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传输海量存储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基于快速传输海量存储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第1张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导致用电负荷加大,其中一些冲击性、非线性负荷使得电网中电压波形畸变,电压波动、闪变和谐波含量增加等问题时有发生,电网受到严重污染;另外,随着精密和复杂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对电网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电能质量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对电能进行实时监测是提高和改善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有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基本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传输以及分析处理功能,只是在各功能实现的方式上有所不同。文献分别采用虚拟仪器技术、DSP+MCUCPU设计以及在LPC2478上移植μC/OS-Ⅱ *** 作系统技术来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其中与外部的通信部分采用RS-232、红外RS-485等通信方式。

  通信技术是研究与开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通信性能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性能,这样对数据的传输速率以及传输可靠性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CAN总线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以及可高速、长距离传输等特点,使之特别适合现场监控设备的数据通信。因此,采用CAN总线来构建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通信网络,可有效地实现大量数据高速可靠地传输。同时,以往在线式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存储容量较小,而本装置利用U盘读写模块,使装置外扩更大容量的移动硬盘,实现了数据的海量存储。针对以上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能质量监测及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方案,经实验测试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1 系统工作原理

  该系统采用双DSP作为核心,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A/D转换后输出给主DSP,主DSP分析处理后连同原始数据一同发送到CAN总线上,CAN-bus转以太网模块从总线上读取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图表显示、统计、分析,实时显示电能质量的健康状况。辅DSP从总线上读取数据后进行压缩,通过U盘读写模块将数据存到大容量移动硬盘里。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基于快速传输海量存储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第2张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CPU与A/D芯片的选取

  根据系统工作需要,CPU既要有快速数据处理能力又要有丰富的外设控制功能,选取TI公司的TMS320F2812,这是一款用于控制的高性能、多功能、高性价比的32位定点DSP芯片,最高可在150 MHz主频下工作。F2812片内集成众多资源,本系统主要利用其快速处理和不同于其他CPU的增强型eCAN总线接口和事件管理器(EV)功能,选择双CPU主要是根据工作需要,主CPU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发送,而辅CPU完成数据压缩和存储。A/D芯片选用TI公司的高性能A/D转换芯片ADS8364。该芯片是一款高速、低能耗、6通道同步采样,单+5 V供电的16位高速并行接口的高性能A/D转换芯片,其不论在精度、速率还是采集方式上都符合本系统设计要求。

  2.2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完成系统对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实时而精确的数据采集,为以后各项指标的计算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源。

  2.2.1 电压、电流互感器

  为尽可能使采样到DSP的信号逼近于原始信号,还应选择合适的电流、电压变换器进行测量和转换,使信号调整为适合A/D转换的要求。设计采用上海和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流型电压互感器SPT204A和电流互感器SCT254FK。

  2.2.2 抗混叠滤波电路设计

  抗混叠滤波电路实质是迫使信号通过一个有限带宽的低通滤波器,使输入到A/D转换器的信号为有限带宽信号,并且以很小的衰减让有效的频率信号通过,而抑制这个频带以外的频率信号,从而防止信号的频谱发生混叠及高频干扰。该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采样频率的一半。谐波测量系统在信号每个周期采样128点即采样频率为128×50=6 400 Hz,所以抗混叠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采样频率的一半即3200Hz。

  

基于快速传输海量存储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第3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280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