表优质客户的违约大量出现,因为“两房”95%以上的贷款都是优级贷款,次优级和次级非常少。然而从2006年到目前“两房”的贷款违约率却涨了7倍。
信用衍生品,
将信贷危机引至金融领域
“华尔街的种种高风险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沃伦·巴菲特2003年发出的这一警告,在刚刚过去的这个9月得以应验,华尔街第一次让全球领教了金融衍生品的杀伤力。
次贷危机本来是信贷市场的问题,但经过复杂衍生品,最后变成了证券市场的问题。MBS(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就是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因为无法通过吸收存款来获得资金,为获得流动性而把次级贷款组成“资产池”,通过真实出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等技术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后来,以MBS为基础资产进一步发行ABS(资产支持证券),其中,又衍生出大量个性化的CDO(担保债务凭证),以及进一步衍生出“CDO平方”、“CDO立方”等等。持续上涨的房价以及较低的利率水平使风险溢价较低,于是,这些产品成为机构投资者不惜以高杠杆借贷进行投资的对象。
因为次级贷款是上述信用衍生产品最初的基础资产,所以次级贷款的运行状况直接或间接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市场运行。一旦次级贷款发生危机,上述产品的市场将很难幸免于难。
由于资产支持证券的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实体经济的波动(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使这些信用衍生品市场及相关的金融市场产生更为剧烈的波动。
对赌违约事件,
大型金融机构梦断CDS
当优质借款人出现问题,“两房”危机显现时,拖垮包括贝尔斯登、雷曼、美林、AIG和“两房”的CDS(信用违约掉期)浮出水面。
据了解,CDS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创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其中,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一般而言,买保险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资产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卖信用违约保险的是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也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从表面上看,信用违约掉期这种信用衍生品满足了持有金融资产方对违约风险的担心,同时也为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的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事实上,信用违约掉期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烈追捧,其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膨胀到2008年3月的62万亿美元。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至此,CDS早已不再是金融资产持有方为违约风险购买保险的保守范畴,它实际上已经异化为了信用保险合约买卖双方的对赌行为。双方其实都可以与需要信用保险的金融资产毫无关系,他们赌的就是信用违约事件是否出现。
而当违约事件大规模出现的时候,凡是跟这些相对应的金融衍生品的大型金融机,如贝尔斯登、雷曼、美林、两美、AIG这些CDS“超级玩家”都接连倒台。
美国危机带给世界的另一个教训,是他们给予了市场过大的融资杠杆比例和过长的金融衍生品链条,过于复杂的衍生产品使监管变得非常困难,其中又涉及到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问题,更容易出事。

《货币战争5》(宋鸿兵)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amf3

书名:货币战争5

作者:宋鸿兵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页数:254

内容简介:

六年来,他每每在书中提前预测未来:预言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预言黄金、白银价格走势;预言2012年欧债危机;预言中国出口市场放缓,中国边境形势紧张……次次预言准确,《货币战争5》再抛何种惊天预言?

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五年之后,对未来世界经济走势的观点仍然是众说纷纭。美国的量化宽松究竟有无效果?全球的货币超发到底是福是祸?金融市场是渐趋安全,还是越发危险?经济复苏是稳步向前,还是昙花一现?

从黄金市场透视货币,从股票市场分析经济,从债券市场了解资本,从回购市场探索金融,从利率市场窥测危机,从房产市场洞察泡沫,从就业市场甄别复苏,尽在《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

1%的富人怎样瓜分99%的财富?

货币泛滥的时代,何以出现“钱荒”?

叙利亚危机是否是另一场货币战争?

“四•一二”黄金大屠杀的黑幕之后是什么?

“中国大妈”能否逆袭华尔街?

为什么每创造一个5万美元年薪的就业,美联储就需要狂印250万美元的钞票?

美国股市屡创新高与经济复苏乏力,谁是现实,谁是幻觉?

华尔街炒房团如何掀起美国房价巨澜?

谁在创造影子货币?

美国年轻人为何“啃老”?

财富兼并如何导致罗马和宋朝的衰落?

