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学习内容如下:
专业基础课程:现代通信概论、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射频与微波电子线路、数据网组建与维护。
专业核心课程:电波传播与天线、卫星地面通信系统运行与维护、卫星定位与测量、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Python语言与数据处理分析、卫星物联网应用开发、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与维护。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数据网组建与维护、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电子地图制作、遥感数据测试分析等实训。在电信、卫星通信传输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纳入新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范畴,随着我国商业航天市场的逐步开放,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庞大市场,卫星国有大型企业和许多民营企业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星座产业,将带动卫星通信系统终端设备与软件应用市场爆发式发展。
北斗与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加速实现融合创新,以北斗提供的时空信息为核心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产品,必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位置服务中,大规模进入到行业应用、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
近5年来,据各大招聘平台的统计卫星通信类的岗位的招聘数量持续上涨,预计未来3-5年,随着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中国卫星通信的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以上。
在定位精度上,与GPS使用的双频信号相比,北斗作为后发卫星,其三频信号可以更好地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
北斗系统定位精度由水平25m、高程30m,提高至水平10m,高程10m,测速精度由每秒04米提高至02m,受时精度优于20ns,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与GPS相当。
如今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在全球范围内优于10米,在亚太地区优于5米,精密单点定位是北斗的特色高精度服务,可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服务。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北斗导航系统是被视为国家现代化基础建设的核心的,也是我国自主的工业互联网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北斗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上比军事用途更多、更广。
农业机械无人化,精准化栽培这块,就是要以北斗的高精度定位为核心的。万物互联,一步到位,直接将北斗与物联网结合,利用这种技术集约化的优势,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对欧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斗导航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北斗导航系统独门绝技:一优势令美欧学习
北斗卫星发射收官,标志着北斗卫星完成组网,服务范围可覆盖全球任何地方,那么北斗卫星到底有什么用?
北斗卫星属于国产,对中国的意义非凡,同时也能造福全球商业应用。
1、属于中国的导航卫星,安全性提高,我命由我不由天以前使用GPS导航定位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用于导航和定位,比如武器导航、车辆导航、船舶飞机导航、通讯设备定位等,使用的数据完全暴露在别人的系统里,有多少设备、活动轨迹、用来做什么,被人一览无遗。尤其在武器导航上面,简直是把软肋告诉别人。北斗卫星为国家自主研发的系统,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2、彰显国力提升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几千年来血与泪的教训。就拿6月15日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事件来说,印军跨境挑事,没有点底气和后盾,中国军人如何保障国门安全。
美国想打贸易战,国家态度是奉陪,没有国力做后盾,怕是不会有底气这样做的。反例就如当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侵略者所谓的“平等”条约,实际上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去享受这种“平等”,只能任人宰割。现在谁来犯我试试,虽远必诛。
3、打破垄断
商业上使用,被GPS垄断,比如飞行、航海,在茫茫大海之上,GPS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舍去GPS,还有谁?
