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揭秘:从一台个人空气质量监测仪到智能手表

核心揭秘:从一台个人空气质量监测仪到智能手表,第1张

  引子

  “咱们的PAM终于开发出来啦!”姜小凡兴奋地在他的中关村办公室里与每位团队成员击掌庆贺着。

  PAM是什么?姜小凡又是何许人?

  这一切得从中国的大气污染说起。

  为监测愈发严重的空气污染,中国政府一直执行基于PM10指数的空气质量标准,但是直到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来京上任,中国公众才知道还有更可怕的PM2.5。

  与水污染,人们可以选择喝净化水或特供水不同,PM2.5这种悬浮微粒无孔不入。因此PM2.5马上在人们心中引起了巨大恐慌,各公共场所都能见到不少捂着大口罩的人们,尤其是白领和机关聚集地。随后一场全国性的关于PM2.5监测的热议,促使政府在每日的空气质量播报中增加了PM2.5一项。

  北京也在全市设立了20多个监测点,并购置了每套50万元左右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已有智能手机的人们也开始利用APP,从空气质量监测站公布的数据,获得有关PM2.5、PM10和空气质量指数的信息。然而,由于20个点的监测密度太小,这些数据只能代表北京的总体空气质量,并不能告诉人们周围PM2.5的具体情况,而这恰恰是每个人最关心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对于能够反映人们周围PM2.5情况的个人空气质量监测仪,虽然市场上也能买到,但基本上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价格对普通工薪族来说太贵了。例如,买一台 DustTrak II差不多得花5000美元,大约相当于普通美国人一个月的税前工资。便宜点的Dylos(见图1)也要500美元(约3000元人民币),相当于普通中国人一个月的工资。

  PM2.5爆表触发设计灵感

  2013年元旦过后不久的一天,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连续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刚回国2年的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简称物联院)首席架构师姜小凡博士(见图2),尽管之前对国内空气污染严重早有耳闻,来中国工作后也被迫逐步习惯了,但是PM2.5爆表的事实还是让他大为惊诧,并更加忧虑这种污染环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图1 美国进口的个人空气质量监测仪Dylos

  

  图2 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首席架构师姜小凡博士

  姜小凡在美国已生活了近20年,虽然冬季有些内陆地区有时也会出现灰色天气,但PM2.5数值很少有超过50的情况。偶尔有好朋友说,底特律的PM2.5达到60了,他和其他朋友都会惊呼:“真的吗?Oh my God!要注意身体呀,尽量别外出啦。”

  这时姜小凡在北京的家里,心里感到非常纠结:“今天是周末,已经跟同事们说好了要加班的。是开车上班还是不开车呢?”犹豫再三,还是觉得开车能少吸一些 PM2.5。当坐在车里时,又想知道车内的空气质量是什么样。到了位于中关村的办公室后还在想:“外面空气质量这么差还是别开窗通风了。可是,屋里的空气质量到底糟糕到了什么程度?”在随手打开空气净化器,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又忍不住想知道净化的效果如何?

  这一系列的纠结使坐在办公桌前的姜小凡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自己开发一款个人空气质量监测仪呢?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有个很宽松的研究氛围,每位研究员可以随时做他喜欢的研究项目,而不用先向院领导汇报。等研究一段时间,有了眉目,需要申请大量研究经费时,可再向院里打立项报告。

  心动不如行动,说做就做。

  考虑到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空气质量监测器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且代表性极其有限。于是,他先花了几天时间,初步架构了开发平台:利用低成本分布式灰尘传感器获取海量、粗糙的小数据,通过物联网系统将这些数据送至云端。在云端大数据模型的帮助下,通过云处理技术将这些众包集映射成为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然后,他从院里物色了几位在传感器和云处理方面的设计师,成立了专门研究团队。动手能力很强的贾冀是姜小凡在美国卡内基梅隆的朋友引荐的,负责PAM硬件和嵌入式系统设计;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过的程云,负责数据层和网络服务层的开发;张济显、李修成和彭倩分别负责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和模型及用户行为判断的开发;物联院共同发起组织之一的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副研究员刘禹,负责利用所收集的数据寻找污染源,并保持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412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