……

作者简介:

宋鸿兵,国际金融学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概念——“货币战争”一词的首创者,曾被全球销量第一的商业杂志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40人”。

2007年出版《货币战争》,成功预测了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引发全球关注,持续畅销7年。“货币战争”系列著作垄断中国财经图书畅销榜第一名多年,被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海外。2010年以来,“货币战争”一词被各国政要、媒体广泛引用,世界货币战争的爆发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作者最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贷地震”“金融海啸”“金融高边疆”“中国大妈”等词语皆成为流行词汇。

很多人通过高晓松、宋鸿兵等大咖的视频节目了解到“地理决定论”,但到底什么是“地理决定论”,地理决定论适用于什么情况,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还有不少误解。冷历史是“地理决定论”的忠实拥趸,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本文带您一起深入了解分析一下。
“地理决定论”并非今人创造,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哲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这种理论的萌芽;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秦人“狭厄”勇猛的性格跟相对恶劣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拿地理环境因素来分析各国的民风和习俗;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 J博丹、18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等也均对此理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到了19世纪,该理论甚至成为一个社会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F·拉采尔;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理决定论”还成为法西斯主义在鼓吹“优等民族”理论和对外扩张侵略的理论工具。“地理”从最初与个人智力、体力、性格等的联系,发展到与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等的联系,“地理”因素被认为决定着各个国家的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和历史命运。

什么是“地理决定论”

地理决定论,是用地理因素分析各种问题的一种角度和方法。

地理因素包含且不限于:

空间位置(热带还是寒带、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地表地貌形态(内陆还是沿海、平原还是山地)、

地质结构(土壤层厚薄肥力、是否多火山地震)、

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类是否丰富、生态结构是否稳定)、

气候天气(干旱还是多雨、寒冷还是温暖)、

地缘关系(靠近哪些地方、接近哪些资源)、

地理变迁(地貌气候变化、人口是否迁徙)等等。

人们常用“地理决定论”分析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进程和结果,比如:民族性格、饮食结构、风俗习惯、建筑样式、艺术形式、战争因果、科技成就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地理决定论”并非置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更像是一个工具、一套方法论,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判断对错、预测结果。这个理论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一起结合使用,而非唯一标准。

怎么用“地理决定论”

但“地理决定论”绝非万能的,地理决定论在分析事物的时候,时间尺度越长越准确,分析面越广越准确。反之,时间尺度越短、分析面越窄则越不准确。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为什么这个国家民族多达100多个?显然是由其国内分散、众多的岛屿决定的(印尼共有约17508个大小岛屿),由于古时航海技术不发达,散落在各个岛屿的人千万年间交流较少、互相影响融合的程度很小,形成风俗习惯完全不同的众多民族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这个分析的时间尺度有千年、万年之长。

再如:为什么印度尼西亚这么多的岛屿是怎么统一成一个国家的?这个问题用狭义的“地理决定论”就不太好回答了,因为只从印尼的地理因素分析,如此分散而众多的岛屿是不可能“自发”合并成为一个国家的。分析这个问题就要把视角放大了——促使印尼成为一个“万岛之国”的因素一定是外力的影响,即英国、荷兰先后对此地的殖民统治。英国、荷兰都曾经是海上第一强国,都拥有过世界上最强海军,殖民足迹遍布全世界,印尼这种到处都是岛屿的地方,自然成为海军殖民统治的最好去处。而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原来被殖民的这一大片岛屿则具备了统一成一个国家的条件。而为什么英国、荷兰会发展出那么强大的海军,则和其地理位置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可以用“地理决定论”来分析的。
科技发展让“地理决定论”不灵了吗

有人认为着科学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地理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小。比如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冬季北方的人们也可以吃上南方的新鲜蔬果了,没必要一车一车地囤大白菜过冬了,地理因素对人们饮食方面的限制得到了改变。

但科技并不能抹平所有的地理因素带来的差异,毕竟同样买热带蔬果,北方总比南方贵吧!饮食习惯也不可能变得和南方完全一样吧。就算南方也还有七大菜系,不同地区还分辣、不辣、麻辣、甜等多种风格呢。

再比如:汉族可以餐餐以米饭青菜为主,而蒙古族却是顿顿吃肉,这种差异肯定很难消除;日本人喜欢刺身(生吃)的生活习惯,到了中国也肯定会水土不服。

地理环境造就人们生活方面的巨大差异不可能短期消除,一方面是因为生活习惯有着巨大的惯性,一方面是因为改变成本较高——这两点恰恰都是由地理因素决定。
对“地理决定论”的误解

很多人对“地理决定论”的误解很多,冷历史总结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地理”的概念定义太狭窄,认为就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仅用中学时学到的那些基础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但正如前文提到的,“地理决定论”还包括地缘、气候、变迁等人、时间方面的因素,概念非常丰富。

●其次是用静态的眼光看待地理,认为地理、地缘好像千万年不变。其实地理环境是一直在变化的,比如:历史上有各种大冰期、小冰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今天相对干旱缺水的梁山地区宋代曾经是“八百里水泊”;而更早时中国北方气候湿润温暖,曾经还生活过大象,河南的简称“豫”字里的“象”正来源于此。

