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重要的不是手机,而是对行业的赋能

5G时代,重要的不是手机,而是对行业的赋能,第1张

盘和林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了5G商用元年。

什么是5G?

5G是第5代通讯技术,我们先看一下通讯发展历程:

1G是语音时代。 1G时代的通讯代表公司是摩托罗拉,它采用了模拟通信,一个频段只能分配一次交流,只能语音通话,没有技术标准,信号和传输质量不好。

2G进入文本时代。 2G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解决了模拟通信的保密性、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从模拟通信进入了数字通信。2G时代的代表公司是诺基亚,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浏览器浏览WAP网站的内容,数字信号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基于TDMA技术(时分多址),可以传输文字信息(短信)。

3G开启时代。 3G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2G而言,主要技术是CDMA(频分多址),并提高频率,将通讯技术再次提高了一个档次,不仅可以潜力传音,还可以传图像,视频,使用电磁波通信。利用3G可以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联网)。在移动通信标准,我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3G时代的代表公司是苹果。

4G是视频时代。 4G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智能手机的时代,也是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了。4G使用了超高频,还使用了高速率传输技术,比如MIMO传输,它具有速度快、通信灵活、智能性高等特点,因此催生了很多新的应用,比如扫码支付、抖音、快手等应用,实现快速传输语音、视频、图像数据,极大改善了移动互联网的体验。

5G将激活物联网时代。 5G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它使用了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具有高网速、低时延、泛接入的特点,实现了“万物互联”。利用5G通讯,下载一个高清的时间仅需要几秒钟,将激活物联网时代。

从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从1G到4G,主要突破的是无线通信部分。目前主流的4G LTE,理论速率只有150Mbps,而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26Tbps,前者与后者相比,差了好几个数量级。而5G技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提高无线通信速率。

而要提高无线通信中电磁波的传播速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频谱利用率,二是增加频谱带宽。第一种方法就是仍然在目前极其狭窄的频谱上共享有限的带宽,但是进一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开启新的频带资源。

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如果把频谱资源比作城市供水,并假设水源来自水库,当水不够用时,我们可能通过提高水的利用率来满足需求,比如更有效地在家庭和工厂之间分配,这就对应着第一种方法;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在水库之外,把湖泊甚至长江也变成水源,那么这就对应着第二种方法了。

而5G正是通过使用毫米波增加频谱带宽从而提高速率,根据波长=光速/频率的公式,随着波长逐渐变短(从长波、中波、短波到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频率也越来越高。不难看出,从1G到4G,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是越来越高的。通过采用这种方法,5G将大大提高无线通信速率。快,也是很多人对5G的第一印象。

5G有什么特点?

根据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的定义,5G将带来三大应用场景,首当其冲的就是eMBB大带宽,即5G下载速率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是当前4G的10倍。一部高清只需要几秒钟就能下载完毕,这可能是当前不少普通用户对5G下载速率的最直观印象。但是在5G网络下更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即使是在线播放,也可以随意拉动进度条,在线播放和本地播放可能完全感觉不到有什么差别。

而第二大场景uRLLC低延时可能对改善普通用户上网体验更为明显。在打 游戏 时,常常会出现下载速度明明很快,但就是很卡的情况,这正是延时过长的结果。而5G的理论延时是1ms,是4G延时的几十分之一,基本达到了准实时的水平。

但是如果仅仅盯着手机,从网络速度和延时的角度去谈5G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改善效应,其实这个效应相当有限,几分钟下载完一部与几秒钟相比,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从通信技术的发展来看,4G从一开始就有to C的基因,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基本上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 娱乐 需求。

而5G更重要的是对行业的赋能作用。首先是对移动宽带(移动网络)的增强,主要是覆盖范围更广和网络容量提升,这就意味着,在大规模建筑中,比如办公楼、购物中心、大型 体育 场等公共区域,用户都能在使用移动网络时享受更一致的增强体验。此外,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远程教育培训、远程医疗、多人线上会议等,这些应用都可以看作是4G的扩展,5G将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

但是物联网或许才是5G真正能够展现其独特价值的地方,这就不得不提到5G的第三大场景了,即mMTC广联接,说的是5G单通信小区可以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数量理论值将达到百万级别,是4G的十倍以上。其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农业、能源/公用事业监控、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等等。这些应用对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居民生活幸福度意义重大。