现在不一样了,还有北斗,MADE IN CHINA。
4、精准度提高
根据北斗卫星定位相关规范要求,实时定位能够达到厘米级别的准确性。
5、那么北斗卫到底有什么用处呢?为什么国家十分推崇、北斗卫星组网完成后许多人兴奋了呢? 看看它用的地方吧,或许你就不觉得奇怪了
交通方面:车辆自主导航、车辆跟踪监控、车辆智能信息系统、车联网应用、铁路运营监控等;航海应用,如远洋运输、内河航运、船舶停泊与入坞等;航空应用,如航路导航、机场场面监控、精密进近;
农业方面:农田信息采集、土壤养分及分布调查、农作物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特种作物种植区监控、以及农业机械无人驾驶、农田起垄播种、无人机植保等应用,其中农业机械无人驾驶、农田起垄播种、无人机植保等应用对高精度北斗服务;
林业方面:林区面积测算、木材量估算、巡林员巡林、森林防火、测定地区界线。
渔业方面:渔船出海导航、渔政监管、渔船出入港管理、海洋灾害预警、渔民短报文通信。
公安方面:公安车辆指挥调度、民警现场执法、应急事件信息传输、公安授时服务。
救灾方面:灾情上报、灾害预警、救灾指挥、灾情通信、楼宇桥梁水库等监测。
特殊关爱方面:电子围栏、紧急呼救。
大众应用方面:手机应用、车载导航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通过与信息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
电力方面:电网时间基准统一、电站环境监测、电力车辆监控。
金融方面:金融计算机网络时间基准统一、金融车辆监管。
……
总之,北斗的应用真的只受想象力限制
北斗系统是一个导航系统,不提供网络服务,且我国手机芯片目前基本上已支持北斗,打开地图应用或开启定位功能时,就已经使用到了北斗系统。
在民用领域,北斗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民众日常使用的地图导航为例,目前80%手机芯片支持北斗,在手机上使用高德地图,即可体验到北斗系统的定位服务。
未来随着“新基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发展的推进,北斗技术应用和时空服务将更加普及,并将与5G、互联网、物联网等加速融合,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行业和大众生活之中,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扩展资料:
当前市面上的手机,除了苹果 iPhone 之外,如今的国产手机几乎都配备了北斗导航模块,也都支持北斗定位导航功能,更严格地说是同时支持北斗、GPS、伽利略、格洛纳斯这四套系统。
当我们需要出行导航时,各个系统之间是协同工作的,地图 App 会自行调用信号强度高的卫星,跟踪多个定位系统进行联合定位运算,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今北斗对于个人来说,已经变成了像 WiFi 一样的存在,它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出行路线、实现精准定位,而未来北斗在无人驾驶等领域相信有更广阔的使用场景。放到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北斗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在近几天南方的洪涝灾害中,北斗就通过对地形的精准监测成功预报灾情,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80%手机芯片支持北斗定位 北斗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为什么“北斗”没有出现在手机设置里?
5G+北斗融合引领新基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而我们逐渐熟知的5G技术具备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的优势,开创了崭新的数字化智能时代,正在赋能千行百业,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
一张是“地上的网”,一张是“天上的网”,5G与北斗的相遇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上,一批北斗实际应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让更多人意识到,“5G+北斗”这个智能化时代的融合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5G 最大的优势在于“快”,比4G网络传输速度快100倍,同时时延低于1毫秒。而北斗的优势在于“准”,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北斗系统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
当5G的“快”遇上北斗的“准”,二者的融合将满足全覆盖的高精度需求,相互赋能,彼此增强。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新基建战略,注重七大领域的高科技产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而基于“5G+北斗”的通信技术与精准时空技术的融合及应用,将是这些领域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正如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所说,北斗系统正在加速与其他的新技术融合,特别是与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战略性前沿技术的融合,成为打造新型基础设施重要的赋能手段。
随着“5G+北斗”探索的深入,融合发展“5G+北斗”,一方面通过5G对北斗导航系统的支持,将北斗推向全球,利用5G产业规模优势促进我国北斗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助力满足5G+工业互联网以及车路协同等对定位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问:目前北斗创新应用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于贤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近年来,北斗创新应用已经深入融合到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之中。“北斗+”和“+北斗”应用的双向发力趋势也更为明显。如在 汽车 、高铁、能源、矿产、邮政、移动通信、交通物流、互联网服务等领域的骨干企业,正在主动“ 北斗”发展,成为产业新生力量,从而极大促进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对提升行业经济效益的贡献正在显著提高。
