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北斗七星默默为人们指引方向。
而如今,天空中又出现了另一组“北斗星”。未来,人们的日常出行、春种秋收、抢险救灾都离不开它们的指引。
▲北斗卫星
据报道,11月5日,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一箭双星”发射升空,中国国产导航系统的重大升级随之开启。
现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中,只有四名成员——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这其中,北斗最为年轻。
中国研发北斗卫星系统,不仅为了与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进行竞争,更是一种避险策略。一旦这些外国导航系统发生故障,中国不至于乱了阵脚。
在商业方面,有竞争代表有好处;但在导航领域,竞争则是一种必要。
北斗卫星系统的开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2000年年底,中国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即“北斗一号”);
2012年年底,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即“北斗二号”);
而到2020年年底,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三号”)建成后,将向全球提供服务。
▲两颗北斗卫星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上天。
这一系统的研发,不仅减少了中国对外国导航系统的依赖,还为迅速发展的商业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大门,更为中国在科技领域建立起国际声誉。
此前,20多颗北斗卫星已经运行在轨道中,它们的覆盖范围仅限于中国和其他几个邻国。最新升空的两颗卫星拉开了全球组网“战幕”。
未来3年,35颗北斗卫星(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在空中运行,与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发起正面对决,在全球覆盖方面进行激烈竞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看似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
从智能手机到自动驾驶汽车,北斗都可以为人们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它还可以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结合起来,运用于城市燃气、城镇供热、电力电网、供水排水等多种行业,构建智慧城市。
▲智慧北斗精准应用峰会在北京雁栖湖召开。
最近,人们出行时经常用到的共享单车就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实现了更加精准的定位。
▲根据现在的定位系统,共享单车可能会因为一片树荫,位置发生偏移。
此外,在抢险救灾、精准农业、渔业播报等民生项目方面,北斗卫星系统也将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
▲2016年3月11日,湖南省岳阳市渔政管理站举办为期一天的全市渔政执法北斗监控管理系统 *** 作培训班。
据介绍,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后,电讯中断,北斗卫星系统在那时就派上了用场,被用来向急救中心发射信息。
▲减灾中心工作人员在汶川现场利用北斗用户机报告灾情。
北斗卫星如此全能,有其优良的性能在背后作为支撑。
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北斗三号提升了1倍到2倍的定位精度,达到25米到5米的水平。
北斗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卫星可以识别汽车在马路上应该用哪条车道,在大风中检测到建筑物的摇摆,并引导消防车到最近的消火栓。
▲杨长风
卫星能够精准定位,离不开卫星时间准确性。在北斗卫星的上行和下行信号中,时间信息是最重要的控制信息和定位依据,用户定位信息准确的前提是各卫星本地时间的高度统一。
而这是靠卫星的核心设备原子钟维持的。作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原子钟一旦发射上天,便一锤定音;原子钟一旦失效,卫星也随之失效。
据悉,北斗全球导航系统采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星载铷原子钟。这两种原子钟优势互补,为北斗卫星系统提供良好的守时基础。
据了解,到2020年全系统建成后,北斗卫星的性能将与GPS相当,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也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到那时,人们口头上说自己在用GPS导航,但实际上他们的手机正与北斗卫星对接。
与此同时,北斗还将提供时空坐标,成为国家安全的支柱。
与空中的北斗卫星相对应,中国在地面建了1500座地面站,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准确性。
伴随着北斗走向全球的脚步,这项计划继续往前推进着。中国已经计划在巴基斯坦、泰国等几十个国家建立类似的基地,将高精度的服务延伸到海外的军事和政府用户。
▲2016年,中国发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还发布了英文版、法文版、俄文版、德文版、西班牙文版、阿拉伯文版和日文版的白皮书。图为中文版和英文版的白皮书。
现在,北斗卫星系统已经覆盖了巴基斯坦、沙特、缅甸等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信在未来,北斗卫星系统能指引中国走向更远、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也是在生活方面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一,日常生活方面
我们日常生活的导航和定位都离不开北斗导航,用户不仅能实现精确的定位,也可以在驾驶的同时获得实时路况,进行最优的路线规划;对于一些网约车来说,会根据导航确定的路线确定乘车价格;而且我们可以根据导航在网上看到购买快递到达的位置;对于日常坐公交车的人来说,可以根据导航系统查看公交车到达的位置……
二,工程建设方面
就前不久上海洋山深水港启动的“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实现了一次性精准停车、近距离自动列队行驶,提升了洋山港智能转运效率和东海大桥行驶能力。这些智能重卡就是根据导航的精确定位从而做到精准停车,列队行驶。对公路建设也有很大帮助,可以减缓公路工程建设勘察工作压力及作业强度,使得工程建设效率有所提高……
三,农业畜牧方面
现在的放牧不在像以前那样,人跟在牲畜到处乱走,只需在每头牛的耳朵上装一个芯片,就能利用北斗卫星随时看到每一头牛的位置。如此一来,将大大节省了放牛的人力和时间。对于种植户喷洒农药,也是开始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方式,无人机根据北斗导航的定位系统,可以保证农药被喷洒在每一块土地上,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北斗导航的建立在很大的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导航系统出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人们也是越来越依赖导航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导航系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6月16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推迟,但各方早已摩拳擦掌,准备拥抱一个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机遇市场。
