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荣耀在北京发布了V系列的首款旗舰手机V8,且2K屏全网通版还配备了荣耀VR。
显然,VR已然成了手机厂商发布会上的热词。三星、索尼、HTC、华为、小米、乐视以及联想、中兴,所有能够想象到的手机厂商都在跟进VR市场。
在去年,VR还被划分到黑科技一类;而在今年,如果不提“黑科技”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手机厂商,如果不提VR,手机发布会就不完整。对此,专家和一些手机厂商人士认为,VR还处于非常早期,无论是硬件形态还是软件架构、内容平台、盈利模式等都处于早期摸索阶段;现在跟进更多的还是以跟风为主的“me too”策略,尤其是一些小厂商。
手机厂商卡位VR市场
去年,VR还仅仅属于屈指可数的几个厂商。今年,各式各样的VR产品横空出世。来自第三方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调查显示,全球VR头戴设备市场规模将在2016年达到8.95亿美元,VR头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280万台,基于智能手机的低端设备将占主导。
因此,手机厂商纷纷卡位VR市场,推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VR设备。
2015年11月三星开始发售其Gear VR产品,该产品需要与兼容的Galaxy手机配合使用。来自相关媒体的报道,三星的Gear VR设备去年的出货量是25万部,扎克伯格在今年MWC为三星Gear VR站台时表示,今年将会有上百万的人能拿到Gear VR。
除了三星之外,国产手机厂商也开始热衷于推出VR产品。今年CES上,联想还联合谷歌推出了Project Tango智能移动设备。这是联想、谷歌以及高通三方合作优化的产品,可以使手机获得与人类同样的视角,于真实世界上覆盖数字信息与对象,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华为则在P9发布会上放了一个彩蛋:发布了华为第一代VR设备。不过,华为并没有透露特别多的信息,发售日期以及价格均未公布,除了有20ms超低时延,0-700度近视可用,支持360度视觉、声场同步之外,还首创了通话功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一键切换。
此外,小米、乐视以及中兴也均涉足了VR领域。小米在去年年底就组建了VR团队,然后筹建了小米探索实验室,涉及人工智能和VR领域,实验室由黄江吉以及唐沐负责;乐视则在去年12月发布了首款VR产品,乐视Cool1,可适配乐1、乐1Pro;中兴也表示在下月AXON新品发布的同时对外发布首款VR产品。
一方面,手机厂商热衷于尽快推出VR产品,但另一方面,手机厂商也意识到,VR尚处于探索阶段,有些基础体验甚至都尚不能保证,比如屏幕分辨率问题。因此,有些人认为,手机厂商涉足VR更多的是在跟风或是噱头。
是跟风还是战略布局?
“个人感觉还是以跟风为主,‘me too’策略。VR还处于非常早期,无论是硬件形态还是软件架构、内容平台、盈利模式等都处于早期摸索阶段。” Strategy AnalyTIc的无线智能手机战略分析总监隋倩向网易科技表示。
在硬件形态上,手机厂商更倾向于与智能手机结合使用。但目前智能手机的分辨率基本上都是1080P,少部分是2K屏幕。但对VR来说,2K以下的分辨率是不够的。魅族李楠表示,VR目镜下,分辨率会降低到原来的1/6到1/8,因此,没有2K货4K分辨率的VR效果总是有问题的,目前手机1080P的屏幕在非VR场景下是够用了,如果分辨率再高续航又会有问题。
对此,华为余承东认为:“VR需要更高的分辨率。每个眼睛2K都不够,需要每个眼睛4K或者8K。”中兴通讯副总裁、终端中国区常务副总裁俞义方则认为,如果手机厂商做不到2K屏,谈VR是不太现实的;他认为,这更多地是行业炒作。而魅族李楠向网易科技表示,“看投入就知道是否是战略性的,双4K或双2K分体机需要数千万的研发投入,这种投入说明决心很大,否则更多是噱头。”
据网易科技了解,华为在VR方面的投入很早就开始了,主要由上海研究所负责。而且除了VR硬件之外,华为更看重的是由VR带来的对未来带宽的需求。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今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提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VR。他认为,VR要实现完美的虚拟现实体验,需要无处不在的超宽带、零等待、极致体验的网络来支持。
“未来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做VR,但做网络传输的公司却只有几个,这是所有行业的机遇,挑战部分我们来解决。”徐文伟表示。
在VR投入上,乐视VR业务中心负责人魏伟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透露,乐视云内部已组建VR事业部,专注于VR云技术的创新、研发、产业链扩展、商业合作等各项业务。
而且,对于乐视来说,VR在公司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420乐视新品发布会,VR是四款重磅产品之一,与汽车、电视、手机等同,重要性可想而知。”魏伟表示。在发布会上,乐视透露将陆续推出手机嵌入式终端和一体机产品。
隋倩认为,“大的厂商主要是战略布局的考虑,同时也有竞争因素的考量。小公司多是跟风,做短线以盈利为目的。但现在看来短期盈利前景也不明朗。”
因而,全行业进入VR领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才是关键,否则跟风模仿很难会有长远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