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已经说了好几年了,现在发展状况如何

物联网已经说了好几年了,现在发展状况如何,第1张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在上一篇文章中
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大挑”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大挑”哲社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法。自然科学类和哲社类虽然同为学术论文,但在评选上各有各的侧重点,大家不可掉以轻心哦!
01 赛点解析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社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相关选题参考附件)。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组别 方向
发展成就组 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主体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
文明文化组 着眼于社会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等
美丽中国组 着眼于环境质量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等
民生福祉组 着眼于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教育就业民生发展保障等
中国之治组 着眼于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等
战疫行动组 着眼于疫情防控、疫后重振等
02 论文选题原则
选题是报告的核心。大挑项目的立意在评分中占有不少比重,而一份调查报告的立意、撰写难度、质量好坏往往与选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选题应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空间,紧扣学科理论热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
下面我们讲一下选题五大原则:
1现实性原则:选题要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2普遍性原则:涉及面越广的问题,越带有社会普遍性的问题,就越有价值;
3针对性原则:调查报告是为了解决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某些问题而撰写的,因此,应及时反映情况,揭露存在的问题,提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4创新性原则:选题原则及撰写技巧应用写作的选题要讲究科学性,要有创新意识。调查者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具有独到性和先进性的方案;
5可行性原则:调查报告中的措施和方案应在实际生活中行得通,做得到,具有可 *** 作性。
03 正文部分撰写要点
1前言
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以及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研究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
调查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正文
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查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3结尾
结尾是调查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结尾有以下四种:
(1)对调查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
(2)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
(3)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
(4)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04 常见研究方法
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四种,分别为: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1文献综述法
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它是一种间接的非介入式的市场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需要建立严密的调查计划,并对将要利用的文献进行真实性、可用性的检查,这样才能保证调查的系统性和可靠性。
2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是国内外社会调查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用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的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法大多用邮寄、个别分送、集体分发、线上问卷等多种方式发送问卷。现如今线上问卷被采用地较多,诸如问卷星、问卷网、调研家等都是常用的问卷网站。
3访谈法
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能够简单地以叙述的形式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4实地观察法
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直接感知的方法。
05 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注重排版
千万不要出现格式错误:字号、字体切记不能混乱使用,统一的段落对齐、缩进,和表格的编号不要重复。
2注意措辞
撰写调查报告时,应尽量使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如果要用到非专业用语,应力求通俗易懂和准确,不可盲目追求新颖或者复杂化的表达。还有一点要注意,千万不要穿线错别字和语病。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小伙伴们学会了吗?明天同一时间,我们来聊一聊科技发明制作类的说明书该如何撰写,不见不散哦!
另附各学科参考选题:
01 哲学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2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进发展改革的典型调查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
4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5建构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研究
6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
9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
10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和路径创新调查研究
1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典型调查
02 经济类
1农村“精准扶贫”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富实践的典型调查研究
3推进五大发展理念成功案例调查研究
4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调查
5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典型调查
6智慧城市建设多种模式的典型调查
7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事务治理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8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调查研究
9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研究
10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调查
11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12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发展的调查研究
13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研究
14互联网金融风险典型调查研究
15“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6我国物联网服务业的崛起、发展与创新调查研究
17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18各地推动“双创”、提振经济、扩大就业的典型调查
1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案例调查研究
20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开拓和模式创新的典型调查
21活跃和完善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调查研究
22普惠金融发展案例的典型调查
23各类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4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问题调查研究
25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典型调查
2621世纪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
27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典型调查
28各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创新调查分析
29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30工业化后期企业管理创新典型调查研究
03 社会学类
1各地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典型调查研究
2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3改善促进民生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典型调查研究
4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新举措新经验调查研究
5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6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7我国当代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单项调查
8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转变的调查研究
9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调查研究
10各地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调查研究
11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2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3社会变迁与消费转型的调查研究
14我国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的改革创新调查研究
15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6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7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8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19社会办医,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20城市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21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2时尚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23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4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25当前社会心态变化趋势研究
26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04 法律类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3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宪法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4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实践与经验调查
研究
5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
6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
7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8我国民事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9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10各地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实践调查研究
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3我国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问题调查研究
14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
15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典型调查研究
16网络空间法治问题研究
17电子商务立法研究
18网络安全立法研究
19基本法框架下的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问题研究
20反腐败国家立法与监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1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22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关系研究
05 教育类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
3新时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创新的调查研究
4新世纪我国大学教育教学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5各地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
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本领和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的典型调查
7学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
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9中小学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典型调查
10各类学校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和经验调查研究
11各类学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12各地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资源差距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
13国家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举措和成就调查研究
14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15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
16大学生自主创业案例研究
17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的调查研究
18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的调查研究
1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创新实践的经验调查研究
06 管理类
1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转型、行政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典型调查
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
3电子商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
4新型科技企业管理和服务创新的调查研究
5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
6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7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调查研究
8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
9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
10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
11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调查研究
12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
13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
14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5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建设新进展、新作用调查研究
16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
17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18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
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20基层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调查研究
21各地落实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22在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中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调查研究
23基层腐败治理问题的典型调查
24县乡政府管理成本降低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25非政府组织管理有效性问题的典型调查