●再次就是过于执着于单线思维,不能用多线思维分析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会问,美洲大陆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发展出强大国家,而欧洲白人到了这片大陆却可以,这难道不是人种决定的吗?实际上,印第安文明落后封闭是由地理因素决定的,因为从远古时代美洲大陆就长期与其他大陆没有交流,不能学习其他地方先进的科技文明;而欧洲虽然与东亚文明相隔万里,但总归有“丝绸之路”等陆路交流,西方通过这种断断续续的交流,学到了马镫、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等先进技术,因此才能在发现美洲大陆后“吊打”当地落后的土著文明。而欧洲人能够首先发现美洲也是由地理、地缘因素决定的,首先因为15、16世纪欧洲被奥斯曼帝国挡在与东方的交易路线上,欧洲人迫切需要从别的途径开辟与东方的航线,向西航行时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而欧洲人为什么那么需要对外贸易而中国不需要?则同样是由地理因素决定的。——环环相扣、多线并行地使用“地理决定论”,可以很好解释很多问题。
学习和使用“地理决定论”,不仅可以解释历史性问题,还可以通过分析原因,找到一种规律和方法,再结合其他方法论和理论工具,多线程并行结合性思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比如冷历史认为越南地理位置非常好,未来可能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冷历史非常喜欢用“地理决定论”分析问题,部分相关文章如下:

《 世界普遍北富南穷,为何中国截然相反? 》

《 资源的“诅咒”!为何热带的人比较“懒”,南边的国家普遍落后? 》

《 同样是岛国,日本和菲律宾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

《 日本人的牙齿普遍不好看的历史原因 》

《 地理决定历史:为何中国容易统一而欧洲很难 》

《 为什么历史上的统一战争从北往南打赢的比较多呢 》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冷历史,欢迎转发、评论。

问题一:货币战争是什么意思有没有较专业的回答? 货币战争,实质就是世界各国经济的战争。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触素就是价值和发行量,各国通过控制着两个因素来得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竞争表现的不突出时可称为斗争,一旦斗争激烈就演化成货币战争。
比如美元跟人民币的关系。如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而我国又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情况下,美元一贬值,我国就会失去大量的资金。

问题二:什么是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是各国通过自己的货币来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而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就是价值和发行量,各国通过控制着两个因素想和博弈,当这种博也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就可以说是货币战争。
石油战争其实是对能源的抢夺,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你很难想象,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的美国却赚的荷包满满,而吃亏的却是很多发展中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正式由于美元定价机制,那么美国本身的经济危机就可能转嫁到别国,事实也是这样,美国在世界上只负责印钞票,而别国负责生产,
因此,有一种说法是石油改用多国货币定价,比如欧元,但目前并没有实施

问题三:货币战争的背后是什么? 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当今世界,竞争实质是以经济,科技综合国力较量

问题四:货币战争写的什么? 历史和物质

问题五:宋朝的货币战争到底是什么情况 要讲宋朝的货币战争,不得不从《澶渊之盟》说起。
说起《澶渊之盟》,我们又想起不平等条约和杨家将了,大家都知道老杨家“七子去六子还”死的那个惨烈,烧火丫头都上了,最后皇帝老儿还是贪生怕死签了议和条约,跟汉族人提《澶渊之盟》,那感觉就跟提《南京条约》差不多。
《澶渊之盟》的内容大体上有这么两条: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以后,谁家的皇帝年纪大,谁家皇帝就是哥哥。
二、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第一条,今天看,这不但不是不平等,甚至是完全符合《联合国 》宗旨的。
第二条,汉族骂条约不平等,主要是因为这第二条,但是,我们嘴上骂归骂,心里要清楚牌局。十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大宋的岁入,是一亿两,打宋辽战争,每年军费是五千万两。
关键在于第二条的第二款,两国开始自由贸易。
这“岁币+自由贸易”可太厉害了。
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能有什么贸易基础?他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开始辽还卖一些马,后来发现大宋的骑兵越来越多,就不敢再卖马了,萧太后下令谁出口马,杀谁全家,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的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岁币更像今天中央支援边疆建设的财政补贴。
大辽不懂经济,后来就干脆不发行货币了,反正发行出来,也没老百姓认,即使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
要了大辽老命的货币战争,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结果是,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了大辽的每一个毛孔。
金灭辽,大宋跟金打了一下,发现也打不过金,就跑到南方继续与金玩货币战争,大金不知是计,接受了“岁币+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也放弃了货币发行权,全国继续使用大宋的货币,结果一百年后,大金也虚得不行了。
1
今天的古代钱币收藏界,很难找到辽和金的铜钱,反倒是宋的铜钱既质量好,又款式多,数量多的比清代的还便宜,就是这场旷日持久三百年的货币战争的遗迹。
蒙古灭金后南侵,大宋的群臣拒绝议和,非要PK蒙古,结果,汉族的历史从此走入黑暗。
研究元史,其实蒙古人最初是想跟大宋继续“岁币+贸易”游戏的,只不过价码要的比金高了,价码再高,它也是要用大宋铸的币,可惜啊!!!
大宋皇帝通过铸币,实际掌握了北方的财政权。北方的原材料与劳动剩余价值,通过自由贸易和使用南方的铸币,源源不断的输入南方,换回南方的商品,这种壮观的南北货币战争,持续了整个辽、金与宋对峙的三百年历史。
与今天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争不同的地方在于,那时的局面,相当于今天的美国 放弃美元,国内全部使用人民币并与中国自由贸易,中国商品与人民币迅速充斥了美国,几十年后其结果不言而喻。
1000年前这段有趣的货币战争历史鲜为人知,十分值得后世玩味。后世史家总觉得,金与辽的迅速腐化、衰亡,是由于金、辽两朝统治者心理汉族化,生理女性化造成的。殊不知,经济上被掏空,才是帝国日益虚弱的根本原因。

