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家居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语音控制成为主流,智能厨电将烧起新的高潮!各大智能家居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海尔、美的、格力等家居巨头以及BAT的加入,智能家居或许会有真的成果。智能家居品牌多基于WiFi和Zigbee技术,结合开关、插座、传感器、摄像头和自主研发的App形成一些联动场景。
2、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应用。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渐入人心。小牌落寞,大牌开始上市,大体可分为三个风向:a奢侈品女性市场:代表为中兴、华为、mira,产品形态多表现出饰品化趋势。b土豪金时尚市场:代表为三星、LG、Sony、Fitbit等,产品多采用还金、玫瑰金、黑金等色调。c运动数据记录与跟踪市场:代表为Garmin 、Withings、产品路线方向大致没有改变,但都不约而同推出平价版,拓展市场版。
3、医疗保健物联网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国家医疗保健计划面临的困境,医疗保健行业将在AI领域获得新出路:如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医学影像,病人健康监测和个性化治疗等。总部位于深圳的碳云智能正在开发一款智能镜子,用于对病人进行三维扫描,以帮助追踪他们的健康状况。而行业领先的AI公司科大讯飞计划推出AI机器人,与人类医生一起工作。科大讯飞表明,机器人将能够自动捕获患者信息并进行初步诊断。
4、自动驾驶物联网应用。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8%的受访者对自动驾驶汽车有一定的了解。我国的城市正围绕着自主驾驶的理念而建立。百度计划推出了“阿波罗”的开源自动驾驶平台给与之合作的汽车制造商,预计将在2020年之前将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市场。打车巨头滴滴出行也押注自动驾驶技术,以期减轻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据媒体报道,腾讯也在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
5、无人机物联网应用。无人机开始厂商的“厮杀”,以大疆DJI、老牌无人机先驱Parrot、Autel Robotics继续领跑,但也有新晋无人机品牌如零度智控、LILY、GoPro、亿航、极翼等占领市场。据说小米也加入了无人机的队伍,看来这场“戏”,越来越值得期待。
展望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前景,会遍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绝不会限定在某几个特定的领域。
中亿物联网为您整理的这些行业,只是物联网技术全面铺开的一个起点,纵观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物联网卡,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亿物联网(>天猫精灵语音控制史密斯热水器的方法:
1、首先打开手机上的“天猫精灵”app。
2、接下来,转到下面的页面。
3、单击“添加设备”按钮。
4、选择适当的设备万家乐热水器。
5、在d出的页面中填写家庭无线网络信息。
6、长按天猫精灵中间的按钮,直到天猫精灵发出声音。
7、当语音提示出现时,松开按钮以匹配设备。
8、这样连接就完成了。您还可以选择放置天猫精灵的位置。
大家好嘞~估计有很多人和笔者一样,在家喜欢光着脚丫子。脚底贴地的感觉,真的很棒,尤其是夏天,光脚踩在地板上实在舒服啊,有一种走在自由自在的森林中的感觉(人猿泰山?)。但在家光脚的前提是,地面必须干净,最好一尘不染。否则脚底能明显感觉到异物感,很难受。
我家最近在用的扫地机和擦地机。
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在家配备一台吸尘器,甚至是扫地机。不,吸尘还不够,最好能再用湿布拖地一遍。扫地机千万种,怎么选?对于刚开始装修或者家里没有吸尘器的朋友,笔者推荐iRobot的i7+扫地机和m6擦地机。为啥?往下看就知道了。
扫地机器人,大家都见过,相信也看过很多评测,但是擦地机器人呢?我估计有朋友会像我一样还是第一次使用。虽然说很多扫地机器人都结合了擦地功能, 那么iRobot这个擦地「专业户」m6,是不是比其他「混合型选手」更强一些呢 ?
