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大数据的发展源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并用于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作为互联网应用的拓展,正处于大发展阶段。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但智慧城市的范畴相比物联网而言更为广泛;智慧城市的衡量指标由大数据来体现,大数据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物联网是大数据产生的催化剂,大数据源于于物联网应用。
中国已步入大数据时代
有人说大数据来了,但只是在美国而不是中国。专做政府数据管理的同方对此的看法是:中国对大数据的理解普遍还不那么深入或者与美国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现在中国的很多部委都已经在研究大数据、运用大数据。美国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还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把大数据上升为与国防一样的高度,多部委还联合发布了鼓励措施。我国政府对大数据的敏感度快速提高,并正在采取措施。所以说,中国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这种重视是由政府层面自上而下进行普及的,可能还未普及到普通百姓层面,但各级政府已经有了高度重视。邬贺铨院士也曾表示:“我国将产生全球最大量的数据,要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大数据的关键在于分享。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于信息孤岛效应,各政府部门间不愿公开、分项数据,这就造成数据之间的割裂,无法产生数据的深度价值。关于这一问题,一些政府部门也有清醒的认识,开始寻求解决方案,这是受自身的需求驱动的。比如,一些政府部门原来不愿分享自己的数据,但现在开始寻求数据交换伙伴,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单一的数据是没法发挥最大效能的,部门之间相互交换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同时,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及政策的推进,很多以前不公开的数据也逐渐公开了,这对大数据的发展都是有力的支持。
物联网技术推进大数据发展
物联网对大数据的意义方面,赵英举了个例子来说明物联网技术对大数据的推进。去年北京721暴雨之后,政府采取了很多解决措施,很重要的一个体现是,北京市科委很快就立了专项基金去给受灾的房山和门头沟这两个区进行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信息化的建设。同方参与了门头沟的项目,帮助门头沟提升预警能力。同方对门头沟原来的应急平台进行了改造和提升。比如对水位的监测,在有些重点立交桥下安装水位计,水位到一定程度会发生预警,相关部门就可以据此采取一些措施,这就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跟大数据什么关系当水位计的点增多后,就会收集到更多的数据,这样更便于发现一些规律并发出预警,这是采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自然而然就能做的事情。在点位数少的情况下,数据量不够大,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说,正因为有了物联网,大数据布的点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就要会去分析实时数据。数据的挖掘,原本是对于历史数据的挖掘,现在对于实时数据的挖掘也是一种趋势,说明物联网的技术在推进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
城市运行体征是通过数据进行量化表现出来的,但这些数据散乱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同方的职责是收集各部门有关城市运行体征的数据,帮助城市管理者进行数据汇总、分析,最终对城市体征的量化形态即各类数据进行管理,供政府管理者使用。
政府部门做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长期的调研,调研的资料来源于政府部门运行、城市运行的长期积累。政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已使政府产生了几百TB的数据。但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经过一定的系统分析之后,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智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同时,智慧城市的运行基础也来源于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
大数据的表面是一系列静态的数据堆砌,但其实质是对数据进行复杂的分析之后得出一系列规律的动态过程。政府部门本身没有去做这样的事,这就需要企业对其进行支撑,同方看到了大数据对城市运行的重要意义,选择政府作为突破口,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同方大数据的独特之处。值得说明的是,同方大数据不参与政府决策,只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用数据的直观形式展现业务之间的关系,用数据表现城市发展变化和趋势,分析总结出城市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辅助。
城市运行体征的管理也需要大数据的推动。大数据在反映城市运行体征的时候,并不需要了解城市部门的主要业务及运作流程,单纯从数据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之后,数据就能得出一些规律,不关乎业务,不关乎结果,但能完全反映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驱动城市运行体征发展,是一个可以在决策前段刨出人力的纯计算机运作模式,这样的好处是运作的量化和规范化。
对于大数据、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国信息技术权威专家――国务院物联网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曾有一个很深奥的表述: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再到智慧城市,是“格物致知”的过程,通过分析决策达到“知行合一”。
智慧城市惠及每个人
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城市,关乎每个人的生活。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天气预报,以前的天气预报只会预测一下天气,但现今的天气预报会告诉公众更多的信息,如气象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穿衣指数、驱车安全指数等,甚至是否有利于运动,对发型及妆容的影响都有说明。这是能让普通百姓切身体会的智慧生活,未来,教育、交通等关乎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会变得智慧起来。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做法,美国每个大学都会将升学率、就业率、毕业生的年薪水平等如实展示,这对学生选择学校专业等是很有利的数据支持。交通方面,怎样畅通城市交通,怎样寻找停车位,选择哪种交通方式更便利安全等,都是智慧城市的未来状态。
当提到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时,赵英表示:智慧城市来源于智慧决策,智慧决策来源于人的智慧。当每个人都很智慧的时候,一个城市也会变得智慧起来。(以上内容来自中国传动网>姓名:贺文琪
学号:19021210758
嵌牛导读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运输和物流、工业制造、健康医疗、智能环境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嵌牛鼻子物联网,应用领域
嵌牛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物联网呢?