问题六:《货币战争》这本书的价值,它写得很全面么? 写的不完全是真的,有一部分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些机密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整理,再部分夸张表现出来的,他让这本书出版的目的是揭示世界货币发展的真相,特别是让世人改变对美国的看法。
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甫一问市,立即引发了众多媒体的热评,也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引发了财经界与学界的热烈争论。日前在《第一财经日报》、中信出版社、上海若邻网络联合组织下,宋鸿兵先生携《货币战争》来沪发表演说,并与上海的部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进行对话和交流。
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护我们挣来的钱?
在这次小型论坛上,宋鸿兵指出:很多人不知道美联储是个私有性质的机构。对于“央行本身是中性的,主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认识,宋鸿兵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谁拥有中央银行,谁就掌控了金融市场。美联储有很多内幕 *** 纵。
宋鸿兵表示,美联储负责美国整个的发行制度,事实上影响世界。它完全独立,不对 或国会负责,无人监督、审核,也就是三权之上还有第四权,如果有人能够控制货币发行,那么现在金融市场的基本理念就出现问题了。
在美国不是美联储要向总统汇报,而是总统应该向美联储汇报。中央银行的权力某种程度上大于总统的权力。这样的制度存在问题,一是利益冲突问题。商业银行是央行成立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当时的商业银行控制着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中,这些人是真正制定策略的人,他们早于市场的参与者知道政策的变化,利率政策变化的先知权使他们拥有种种赚钱的机会。二是公平性。商业银行如果用自己的钱来发行货币,不构成任何问题,但事实上银行是以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货币,国债是未来收益的承诺,这涉及到公平性和道德风险的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和黄金挂钩,它的币值是非常稳定的。从上世纪30年代到现在,它真正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90倍以上。从1970年到现在,尤其是最近十年,现在它的购买力是越来越弱,黑市上做美元的黄牛都下岗了,这也是美元加速贬值的过程。美国的房地产最近也涨得很厉害,上世纪70年代6万美元的房子现在的价格是40万美元,内在价值没变,实际上是货币不值钱了。现在人民币和美元都一样,购买力在快速下滑。
美元近十年来加速贬值,如果国债用未来作为抵押,实际上购买力就必然下降。通货膨胀的两个结果是购买力下降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如果了解这样的运作机制,我们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护我们挣来的钱?
宋鸿兵说,按照现在货币增发的量来计算,存钱是无法依靠利息来抵冲通货膨胀的。金融系统在通货膨胀中获利最大。中央银行在印刷货币。美元流通中只有3%是在流通中的货币。信用货币会越来越多,而不是纸币。比如存100元进银行,银行可以扩大到190元用于贷款,银行就相当于在印钞票,离银行系统越近的行业、贷款最多的行业实际上获利最大,完全不找银行贷款的人受损最大,实际上是把离银行系统最远的人手中的财富转移到离银行系统最近的人。
百姓要对现在的金融系统有所理解。钱和财富之间是不完全一样的。财富的拥有是指你拥有产品、服务。拥有钱本身并不意味着拥有等量的财富。货币和财富之间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当你收到钱的时候,不要被货币的数量所迷惑,最重要是看你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人民币对于真正的财物它是贬值的,为什么对美元来说它是升值的呢?因为美元贬值得更厉害,所以应该从财富的角度考虑,人民币实际上是在贬值。人民币、美元、股指都泡沫化,也即学术上的资产通货膨胀。泡沫化问题严重,都会导致房地产等被高估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寻找被低估的地方。
对通货膨胀最稳定、最有效的指数是黄金的价格,包括>>

问题七:货币战争的主要内容是? 5分 1 讲述的是国际经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揭示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经济的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
2 将述的是欧美主要金融实力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系统解析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和决策机制,第一次揭示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俱乐部”的神秘面纱,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全景立体的展现主宰当今世界的金融实力集团之间的合纵联合,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
只要决心看,从第一本看最好。坚持下去看了第一本,后面的都好看。四本看完,才是最爽的,定可以受益匪浅。如果时间有限的话,想看哪本你就看吧,不是很影响的。坚持最重要。