还记得第一次使用m6擦地机时候,觉得体积怎么这么小巧?因为往常一般扫地机器人,身材实在是比较粗壮。
而m6其实比一个手掌就是大了一圈而已。但是不要小看它,其实重量非常重,比我使用过好几台扫地机器人都要沉。所以在它顶部有一个凹槽提手设计,方便需要时拎着它移动。
我们先来看m6正面外观和设计。首先从最简单的按键入手。右边是三个按键,大家应该都能从图标猜着是什么功能,分别是返航键、开始清扫键以及局部清扫键。而正前方就有一个像手机充电口一样的小孔,其实就是喷水地方,专业名字叫做喷嘴。在喷嘴上面这个圆形小按钮,并不是装饰件,其实是一个传感器。
而在扫擦地机后部,有一个摄像头,没错,这就是一个摄像头。中间像光盘一样位置,聪明朋友应该猜到了,就是水箱,可以单独拎出来装水。而且,水箱上面有一个小提手,也很方便使用。所以在这台小小擦地机上面,现在已经看到两个小提手了,设计还是相当用心。
整个水壶拿出来后,竖立着看,进水口就是在上面。整个水箱看着非常像一瓶酒,或者是一瓶超大号香水哈哈。个人还挺喜欢这个外形设计。
再来看一下iRobot的i7+(按英特尔cpu的型号,说不定以后还有i9)扫地机器人。
先从充电底座说起。一般扫地机器人都有两种底座,一种就是简配版,只有一个充电底座。另外一种,就是选装版或者是叫做豪华版的集尘底座。两者之间都可以充电,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集尘功能。
先来说说这个简配版的充电底座,个人觉得也足够用了,性价比很高,不用再准备价格不低的集尘底座。
而这个集尘底座就更为复杂了,是我用过的体积算很小的。准确来讲算是高挑的吧。它有个专业叫法,叫做Clean Base。一样地从上面打开盖子,就可以更换集尘袋。底部是斜坡形的停车坪,可以看到前面有一个小孔,没错,扫地机器人的垃圾就是从这里被吸到集尘盒里边去的。集尘袋,足足有4层厚(可以锁住粉尘和霉菌)。
个人觉得好评的是背后的集线设计,可以把过长电源线收纳起来。
再来看一下i7+这个扫地机器人的外观和设计。
看过一遍之后,我不得不说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从外在看,不管是用料或者设计,i7+也是我使用过最好的扫地机器人。
首先看下正面,大概分为几个部分,一个是 *** 作区域,一共三个触摸键,没错,它是触摸键,而不是可以按下去的按键。中间是开始清扫按键,同时也是暂停按键。非常好玩的地方在于,它也有一圈灯光,可以发出白光或者蓝光。灯亮起来时,极具 科技 感,也提高了颜值。
在大按键的两边各有一个小按键,就是返航键和局部清扫键。两个小按键都有一个凹下去的设计,所以即使是触摸键,在 *** 作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反馈,这样的设计蛮好。按键区域往下一点,一个椭圆形的洞洞里,藏着一颗摄像头,没错,跟前面提到的擦地机m6是一样的,同样有一个摄像头。
按键上面和扫地机一样,也有一个提手,方便拎着走动。为什么说是方便拎着走动呢?比如需要局部清扫的时候,又等不及通过APP或者语音控制,可以用提手把它带过去,它会自动识别所处位置进行清扫。 如果没有一个提手的话,就只能两手搬动了。有了这把提手,就感觉像拎着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一样。
再来看一下扫地机的侧面和底部。除了正常的防撞设计之外,在后半部分就有一个 一键打开 的尘盒。尘盒里边还有 一键打开倒垃圾 的设计。 方便化的设计,真的是无处不在! 边上也有一个滤芯,可以进一步过滤粉尘。
在底部,很明显除了两个驱动轮子之外,就是清扫工具区域,只有一个边刷以及两个滚刷,而且滚刷都是软硅胶塑料的,不是那种毛刷。 因为双胶棒防毛发缠绕的巧妙设计,几乎都没发生过绕毛发的情况。 另外一块就是感知区域,包括一些防跌落传感器等等。个人挺喜欢它这个滚刷的颜色的,翠绿翠绿。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iRobot的i7+集尘功能有点鸡肋,但就以我个人经验而言,以及很多朋友反馈,集尘功能实在是太好用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倒垃圾的次数,如果只是单单的一个扫地机器人的话,清扫一两次最多两三次就得清理它的集尘了。而有了自动集尘系统之后,少说也有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需要倒一次垃圾,又省事又省时间。