嵌牛正文
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 *** 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和虚拟“物”具有身份识别、物理属性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构成未来的互联网。简单来说,物联网是把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以及RFID等感知技术、通信网及互联网技术、智能运算技术等融为一体,实现以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为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智慧地球,智慧生活。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穿戴产品、农业、物流、医疗等。
(一)智慧城市
物联网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和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实时远程监控、传输、存储、管理的业务,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对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和统一管理,为城市管理和建设者提供一种全新、直观、视听觉范围延伸的管理工具。
(二)智能交通
开车上路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通过采集数字视频监控、车载GPS、智能红绿灯、手机信令等交通信息,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并对车辆进行定位,让每辆车共享数据,从而为车辆优化行程,缓解交通拥塞,选择泊车位置。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进行智能调度和管理,对私家车辆进行智能诱导以控制交通流量,侦察、分析和记录违反交通规则行为,并对进出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无缝地检测、标识和自动收取费用,最终提高交通通行能力。未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实现车辆与网络相连,使城市交通变得更加灵活。因此,智能交通将减少拥堵、降低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改善人们的出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智能家居
狭义智能家居是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及智能家居等通过物联网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随时随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例如,冰箱可以检测物体满载情况并进行记录,然后提醒;家庭环境系统检测到室内湿度太高,它会配合启动空调采取除湿措施;厨房的油烟浓度过高,它会启动抽油烟机;天气骤然降雨或外面噪声过大,它会自动关闭窗户;太阳辐射较大,它会自动关闭窗帘。家电产业的物联网也能够和电子商务结合,当你的咖啡机发现咖啡豆快用完时,会提醒你该从柜子里拿咖啡豆出来补充了,但是如果云端主机对比你在电子商务上的消费记录之后,发现你近期并没有购买咖啡豆,就会传信息到手机里提醒该补货了。
广义智能家居指智能社区建设,主要是以信息网、监控网和电话、电视网为中心的社区网络系统,通过高效、便捷、安全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环境和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智能社区可以通过社区综合网络进行暖通空调、给排水监控、公共区照明、停车场管理、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等物业管理以及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等社区的安全防范。
(四)智能安防
在智能安防领域,家庭安防是社会安防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家庭越来越关注家庭安全问题,安防产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端技术,物联网技术将赋予它更为“亲民、低调”的形象,不断入驻普通百姓家庭。比如我们较为熟知的有家庭智能摄像头、窗户传感器、烟雾监测器等,通过智能监控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家里的情况。同时,多种智能警报设备接入,大大提升了家庭安防性能。
(五)智能穿戴产品
物联网若要实现物物相连,需要网络接入点,而可穿戴设备比之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更容易携带,更适合做物联网的媒介和载体。通过打通物联网的核心环节,可穿戴设备不仅让智能设备互联互通,还能实现人机互动。佩戴者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就能通过可穿戴设备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比如,智能手环能够远程控制家中的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智能设备。如果发现冰箱中的食物不够了、空调忘记关了,智能手环可以实时提醒用户,甚至会自动处理这些事情。
(六)智能农业
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CO₂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 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
(七)智能物流
对于用户,智能物流可以提供搜索引擎及时查询货物状态,并在保证货物质量数量齐备的基础上快速送达用户手中。对于货物生产商和运输企业,智能物流可以优化原材料采购、半成品运输调配和成品送达用户终端的物流链,帮助企业确定原材料的位置,优化采购地点,制定库存分配战略,实现供应端到用户端的无缝供应链。这样就能提高企业控制力,同时还能减少库存压力、降低资金和时间成本,改善客户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八)智慧医疗系统