目前,5G标准制定正在进行中,5G技术和产品日趋成熟,系统、芯片、终端等产业链主要环节已基本达到商用水平,具备了商用部署的条件;频谱分配、网络建设和政策完善也在快速推进,基础电信企业陆续发布5G部署相关计划。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5G基础设施的建设,为5G未来大范围应用做好准备。

前面板主要有:
指示灯及快捷按键区域,显示区域,扬声器,打印机,键盘区域,多线盘区域,总线盘区域,消防总机区域,集中供电模块区域
指示灯及快捷按键区域:主要显示指示灯状态,“警报器”是快捷启动整个系统的声光报警器(前提是此功能按键是开启的);
“手动”/“自动”是进行联动及手动的一个切换,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为“自动”状态,此状态下,一旦发生火警,就会启动联动公式,相应的设备就会开启,比如现场的雨淋阀开启,罐组及管道上方就会喷水降温。有时为了消防演练,可能会涉及手动启动设备,声光、广播、警铃等;
 “联动启动”功能主要是直接启动联动公式,系统会按照编程的逻辑功能进行相应的动作(前提是系统设置此按键开启状态)。
“自检”主要对系统进行一个自行检测
“消音”主要是针对有报警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扬声器不停的有响声,当时把报警主机的声音关闭。
“复位”此功能是常使用的功能键,一旦有警情,扬声器会一直响,主机显示器上会一直显示报警信息(火警),对于现场误报的火警,可直接复位消警;当遇到火警现场手报按下,显示器显示具体位置报火警,先处理完成现场后,手报现场先复位,然后通知消防控制中心进行复位,这样就能将显示器显示报警信息消除,扬声器才会停止响动。

一、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这四大部分组成。

虽然汽车看起来很复杂,有2万多个零件部件组成,但从基本结构来看,基本可以分成以上四大部分组成。

二、汽车术语大全

1、整车谈橡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就是厂家出厂时的质量,包括各种润滑油,机油,随车工具,备胎等的质量。通常就是我们说的空载质量,车重。

2、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坐满人,装满货物时的总质量。

3、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也就是车头最前点到车尾最后点的距离。

5、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一般车外后视镜打开后的宽度不做为汽车的宽度标准。

6、车高(MM):汽车最高点到地面间的距离。长宽高的定义应该都很好理解,就不多做解释了。

7、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轴距是汽车比较重要的参数指标之一,它是衡量车内空间大小的主要指标,轴距越长,车内空间越宽。

8、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汽车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最小离地间隙是判断汽车底盘高度大小的指标,离地间隙越大,汽车底盘越高,通过性就越好;一般与接近角和离去角一起做衡量指标。

9、接近角(度°):汽车前端最下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0、离去角(度°):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1、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最外侧车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方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打死方向盘)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2、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一般我们在汽车的仪表盘上可以直接看的到车速表,最高车速由汽车最大功率决定。

13、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4、平均燃油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油消耗量。就是常说的百公里油耗,衡量汽车油耗量的指标,是省油还是耗油。

15、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为计算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比方说四轮驱动汽车可以表示为:44。一般会在车尾处标示。

16、零公里汽车:意思是汽车从生产线下来后,一直到客户手上时,汽车行驶里程极少,基本为零公里。但现实几乎是不可能,所有目前汽车行业都比较认同的标准是,行驶记录不超过50公里的车,都算做是新车。所以,一般我们去4S店看车,看到那些新车都有短距离的行驶里程的时候,只有不超过这个范围,都不要太过于高侍搏纠结的。

三、汽车车型分类

1、SUV

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的SUV一般指那些以轿车平台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轿车的舒适性,又具有一定越野性的车型。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2、MPV

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3、CKD

CKD是英文CompletelyKnockedDown的缩写,意思戚祥是"完全拆散"。换句话说,CKD汽车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我国在引进国外汽车先进技术时,一开始往往采取CKD组装方式,将国外先进车型的所有零部件买进来,在同内汽车厂组装成整车。

4、RV

RV的全称是Recreati&aVehicl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MPV及SUV也同属RV。

5、皮卡

皮卡(PICK-UP)又名轿卡。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其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汽车基础知识,汽车知识大全。最常见的皮卡车型是双排座皮卡,这种车型是目前保有量最大,也是人们在市场上见得最多的皮卡。

6、SKD汽车

SKD是英文Semi-KnockedDown的缩写,意思是"半散装"。换句话说,SKD汽车就是指从国外进口汽车总成(如发动机、驾驶室、底盘等),然后在国内汽车厂装配而成的汽车。SKD相当于人家将汽车做成"半成品",进口后简单组装就成整车。