问题八:货币战争说的是真的吗 是假的,你不妨把它当成一本小说来看。现代文明讲究的是说话有根有据,而该书充满了各种阴谋论、引用了许多早已被否定的事实、提出了一堆似是而非的观点。这本书拿到资讯透明的西方国家,根本就是笑料

货币战争相关问答
回答者:张宇燕
问题一:中信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货币战争》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在书中,作者宋鸿兵先生讲述了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 *** 纵世界300年工业化历史的故事。他所讲的那些听上去令人震惊的故事都是真的吗?
答:对你提出的问题的一个简单回答是:我不知道。在世界近代金融史上,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确曾有过很大的影响力。他们一度呼风唤雨,左右逢源,这 些都是有案可查的。不过这个家族目前的情况如何,则不太好说。宋鸿兵先生认为,如果仅按照每年6%的收益率来计算其家族资产,到今天大约有50万亿美元之 巨。如此庞大的资产以什么形式存在呢?应该主要是金融资产。可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截止到2006年底包括各种衍生品在内的全球金融资产总值为 350万亿美元左右。这样算来,仅罗家族就拥有世界全部金融财富的七分之一。坦率讲,对这个数字我将信将疑。
尽管数字可能与事实有出入,但说西方世界是由为数极少的精英所运作,我大体上还是赞成的。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就曾经指出,任何时期、任何国家 的上层都是由5%的人口构成的。这种被称作“布罗代尔5%法则”的现象,在欧洲和美国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少数上层成员中就一定包括罗斯切尔德那样的家族。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觉得《货币战争》所依据的逻辑框架看上去还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它谈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我写的那两句推介语, 应该说基本表达了我对此书及此问题的总体看法:“这本书印证了我多年研究所形成的一个观念,即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不过,我也同样希望作者讲述的 故事纯属臆想,因为这样我们便可以坚守住以往的信仰,即人类大致生活在一个诚实的世界中,没有被一小撮国际银行家玩弄于股掌。”
我越来越感觉到,以前许多人对货币问题的重要性过于低估了,以为货币不过是附在物质生产“肌体”上的“一张皮”,是派生物,其基本功能是服务于 物质生产,也就是说要方便贸易、加快流通、增进分工。就经济学而言,不仅微观经济学中没有货币的位置,在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中涉及货币及汇率政策的场 合,货币都是作为一个外在物存在的,其本身并非整个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有趣的是,在认为“唯有货币是重要的”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看来,货币政策至多 在短期能够对生产过程施加些影响,而长期看货币是中性的。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流行于中国的制度经济学,其中也几乎看不到货币的踪影。对此,宋鸿兵先生则反 其道而行之,在《货币战争》中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真相是金融资本不仅主导整个物质生产过程,而且控制整个人类历史进程。
对接受主流经济学的人而言,货币作为一种权力并被国家或国家背后的金融大亨用来作为实现自身目标之工具,这一逻辑很新鲜,甚至有些振聋发聩。其 实这并不是全新的或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列宁在一百年前就曾在《帝国主义论》中说过,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之一便是金融寡头的垄断。希法亭于列宁之前在《金融 资本》中也深入地触及了这一命题。除此之外,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货币本质问题。德国经济学家南普在其1924年出版的《货 币的国家理论》中就曾明确指出,货币和国家密不可分,脱离了国家的货币便成为无源之水,而没有以货币表现的征税权力的国家则形同虚设。古德哈特在1998 年的一篇题为《货币的两重含义》论文中,更是喊出了“货币即权力”的口号。而当今走红的金融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六年前出版的《金钱联系》中论证说,货币 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使世界运转起来,它自始至终都是使支撑现代经济生活的各种制度得以形成、并与战争密切相关的政治事件。顺带提一句,弗格森大概是对罗斯 切尔德家族史了解最多、也是最深入的人了。遗憾的是我没读过他得以成名的罗斯切尔德家族史论著。我对这部书很感兴趣,但又实在是无暇阅读。看来只有等将来 再读了。
问题二:对于“国际银行家”这个群体,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
答:读了《货币战争》,普通读者会很惊愕,世界怎么能是这样呢?由几个大老板在幕后控制,甚至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等灾难竟然都是他们精心策划 的,用作者的话讲叫做“金融定点爆破”,他们有那么大的能量吗?他们真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吗?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对“国际银行家”下个定义。从狭义 的角度看,他们只包括那些大的商业银行家和投资银行家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领袖等人。虽说能量确实巨大,但如果不和国家结合起来,这些人便永远只能做全球政 治经济舞台上的配角。广义地讲,“国际银行家”还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家。