“5G时代,自动驾驶、物流机器人、人工智能都需要厘米级别的精度定位,而北斗三号将推动其实现该功能。”广州中海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个千亿市场正在来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5月发布的《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 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将近3450亿元,同比增长144%,预计2020年产业总体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北斗系统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为什么在有了公开的GPS、格洛纳斯等导航系统之后,还要花费巨大的代价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呢?建设一个导航系统又难在哪?
定位能力达到厘米级,服务范围变全球
从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到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再到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从这个路径来看,北斗系统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介绍,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最初能力只能覆盖中国以及周边一部分地区,定位能力为10米级别,此后,北斗服务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天上系统定位能力已低于5米,加上地基增强系统,定位能力可到达厘米级。同时,服务范围也从中国变成了全球。
借助位置信息,每一辆 汽车 都打上精准时空标签。
位置服务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凸显。航天 科技 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也曾表示,在我们生活中,有人统计80%以上的信息都和位置、时间相关。
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提到导航系统,自然而然想到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系统最开始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开始构造,它也是目前成熟度最高、使用最悠久的导航系统。
有了GPS,为什么还需要北斗系统?“从导航系统能力本身来看,今天无论是天上北斗卫星还是地上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技术和产品服务都已经相当成熟。”陈金培说。
陈金培介绍,卫星导航系统从定位原理来讲,天上的卫星越多,定位越精准。“通过接受不同卫星的信号去解方程式,其实就是解一道数学题,来确定我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今天来看,北斗系统性能未来将是所有导航系统里面最好的。”
他解释,无论是GPS也好,还是伽利略也好,它们只有定位能力,不具备通信能力,而中国北斗提供了另外一个能力,即同时具备窄带通信的能力,每次发送可以提供类似于1000个汉字容量的信息,定位不再受一些条件限制,比如有些地方没有网络,难以将准确的位置告诉别人,但现在不仅可以知道我在哪里,同时还可以把这个信息告诉给别人。即便这个地方在沙漠、海洋等网络不通的地方也能做到。
北斗应用正成“标配”,千亿“蛋糕”浮现
从服务中国走向全球,北斗系统也为企业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北斗组网成功以后,对我们海外销售也会进一步增长,因为这意味着我在中国做好的产品,可以没有差别地在全世界销售。”陈金培说。
高新兴物联模块产品线副总监高纪也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去,北斗定位的需求会持续增加,北斗设备会越来越多。
北斗应用正在迈向“标配化”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已推出兼容北斗的通导一体化芯片,智能手机已成为卫星导航系统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手机有400余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近300款。
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
目前,北斗产业链在国内已经形成完整的内循环,从高精度地图到高精度位置服务运营商,涌现出四维图新、中海达、千寻位置、华测导航、合众思壮等企业。
根据《白皮书》,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人。
关键在于生态,5G海量应用未来可期
作为人类 历史 上首款导航系统,美国就投入数以百亿计美元开发GPS。相比之下,北斗系统的建设,也同样需要时间的磨炼。
高纪介绍,目前定位市场的难题主要是,室内定位较难,高精度定位成本较高。但是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解决。
“GPS20年前就已经是全球系统了。北斗系统相对不成熟地方还是在于产业链,包括从芯片到天线、智能终端、应用场景,整个集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陈金培说。
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业,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减少农药用药喷洒。
他举例说,GPS的发展得益于大部分 汽车 、手机都集成了它的导航能力,而北斗三号系统一旦建成,会快速赶上如此庞大的生态覆盖。“北斗系统凭借更好的定位能力和更优质的体验,无论是中国厂商还是全球厂商,都会主动集成北斗系统。因为它已经在全球无处不在了。”
此外,基于位置信息,对于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等也将强化对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即将爆发的5G+AIOT(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时代,也让北斗系统踩准了发展的节奏。
“北斗系统更重要的一个应用是更广泛的IOT设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陈金培说,比如自动驾驶领域。除了 汽车 ,还要有各种各样的道路设备,包括道路红绿灯、摄像头等等,这些设备的连接将是海量的。
同样,对中海达来说,5G+精准定位打开了新的市场机遇,目前中海达与上汽就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展开合作,还在 探索 物流小车、无人机配送到家等应用场景。
中海达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位置服务的解决方案和时空数据,组合起来应用可以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应用,比如自动驾驶+物流,将来的花园割草机定时自动收割;在智慧农业领域,可以自动植保、自动喷洒农药、杀毒等等。一个全自动化应用的世界已经不远。
