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台能满足家庭多样化需求的机器人?

如何做一台能满足家庭多样化需求的机器人?,第1张

  在林天麟看来,之所以没有看到大量的机器人落地到每一个家庭中,有这样两个原因:第一就是机器人技术算是比较新,需要有一个教育的过程;其次是每个家庭有不同的使用情景,家居机器人需要满足每个人多样化的需求。

  “我们预测到未来10年以内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快就可以达到消费级机器人普及的水平”,在2016钛媒体T-EDGE年度盛典上,NXROBO的CEO林天麟对于智能机器人在家具场景下有这样一番预测,

  “未来很有可能在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机器人,它成为所有家庭设备交互的界面,也能够做一个智能运算的终端。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家庭,肯定会担当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在林天麟看来,之所以没有看到大量的机器人落地到每一个家庭中,有这样两个原因:第一就是机器人技术算是比较新,需要有一个教育的过程;其次是每个家庭有不同的使用情景,家居机器人需要满足每个人多样化的需求。

  

  NXROBOCEO林天麟

  面对这些问题,NXROBO的机器人在形象上与技术上都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

  在形象上,NXROBO的机器人使用了较软的材质制造,外形上没有棱角,力图能够融入到家居环境当中,不给用户造成打扰。还在机器人的眼睛上,设计了眨眼睛、闭眼睡觉的设计,赋予机器人一种生命感。

  在技术上,他们有三种不同方面的技术去承载各种各样的需求:

  有个性化学习的能力,可以认知不同的家庭成员,并判断出来指令;

  可以学习家庭里面的布局,自我解决定位的问题,你只要给出指令让它到哪里做什么事情,它就可以自己过去去做这个东西;

  语音编程的功能,则不仅是语音指令这么简单,而是让机器人记住指令,在相同的场景下,能够主动去帮助用户。

  以下为林天麟的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叫林天麟,是NXROBO的CEO后面就可以看到我们团队,我们公司的理念是结合科技,与艺术,让每一个人更懂家,所以我们每个人做了机器人也好,都是围绕家庭的一些情况,让每个人的生活可以更加轻松,更加愉快。

  我为什么要成立这家公司,做这些东西呢?我先讲一下我的背景。其实,我很早之前,就一直很喜欢机器人这个东西,也很有幸在大学里面就读机器人方面的专业,一直以来工作也是做机器人方面的。因为我觉得做机器人,好像就是在创造生命一样。你可以亲手做一个东西出来,他可以感知到这个环境,可以思考,更加可以去为人服务,就好像在创造生命一样。

  我以前一直以来做很多各种各样方面的机器人,大家可以看到有工业的机器人,有在一些特种的机器人,有一些汽车里面的机动化系统,大部分都是一些特定场合才能使用到的一些机器人技术。

  我其实就觉得机器人技术那么美好的事情,那么好的技术,如果只是在小部分人享受到这个好处的话,就有点遗憾。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有一个机器人,每个家庭里面都可以用得到、用得着,就可以让他的生活更加好。所以我就创立这个公司,去做家庭的机器人。

  那其实,家庭机器人,我们认为是现代一个很重大的突破,一个爆发点的智能产品。其实跟以前的PC年代或者智能手机年代,都是相似的。

  从PC年代,每个人可以用他自己的电脑安装不同的应用,去满足他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到智能手机的时候更加把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变得随时随地。同时,通过这个交互的一个重大的改变,让整个用户的体验更加舒服,更加好用,从鼠标键盘到平板触摸的交互界面升级。

  我们认为现在或者是未来的机器人,具备让每个人满足个性化需求之外,同时也要让交互更加舒服。我们目前这个机器人,有语音的技术,直接跟它说话就可以满足你的一些需求。同时我们也不满足只是下达指令让他去做,我们后面有一个,让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加优化的语音编程的功能。

  我们预测到未来10年以内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快就可以达到消费级机器人普及的水平。在未来,很有可能在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机器人,它成为所有家庭设备交互的界面,也能够做一个智能运算的终端。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家庭,肯定会担当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目前来讲,我们还没看到有很多成熟的机器人落地在每个家庭里面,这其实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这个技术算是比较新,对这个市场来讲,需要有一个教育的过程,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同时更重要原因就是每个家庭有不同的使用情景,这个跟一些工业化的使用情形或者是一些特有的一个环境一个应用的情况是很不一样。因为每个家庭的环境是各种各样的,每个人的需求也都是多样化的。

  所以要怎么样才能满足那么多样化需求,才是这个机器人最终能够落地到每个家庭里面的一个重点。我们集中在两个方面做出改变:

  首先是机器人的形象,别人对于你的机器人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否能接受、也愿意把它长期放在家里面去使用,而不会说它对生活是一个很大的打扰,这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

  另外一点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要能够满足各种各样的要求,去匹配每个家庭里面的不同所需。

