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ED公司该如何在专利之争中获利?

国内LED公司该如何在专利之争中获利?,第1张

  当前的照明产业正面临着一场变革,LED以其优良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照明技术之一。创新是实现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加强LED照明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增强我国LED照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核心专利匮乏面临侵权风险

  专利储备不足会使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主动权。

  从国际LED照明产业竞争布局来看,目前美国、东亚、西欧三足鼎立,高端产品市场被少数的国际公司占据,整个产业的布局在逐步成形。LED产业的核心专利技术主要掌握在日亚、飞利浦等大公司的手中。目前来看,国外的一些大企业不仅是在专利数量上,在质量上也占据绝对的优势。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告诉记者,根据专利强度,结合市场综合分析,日亚、飞利浦、首尔半导体等已成为领先厂商,东芝、夏普可以归为技术厂商,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只能归为有发展潜力的厂商,和其他新兴厂商一样面临着较大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张志成强调,我国大部分LED企业无论是专利的储备,还是合作的版权,都非常不足,尚不能对其他大企业构成任何威胁。

  一方面,国内申请提交的LED专利数量比较少,对外申请数量更少。张志成介绍,中国大陆申请人提交的相关领域的专利申请只占到20%,我国台湾地区的申请占到38%,国外申请占到44%。我国大陆总的申请比例还比不上我国台湾地区申请的比例。另一方面,我国LED的专利申请当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31.5%,其他的多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我国市场应用、封装的专利申请分别占申请总量的80%和11%,涉及产业上游的外延技术和芯片制造的基础专利和核心专利匮乏。张志成表示,专利储备不足会使我国企业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很难掌握主动位置,当前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总监叶枝灿表示,从我国LED企业面临的专利形势来看,在外延芯片领域,国外专利权人的专利数占比大概为70%;在封装领域,国内和国外大概各占一半;在应用领域,国外LED巨头也有大量布局。“以外延芯片领域为例,国外有340多篇发明授权,而国内只有100多篇。”叶枝灿说,“而且不仅仅是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国外的发明专利授权更加核心,因为它是从国外以优先权和专利重组的形式进入国内的,国际巨头们试图把其间更重要的东西拿到中国进行布局。”

  加强风险防范做好应对准备

  随着国内LED照明产业的迅猛发展,侵权、诉讼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2002年之前,日亚公司在LED照明知识产权领域独霸一方,随后飞利浦、欧司朗等公司群雄并起。目前,五大巨头已经完成了相互之间专利的交叉许可,形成了某种形式的产业联盟,整个控制了白光LED产业。张志成表示,专利已经成为巨头们维护既有产业格局的有效武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这个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固化。一旦各主要技术领域彻底完成交叉许可和联盟建设,将意味着我国企业进入该领域之后只能在外围和下游打工,届时很可能我们有产业规模,但是却没有产业利润。

  在1996年到2011年之间,已经发生了近180起和LED相关的法律诉讼。起诉方以日亚公司为主,还有飞利浦、科锐、首尔半导体等。“专利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侵权。”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真研究所研究员梁秉文说,“很多国际巨头对待中国LED企业是一种‘养猪’的心态,等到国内企业的生产上了规模,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举起知识产权诉讼的‘大棒’。”梁秉文强调,随着国内LED照明产业的迅猛发展,侵权诉讼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虽然目前看来,和解是大部分诉讼的最终结果,但是和解必须被诉方手里有牌,如果没有几样拿得出手的专利,和解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国内企业应该如何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知识产权处副处长游涛表示,首先,提升意识,加大投入。企业应该带着知识产权的意识,从初期成长开始慢慢积累,在知识产权方面投入应有的花费。其次,可以适当引进外部的知识产权,争取购买一些技术专利,甚至由多家企业联合出资以得到许可授权。再次,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选取产业链的某个技术环节进行专利布局,争取谈判的筹码。最后,要重视商业秘密纠纷。目前,我国大陆很多LED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是从我国台湾地区挖过来的,相关团队会不会导致技术侵权和纠纷,需要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399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