刚好今天周末,清理一下厨房。一般看着见的地方都不是很脏,但是在架子底下、箱子后面等等平时难以清扫到的地方,垃圾肯定不少的。所以借周末有空给大家展示一下这台i7+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效果。让我把机器人关在厨房里,按下局部清扫键,就开始清理了,大概两三分钟之后清理完毕(速度是真快,i7+属于行动果断型的)。
来看看战果!可以看到,起码从可清扫的垃圾方面。已经收拾的相当干净了。可以看到机器人的尘盒里边有各种垃圾,除了灰尘之外,甚至还有小虫子,还有平时掉下来的一小根粉条。当然,尘盒是可以直接水洗的(记得先取下滤芯),不用怕脏。
至于扫地机器人的在 地板上的清洁效果 ,其实各个牌子都不会太差,i7+是我用过最好的。周末也收拾了一下卧室,平时懒得打理,地板还是有一些灰尘和毛絮的。i7+一上场,三下五除二就把地面清理干净了。这就是扫地机器人的好处啊!自己也不用动手,可以做别的事情,真的省心省事。
i7+可以直接冲上地毯,对地毯的清洁效果也还不错,毕竟是橡胶的滚刷,比一般的毛刷要更强力一些。就iRobot而言,个人比较喜欢它的反应速度,感觉它的行进速度是比较快的,避障功能也很灵敏,撞到东西立马回头,或者转向,行动非常果断。
为什么要用两台机器,而不是扫拖一体机?这是一个「分工与效率」的问题。
其实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扫拖一体的机器人为了顾及水箱、集尘盒、吸尘马达等众多设备, 一般体积比较大,而且多为圆形设计 ,这样在擦地对边缘和直角的覆盖普遍不如小巧的方形机身。
二是,扫拖分离可以有更高的自由度,比如每天扫一次,但隔几天拖一次,或者上面提到的地上有粘腻污渍时,只让拖地机器人工作, 防止扫地机的边刷和滚轮上沾满黏糊糊的东西而造成重复污染 。
厨房的确是最容易脏的,除了这些可以清扫的颗粒物之外,最难搞的就是一些油污了。但是我不怕。在扫地机器人清理完毕之后,擦地机器人该上场了。下面先来看看这个m6擦地机怎么用。
别小看这个像光盘一样水箱盖,它甚至还有一圈LED灯光,非常好看,比如说在充电时候,灯光是红色,在运行时灯光是白色。 结合中文提示音,给人非常明显的 *** 作反馈 。所以人机互动体验还是蛮好,我想这也是普通家庭用户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也是希望拥有的体验。
m6擦地机底部,其实也别有洞天。不要以为只是有简单两个轮子,虽然说个人觉得这两个轮子也相当不简单,有点像货车双轮胎一样,宽度非常大(后面明白了是为了防滑)。在底部四周都有防跌落传感器,防止擦地机掉下楼梯(当然家里没有楼梯,所以也没有这个担心)。
之所以说底部别有洞天,那是因为还是有黑 科技 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清洁垫读取器,看着有点像智能手表背后的心率传感器一样。这个传感器有什么用呢?比如说,如果你没把清洁垫(也就是抹布)安装到位,机器是无法启动的。
清洁垫安装其实很简单,就从轨道划进去可以了,而拆卸时候更简单,按一下擦地机前面d出按钮,清洁垫就自动掉下来,一点都不脏手。当拆卸清洁垫时候,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在擦地机上面设计一个提手了。四根手指提起擦地机, 拇指很自然就可以按下d出按钮,抹布就掉下来 ,一气呵成。
刚入手时候,厂家配了三种清洁垫,其中包括一块湿擦、一块干擦,还有两片一次性湿擦清洁垫。为什么要分为湿擦和干擦呢?因为可以适用不同地面,比如说地板最好就是干擦了,当然稍微湿一点点也可以,而瓷砖用湿擦效果是最好。从使用经验来看,一片清洁垫使用时间应该很长,也不用太担心耗材成本问题。
至于m6的充电底座倒是没有太多可以介绍的,跟一般扫地机器人底座都差不多,不同是它底面板是可以拆卸下来。那么拆下来之后,充电底座还能不能正常使用呢?遗憾地告诉大家,不能,因为底座过高机器人上不去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把底座板子装上吧。
那么,扫地机真的那么厉害嘛?来吧,来战!