  从设计方面来讲,我们觉得如果是放在家里面的机器人,他整个外形与交互,是需要能够跟整个家庭搭配混合的。

  我们觉得,家给人一种很安静、很融合的一种感觉。我们机器人的外形与大家印象中的机器人,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大家印象中的机器人是从电影里面、科幻小说里面获得的形象,有手有脚、能说话能动手的一个机器人。

  其实我们反而觉得,这些机器人放在家里面的话,对用户来讲是一种打扰,因为它会成为跟家居很不搭配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尽量做到安静、融合。这个机器人在不工作的时候,就不会对你造成打扰。

  同时我们觉得因为是在家里面干家务,机器人需要和用户建立长期关系,它需要给人家一种亲切的感觉,一种安全的感觉,所以从整个外形设计来讲,我们的机器人没有棱角的部分,就是要让你觉得他是圆圆的,很安全的。

  还有我们的机器人都是用软的材质去做,所以不管你怎样碰触到它也会感觉很安全,也不会对你的家具或者家人造成任何损害。

  还有一点,在使用机器人的时候,我们更多会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我们赋予机器人一些生命的感觉,就让人好像对着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或者说一个动物在讲话。

  于是我们把这个生命感,重点放在眼睛上面,让它有一个动态的感觉。比如说它疲倦,会眨眼睛,会有闭上眼睛睡觉这样的一个设计。

  从技术方面来讲,怎样才能满足不同家庭里面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呢?我们有三种不同方面的技术去承载这种需求。

  首先我们的机器人有个性化学习的能力,就是说他可以去认知不同的家庭成员,并判断出来指令。

  除此之外,它可以学习家庭里面的布局,你的电视机在哪里、你的客厅在哪里、你的厨房在哪里,它可以解决自我定位的问题,你只要给出指令让它到哪里做什么事情,它就可以自己过去去做这个东西。

  另外就是语音编程的功能,比如说你给这个机器人指令要求它怎样为你服务,它学会以后在未来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就会自动去帮你,而不需要你每次都给他指令。

  这就好像教小孩一样,如果你教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过马路——过马路的时候你看到红灯你就不要走了,你看到绿灯没有车了,你就可以走了。

  我们机器人有自己的一套 *** 作系统,这个 *** 作系统允许第三方进行一些软件开发去扩充机器人的功能。还有感知的功能也可以帮机器人去扩充他的能力,而语音编程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

  至于语音编程,则不仅是一个语音指令,而是让它记在心里面,让它以后知道怎么去帮助你,这个跟以前的安装软件或者手机APP有很重大的差异。比如说不同用户举起手有不同的需求:A用户可能代表去开灯,B用户可能是想开电视。

  传统的技术要实现这些不同的应用场景,很多是通过两种途径:一个是在智能手机,如果你是一个开发者,你自己可以编这个程序;另外一种方法只能在APP商店里搜,搜不到就只能等,等开发者开发出来你才可以下载去用。我们这个语音编程,用户自己在使用场景下,只要讲一句话就可以生成新的应用,更加快捷的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语音编程对机器人来讲,就是如果你感知到我的设定,你就帮我执行我的命令。它在家庭里面有什么应用场景呢?其实这个应用场景非常非常多,对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需求也是不一样,可以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它可以让整个家居变得自动化,比如说小孩知道爸妈每天上班很累,他就可以为他爸爸设定一个程序,像是晚上7点钟以后看到爸爸坐在沙发上,就帮忙打开电视机。

  这个感知其实是有很多种条件的,包括时间、地点、不同的人。之前你已经教会了这个机器人这些,这个机器人就能感知你的沙发在哪里、谁是爸爸,等等一些列之前教过的东西,它才会把命令执行起来。

  再比如说,妈妈可能会担心爸爸出门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妈妈就可以提前跟机器人说,如果每天你看到爸爸快出门了,你就告诉他目前的天气怎么样,而不是要等爸爸主动查询这个天气,才去提醒他要不要多穿点衣服。这个功能也是根据对人脸、对用户的一个判断,还有对家里面的地点的一个识别,去完成这方面的自动化的一些功能。

  更甚至的,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保安。比如说,在晚上让机器人在家里面去巡逻一下,看到陌生人马上通知家人,等等各种各样的需求都可以在语音编程这个框架里面去实现。

  还因为我们的机器人有一个移动的能力,所以你从远端可以控制这个机器人,走到具体的地方去找到你家人。很多时候你家里面,老人家经常手机不带在身边,所以你打电话找他没找着,你很担心,他家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你可以通过我们的机器人,去告诉它把我妈妈找出来。

  我们的机器人随着用户不同需求,可以打造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说它可以作为你物联网的中心,也可以做一个老人家的看护,也可以做一个小孩陪伴的功能,还有关于智能家居、生活百科的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43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