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怎样选址?

物联网工程怎样选址?,第1张

一、机场选址
航空公司想寻找一个合适的机场位置方便两个城市A和B的居民使用。目的是找到这样一个机场位置,能使A和B两个城市的居民到机场的旅途费用最小化。也就是在哪里定位机场尽量减少平均旅行每位乘客的费用?
首先假设城市A和B的旅客量分别为D(A)=1000 D(B)=1500;每个人每公里的旅途费用为TC=050;AB之间的欧几里得几何距离为d(A, B)=100 km; d(A, X)和 d(B, X) 分别表示A到机场的距离和B到机场的距离。
那么我们的最优位置X应该满足这样一个使总的旅途费用达到最小的表达式:
(根据三角形不等式,成本最小的位置在连接两个城市的直线上)通过此式计算可知把机场直接建在B城市得到的总花费最小。
◆ 接下来又有了新的情况。城市A和B的旅客量不成比例地增长,未来五年内的AB旅客量将为D(A)=2000和D(B)=2000。根据表达式
TC和D都相同时,最小距离由d(A,X)d(B,X)的和决定。这种情况下计算出AB中任一位置总花费都一样。
◆ 由于机场噪音问题,将定义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半径为R地方不能作为选址地点。所以将选择一个城市A和B旅客的平均旅行费用和噪音尽可能小的地方。用DB表示不同距离下的噪音污染,噪音最小的表达式为。最优解应该平衡噪音和花费。然而平均花费和噪音两个因素将导致最终选址朝相反方向发展,因为选址在B会使成本最低,而最安静的地方是在两城市中间。
二、 仓库选址
公司决定重新规划其分销系统,舍弃原先将产品直接从工厂发送到商店,而是通过两个仓库(DCs)发送到商店。目标:找出一组仓库的位置,能使仓库的建立成本和商品从仓库到商店的运输费达到最小。
ABCDE为商店,XYZ为仓库
条件:
1、一组商店商店= {A,B,C,D,E}和各自对产品D需求量。
2、一组仓库的潜在位置= {X,Y,Z}和他们的建立成本(固定成本)F。
3、各仓库和各商店之间的每单位运输成本TC。
假设:仓库向商店供货的交通费用总是最小。
◆ 现在需要建立两个仓库,所以尽量在在候选位置中的找到两个位置S1和S2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总成本=运输成本+建立成本,即
选位置的组合共有三种,可以看出仓库建立在Y和Z点总花费最小。

新型智慧城市五大特征是:

1、智能化基础设施助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基于移动物联网等技术,逐步实现大范围智能化升级,将大幅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目前基于Nb-IoT的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能井盖等应用层出不穷,而对未来影响最大的智能基础设施当属多功能智能杆柱和道路设施智能化升级。

随着城市级感知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快速增长,感知设施统筹部署需求愈加迫切,多功能智能杆柱集无线通信、信息交互、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应急求助等多功能于一体,可能成为新型感知设施的集成载体,逐步全面安装、统筹部署和共建共享。

2018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多功能杆智能化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范》,开展多功能智能杆建设行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安装。

无人驾驶技术带动城市道路设施智能化升级,多个城市抢先部署试验场地设施。如北京亦庄建设全国首条无人驾驶试点道路,对信号、标志、标线等进行改造,便于自动驾驶车辆识别。

上海2018年将无人驾驶开放道路从56公里扩大到12公里,并积极研发全国首套新型道路标志标线系统;武汉部署了首批260套基于NB-IoT的智慧交通标志牌,为无人驾驶奠定道路设施基础条件。

2、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将大幅提升城市治理服务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智能化水平,将彻底改变传统智慧城市中市民满意度差、获得感低的难题。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健康医疗、交通出行等多领域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北京公安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处理海量案件和警情数据,利用机器大脑每小时可处理12万封信件,在03秒内检索到关键词匹配的结果,在每万份举报信中可建立800万条线索,对于警情的预测精度高达92%。

3、互联网企业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推手

除设备商、集成商等智慧城市传统从业者,互联网企业成为市场新进入者,以人工智能或互联网入口为抓手抢滩新型智慧城市,以技术、用户、平台和创新能力等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丰富了新型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体系。

如阿里巴巴2016年在杭州提出城市大脑,2017年、2018年又分别推出城市大脑10和20版,并提出将全面开放城市大脑平台AI能力,提供城市交通、医疗等八大领域的计算能力、数据算法、管理模型等,汇聚上下游从业者,试图构建以阿里巴巴为中心的智慧城市超级生态圈。

腾讯2017年与电信、移动、联通共同出资成立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为广东数字政府改革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并于2018年上线粤省事App,以微信为入口整合广东省公共服务,形成智慧城市领域的超级App。

4、分级分类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导向

不同区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城市发展定位和侧重不同,不同城市经济社会、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产业基础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程度和发展目标均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套单一的适用于所有城市的统一解决方案。

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区位特点,因地制宜,找准定位,找到各类城市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

总体而言,应支持特大型城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世界级的智慧城市群;省级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性经济社会活动中心;地级市、县级市着眼城乡统筹,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均衡发展;推动新城新区、小城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5、新城新区将成为下一阶段率先探索创新的亮点

新城新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新载体,是发展智慧城市的试验田,新城新区以城市信息模型为关键技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数字孪生城市是基于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虚实交互的城市信息模型(CIM),使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现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做到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和城市管理决策与服务协同化和智能化。

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均已广泛应用CIM技术开展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78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 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