7、概念车

概念车由英文ConceptionCar意译而来。概念车不是Ep将投产的车型,它仅仅是向人们展示设计人员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而已。汽车基础知识,汽车知识大全。概念车还处在创意、试验阶段,很可能永远不投产。因为不是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车,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更多地摆脱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束缚,尽情地甚至夸张地层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8、老爷车

老爷车也叫古典车,一般指20年前或更老的汽车。老爷车是一种怀旧的产物,是人们过去曾经使用的,现在仍可以工作的汽车。

四、汽车特点分类

1、电动汽车

目前人们所说的电动汽车多是指纯电动汽车,即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从外形上看,电动汽车与日常见到的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动力源及其驱动系统。

2、零排放汽车

零排放汽车是指不排出任何有害污染物的汽车,比如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氢气汽车等。有时人们也把零排放汽车称为绿色汽车、环保汽车、生态汽车、清洁汽车等。

3、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就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其目的是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结构形式。

4、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主要有压缩天然气汽车(简称LPG汽车或LPGV)和压缩天然气汽车(简称CNG汽车或CNGV)。顾名思义,LPG汽车是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CNG汽车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燃气汽车的CO排放量比汽油车减少9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70%以上,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5%以上,是目前较为实用的低排放汽车。

五、车身应该具有的特点

1、合理设计,流畅的外形。

合理的车身设计和形状,可以有效减少车身的各种阻力,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保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性,发动机室冷却条件和车内的空气流通问题。

2、人靠衣装,美靠靓装。

无论是车的外观,还是内饰都一样,都应该给人一种设计的美感,既是汽车品牌文化的彰显,也是个人个性特点的表现。

3、汽车车身一般由车身主体,车身内,外装件,车身电气附件设备等构成。当然,如果是货车和专用汽车的话,还包括货箱,货柜和其他专用设备。

其中:

A车身主体是所有车身部件安装的基础,一般由纵梁,横梁,立柱ABC柱,各部位的加强板等车身结构和覆盖件,通过焊合而成的壳体;还包括发动机盖,翼子板,四门车门和尾箱盖等组成。

B车身外装件包括:前后保险杠,车身外部装饰条,后视镜,天窗,车门附件,车身空气动力学附件等。

C车身内装件:指车内对司机或者乘员起到保护作用以及装饰主要的部件。包括:前后排座椅,仪表台,内饰地板,遮阳板,内后视镜等目视所能看到的物件。

D电气附件:是指除了发动机和底盘以外的所有电气和电子设备。包括仪表台上的各种仪表及开关,照明设备,灯光指示信号设备,DVD音响设备,空调,雨刷等电子设备。

六、其他汽车基础知识

1、涡轮迟滞

实际上,涡轮是靠发动机废气驱动的,并非发动机一启动就开始运转。当发动机在低转速时,由于产生的废气量低,推力不足以带动涡轮的运转,而发动机转速提高之后,废气动力较大时,涡轮才能启动。踩下油门那一刻,到涡轮启动那一刻,这个时间差就是涡轮迟滞。

涡轮迟滞大,意味着急加速时发动机可能突然发力,破坏加速线性感,影响驾驶感受,大马力增压尤其如此。如果不喜欢带T的车地板油时“被踹一脚”的感觉,还是自吸大法好,一气呵成!

2、车身尺寸分别是指哪里

大部分人买车都会注重空间,有些人注重实际感受,有些人关注规格参数。现在各汽车厂商对于车身规格的标注,基本上都统一了,如车身总长、轴距、轮距、前悬、后悬等,其中对车内空间影响最大的是轴距,而非车长。

3、非承载式车身

但凡那些敢称自己是硬派越野车的汽车,一般采用的都是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所谓非承载式车身,其发动机、传动系统、车身的总成部分是固定在一个刚性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挂装置与车轮相连。

非承载式车身有根大梁贯穿整个车身结构,底盘的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就算车的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也是由车架承受,不会传递到车身,所以车身不容易扭曲变形。

因为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所以多用于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

4、承载式车身

而承载式车身汽车的整个车身是为一体的,没有贯穿整体的大梁,发动机、传动系统、前后悬挂等部件都装配到车身上,车身负载通过悬挂装置传给车轮。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平直路上行驶很平稳、固有频率低、噪声小、重量轻,广泛应用于轿车上。当然底盘的强度是不及有大梁结构的非承载式车身,在车的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车身会发生变形。

