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编程语言。在嵌入式开发领域,比较普遍的选择是C语言,当然Python和JavaScript也有一定的应用,另外就是实验主板往往也有针对性的开发语言,比如Arduino就采用了类似C++的Arduino语言。通常情况下在PC上开发微控制器程序,接着把程序写入微控制器,最后看一下执行的效果。总的来说,嵌入式开发的编程过程并不难,但是需要做大量的验证性实验,这个过程还是比较麻烦的。
3、第三:平台。嵌入式开发作为物联网开发领域的重要环节需要跟物联网平台进行频繁的沟通,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设备、架构、网络、安全、应用维护等几个重要的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嵌入式开发还是比较重要的。首先要明白网关是什么,因为“物”本身也能接入网络,只是成本高,网管就是一个网络中转站,把网络数据转换成单片机流行通信的 wif i或 蓝牙 或 24L01 或 315M 或 485 通讯而已。arduino也好,其他单片机正好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将来在硬件足够便宜时就不再需要这样的网关了。
Arduino 物联网的应用有很多实现方式,介绍一种简单的利用yeelink平台的方法。
1 先到yeelinknet根据注册要求,弄到属于你的API KEY(这个key负责把你和别人上传的数据区别开)。
2建立传感器的ID,并取得你的传感器所对应的URL地址。
3 把你的arduino接上传感器,并在获得传感器数据后,增加这样两行
serialprint("yeelink:");
serialprintln(传感器读数);
4打开Serial2yeelink工具,填入arduino的波特率,传感器url,api-key,点击connect。
注意,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通过电脑做了中转,Serial2yeelink 把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了物联网。
可以,你说的”电脑编好的程序,烧给Arduino,然后Arduino成为一个独立个体进行代码下的活动“是对arduino编程和烧写,这个环节只要一次。arduino根据你的程序运行之后可以通过串口与电脑进行双向通信(前提是你的arduino程序里有串口通信代码)。与此同时,如果你用的arduino板上的芯片还有其他未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或者I2C、SPI、CAN接口,也可以与传感器进行通信,这样,就可以将传感器的数据借助arduino传输至你的电脑了。PS如果你要实现的任务不复杂,用arduino IDE进行编程、汇编是可以的,如果对时效要求较高,譬如想达到1Mbps的串口传输速率或者400kHz的I2C通信或者10KHz以上的方波输出或者尽可能短的程序执行周期,建议在Atmel Studio用gcc直接对avr进行编程。效率很轻松的能达到arduino IDE编译的程序的5到10倍强。
PPS你的电脑上位机程序编写看你个人爱好,如果你之前学过编程有基础,可以用VB,C++,DELPHI如果你的基础不是太牢并且想短时间内看到成果,推荐matlab或者labview。内部集成强大的数学分析工具,可以直接使用,譬如离散卡尔曼,FFT,等等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