数据从四个方面改变了金融机构传统的数据运作方式,从而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四个方面(“四个C”)包括:数据质量的兼容性
(Compatibility)、数据运用的关联性(Connectedness)、数据分析的成本(Cost)以及数据价值的转化
(Capitalization)。

 
 大数据在金融业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拓展。在海外,大数据已经在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运营管理、销售支持和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得到了全面尝试。在国内,金
融机构对大数据的应用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整合和部门协调等关键环节的挑战仍是阻碍金融机构将数据转化为价值的主要瓶颈。

 
 数据技术与数据经济的发展是持续实现大数据价值的支撑。深度应用正在将传统IT从“后端”不断推向“前台”,而存量架构与创新模块的有效整合是传统金融
机构在技术层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数据生态的发展演进有其显著的社会特征。作为其中的一员,金融机构在促进数据经济的发展上任重道远。

为了驾驭大数据,国内金融机构要在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引入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视角,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的内嵌式变革。其中的三个关键点(“TMT”)包括:团队(Team)、机制(Mechanism)和思维(Thinking)。

1价值导向与内嵌式变革—BCG对大数据的理解

“让数据发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个声音正在变得日益响亮。为了在喧嚣背后探寻本质,我们的讨论将从大数据的定义开始。

11成就大数据的“第四个V”

大数据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国内目前常用的是“3V”定义,即数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种类(Variety)。

 
 虽然有着这样的定义,但人们从未停止讨论什么才是成就大数据的“关键节点”。人们热议的焦点之一是“到底多大才算是大数据?”其实这个问题在“量”的层
面上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量”的大小是相对于特定时期的技术处理和分析能力而言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10GB的数据需要当时计算能力一流的计算机
处理几个小时,而这个量现在只是一台普通智能手机存储量的一半而已。在这个层面上颇具影响力的说法是,当“全量数据”取代了“样本数据”时,人们就拥有了
大数据。

 
 另外一个成为讨论焦点的问题是,今天的海量数据都来源于何处。在商业环境中,企业过去最关注的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和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系统中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是由一个机构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到的数据,而且基本上都是结构化数据。随着互联网的深
入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机互动所产生的数据已经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比如人们在互联网世界中留下的各种“数据足迹”。但所有这
些都还不是构成“大量数据”的主体。机器之间交互处理时沉淀下来的数据才是使数据量级实现跨越式增长的主要原因。“物联网”是当前人们将现实世界数据化的
最时髦的代名词。海量的数据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源源不断地产生和积累。

“3V”的定义专注于对数据本身的特征进行描述。然而,是否是量级庞大、实时传输、格式多样的数据就是大数据?