一旦把中央银行家包括进来,也就是把国家权力引入其中,“国际银行家”就足以 成为全球主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一个全球金融资产迅速膨胀的世界里,广义“国际银行家”的主导地位还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人的本性上看,银行家们一定是想通过金融权力来控制世界的,因为做到这一点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逐利又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最终途径。不过靠 一两个家族的力量实现这一愿望的难度是很大的。全球金融市场毕竟不是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而是一个寡头市场,也就是说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金融集团。这样一 来,为了控制世界,就需要银行家们形成团队,采取集体行动。按照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除了存在共同利益之外,结盟或共谋还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人数 要少,否则会出现“搭便车”现象;二是要有所谓“选择性激励”,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胡罗卜加大棒”。再有一个条件是各集团之间相互博弈的时间或次数要足 够长和足够多。满足了这些条件后,“国际银行家”作为一个群体便会应运而生。全球银行家在过去几百年间结成了一个同盟并将世界玩弄于股掌之中,这样的局面 在《货币战争》作者看来是真实的存在。我的看法是,从逻辑上看,只要条件满足,“国际银行家”就一定会出现。
接下来的问题有这么两个。其一,他们的能量是否真有那么巨大?对此我并不怀疑。当把中央银行家也算作“国际银行家”的一分子时,尤其是把中央银 行所代表的国家权力视为“国际银行家”达到目标的工具时,其能量之大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点在今天要比百年前或三十年前更为明显。根据金融资产与实际产出之 比在过去半个世纪中迅速提高这一事实,《金融时报》的马丁·沃尔夫称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所谓“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其二,“国际银行家”们能否真正团结 起来?尽管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但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却没有同比例地减弱,利益也愈加分散。换言之,他们之间既相互共谋又激烈竞争恐怕是一种常态。由此看 来,欧洲、美国、日本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家组成一个坚固、持久和默契的联盟,是很难想象的。眼下欧美国家对日趋壮大的主权财富基金的恐惧,以及为约 束这些主权基金所做的努力,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那种既有共谋又激励竞争的现实。
问题三:在《货币战争》一书中,美联储被描绘成一家私人银行,这让许多人感到诧异。事情真是如此吗?
记得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1988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人类三项最伟大的发明是:火、轮子和中央银行。考虑到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人们关 注美国中央银行、也就是美联储便再自然不过了。《货币战争》一书最有争议性的一个判断,在于给出了这样一个说法:美联储与其说是一家公共机构,不如说是一 家私人银行。这样说的理由如下:美联储的股东是私人银行家,十二个大区的美联储地区主席由这些股东推举,并且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相当一部分委员又来自于这些 大区主席;尽管美联储主席由总统提名国会任命,但美国货币政策的真正决策者还不是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而是根据《美联储法》而成立的美联储政策顾问委员 会,且后者的成员则是清一色的私人银行家。美联储是一家私人银行的说法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许多人习以为常的认知。
颠覆常识的东西通常也是争议较大的东西。实际上,在讨论美联储时,书的作者在细节描述上还是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推敲的余地,至少有些故事没有讲得 很完整。事实上,美联储只是在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是纯粹私人银行性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联储总体而言还是在执行公共职能。另外,美元钞票由美联储的十 二个地区委员会印制不假,其私人股东按年分红也是事实,但是印量多少、股息高低等等,又都是被严格规定的。再有,印钞所得的铸币税收入,绝大部分都给了美 国财政部而并未流入私人股东之手。在所有这些细节中,容易产生误解的关键点在于美联储与财政部的关系。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私人”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英语 “private”这个词在用来说明公司或机构性质时,指的是不对外和非公开,私募基金中的“私募”,用的便是这个词。它对应的词是“public”,即 “公共”。上市公司有时也叫公共公司,其含义是对公众开放,谁都可以参与,所以公司上市英文也叫go public,但公共公司和在中国语境中通常理解的“公有”或“全民所有”,则差异很大。
据说在华尔街常年流行着一句话:美联储主席只是一个木偶。今年格林斯潘出版了他的回忆录《繁荣的年代》。9月18日《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书 评,题为“经济学家的生活,由爵士乐主题伴奏”。对于格林斯潘的一生,书评作者的基本评价是一曲主题音乐的伴奏者而非主角,并写道:“作为中央银行行长, 他也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留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大家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格林斯潘,而听任他被放大很多倍?”如果事实真是如此,也就是说美国货币金融 这台大戏的真正主角躲在了幕后,那么后台老板是谁呢?按照《货币战争》的逻辑,他们只能是那些“国际银行家”们。不无遗憾的是,宋鸿兵先生虽然把那层罩在 美联储上的面纱给揭开了,却没有把相关细节讲全说透,故事选取也多少有些支离破碎。我记得著名金融题材作家马丁·迈耶写过一本名为《美联储》的书,很不错 的,并已经被翻译成中文。阅读此书多少可以弥补《货币战争》的某些细节欠缺。
