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如何体现智能手机的差异化?

观点:如何体现智能手机的差异化?,第1张

  笔者时隔4年再次参加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领域的全球最大展会“Mobile World Congress(MWC)2012”(西班牙巴塞罗那)。外界盛传此次MWC将在举办的同时遭遇交通大罢工,因此笔者几乎是冒着“即便到了展会也可能没有一个人”或者“地铁停运”的风险赶往采访地的。

  “在开展前一天买辆自行车?”笔者甚至考虑到了这种对策,而结果却是大罢工得以避免,什么事也没发生,笔者顺利地到各公司的展台完成了采访。

  很久没参加该展会的笔者感觉“手机的多样性正在逐渐丧失”。尤其是智能手机,感觉各公司虽说都差不多,但又都在为实现差异化而挖空心思。

  智能手机形成固定印象

  笔者上次参加该展会是在2008年2月,当时美国谷歌的软件平台“Android”刚刚亮相,部分厂商只是展示了试制系统。在软件平台方面,当时不仅有“Symbian”,而且Linux阵营还在推进“LiMo”,当然,“Windows Mobile”也是其中之一。手机厂商为了推进LiMo,展开了大规模的展示,其盛况至今仍让笔者记忆犹新。而且手机方面也有配备独创机壳设计以及全新用户接口的试制品亮相,各厂商展开了差异化之争。另外,手机厂商也比现在多。

  而仅仅过了几年,Android就席卷了整个市场,而且“智能手机”也形成了非常固定的印象。苹果“iPhone”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商品的亮相,也起到了固定智能手机形态的作用。

  笔者感觉,或许是受到了软件平台固定化的影响,手机的差异化受到了限制。比如,厂商的心思都集中在了尽快采用四核处理器、工作频率是多少GHz、屏幕尺寸是多少英寸,以及支持Android最新版本这些方面。然而,即便就这些差异点而言,由于很多手机厂商都在使用相同半导体厂商的相同处理器,因此支持时间虽说有前有后,但最终仍逃脱不了产品策划相似的趋势。

  “希望始终处于竞争之中”

  “OS相同,处理器也大体相同。甚至连配备的应用软件也几乎相同。这样的话,手机的差异化究竟从哪儿体现出来呢?”

  在现场,笔者与某应用处理器开发厂商的技术人员交谈时也提到了这样的话题。该技术人员也认识到了手机差异化越来越难的现状,同时又坦言作为半导体厂商感到有些不安。

  “我们也不欢迎垄断。无论OS还是手机,希望始终处于竞争之中。”

  比如,OS固定为一个的话,主导权就会被一家企业掌握。这样一来,很多手机厂商都会将竞争的焦点放在如何能尽快实现该企业所描绘的“手机形态”上。这样的话,就会对OS开发商选作参考设计的应用处理器的厂商有利。相反,如果未被选中的话,就会遭受重创。“对于我们这样的半导体厂商来说,最好是有多个OS在竞争。因为不这样的话,主导权就会完全被OS开发商掌握”。

  该技术人员表示,从这一意义出发,他一直在关注芬兰诺基亚大胆选择微软“Windows Phone”的做法。“我一直在关注诺基亚的举措。这也是出于希望确保多样性的心理。而正因为还存在手机及OS的竞争环境,处理器厂商的性能竞争才会有意义。”

  对这种手机差异化战略表示出明确态度的是英国索尼移动通信(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该公司此次也许是成为索尼全资子公司的缘故,在记者发布会上强调了“一个索尼(One Sony)”的理念,并提出了准备将索尼集团拥有的数字影像及游戏资产导入移动产品的发展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24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