医疗行业也会被物联网完全颠覆。人们已经在使用像Fitbit这样的可穿戴设备来追踪并改善他们的个人健康,而像有蓝牙功能的胰岛素泵这样的一些设备,已经可以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数据直接传送给他们的医生。未来可能取得的发展,包括可以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的皮肤下的传感器、需要急救时能发出警报的家庭监控系统、甚至包括根据医生的实时日程数据来工作的改进预约系统。随着美国的人口老龄化,这些解决方案有助于均衡对已经拙计的医疗系统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智能医疗系统借助简易实用的家庭医疗传感设备,对家中病人或老人的生理指标进行自测,并将生成的生理指标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护理人或有关医疗单位。
物联网最终几乎会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 毛松巍 新时期关于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联系及发展的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17,18(9):7-8
[2] 殷玲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联系及发展现状 [J] 机电工程技术,2017(s1):189-191
[3] 田宏武 , 郑文刚 , 李寒等 大田农业节水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1):1-12
[4] 武昭晖 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 地球学报 ,2017,38(2):293-298
[5] 孙旭 , 杨印生 , 郭鸿鹏等 近场通信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中应用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9):325-331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从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达不到“智慧”要求。
认识上,很多人把智慧城市等同于数字城市,其实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是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智慧城市基于数字城市,但高于数字城市;技术上,没能开发“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业务 *** 作系统软件,不能“一卡通”;实践上,缺乏安全可靠、管理严格、服务一流的云服务业务工程公司,承担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司缺乏成功案例与经验。
二、信息孤岛、网断联难仍存在。
智慧城市实际上是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其障碍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小数据中心建设,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其二,标准建设相对滞后,标准不统一,业务 *** 作系统软件难以模块化开发。比如人车路等基本的数据单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管理部门各搞一套,基础数据单元标准不一。其三,业务传感与应用装备建设,各部门各搞各的,甚至一个部门内部也各搞各的,造成“有网无联”。比如,治安一套探头、城管的一套探头、交警的一套探头,不光不相容,而且同样低水平,还各成各的网。
三、体制难以突破。
概括起来说,主要是投资、建设、运维、使用、监管的机制不健全。在投资和建设方面,由财政拨款投资,各部门各搞各的建设,导致重复建设多、业务专用网建设水平低、高效处理能力弱等问题;在运维方面,技术类、事务类等业务没有剥离,仍由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直接负责,导致运维效果差、效率低;在新的商务模式创新方面,政府购买云服务的采购方式、政策保障、业务监管等尚未建立健全。
四、网络权益与安全保障举措失配、错配。
缺乏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工程手段协同配套的统一设计,各种手段运用能力建设不足;安全的执法、司法力量较弱,无法很好地保障网络权益;云服务公司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到位,缺乏责任追溯体系;网络实名制等基本制度建设推开不足;网络的安全技术、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投入不足。
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
泛在、互联、高效、优质、廉价、便利的网络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而现实是:泛在网建设进展慢、覆盖水平低;各类网络自成体系,相容性低,传输速度、质量不高;网络收费偏高,制约了各类业务物联网的使用与发展;业务专用网(传感网、专用物联网)建设落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重复建设大,小区入户重复率高,不利于家庭、社区物联网的与骨干网的分别建设、有机对接、业务开发。一般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边计算、大数据挖掘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还有运用三维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物联网云平台、移动终端以及各个智能硬件设备,实现城市物联感知、城市管理、城市服务等功能,提高政府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便捷、便民的新型管理模式,为城市构建智能型,管理型决策平台。
智慧城市本质是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采用云、物、端构建起三级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采用硬件设备+大数据平台模式,将人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服务管理建立紧密联系,打通城市各级、各行业智慧应用平台形成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