5、车身材料

车身材料并不是车身所有的材料强度越高越好,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如驾乘室的框架(如横梁、纵梁、ABC柱等),为了使驾车室的空间尽量不变形(保证驾乘人员安全),就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材料。

如车前和尾部的材料(如引擎盖板、翼子板等),对乘客的安全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可以使用强度相对较低的材料。

6、溃缩吸能

在汽车碰撞中,重要的是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所以在碰撞中驾乘室的变形越小就越好。汽车在设计时考虑到这一点,在汽车碰撞时,让一部分机构先溃缩,吸收一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少传递到驾乘室的撞击力。

7、汽车通过性指标

这个就比较专业了,一般的汽车消费者买车时并不需要太看重,对于越野爱好车来说,如最大爬坡度、最大侧倾角、最小离地间隙等等,都是他们比较关注的参数。

据数据测算,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比互联网产业大20倍以上,而物联网技术领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越来越多,甚至到达了百万级别。物联网专业毕业后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向:软件开发、硬件开发、物联网相关销售、物联网相关高级技术人才。

软件开发:软件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代码差不多,需要多多的学习C语言、java、jsp、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j2ee等等。这个方向和计算机比较类似。基本上计算机毕业可以干什么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的好的也可以去做。

硬件开发:偏向于硬件的方向的话,毕业之后可以选择去做硬件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等等这些工作可能接触单片机、嵌入式开发等等比较多。

当然很多工作常常都是软硬结合,只是说更加倾向于哪个方面

至于其他和物联网相关的工作(物联网相关销售,技术人才),也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往这些方向找工作都是可以的。

就需要对物联网的应用非常了解了,反正无论干什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跟着团队技术带头人做技术。多多的学习,尽多培养不同领域的应用,多结实靠谱的技术朋友。积累了经验之后,你会发现你自己有技术、有团队,可以做任何产品的时候,你的路也会宽阔起来。 

毕业后,个人见解是尽量不要去初创公司也就是小公司,不过初创公司也很少招应届生。一定要去大公司的核心团队,哪怕打杂都行。无论未来是打算做市场还是做技术,一定要记得毕业招工作的时候,尽量进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期间多多的做项目,给自己积累资本。

什么是“泛在电力物联网”?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01

为什么要建泛在电力物联网?

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两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要建设运营好“两网”,这里所说“两网”分别是“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国家电网公司的两会报告中,成为和坚强智能电网相提并论的重点工作。

首先来看国网2019年1号文件是怎么说的:在2019年1月13日发布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1号文件中,排在年度重点工作首位的就是:推动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着力构建能源互联网。具体内容是:“持之以恒地建设运营好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经营绩效、改善服务质量,以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支撑。承载电力流的坚强智能电网与承载数据流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

可以认为一号文件中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定义以及在能源换联网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明确地官方解释。一号文件的重点工作之二是: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创新能源互联网业态。其具体内容是:研究探索利用变电站资源建设运营充换电(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的新模式,积极推动公司通信光纤网络、无线专网和电力杆塔商业化运营,拓展服务客户新空间。大力开拓电动汽车、电子商务、智能芯片、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促进新兴业务和电网业务互利共生、协同发展。一号文件的重点工作之三是:扩大开放合作共享,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具体内容是:充分利用电网数据、技术、标准优势,加强与新经济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积极参与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业务领域的开拓建设,加快构建围绕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圈。

从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国网未来将通过建设电力互联网发展与互联网经济相关的新业态,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业务。非传统领域的新业态已经和传统电网业务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所谓所谓新能源、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都可以被囊括进“泛在电力物联网”。总地来看,“坚强智能电网”仍是国网业务的基本盘,坐稳输-变-配-用-售环节的既定业务范围,在增量配网试点和配售电侧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坚守传统阵地,抵御“外部的野蛮人”,是国网今后工作的“拿分项”;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走向深水区,电改大势倒逼,国网新一代领导层逐步稳定之际,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则是主动出击开拓新方向的求变之举,是国网今后工作的“发力点”。

国网内部对于公司发展和业务调整,有一定的共识和紧迫感,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升高,电网形态日趋复杂,电力潮流和电网故障演化机理不断由可预见向难以预见演变,这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电改推进、政府及社会对电价下调的要求,导致企业经营面临瓶颈;三是在互联网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下,社会经济形态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改革即将进入深水区之际,如果没有做好未来这几年的发展转型,通信运营商现在面临的困境可能就是国网的明天。而借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东风,继续在传统强电部门深耕,加强信息化,还是着力发展电动汽车、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务,需要一个有力的规划纲领作为指导。