问题四:这部讨论金融的著作一经面市便成为畅销书,并引起轰动,其原因何在呢?
在我看来,《货币战争》受到如此广泛而热烈的关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作者讨论的问题触动了当今中国读者的神经。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快30年 了,而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应该讲,我们对外开放的重心是放在了贸易与投资之上,而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则十分谨慎。实践证明这样做在 策略上是正确的。然而时至今日,既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动的一面,中国已经开始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们的金融服务业正在逐步开放,外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 在进入中国,外汇储备累积到天文数字且还在飞速增长,国际国内出现资产泡沫和市场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究 竟是积极参与创建亚洲单一货币,还是使人民币成为独立的国际货币。如果把金融自由化比作一条河,那么我们一只脚已经踏进去了。水究竟有多深我们不清楚,河 有多宽也不太清楚,过河途中会不会风平浪静,水中的生物是否危险凶残,这一切都是问题。恰恰是针对上述问题,《货币战争》给出了警示,因而给读者带来了巨 大的冲击。
当然,要想成为畅销书,仅仅靠讨论严肃而重大的问题还是不够的,而是要用畅销书的手法去写作。这就需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超出想象的情节,有 让读者着迷的人物。我之所以能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主要原因就在于在于宋鸿兵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他以“国际银行家”为主角,以一个个历史事件为依托,穿起 来一个逻辑框架,并辅之以很多历史进程中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银行家们挑选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出身的威尔逊担任美国总统,并利用其对货币金融的无 知瞒天过海,通过于己有利、最终又让威尔逊本人追悔莫及的《联邦储备体系法》,读来妙趣横生;犹太银行家和希特勒密谋并资助后者上台,以期实现犹太国家的 建立,此等故事于我可谓闻所未闻。由于它们都很好地印证了许多政治经济学命题,因而我在阅读时很是兴奋。
引起争议是一本书吸引读者眼球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一本著作,引起广泛争议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这么三个方面。首先是资料和 数据的真实性和充足性,其次是逻辑结构的严密性,最后是核心观点或政策导向在不同读者群心中激起的某种“对立”情绪。恰恰是在这三个问题上,《货币战争》 都很好地满足了成为一本畅销书的“引发争议之条件”。
有关资料和数据问题,我实际上前面已经回答过了。对《货币战争》一书中涉及到的许多具体史实,争议是比较大的,我现有的知识积累还不允许我对其 真伪做出判断。对此,可能许多读者和我有同感。不过话也要说回来,至少对相当一部分历史哲学家而言,什么是历史“事实”或“证据”这一问题,始终苦恼着他 们。《历史是什么》一书的作者卡尔是如此,《历史有意义吗》的作者波普尔也是如此,《历史的观念》的作者柯林武德还是如此。尽管在怀疑“证据”这一点上后 两者看法相近,但柯林武德不同意波普尔据此声称“历史无意义”的论点,而是代之以“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主张,也就是说历史学家的基本工作,在于挖掘出 影响历史进程之重大事件决策者在做出选择时的真实想法。
一旦讨论行为者的想法,我们便开始讨论动机,而动机及其引发的一切行为后果,便构成了历史叙事的逻辑。《货币战争》的基本逻辑结构是说:时至今 日两百多年的人类近现代历史是“国际银行家”攫取财富并支配世界的历史,我们经历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人类日常生活的演进,都可以依据严密的逻辑还原为 “国际银行家”的“动机”。这样一种逻辑框架的优点在于简洁明了,缺点在于在追求简洁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变量或环节。这里我仅举政府与国际银 行家之间的关系为例。自十八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初,资本主义国家就总体而言,其根本特征是经济主导政治,是资本家或金融家 *** 纵政治 家。但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小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之后,国家的权力迅速扩大,政治家掌控国家权力的能力迅速提高,结果在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在内 的广义政府中,形成了具有独立意识和特定利益的政治家集团。由于这种变化,政治家集团与商人集团的关系就不再是一种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大致平等的博弈关 系,换句话说,政府不再是“国际银行家”的玩偶了,而“国际银行家”的个人利益只有同国家利益交合在一起时才能充分实现。我总的感觉是,《货币战争》一书 最大的逻辑弱点就在于它对政府的作用考虑的太少。
见仁见智可以说是《货币战争》成为畅销书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不妨把读者做一个粗略的分类。第一类是对货币金融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第二类为 政府官员,第三类由货币金融研究与教学者构成,最后一类乃货币金融机构的从业者。面对宋鸿兵先生讲述的触目惊心的故事,给出的振聋发聩的警告,提出的明确 大胆的应对政策,以及这本书长时间高踞畅销书排行榜之首的情形,不同类型的读者对《货币战争》的内心感受与言辞回应千差万别,甚至赞颂与诋毁并存,都是再 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这倒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对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毁誉参半往往意味着价值的存在。说这句话的人是几年前去世的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金德尔伯 格。他留下的那部厚重的学术著作《西欧金融史》,是很值得那些想进一步了解货币战争背景的读者阅读的。