水流前面的喷嘴里喷出,据观察腾出的距离并不是很远,也就是20cm顶多30公分的距离,刚好就覆盖到机器人前面这块区域,再利用机器底部的清洁垫进行擦拭。看上图可以看到喷水量比较均匀,没有形成水滩。喷水对地面进行温润,化解吸尘器难以清洁的污渍,再用底部的清洁垫(可以理解成抹布,干湿两用)进行清洁,流程其实和人工差不多的,只不过是机器代替了咱们的工作,少了人力是其次,保护了腰椎和身体是最重要的,妈妈再不会抱怨腰酸背痛了。
m6擦地机器人工作方式,跟扫地机器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扫地机器人有点像一往无前,一条道走过去,或者是像S型一样的行进轨迹。而m6擦地机器人,就是走两步喷一下水,再回头擦一下,再走两步喷一下水,再回头擦一下,循环反复,同时选择一个S型重叠的轨迹前进。这样的工作方法,就能保证每一个地方、每一片地面都能得到充分的湿润再进行擦拭,可以保证比较好的清洁效果。
看了一下清洁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绝大部分厨房的污渍都已经擦掉了,而且也收集了部分嗯扫地机器人无法清理的一些垃圾,达到了双重清洁效果。方形机身贴合硬装,对角落和边沿的覆盖比圆形机身更细致;如果厨房的油污很重,可以先人工喷洒清洁液,然后让机器人擦,这点是扫拖一体没法去做的,因为油污会首先被卷在边刷、滚刷和驱动轮上,以后再扫其他地方都会把油污带出去。小不足就是虽然身材已经够小,但还是有些位置进不去,还是需要人工来补充。
其实家里最多的是米家的东西,所以米家APP是我最常用的智能家电APP。除此还用过天猫精灵、小度小度,还有苹果的Home。其实这几家APP都做得不错, 但不得不承认在ios平台上,亲儿子Home是体验最好的 。至于第三方APP,iRobot Home数一数二。
APP说说iRobot Home这个APP使用,YYSY,个人觉得体验是相当好,我是iPhone版本,不管是UI设计,还是功能使用,都符合他们家品牌定位。当机器运行时,APP界面上的机器也会有实时动画,细节到位。点击一下,就可以切换i7+和m6的 *** 作界面,可以看到电池电量,也会有需要加水等提醒。
一般我喜欢先用i7+扫地机全屋清扫,再用m6擦地机进行全屋拖地,一前一后,清洁起来非常高效。在APP上可以设置两个机器是否要联动。到了擦地时,可以设定湿擦或者干擦,这就根据自己家里地面情况而定了。在深度设置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比如可以自定义提示音的语种、清洁偏好等等。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相当成熟好用的APP。
iRobot的i7+和m6还有很多优点我很喜欢,来不及给大家一一分享了,比如软障穿越模式(比如窗帘、桌面,可以避免卷入)、虚拟墙(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画的小圈圈一样)、集尘盒水洗,都是很实用的功能,在一般扫地机上还真没发现。当然,在物联网时代背景下,iRobot的i7+也支持APP控制,在手机上安装iRobot Home就行,可以通过手机对扫地机实施远程控制和深度设置,可玩性更高。
如果在清洁家电方面想一步到位,iRobot的i7+扫地机和m6擦地机的组合是一个很棒的couple。 为啥?因为它们俩人可以双机联动。可能有的人心存疑惑,为啥有了扫地机还要擦地机呢?如果这样想,建议现在把鞋子脱掉,光脚踩一下地板,你就明白了。因为,扫地机(或吸尘器)只能清洁地面的毛絮粉尘,但并不彻底,光脚踩就会有黏黏的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即使只有吸尘器,也最好再用微湿的拖把清洁一下地面。
以上就是笔者的真实使用体验,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到大家一点参考。谢谢大家!
