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怎么调温度图解

冰箱怎么调温度图解,第1张

以海尔冰箱BCD262WDGG温度调节为例,需要通过温度调节按钮,共有7档, *** 作方法如下:

设备:海尔冰箱BCD262WDGG

1、打开冰箱,可以看到温度调节按钮,一共有0~7个档位,数字越大温度越低,如下图所示

2、调到零档会停止制冷,如下图所示:

3、春秋调到3到4档,如下图所示:

4、夏季调到5到6档,如下图所示:

5、冬季调到2到3档即可,如下图所示:

都说冰箱行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正是因为它的传统,才具有巨大的创新潜力。各大冰箱品牌都在加紧布局,推动智能冰箱在智能家庭中落地。根据最新的市场成果,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硬件智能化,就是提高冰箱的技术水平,比如美菱,美的,荣盛。另一种是场景智能。在提高硬件智能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智能到现场,主动与用户互动,为用户服务,如casarte、米云。

瘦看似简单的一个词但每一寸提炼的背后,都有成千上万个改进技术的实验。五年时间耗资4亿元研发的美菱综合薄型冰箱,在薄型箱体、薄型机身、薄型门体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冰箱的壁厚从80毫米减少到45毫米,厚度减少了44%;机身由806mm减薄至718mm,减薄11%;门体厚度从81-75mm减少到45mm,减少40%以上。冰箱的体积比增加了20%,占地面积减少了38%,1cm可以自由嵌入,最大化了冰箱的空间体验。在克服薄的困难的路上,为了最大化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品质体验,面对箱体隔热、零件体积、门变形等问题,美菱开发的GLS集成技术不仅实现了冰箱的整体变薄,还将保鲜性能提高了数倍。

物联网被认为是物联网的发展方向。WIFI时代,人与物,物与物可以随时连接,而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随处连接。米云在2019年冬季奥运会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5G网络冰箱5GFace。这台冰箱配有32英寸的大屏幕,容量为601升。在5G网络的支持下,可以成为家居控制中心、信息中心、娱乐中心。用户可以快速控制整个家电,在微信视频上流畅聊天,播放电视剧和颤音视频,获得海量菜谱。此外米云5G互联网冰箱还配备了自组网技术,自带网络,可以实现自动联网。虽然米云互联网冰箱5GFace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无法判断这样的生活场景能否成为现实,但客观来说,5G和AI技术未来会全方位普及,家电未来会更智能,更懂你。

一台冰箱并不稀奇,但是一台叫作家庭生鲜超市的智能冰箱,会让你体验到一种全新的黑科技生鲜收纳体验。卡萨尔特新推出的业界首款细胞级冷冻组合冰箱配备了卡萨尔特首创的细胞级冷冻技术。食材放入冰箱冷藏抽屉后,柜内温度可在短时间内降至-18℃,比普通冰柜快一倍。风冷恒温技术还能保持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稳定,有效减少因冰晶刺穿细胞壁而造成的成分营养损失。此外,casarte组合冰箱可以实现大容量和多模式切换。662L组合冰箱采用左右双开门、双保鲜储藏空间的设计,左右两个空间都有独立的压缩机和制冷系统,可以实现冷冻+制冷、全冷冻和全制冷模式的自由切换,也可以自由分离。一个大冰箱改为两个小冰箱,满足家庭大规模制冷和大规模冷冻的需要,也适合多场景保鲜储存。

tcl老式冰箱里开关1到7的意思:数字从1调至最高7的时候,数字越大,制冷效果越明显,温度越低。

tcl老式冰箱里开关1到7代表的温度分别如下:1档温度在9℃~10℃左右,2档温度在8℃左右,3档温度在6~7℃,4档温度在5℃左右,5档温度在4℃左右,6档温度在3℃左右,7档温度在2℃左右。

冰箱温控器使用方法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其工作时间和耗电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使用者在不同的季节要选择不同的档位使用,冰箱温控器夏季应开低挡冬季开高档。夏季环境温度高时,应打在弱挡2、3档使用,冬季环境温度低时,应打在强挡4、5使用。

根据季节变化,调节冰箱开关的原因:

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达30℃),冷冻室内温度若打在强挡(4、5),达-18℃以下,内外温度差大,因此箱内温度每下降1℃都很困难,再则,通过箱体保温层和门封冷气散失也会加快,这样开机时间很长而停机时间很短,会导致压缩机在高温下长时间运转,既耗电又易损坏压缩机。

若此时改在弱挡(2、3档),就会发冰箱现开机时间明显变短,又减少了压缩机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所以夏季高温时就将温控调至弱挡。当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若仍将温控器调至弱挡,因此时内外温差小,将会出现压缩机不易启动,单制冷系统的冰箱还可能出现冷冻室化冻的现象。

冰箱冷藏室正确的设置温度设定为5-7度,既可以保证食品的保鲜效果,也避免的温度设置过低造成资源浪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675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 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