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机器人产业 后者迎来大机会

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机器人产业 后者迎来大机会,第1张

机器人既是高端制造业的基础装备,也是人类社会的生活服务设施,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正在从工业应用向生活服务应用蔓延,产业变革之际,正是后来者的机会之窗。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2015年,中国市场共售出6.6万台工业机器人,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市场首位。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将达到15万台,占全球销量超过三分之一,规模是第二大市场日本(4万台)的近四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总规模将达6000亿元。

2012年之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由外资品牌统治。之后,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下,国产品牌爆发,到2015年,已经占据了32.5%的国内市场。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被列为十大重点之一。2016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

不仅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也将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提出产业发展目标,给出从财政补贴到用地、立项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

天时地利之下,中国机器人公司能否抓住机遇更上层楼?

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正快速从汽车行业向一般工业拓展,这意味着新兴公司可以避开巨头公司在汽车行业难以撼动的优势,在新兴市场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技术爆发期。机器人未来将越来越智能化,应用范围也将拓展到工业之外的服务领域,将给机器人产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而那些拥有独特技术的公司,无疑也将站在浪潮之巅。

据工信部统计,中国已有大大小小的机器人公司800余家。按照工信部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占有率达到50%以上。

谁能脱颖而出成为龙头企业?《财经》接触的业界多数意见认为,结合市场表现和创新潜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300024.SZ)、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002527.SZ)等公司是强有力的候选者。但与此同时,随着竞争加剧,将有数以百计的机器人公司被淘汰出局。

中国市场爆发

市场规模已是世界最大并仍在高速增长,市场格局正在从汽车行业应用为主快速向量大面广的一般制造业应用拓展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与汽车行业相关。不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汽车行业始终是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上世纪70年代,日本川崎重工从美国引进工业机器人技术,并将其产业化,首先应用在自家的摩托车生产线上,后来大规模在汽车行业推广应用。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008年后增速开始加快,2010年迎来了首个爆发式增长,该年中国市场销售工业机器人14978台,销量同比增加171%。

这一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行业投资的增加。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政策鼓励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刺激下,2009年-2010年,中国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车厂商都大规模扩张了汽车产能。

IFR数据显示,2010年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中,用于焊接、喷涂及各种装配 *** 作的机器人所占比例约为55%,主要用于汽车行业。从增速来看,增长最快的是用于汽车整车制造焊接工艺中的弧焊机器人,同比增长了186%,占当年工业机器人总安装量的39%。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另一个增长动力,来自一般工业的升级换代需求,并替代成本日益增长的劳动力。

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机器人产业 后者迎来大机会,第2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23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