BCG认为,成就大数据的关键点在于“第四个V”,即价值(Value)。当量级庞大、实时传输、格式多样的全量数据通过某种手段得到利用并创造出商业价值,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时,大数据才真正诞生。

12变革中的数据运作与数据推动的内嵌式变革

多元化格式的数据已呈海量爆发,人类分析、利用数据的能力也日益精进,我们已经能够从大数据中创造出不同于传统数据挖掘的价值。那么,大数据带来的“大价值”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无论是在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中,数据应用及业务创新的生命周期都包含五个阶段:业务定义需求;IT部门获取并整合数据;数据科学家构建并完善算法与
模型;IT发布新洞察;业务应用并衡量洞察的实际成效。在今天的大数据环境下,生命周期仍维持原样,而唯一变化的是“数据科学家”在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角
色。大数据将允许其运用各种新的算法与技术手段,帮助IT不断挖掘新的关联洞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因此,BCG认为,大数据改变的并不是传统数据的生命周期,而是具体的运作模式。在传统的数据基础和技术环境下,这样的周期可能要经历一年乃至更长的时
间。但是有了现在的数据量和技术,机构可能只需几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走完这个生命周期。新的数据运作模式使快速、低成本的试错成为可能。这样,商业机构
就有条件关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忽略的大量“小机会”,并将这些“小机会”累积形成“大价值”。

具体而言,与传统的数据应用相比,大数据在四个方面(“4C”)改变了传统数据的运作模式,为机构带来了新的价值。

121数据质量的兼容性(Compatibility):大数据通过“量”提升了数据分析对“质”的宽容度

 
 在“小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门槛相对较高,这就导致“样本思维”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大多是通过抽样和截取的方式来捕获数据。同时,人们分析数据的手段
和能力也相对有限。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人们通常会有意识地收集可量化的、清洁的、准确的数据,对数据的“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大数据时代,
“全量思维”得到了用武之地,人们有条件去获取多维度、全过程的数据。但在海量数据出现后,数据的清洗与验证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正是这样的困境催生了
数据应用的新视角与新方法。类似于分布式技术的新算法使数据的“量”可以弥补“质”的不足,从而大大提升了数据分析对于数据质量的兼容能力。

122数据运用的关联性(Connectedness):大数据使技术与算法从“静态”走向“持续”

 
 在大数据时代,对“全量”的追求使“实时”变得异常重要,而这一点也不仅仅只体现在数据采集阶段。在云计算、流处理和内存分析等技术的支撑下,一系列新
的算法使实时分析成为可能。人们还可以通过使用持续的增量数据来优化分析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一贯以来对“因果关系”的追求开始松动,而
“相关关系”正在逐步获得一席之地。

123数据分析的成本(Cost):大数据降低了数据分析的成本门槛

 
 大数据改变了数据处理资源稀缺的局面。过去,数据挖掘往往意味着不菲的投入。因此,企业希望能够从数据中发掘出“大机会”,或是将有限的数据处理资源投
入到有可能产生大机会的“大客户、大项目”中去,以此获得健康的投入产出比。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的成本不断下降,数据中大量存在的“小机会”得见天
日。每个机会本身带来的商业价值可能并不可观,但是累积起来就会实现质的飞跃。所以,大数据往往并非意味着“大机会”,而是“大量机会”。

124数据价值的转化(Capitalization):大数据实现了从数据到价值的高效转化

 
 在《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2020:新动力、新格局、新战略》报告中,我们探讨了传统金融机构在大变革时代所需采取的新战略思考框架,即适应型战略。采取
适应型战略有助于企业构筑以下五大优势:试错优势、触角优势、组织优势、系统优势和社会优势,而大数据将为金融机构建立这些优势提供新的工具和动力。从数
据到价值的转化与机构的整体转型相辅相成,“内嵌式变革”由此而生。

 
 例如,金融机构传统做法中按部就班的长周期模式(从规划、立项、收集数据到分析、试点、落地、总结)不再适用。快速试错、宽进严出成为了实现大数据价值
的关键:以低成本的方式大量尝试大数据中蕴藏的海量机会,一旦发现某些有价值的规律,马上进行商业化推广,否则果断退出。此外,大数据为金融机构打造“触
角优势”提供了新的工具,使其能够更加灵敏地感知商业环境,更加顺畅地搭建反馈闭环。此外,数据的聚合与共享为金融机构搭建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场景与动
力。

2应用场景与基础设施—纵览海内外金融机构的大数据发展实践

 
 金融行业在发展大数据能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受行业特性影响,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高价值数据,其中包括客户身份、资产负债情况、资
金收付交易等数据。以银行业为例,其数据强度高踞各行业之首—银行业每创收100万美元,平均就会产生820GB的数据。