02

什么是“泛在电力物联网”?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由 MIT 的 Kevin Ashton在1998年首次提及,他指出将
RFID技术和其他传感器技术应用到日常物品中构造一个物联网。紧接着的第二年由 Kevin Ashton 带头建立的 Auto-ID center
对物联网的应用进行了更为清晰的描述:依靠全球 RFID 标签无线接入互联网,使得从剃须刀到欧元纸币再到汽车轮胎等数百万计的物品能够被持续地跟踪和审计。

电力行业对“物联网”的理解是:物联网是一个实现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其实质是实现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的(互联网、电信网甚至电力通信专网)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处理的物理实体。实体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使得有关物体相互感知和反馈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电力生产、生活体系。从而衍生出泛在智能电网——基于通信技术的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

各国在建设现代电网的过程中都用到了物联网,但对其应用的侧重点则各有不同。在欧洲,提升供电安全性、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原因,在这种驱动力下,欧洲电力行业对物联网的应用更倾向于清洁能源和环保方向;在日本,可再生能源接入、节能降耗和需求响应是日本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驱动力,日本电力行业对于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在于对新能源发电监控和预测、智能电表计量、微网系统监控等领域;在中国,物联网技术为提高电网效率、供电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撑,RFID技术、各类传感器、定位技术、图像获取技术等使仓库管理、变电站监控、抢修定位与调度、巡检定位、故障识别等业务实现灵活、高效、可靠的智能化应用。

目前国网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具体定义还未形成,将传统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的所有环节信息化,都可以称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就目前国网的技术储备而言,增强电网的感知、通信、计算和分析能力,是其可预见的发展方向。2018年的国网信通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打造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智慧企业,引领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的工作目标,并提出了建设国网-电力物联网SG-eIoT
(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规划。预计将综合运用“大云物移智”等信通新技术,与新一代电力系统相
互渗透和深度融合,实时在线连接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各环节的人、机、物,全面承载并贯通电网生产运行、企业经营管理和对外客服服务等业务。在终端层表现为万物互联的连接能力,在网络层表现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通信能力,在平台层表现为对全景设备和数据的管控能力。在2018年国网信通工作会议上制定的规划来看,整个“SG-eIoT”系统在技术上将分为终端、网络、平台、运维、安全等五大体系,打通输电业务、变电业务、配电业务、用电业务、经营管理等五大业务场景,通过统一的物联网平台来接入各业务板块的智能物联设备,制订各类电力终端接入系统的统一信道、数据模型、接入方式,以实现各类终端设备的即插即用。

有意思的是,国网一直以来虽然没有明确喊出电力物联网的口号,却已经有了相当的技术积累。国网的信息化水平近年来也不断提升,目前国网系统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亿只(其中47亿只电表,各类保护、采集、控制设备几千万台),规划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接入设备最大的物联网生态圈;经过D5000、调控云等系统改造和升级,国调中心在电网观测、控制水平已经称得上世界先进,输电网基本做到可观、可控、能控、在控;各地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也在推进当中,规划到2020年完成全网95%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各种在线监测、智能预警系统比比皆是;基于PMS20系统,主要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近两年内也能基本完成;通信网络建设如火如荼,无线专网、保护专网陆续上马;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目前已经连接全社会80%的公共充电桩以及4万多辆电动汽车。想要在近年内交一份能够写出足够多亮点的成绩单,问题应该不大。

笔者认为,国家电网作为世界五百强第2的旗帜性央企,应该有更高要求拿出真正的可以定义行业发展方向的技术方案,要么具备成熟的、可复制的海外技术输出能力,被海外能源企业接纳,例如华为通信解决方案,支付宝/微信移动支付;要么具备强烈提升用户体验、能直接让用户感受代际差异的新服务水平,如高铁。就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稳定性等方面而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产生的社会效应都已有限。泛在电力物联网应该向着智慧小区/智慧城市整体能源解决方案、智慧交通整体能源供给方案、智慧能源套餐及交易模式、用户能效分析及用户画像、智能家居与用能管理等方面延伸。虽然国家电网是国内每年电气专业研究生就业的首选单位,是每年获取专利数最多的企业,甚至超越了华为,但国家电网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形象在公众心中依然没有建立起来,电力用户期待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感,例如得到用电诊断、科学用电方案、差异化电价信息等增值服务。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行业背景下,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只有深刻改变用户习惯,才能进一步赢得发展的先机。