问题五:世界金融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与黄金彻底脱钩之后的美元开始了超量发行的历史。宋鸿兵认为,1971年以来洪水般泛滥的美元,正在悄悄地剥夺全世界各国劳动者的钱财,并且加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不均。这个问题怎么看待?
答:宋鸿兵先生的这个判断没错。凡是在机场免税店买过商品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印象,那里出售的商品中电子产品是日本和韩国制造的,手表主要是瑞 士的,香水和威士忌酒等主要产自法国,皮革制品和太阳镜等则分别由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生产,除了一些品牌的香烟外,几乎见不到美国商品。我也曾感到纳 闷,在这样一个竞争性的大市场上,“美国制造”怎么会如此之少?仔细再一想,我就明白了,在这个市场上,美国提供的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是美元。所有的商品都 是由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人们不仅使用美钞,而且xyk上也都印有醒目的美国xyk公司VISA或MASTER标志。这就应了好像是克鲁格曼讲过那句话,大 意是说二战后到今天的全球经济格局,大致可以被描述成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生产美元。怎么会这样?这就要回答你刚才提的问 题。
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美元按固定的比价与黄金挂钩,同时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显然,布雷顿森林体系意味着美元等同于黄金,持有 美元就等同于持有黄金。为了进行贸易,各国必须持有一定量的美元。而为了拥有美元,这些国家就必须保持对美国大量出口,换言之,美国只有通过贸易逆差或对 外援助的途径才能够为全球提供国际贸易所需的硬通货。各国提供商品与服务,美国提供美元的基本交换格局,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种为美国向全世界 攫取利益提供方便的机制,其可持续性是有疑问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写过一部题为《黄金与美元危机》的书。正是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 名的 “特里芬两难抉择”,其含义是靠美国贸易赤字为全球提供世界货币,很可能会遇到两个局面:或是因为美国贸易赤字不足而导致“美元荒”并最终殃及全球贸易与 经济增长,或是因为美国贸易赤字过大而引起美元过剩并迟早危及美元与黄金比价。历史实际进程吻合了特里芬的预言。由于欧洲各国纷纷用手中的过剩美元按固定 比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这使得美国黄金储备大幅度减少,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脱离黄金自由浮动。
为了说明的方便,我在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叫铸币税。在金属货币时代,西欧各国金币或银币的铸造权掌握在国王手中。在铸币过程中,他们常常利用降 低金银成色的办法获取额外好处。对铸币的接受者或使用者来说,铸币的标值和实际含金量之差,无异于向国王又交了一笔税。这就是铸币税的来历。进入纸币时 代,由于纸币印刷成本大大低于金银价值,铸币税的获利前景极度拓展。根据劳伦斯·怀特在1998年出版的《货币制度理论》中所说,美国小面值纸币的印刷成 本为3 美分,新版20美元和100美元纸币尽管采用了先进防伪技术,其印制成本也只有区区的6美分。在让别国持有美元过程中铸币税数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用收取铸币税的方法牟利也是有条件的,其中基本条件是别人愿意持有你发行的货币,并且持有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这个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坍塌其实就是一场美元信用危机。美元过多,人们不愿意让美元砸在自己手里。当时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存废争议很大,像弗里德曼和蒙代尔这样的货币问题专 家,据说都被请到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大家关心的实质问题,是现行体系寿终正寝后世界对美元的需求究竟会增加还是会减少。增加意味着美国获得的铸币税增 多,反之反是。后来的历史似乎表明,对美元的需求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增大。其中的原因,恐怕主要是在一个浮动汇率的世界中,各国为了保持本国币值 的稳定而不得不储备更多的美元。
隐蔽地、似乎又是在自愿基础上的让别国持有美元,是美国以征收铸币税的方式占有别国资源或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这无疑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 不均。说到这我觉得有必要补充两点。其一,美国的确在以往的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但如果换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当拥有美国那样的权势 时,恐怕也会像美国那样行事的。其二,古人讲“人无衅焉,妖不妄作”。那些让美国或欧洲凭借货币占了很大便宜的国家或地区,其自身的货币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和不当政策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尽管有些弱点带有命定的色彩,比如国小,再比如经济落后。
后面还有 写不下
摘自动感居知识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565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 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