21大数据的金融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拓展

大数据发出的声音已经在金融行业全面响起。作为行业中的“巨无霸”,银行业与保险业对大数据的应用尤其可圈可点。

211海外实践:全面尝试

2111银行是金融行业中发展大数据能力的“领军者”

 
 在发展大数据能力方面,银行业堪称是“领军者”。纵观银行业的六个主要业务板块(零售银行、公司银行、资本市场、交易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每个
业务板块都可以借助大数据来更深入地了解客户,并为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价值主张,同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其中,大数据在零售银行和交易银行业务板块中的应
用潜力尤为可观。

 
 BCG通过研究发现,海外银行在大数据能力的发展方面基本处于三个阶段:大约三分之一的银行还处在思考大数据、理解大数据、制定大数据战略及实施路径的
起点阶段。还有三分之一的银行向前发展到了尝试阶段,也就是按照规划出的路径和方案,通过试点项目进行测验,甄选出许多有价值的小机会,并且不停地进行试
错和调整。而另外三分之一左右的银行则已经跨越了尝试阶段。基于多年的试错经验,他们已经识别出几个较大的机会,并且已经成功地将这些机会转化为可持续的
商业价值。而且这些银行已经将匹配大数据的工作方式嵌入到组织当中。他们正在成熟运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并且不断获得新的商业洞察。

 
 银行业应用举例1: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信贷风险控制领域。在美国,一家互联网信用评估机构已成为多家银行在个人信贷风险评估方面的好帮手。该机构通过分
析客户在各个社交平台(如Facebook和Twitter)留下的数据,对银行的信贷申请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并将结果卖给银行。银行将这家机构的评估结
果与内部评估相结合,从而形成更完善更准确的违约评估。这样的做法既帮助银行降低了风险成本,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风险定价方面的竞争优势。

 
 相较于零售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对大数据的应用似乎缺乏亮点。但实际上,大数据在公司银行业务的风险领域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在传统方法中,银
行对企业客户的违约风险评估多是基于过往的营业数据和信用信息。这种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缺少前瞻性,因为影响企业违约的重要因素并不仅仅只是企业自身的经
营状况,还包括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但要进行这样的分析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因此在数据处理资源稀缺的环境下无法得到
广泛应用,而大数据手段则大幅减少了此类分析对资源的需求。西班牙一家大型银行正是利用大数据来为企业客户提供全面深入的信用风险分析。该行首先识别出影
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一一进行模拟,以测试各种事件对其客户业务发展的潜在影响,并综合评判每个企业客户的违约风险。这样的做法不仅成本
低,而且对风险评估的速度快,同时显著提升了评估的准确性。

 
 银行业应用举例2:用大数据为客户制定差异化产品和营销方案。在零售银行业务中,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客户行为并匹配营销手段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大数据
为精准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例如,海外银行开始围绕客户的“人生大事”进行交叉销售。这些银行对客户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由此推算出客户经历“人生
大事”的大致节点。人生中的这些重要时刻往往能够激发客户对高价值金融产品的购买意愿。一家澳大利亚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家中即将有婴儿诞生的客户对
寿险产品的潜在需求最大。通过对客户的yhk交易数据进行分析,银行很容易识别出即将添丁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准妈妈会开始购买某些药品,而婴儿相关
产品的消费会不断出现。该行面向这一人群推出定制化的营销活动,获得了客户的积极响应,从而大幅提高了交叉销售的成功率。

 
 客户细分早已在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细分维度往往大同小异,包括收入水平、年龄、职业等等。自从开始尝试大数据手段之后,银行的客户细分维度出现了突
破。例如,西班牙的一家银行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直接抓取数据来分析客户的业余爱好。该行把客户细分为常旅客、足球爱好者、高
尔夫爱好者等类别。通过分析,该行发现高尔夫球爱好者对银行的利润度贡献最高,而足球爱好者对银行的忠诚度最高。此外,通过分析,该行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小
客群:“败家族”,即财富水平不高、但消费行为奢侈的人群。这个客群由于人数不多,而且当前的财富水平尚未超越贵宾客户的门槛,因此往往被银行所忽略。但
分析显示这一人群能够为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润,而且颇具成长潜力,因此该行决定将这些客户升级为贵宾客户,深入挖掘其潜在价值。