同时,“北斗+”发展正在全面推动北斗与5G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融合创新,以北斗提供的精准时空信息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还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 汽车 、互联网位置服务中,这也必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更加巨大的北斗应用市场。
冉承其(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好不好用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应用。如今的北斗,是开放的北斗、融合的北斗。北斗作为提供时空基准信息的系统,只有与其他信息有机融合,才能产生价值,这是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的本质特征。近年来,我们在北斗创新融合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北斗+”、“+北斗”应用案例推陈出新,类型颇多,凸显了北斗应用产业发展强大的生命力。
李冬航(中位协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是大力推动“北斗+”创新融合与“+北斗”时空应用。在“+”字上做深做广,可以推动技术创新融合,推行行业生态优化,推升产业迭代进步,最终由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阶段,向“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与时空服务阶段迈进。
冉承其:我们要站在技术创新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北斗开放融合的机理,要把握好、把握准北斗的内在客观规律,提高真开放、真融合的管理水平,让北斗规模化应用步入 健康 发展的快车道。
景贵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在真正面向重点行业的业务需求方面,还有不少的技术难点需要跨越,这也是国外的GPS、伽利略等导航系统都没有去做的。我们的北斗要去做,这就是原始创新。要突出产业互联网应用,实现新的信号网络、数据网络、用户网络。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北斗是智能时代赋予用户时空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北斗。北斗开拓规模化应用的第一个重点是赋予其他技术(如信息、网络、能源、资源等)精准时空位置的感知认知能力,使他们提升到智能化管理控制阶段,同时实现管理控制过程的时空智能化。另一个重点是综合开发其通导遥一体化的独门优势,发挥其跨技术跨领域甚至跨时间域和跨空间域的空间智能作用。
孙广富(国防 科技 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导航与时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要看重技术创新如何转化。传统的成果转化机制已不适用于规模化应用,需要 探索 一种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相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政府、高校、企业联合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将成为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的有效途径。
问:如何看待北斗与5G之间的联合?
邓中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导航卫星很强大、终端也很“聪明”,但二者合在一起也无法实现全空域全时域的定位导航服务、位置服务保障。这就需要把卫星和地面网融合起来,构成强大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推动定位导航从产业化走向位置服务的商业化。
北斗和5G融合发展将给这两大系统的应用创新提供新思路,最显著的就是“北斗+5G”有望打造精准位置服务能力,实现北斗“在地上用好”的目标;同时,“通导融合”将为5G产业化应用提供支撑,进而推动智慧 社会 建设。
蔚保国(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斗除了具有目前的基本能力以外,如果和外部的通信、GIS、遥感结合,还可以提供更新的服务。从位置服务角度来说,北斗+5G是全球城市环境理想的位置服务架构和网络体系,从时空大数据需求来说,北斗+5G协同体系也会成为时空大数据产生传输汇集的大平台,所以在推进综合信息化建设方面,北斗+5G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的课题。(王雅婧 整理)
世界上存在着四个卫星导航系统,它们分别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这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除了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完善之外,另外三大卫星导航系统还正在建设和完善中。7月31号,我国宣布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这对中国科研领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1个影响:便于精准定位
卫星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定位和导航。军事上会用到导航和定位,生活中也离不开导航和定位。比如说我们自己开车去旅游时,需要依靠卫星导航系统才能找到准确的目的地。微信有一个位置共享功能,这也是利用了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开通之后,可以进行精准定位,并不是说没有开通之前,我国卫星系统不能准确定位。而是北斗三号系统开通之后,大大增加定位度。
第2个影响:与其他技术相融合,提高科技完成度
2020年,我国5g技术迎来了新高度,无论是基站建设的方向与位置,还是5G智能手机普及程度,都到达新层面。然而,5g移动通信要想得到更快的发展,必须和区域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相融合。北斗卫星系统能完成各个区域的衔接,北斗三号系统的开通,将各大区域的连接变得更加密切。
第3大影响:弥补系统漏洞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能在外国建立地面站,卫星导航系统要进行数据传输。北斗三号系统的成功开通,标志着该难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北斗三号系统克服各种难题,设计师将它设计成可以进行行星与行星之间,行星与地球之间互相传输的卫星系统。
总而言之,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卫星系统建设迎来了新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