03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应规划先行

一般情况下,抛出一个战略性概念后,国网公司会在组织机构、科技研发、重点工程等方面共同发力,并使之成为今后3-5年的主要方向。按以往规律,国网的新概念往往由相关利益部门主张并提出,上升形成公司战略后由原提出部门出主力班底进行战略规划、科研投入和工程运作。新战略的实施情况,有时受制于公司其他利益部门对该战略的支持和配合力度。国网领导班子对新成立部门的支持力度、其他利益部门对新成立部门的配合力度往往关系着新战略的整体推进效果。相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过往一些实施相对成功的战略,国网的风格还有些遵循丛林法则,主要由强势部门和地方公司利益驱动,在领导层取得首肯后立即上马项目,一定程度上缺乏规划引领的顶层设计,导致重复建设、技术路线多样,虽然每年都涌现出数量众多“世界一流”的技术或工程,却难以形成合力,在国际上和社会上缺乏“中国高铁”这样的名片技术。

物联网技术虽然在电网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前景,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从技术上来看,感知层的传感器数据准确性、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故障率、数据传输的及时性、无线传输的安全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到可靠性、成本、原有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物联网产业一直推进缓慢。制定合理的长期规划,对指导物联网在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国网应组织科研单位牵头,遵循目标导向,按照我国不同地区电网技术基础及资源禀赋,设定泛在电力物联网近期目标及中长期技术规划,尽快明确重点项目及技术攻关方向,集中力量突破既定关键技术。此外,利用好自身科研人才和科研力量,必要时与外部企业及科研力量联合,突破传统电力生产-科研-设备研发利益窠臼,走出电网成熟技术的舒适区,从微创新转变为模式创新,真正成长为具备全球影响、全民感受的科技巨头。

如果每行的数据在一个单元格内,先用“分列”功能以“空格”为分隔符分到其它列中,然后用公式:
假设被统计数据“3G”在A8单元格,数据区域为A1:M5则公式可写为
=countif($A$1:$M$5,A8)
下拉复制公式即可。
最后选择结果区域,排序即可。

不高。用4G卡做wifi给摄像头连接的需要多少流量一个小时,摄像头设置高清模式下,大约一个小时在300-400M之间,一天开机8小时则需要3G左右,一个月30天则需要100G左右,普通电话卡根本达不到一个月提供100G的无线4G流量,即便是冰激凌卡也会出现“降速”,甚至停网。
对于需要通过无线4G流量来进行工地监控的企业来说,需要另辟蹊径。4G物联网抓拍报警摄像自带WIFI发射热点,信号覆盖50米左右,手机和笔记本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可直接无线连接,观看实时视频或下载视频均不消耗流量
现在插卡的4G无线摄像头常用在临时监控比如施工现场、安保工作等用于短期使用,或者是有线网络无法部署的区域比如水利、电力、森林、水库等区域或者是移动监控比如公交、出租车、火车、地铁等特殊场景。
1、信号接入方式
插卡4G无线摄像头的接入方式主要单点接入和汇集接入方式。
①单点接入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区域内的前端摄像头数量较少,分布零散的情况,可以采用4G IPC采集视频信号后,通过4G无线网络传输后接入运营商网络。
②汇集接入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区域内摄像头数量比较多,分布集中的情况,可以把前端IPC接入4GNVR,4GNVR负责存储编码视频信息,然后跟运营商网络进行通信。
2、网络流量计算
4G摄像头的流量和摄像头的像素和编码方式以及预览时间有关,一般移动摄像头不可能全天24小时实时预览,回传,假设200万像素的摄像头,H265编码格式,按每天预览1小时计算流量(上行)Y的计算公式为:
Y=码流X3600X1÷8÷1024=录像容量(1天预览1小时)(单位为G);
200万像素摄像头1小时流量=2X3600X1÷8÷1024=087G(1天预览1小时);
综上所述,4G摄像头信号的接入方式主要有单点接入和汇集接入2种方式,单点接入适用于前端摄像头数量较少,分布零散的情况,汇集接入适用于区域摄像头数量较多,分布集中的情况;摄像头消耗的流量跟摄像头像素,编码方式,以及预览时间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95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 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