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时19分,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 科技 大学号”,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重达70公斤,由川企国星宇航与电子 科技 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搭载了太赫兹卫星通信载荷,将在卫星平台上建立收发链路并开展太赫兹载荷试验。
据国星宇航创始人、董事长陆川介绍,太赫兹通信技术是全球公认的6G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它具备很多的特点,是地面网络所不具备的,特别是星间高速通信和数据传输。这次发射的太赫兹通信卫星是全球首次在太空环境下验证太赫兹技术。
据了解,区别于5G,6G要构建出一张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的网络。6G频段将从5G的毫米波频段拓展至太赫兹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有望比5G快100倍,时延达到亚毫秒级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徐扬生谈到,6G非常适合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工厂等领域,将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6G网络将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地面通信、卫星通信、海洋通信于一体的全波段的世界,沙漠、无人区、海洋都能够实现全信号的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射的是电子 科技 大学建校以来首次以校名命名的卫星。此次电子科大与国星宇航联手研发也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 探索 全球前沿 科技 的一次创新实践。参与这颗卫星研发的电子 科技 大学太赫兹通信先行示范点负责人陈智教授谈到,这颗卫星创下了多项技术突破。
电子 科技 大学太赫兹通信先行示范点负责人陈智说,这次他们研发的太赫兹试验卫星,在太赫兹频段的核心器件和太赫兹通信系统等方面均完成了技术攻关,尤其是解决了小型化和低功耗的技术难题,载荷的体积小于笔记本电脑,重量小于5公斤,满足了空间狭小的技术条件。
据了解,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将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防灾减灾、国土规划、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等领域,在太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 社会 发展。
而作为卫星研制单位——国星宇航的“星河工程”今年也被纳入四川省新基建重点任务,是国内首个明确进入政府新基建行动方案的AI卫星互联网工程,将聚焦打造新型卫星互联网,形成安全可靠、高效稳定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12月23日中国成功发射试验12号卫星,01星02星,此次发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2次飞行。标志着中国航天工程取得又一重大进展。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改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也为文昌航天发射场年度航天发射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轨道卫星发射重量将达到6吨至7吨左右。今年3月刚加入长征火箭家族的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7吨,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高轨道55吨至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
此次发射成功,长七改火箭挑战我国首次两颗高轨道主卫星的“一箭双星”发射。为了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间内合理容纳两颗卫星,设计人员采用了串联布局,打造了外支撑整流罩,并且通过新研复合承力倒锥和高整体机加卫星支架,有效提升了整流罩内可用包络空间,使任务实施成为可能。
01星02星发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让我国在高空轨道领域,发射重量型卫星奠定了基础,向真正的航空航天强国迈进。
来及北斗卫星高级工程师传出的捷报,这将是我国历时两年多的成绩。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对29颗卫星实施累计60万余块程控指令上注,并相继开展星地建链、星间捕跟建链、在轨标校、测量通信等工作。
目前,国内现有地面测控站尚无法实现对全球组网卫星的不间断跟踪测控。此次北斗卫星服务全球组网相关需求后,相关的工作原理如下:
同时,全球所有卫星在轨运行状态也能够通过一颗卫星随时传递到地面,从而实现对所有组网卫星的24小时不间断管理。
面对如此庞大的卫星管理问题,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于2015年在渭南测控站装备一套星间链路运行管理专用设备,为全面监测北斗全球组网 星座 星间链路系统运行状况,并在当年正式投入使用。
参与该项目的刻图案团队成员透露:“通过这一套设备,我们不仅可以全面测试整个星间链路网络,还可以对星间链路系统开展故障诊断与修复工作。”
今年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收官之年,目前,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已经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计划6月待定,只差一个合适的机会。
目前共有四大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别为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中国的北斗、欧盟的伽利略。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截至目前总共发射了58颗卫星,这其中包括了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9颗北斗三号卫星。按照计划,我国北斗系统将在近期完成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的发射,从而全面完成全球系统建设, 实现几代北斗人执着追求的“全球梦”,因此,六月的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卫星至关重要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这三个基础功能在其他卫星导航系统里面都基本实现了, 在简单的基础功能上北斗系统还可提供具有通信功能的短报文服务,这是北斗系统区别于全球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功能 。
看到之前的其他国家受制于GPS卫星定位系统,导致很多功能受限,给国家带来了诸多威胁,这就是我国的北斗卫星的重要原因,在汲取各个卫星导航系统的经验,中国北斗厚积薄发,在许多领域都争取能优于其他定位导航系统。
关于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精准的时间的功能,很多人有很多的不明白。其实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场景是需要高精准度的时间的,比如说在金融、电力、通信、工业生产、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他们都需要利用北斗系统提供的精准时间。
在没有卫星提供精准时间授权的时候!人们通常采用原子钟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准度的时间,但是价格高昂,我们的 社会 各领域还不可能全部使用原子钟,所以依靠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授时服务就成为当前普遍的选择。
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为中国北斗完美收官加油!
1、2020年1月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送入预定轨道,卫星发射成功。此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高通量技术实验验证。2020年首发成功!