“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在扩大,产业链会进一步良性发展,从以前靠政府政策主导变为 社会 化需求,北斗产值会进一步增高。”高纪说。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北斗世连就是一个点型的传销,不信的可以下载天眼查查这家公司经营异常被罚款的事就知道了还有人傻傻的投钱真的是洗脑了,BD数量那么多会员手里都有请问谁要?没人要价格再高就是一个数字有什么用?注册BD通证时,是一家叫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用户签订协议,通过“天眼查”和“企查查”查询这是一家香港公司,微信群里宣称北斗世连隶属于北斗产业集团,并且在同一栋楼里办公,通过查询北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香港公司。北斗世连最大的股东是成都东方财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公司,但宣传东方财源属于东方财经,东方财经隶属于国家安全部,属于军工企业,这明显是在忽悠了!凡我国的卫星导航应用皆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认证,通过其官网查询,上述公司皆不存在。另外北斗世连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曾在2018年5月19日被山东省蒙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为由没收非法财物18289424元并罚款180万元。法人曾某另一家公司陕西瑞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企业”,曾某也因欠款921500元而被列入“限制消费人员”黑名单,这可以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查询。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BD通证其实就是代币,换个概念而已,国家是明令禁止的,将来也决不会去收购!
卫星在人类探索星方面具有非常很重要的意义,我国当年自从独立自主发展卫星技术之后,在这方面就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卫星领域的发展也十分迅猛。5月7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十号08组遥感卫星,其主要作用是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其相关技术试验。在这里笔者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遥感卫星的相关知识。
一、遥感卫星到底有什么作用?遥感卫星直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通常可以在轨道上运行好几年,能够在规定时间覆盖整个地球任何指定区间。所有遥感卫星都通过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获得的卫星数据可以用来检测农业、林业、海洋、环保、气象等多方面情况,大大加快科学研究进度。
二、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的主要任务。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采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使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来开展电磁环境探测以及试验相关技术,随同卫星一起发射的还有天启星座12星,这个卫星是天启物联网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提供数据采集传输服务。
三、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系列遥感卫星的发射成功,将对我国组建自己的互联网安全传输拥有战略意义,在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能够拥有安全的信息传递系统,我们也不用再怕别人来“卡脖子”。本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9次飞行,在这个领域我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先进水平,无论是发射的可靠性还是经验都非常丰富。
航天事业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随着一颗一颗的卫星上天,我们也能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取得先机,这对我们未来能取得更高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
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得益于我国在卫星导航、通信技术和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具体来说,以下几个产业的发展为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卫星导航技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北斗智能放牧系统依托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追踪牲畜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通信技术:我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使得数据传输更加迅速和稳定,这对于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北斗智能放牧系统可以实时传输牲畜的位置信息、生理参数等数据,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实时信息支持。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体相互连接,实现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技术。在北斗智能放牧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牧场管理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远程监控和控制牲畜的状态,提高管理效率。
传感器技术:在北斗智能放牧系统中,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使得系统能够收集牲畜的生理参数、环境信息等数据。例如,通过GPS传感器可以实时追踪牲畜的位置,生物传感器可以监测牲畜的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
大数据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北斗智能放牧系统可以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牲畜的生长情况、疾病预警等,提高养殖效率。
总之,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得益于我国在卫星导航、通信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发展,这些技术的融合为现代牧业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