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深度分析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第1张

  当下,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战斗已经打响。为了提升我国制造水平,在未来工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由此,我国全面展开了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建设与布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现在,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致使各国都将机器人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来发展,那么机器人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重视呢?过去,人们将机器人看作是一种技术和产品,而现在机器人完全被看做是一种新的物种。那么,既然是一种新的物种,那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自然体系,并且随着机器人的逐渐发展,机器人也会有自己的伦理道德。对于人类而言,一方面,机器人具有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机器人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在未来具有潜在的威胁。所以,把机器人当做一种新的物种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对我国机器人战略进行梳理。第一,机器人与国家战略;第二,中国机器人未来的五年发展规划;第三,中国机器人的重大战略布局。希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梳理,无论从国际上,还是中国自身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能够给人们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大家知道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机器人与国家战略

  首先,来看看各国在机器人与国家战略上有哪些动态。

  美国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制造业的回归,那么它的核心支撑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机器人,另一个是人工智能。从2012年开始,美国制造业回归就以数字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为支撑。到了2013年,美国又提出了一个机器人的发展路线图,要把互联网融入到机器人的生产过程中,这是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思路。直到2016年10月份,美国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的战略规划。所以,从机器人到物联网再到人工智能,美国制造业回归的路线图很清晰。

  欧洲最典型的制造业发达国家是德国,于2011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工业4.0”概念。我们知道,工业4.0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相互支撑,形成一种新的制造手段,德国以此来重新引领制造业发展。法国提出了新的机器人行动计划,包括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开展国际合作、制定标准以及科研机构的建设。同时,英国也提出一个机器人自主系统的战略计划。

  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居,也提出要进行机器人的革命,设立了三大目标:一是成为整个世界的机器人创新基地;二是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国家;三是迈向世界机器人领先的新时代。众所周知,日本一直位于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它在机器人服务领域做了许多支撑性的工作。它有一个重要的行动计划,主要是设立机器人革命促进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旗下包括许多机器人的发展机构和机器人大赛举办机构,将从各个层面来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所以,我们看到机器人的发展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了,已然成为了一个国际问题。全球这么多国家都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这说明机器人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既然是一种趋势,那么机器人产业就要实现快速的发展,而这个发展的过程一定是对整个工业的挑战。这是一场新工业革命,从成本、技术进步、用户个性化的定制,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都要进行一次大的变革。可以说,机器人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的方式,包括国防、医疗等领域。

  今天,新一代的机器人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旨在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同时,《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也是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上的重大挑战。一方面,整个世界制造业的变革倒逼我们要创新制造模式。因此,我国提出了五大重点工程作为强基根本,包括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这五大工程的基础上,又细分了十大重点领域,其中,第二大领域就是机器人和高端数字机床产业,这说明我国把机器人相关领域放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另一方面,我国规划了一张清晰的有关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路线图,包括关键技术、零部件、整个应用示范平台建设等。所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既有宏观的目标,又有清晰的脉络,俨然成为我国制造业在未来制胜的“法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32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