[汽车之家 行业] 上市50天时间销量突破3万辆,这是五菱宏光MINI EV拿到的成绩单。根据乘联会数据,宏光MINI EV的8月批发销量达到15000辆,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11811辆,位居销量第一。
宏光MINI EV的销量火爆,让市场再次看到小微型电动车市场机会。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五菱发布GSEV(Global Small Electric Vehicle)平台,并解读了宏光MINI EV销量背后的技术体系。
『宏光MINI EV』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赵小羽解读了GSEV平台的开发理念,她讲了四个方面:
第一,极简的物理平台,基于对三电的理解,打造的全新小型电动车平台,包括安全的车身、安全的设置、优秀的底盘调教和极尽的物理空间。
第二,开放的硬件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标准的接口及智能的线控平台,适应自动驾驶技术拓展。
第三,融合的软件平台,具备高水平的软件架构,用户可以在云端把软件输入到车里实现需求化定制,可以结合所有主流的开发协议,兼融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功能。
第四,智慧的云端平台,包括车的数据、用户的数据、充电设施的数据,以及服务的数据,可以用AI的算法,通过数据挖掘,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上汽通用五菱纯电动平台负责人赵亮介绍,根据用户的诉求,五菱重新定义小微型电动车的关键词:大空间、好安全、低能耗、能源补给便利和服务贴心,并通过这五个维度来定义整个宏光MINI EV的生态产业。
在宏光MINI EV之前,五菱已经销售了一定数量的E100、E200车型,并获得车身测试安全的钢度以及相关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五菱提出笼式车身结构,实现对电池的全方位保护,同时大量使用了高强度钢,整车高强度钢比例大于50%以上,增加了整个车体的防撞性能。
在碰撞安全方面,则采用电机后置布局,降低人体碰撞伤害。除此之外,整车质量降低到700kg左右,保证了动力性和经济性。
『笼式车身结构』
五菱还重新思考了用户服务逻辑,上汽通用五菱电动化总监邵杰介绍,基于用户实际需求,通过技术支撑,将车辆与五菱的充电桩生态进行关联,做到车电、车桩、云网协同的大数据监控,对整车实时进行监测,对故障进行预警,并主动推送和服务,用户可以通过 App对车辆进行远程诊断、远程体检,按需进行售后服务及保养。
今年7月,五菱宣布年内将在全国建成百家五菱新能源体验店,截止目前,59家五菱新能源体验店已经落成。同时,菱菱邦App、电商平台组成了线上营销矩阵,当前宏光MINI EV在菱菱邦App的订单占比高达62%。
面向前瞻性技术和未来商业模式,五菱正在通过跨界合作寻求突破。2020年9月,五菱与中车建立了电力电子联合实验室,探索将高铁的编组技术转化成乘用车的自动编队技术。
北京车展期间,上汽通用五菱与苏宁发布了全球首台跨界智能大家电——新宝骏小BIU智慧汽车。这款产品将利用车联网、物联网的技术,把车内的语音控制、显示大屏和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智能家居链接,实现生活场景的互联打通。
而早在2018年,五菱就与华为展开合作,探索将ICT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建立智能网联示范区,测试驾驶技术,目前有将近100辆无人车在运行。(文/汽车之家 肖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