2、2020年1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吉林一号”宽幅01星发射成功。(又称“红旗一号-H9”),这是第16颗吉林一号卫星。此次任务还搭载了NewSat7/8卫星、天启星座05低轨物联网卫星(人民一号)等3颗小卫星。
人民一号卫星质量40kg左右,设计寿命三年,可通过推进剂进行轨道和姿态调整。人民一号卫星共搭载了2台光学载荷,主载荷为一个为多光谱相机,地面分辨率为1米;同时搭载一台高光谱相机,地面分辨率为30米。
人民一号卫星具有专业级图像质量、高敏捷的机动性能、丰富的成像模式和高集成的电子系统等技术特点。该卫星在农业遥感、生态环境监测、灾害应急、黄河生态监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森林防火预警、态势感知等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
3、2020年1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民营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轨宽带卫星。该卫星可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入轨后将开展相关技术和业务验证。
4、2020年2月2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卫星C星、D星、E星、F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轨道,主要用于在轨开展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
5、2020年3月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托举北斗三号GEO-2卫星直冲云霄。这是北斗系统的第54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二号、三号系统3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卫星已经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算起,中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距离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仅一步之遥。
6、2020年3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二丙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本次任务搭载验证一子级剩余推进剂再入排放技术,持续提升落区安全性。此次是今年长二丙执行的第一次宇航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9次航天飞行。
7、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北京时间7月19日上午8时19分,中国在西南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型遥感卫星群。这些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送入轨道。这是耀干30家族的第10组,将采用多星组网方式进行电磁环境勘测和相关技术验证。天齐15号上还有一颗属于天齐星座的卫星,它将服务于物联网数据收集。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全长43米,起飞质量242吨。该火箭能够向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两吨有效载荷。7月19日的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第380次发射,也标志着遥干30系列发射的圆满结束。自2017年9月以来,长征二号C已将遥干30号卫星10组全部高精度送入轨道,发射成功率100%。
这些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送入轨道。 这是耀干30家族的第10组,将采用多星组网方式进行电磁环境勘测和相关技术验证。天齐15号上还有一颗属于天齐星座的卫星,它将服务于物联网数据收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全长43米,起飞质量242吨。
该火箭能够将两吨有效载荷发送到 500 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周一的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80次任务,也标志着遥干30系列发射的圆满结束。自2017年9月以来,长征二号C已将遥干30号卫星10组全部高精度送入轨道,发射成功率100%。
由于对地球观测计划和大量应用的投资不断增加,全球遥感技术市场将取得惊人的收益。 遥感技术在捕获与地球表面相关的数据以及分析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参数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技术使用来自卫星和飞机的发射和反射光,而无需与观察到的表面进行物理接触。 各国各航天机构宣布的雄心勃勃的地球观测计划数量不断增加,从而扩大了全球市场。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 拥有 13 颗地球观测卫星,并计划在 2020-2021 年发射 10 颗新卫星。
2020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载荷质量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4次发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有效增强我国高密度发射任务执行能力。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45吨,突破了快速集成设计生产、电气一体化、节流减载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为可重复使用打下坚实基础,能满足卫星组网工程和商业发射服务需求。
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我国最大推力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为后续运载能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航天器科技活动方面,全年共研制发射航天器77个,航天器总质量10261吨,数量和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航天重大工程和专项任务稳步推进,大幅提升航天技术与应用能力。商业卫星研制机构数量持续增长,研制能力稳步提升,研制卫星类型从技术试验逐步向应用卫星转变。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高速再入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此次试验完成了高速再入返回控制、热防护、群伞+气囊着陆方式、重复使用等技术飞行验证,飞船具备高安全、高可靠、模块化、适应多任务、可重复使用等特点,为中国载人登月飞船“启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嫦娥五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连续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地外天体起飞、地外天体轨道交会对接、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成为中国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计划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设定了五大科学目标,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将推动中国在行星探测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全面发展。目前,已成功实施环绕火星探测,并计划在2021年5月至6月择机着陆火星,开展巡视探测。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建成并开通。该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采用了中国首创的混合星座构型,卫星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它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北斗”,已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通量宽带卫星系统启动建设。亚太6D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是中国当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输出功率最高、设计程度最复杂的民商用通信卫星。卫星主要为亚太区域用户提供全地域、全天候的卫星宽带通信服务,满足海事通信、机载通信、车载通信以及固定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等多种应用需求。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收官。这为中国长期稳定获得高分辨全球遥感信息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高分系列卫星已基本形成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天基对地观测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卫星数据自主化率进一步加大。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资源三号03卫星成功发射,增强了中国综合对地观测能力,其中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支持多种敏捷成像模式,首次实现“动中成像、多角度成像”,图像获取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首个海洋水色卫星星座建成。海洋动力环境观测网建设有序推进,海洋一号D卫星成功发射,与在轨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中国首个海洋水色卫星星座。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与在轨工作的海洋二号B星组网,计划于2021年发射海洋二号D星。届时,海洋二号B/C/D星组网,将组成全球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参与构建新一代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该卫星获取了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地磁场观测数据,构建了15阶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天琴一号”卫星实现国内最高水平的无拖曳控制技术在轨验证,为后续研制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构建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实践二十卫星在轨验证通信、导航、遥感等多领域16项关键技术。卫星搭载的Q/V频段高通量通信载荷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后续1太比特/秒高通量通信卫星和全球低轨互联网卫星研制奠定了基础,激光通信载荷实现10吉比特/秒地球同步轨道星地通信能力,创全球最高速率;量子通信载荷完成全球首次地球同步轨道星地偏振编码稳定传输,为牵引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完成在轨演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在轨期间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此次实验,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