 
 在对公业务中,银行同样可以借助大数据形成更有价值的客户细分。例如,在BCG与一家加拿大银行的合作项目中,项目组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所有公司客户
按照行业和企业规模进行细分,一共建立了上百个细分客户群。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大数据的支持,这样深入的细分是很难实现的。然后,项目组在每个细分群中找
出标杆企业,分析其银行产品组合,并将该细分群中其他客户的银行产品组合与标杆企业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差距和潜在的营销机会。项目组将这些分析结果与该
行的对公客户经理进行分享,帮助他们利用这些发现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销售计划和话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客户对这种新的销售方式也十分欢迎,因为他们可
以从中了解到同行的财务状况和金融安排,有助于对自身的行业地位与发展空间进行判断。

 
 银行业应用举例3:用大数据为优化银行运营提供决策基础。大数据不仅能在前台与中台大显身手,也能惠及后台运营领域。在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的当
下,“O2O”(OnlineToOffline)成为了银行的热点话题。哪些客户适合线上渠道?哪些客户不愿“触网”?BCG曾帮助西班牙一家银行通过
大数据技术应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项目组对16个既可以在网点也可以在网络与移动渠道上完成的关键运营活动展开分析,建立了12个月的时间回溯深度,
把客户群体和运营活动按照网点使用强度以及非网点渠道使用潜力进行细分。分析结果显示,大约66%的交易活动对网点的使用强度较高,但同时对非网点渠道的
使用潜力也很高,因此可以从网点迁移到网络或移动渠道。项目组在客户细分中发现,年轻客户、老年客户以及高端客户在运营活动迁移方面潜力最大,可以优先作
为渠道迁徙的对象。通过这样的运营调整,大数据帮助银行在引导客户转移、减轻网点压力的同时保障了客户体验。

 
 BCG还曾利用专有的大数据分析工具NetworkMax,帮助一家澳大利亚银行优化网点布局。虽然银行客户的线上活动日渐增多,但金融业的铁律在互联
网时代依然适用,也就是说在客户身边设立实体网点仍然是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然而,网点的运营成本往往不菲,如何实现网点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成为了每家银行
面临的问题。在该项目中,项目组结合银行的内部数据(包括现有的网点分布和业绩状况等)和外部数据(如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收入水平等),对
350多个区域进行了评估,并按照主要产品系列为每个区域制定市场份额预测。项目组还通过对市场份额的驱动因素进行模拟,得出在现有网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该行网点的理想布局图。该行根据项目组的建议对网点布局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个案例可以为许多银行带来启示:首先,银行十分清楚自身的网点
布局,有关网点的经营业绩和地址的信息全量存在于银行的数据库中。其次,有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收入水平等数据都是可以公开获取的数据。通过
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把这两组数据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帮助银行实现网点布局的优化。BCG基于大数据技术而研发的Network
Max正是用来解决类似问题的工具。
 
 银行业应用举例4:创新商业模式,用大数据拓展中间收入。过去,坐拥海量数据的银行考虑的是如何使用数据来服务其核心业务。而如今,很多银行已经走得更
远。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把数据直接变成新产品并用来实现商业模式,进而直接创造收入。例如,澳大利亚一家大型银行通过分析支付数据来了解其零售客户的“消费
路径”,即客户进行日常消费时的典型顺序,包括客户的购物地点、购买内容和购物顺序,并对其中的关联进行分析。该银行将这些分析结果销售给公司客户(比如
零售业客户),帮助客户更准确地判断合适的产品广告投放地点以及适合在该地点进行推广的产品。这些公司客户过去往往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向市场调研公司购买此
类数据,但如今他们可以花少得多的钱向自己的银行购买这些分析结果,而且银行所提供的此类数据也要可靠得多。银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传统业务之外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银行通过这样的创新为客户提供了增值服务,从而大大增强了客户粘性。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66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 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